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民国之西北新军阀 北伐前夕北方军政格局的演变:1924 1926年

导语:本文探讨了1924-1926年北洋军阀体制的新陈代谢所导致的权力变动相当迅速和激烈,呈现正统衰落、边缘崛起的趋势。北方军事力量的演变所引起的相对宏观的政治变化也在文中得到了重点考察。在体制崩溃的情况下,北洋也曾试图整合军政,但均告失败。

作者:罗志田

[本文摘自]石林,2003年第01期,第73 ~ 90页

[作者简介]罗志天,1952年出生,兼职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430079

[摘要]1924-1926年间,北洋军阀体制的新陈代谢导致的权力变动相当迅速和激烈,呈现正统衰落边缘崛起的趋势。类似的趋势也反映在北洋体系演变的地理分布上。第二次直接战争导致冯玉祥的直接覆灭,吴后来又回来了,但没能挽救直接覆灭;段虽出山,皖系未能东山再起;北洋边上的西北军和阎锡山的金军应运而生,可以一时影响全国。后来凤溪和新国军成了主角。北伐后仍能长期存在的北方军事力量是北洋体系中的非正统东北军、西北军、晋军,所以后来的北方军事格局实际上是先建立起来的。5月30日后的“反赤字”倾向为北洋体系提供了新的整合契机。在这个旗帜下,北方政治军事上有过实际的整合尝试,但基本失败。

[关键词]北洋军阀/直战/国军/西北军/民国军事史

[中国地图分类号]]K258;E296[文件识别码]a[产品编号] 1007-187301-0010-18

从1924年到1926年,中国南北武装力量的权力变化相当迅速和激烈。南北双方的主要军事将领至少有一半是在北伐期间的这两年才崛起的。北洋系的张宗昌、孙在这两年逐渐成为国家级人物,也就是说,冯玉祥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成为中国军事政治事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国军制度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唐生智、李宗仁、黄、白崇禧、张发奎等南方人物在这一时期开始确立自己在本地区的地位,并在北伐战争中成名,成为国家级人物。正是在这个时期,后来长期保持国民政府领导地位的蒋介石才广为人知。如果在1923年底全面讨论中国的军政形势,除了冯玉祥,上述人士很少会出现在讨论中,冯玉祥也没有影响当时形势的实力。

这些新士兵中的大多数也因在过去两年中建立了他们实际控制的领土而得到了他们的地区军事领导人的承认。冯玉祥的国军逐渐向西北发展,最终获得“西北军”的区域称号,孙的以江浙为核心的五省联军防御区,张宗昌的半独立鲁军及后来的直鲁联军,唐生智占领湘南,李、白、黄掌握广西,成为“新桂系”,国民党黄埔党军、、李两广军真正控制广东,主要是通过两次东征,大多是在这短短的两三年内

当时的大将魏后来回忆说:“192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动荡的一年。这一年,北洋军阀的统治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夕。军阀作战次数最多,动员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大小军阀之间相互火并排斥的局面也发展到了最微妙的程度。”魏自己的“今年年中之变极其复杂和剧烈”,所辖部队一年内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月,参与郭嵩焘反张失败的魏部退兵,在山海关接受“国四军”称号;3月改组为半独立的“正义军”,然后5月在吴投入“贼军”,再参加打国军的战斗;到年底,因北伐军胜利参加国民革命,成为国民革命军第30军。

如果排除“军阀混战”的定义,魏的描述还不错。除了重组“正义军”之外,每次卫部变更隶属关系,都转为敌对。这种“离合排斥的情况”确实发展到了“最微妙的程度”。北伐前的两三年,南北军事政治格局的演变是如此曲折复杂,显然值得更加认真的关注。南方的形势将在另一篇论文中讨论。本文仅考察北方局势的演变,重点考察北洋军阀体制的新陈代谢所带来的影响,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看北洋体制中边缘挑战中心的处境。两者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北洋体系正统衰落和边缘崛起的趋势。在体制崩溃的情况下,北洋也曾打着反赤字的旗号,试图整合军政,但均告失败。文中所说的“军政格局”,主要是指军事的发展演变所引起的相对宏观的政治变化,所以下面具体的讨论将集中在军事上。

北洋军阀的新陈代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28983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新生活运动 试论新生活运动的特点与效用下一篇:重工业帝国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