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进士 中国各省进士排名 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导语:常州的状元只是算的常武地区吧,无锡,宜兴,江阴,靖江等地的没算吧,无锡等地曾经是常州府的,按照15个状元只是常武地区的,确切的说是16位,其中一位被乾隆掉了一下,当时广西一个才子是探花,乾隆说,江南自古出状元,广西还没有过状元,就把状元和探花调了一下。 原标题:中国历代进士/状元人数地区排行榜 自隋朝设立科举制到清末1905年废除

常州的状元只是算的常武地区吧,无锡,宜兴,江阴,靖江等地的没算吧,无锡等地曾经是常州府的,按照15个状元只是常武地区的,确切的说是16位,其中一位被乾隆掉了一下,当时广西一个才子是探花,乾隆说,江南自古出状元,广西还没有过状元,就把状元和探花调了一下。

自隋朝设立科举制到清末1905年废除,1300多年的科举中,全国共取进士约11万人,状元504人。

中国各地历代进士、状元人数的统计千差万别,一者是行政区划的变动;二是籍贯的认定,比如父辈外出为官,其子出生地未必在原籍,出生地、原籍都拉入地方名单中,造成数据紊乱;三是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要从各种史料、地方志、家谱中检索出来,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因而,各省没有最完备的数据和依据。

总体而言,历代以来,科考进士、状元最多的省份为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其中,江西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全,通过考据整理,录得历代以来,共取进士11671人,可查得记录的状元56人,其中49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

以下两表均为地方科考取士较集中的“大户”,在此需要备注与说明的是,表一中的状元数量为文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

明清两代,是离现代最近的两个朝代,统计资料更齐全,出人才较集中的有46个城市,排行如表二。

全国各省古代进士数量分别多少

一、江苏苏州:

这个城市不用细说,中国古代文化最昌盛的地方,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科技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仅明清两代苏州进士792名,昆山271名,太仓208名,吴江180名,常熟366名。苏州进士名人:范仲淹、范成大、钱谦益、瞿式耜、翁同龢。

二、浙江杭州:

文化仅次于苏州的地方,进士数量与苏州相当。明清进士1034名,宋代由于南宋定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杭州进士数量肯定最多。杭州进士名人:沈括、于谦、袁枚、龚自珍。

三、江苏常州:

据说古代人才数量排名中国第四。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文科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以上数字不包括常州的属县。赵翼,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探花。原先在殿试时本来排在第一名,陕西王杰第三,但乾隆认为江南的状元太多,而当时正对西北用兵,需要重视西北,陕西从未有过状元,所以两人试卷对换,王杰成为清代唯一的陕西籍状元。虽说状元与探花相去不远,但从此两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王杰青云直上,赵翼却诸事不顺,最后只当了个兵备道,他后来遂辞官主讲安定书院,精研诗文、史学,成为一代诗文家、诗论家、史学家,有《瓯北集》。

四、福建福州:

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该科状元郑性之,榜眼孙德舆,探花黄桂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属县永福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进士。

五、浙江绍兴:

据历代府、县志书《选举》进士名录辑录,仅绍兴市区及绍兴县就有1216名,其中状元11名,榜眼7名,探花5名。绍兴进士名人:贺知章、陆游、蔡元培。

六、江西吉安:

历代进士约3000名。其中庐陵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4名、296名、11名、134名、33名;泰和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140名、3名、204名、11名;吉水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202名、20名、217名、22名,安福县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10名、5名、169名、40名。吉安进士名人: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

七、浙江宁波:

从唐至清,宁波共有进士2483名,其中明清鄞县进士693名,余姚436名。余姚人,大思想家王守仁号阳明,进士出身,其父王华为明成华十七年状元。创建“天一阁”藏书楼的范钦,鄞县人,也是明代进士。

八、福建莆田:

莆田为“文献名邦”,历代共有2308名,其中宋代1666人,明代兴化533名,清代只有50多名。

九、福建泉州:

自唐贞元八年欧阳詹首登“龙虎榜”,至清光绪三十年,古代泉州府文进士总人数1773名,其中晋江县进士1299名。十、安徽徽州:2000名左右,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美誉。据光绪歙县进士许承尧《歙事闲谭》,仅清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的248年间,歙县本籍、寄籍进士就有290多名;休宁本籍、寄籍文科状元16名。

十、江苏无锡:

明清无锡进士400名,宜兴240名,江阴历代文进士415名,以上数字说明无锡为何能进入排名。

古时候状元、举人、秀才、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

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秀才相当于学士;举人相当于硕士;进士相当于博士。

参加县或者府一级考试通过的,成为秀才;

秀才参加省一级考试通过的,是举人,这场考试叫做“乡试”;

所有举人参加全国考试,通过之后就是进士;

进士考试的殿试第一名,才可以称为状元。

所以对应到现在:小学、初中生算是童生;

初中毕业一般会有一次全县或市联考,考入高中,所以高中生、至少初中毕业生才可以算秀才;

高中时参加全省高中会考全部通过、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有资格去高考的,就是举人了。

一般高中毕业会考在高中三年学业完成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所以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不要再管他们叫“秀才”了,应该称他们为“举人老爷”,免得叫低了晦气,考不进大学。

然后学生参加全国等级的考试——高考。高考通过,成了大学生的,都是进士。

相关知识: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最新评论:

@无言2322:进士相当于博士?笑掉大牙了吧,进士三年考一次,而且录取是以百为单位,比院士都少吧。

常州的状元只是算的常武地区吧,无锡,宜兴,江阴,靖江等地的没算吧,无锡等地曾经是常州府的,按照15个状元只是常武地区的,确切的说是16位,其中一位被乾隆掉了一下,当时广西一个才子是探花,乾隆说,江南自古出状元,广西还没有过状元,就把状元和探花调了一下。

自隋朝设立科举制到清末1905年废除,1300多年的科举中,全国共取进士约11万人,状元504人。

中国各地历代进士、状元人数的统计千差万别,一者是行政区划的变动;二是籍贯的认定,比如父辈外出为官,其子出生地未必在原籍,出生地、原籍都拉入地方名单中,造成数据紊乱;三是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要从各种史料、地方志、家谱中检索出来,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因而,各省没有最完备的数据和依据。

总体而言,历代以来,科考进士、状元最多的省份为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其中,江西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全,通过考据整理,录得历代以来,共取进士11671人,可查得记录的状元56人,其中49个文状元,5个武状元,2个恩赐状元。

以下两表均为地方科考取士较集中的“大户”,在此需要备注与说明的是,表一中的状元数量为文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

明清两代,是离现代最近的两个朝代,统计资料更齐全,出人才较集中的有46个城市,排行如表二。

全国各省古代进士数量分别多少

一、江苏苏州:

这个城市不用细说,中国古代文化最昌盛的地方,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科技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仅明清两代苏州进士792名,昆山271名,太仓208名,吴江180名,常熟366名。苏州进士名人:范仲淹、范成大、钱谦益、瞿式耜、翁同龢。

二、浙江杭州:

文化仅次于苏州的地方,进士数量与苏州相当。明清进士1034名,宋代由于南宋定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杭州进士数量肯定最多。杭州进士名人:沈括、于谦、袁枚、龚自珍。

三、江苏常州:

据说古代人才数量排名中国第四。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文科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以上数字不包括常州的属县。赵翼,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探花。原先在殿试时本来排在第一名,陕西王杰第三,但乾隆认为江南的状元太多,而当时正对西北用兵,需要重视西北,陕西从未有过状元,所以两人试卷对换,王杰成为清代唯一的陕西籍状元。虽说状元与探花相去不远,但从此两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王杰青云直上,赵翼却诸事不顺,最后只当了个兵备道,他后来遂辞官主讲安定书院,精研诗文、史学,成为一代诗文家、诗论家、史学家,有《瓯北集》。

四、福建福州:

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该科状元郑性之,榜眼孙德舆,探花黄桂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属县永福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进士。

五、浙江绍兴:

据历代府、县志书《选举》进士名录辑录,仅绍兴市区及绍兴县就有1216名,其中状元11名,榜眼7名,探花5名。绍兴进士名人:贺知章、陆游、蔡元培。

六、江西吉安:

历代进士约3000名。其中庐陵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4名、296名、11名、134名、33名;泰和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140名、3名、204名、11名;吉水县南唐、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名、202名、20名、217名、22名,安福县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进士分别为110名、5名、169名、40名。吉安进士

张老校长钟情教育,心系南开,无私无我!当下许多校长,逐名逐利,若张老地下有知,情何以堪?!

南开大学,曾经中国最顶级的大学之一,现在沦落到五十名开外了。

前天在云师大见到张先生铜像,今日又见评先生的文章,有缘。

校庆被拒之门外,也改变不了张伯苓南开创始人的地位。

来源|地球人传媒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后辈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毫不吝啬提供经世学问之坐标以及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和民族的兴盛赢得时间、空间。他们既清贫又富有,不仅有激情,还有理性;他们不断张扬民主、科学,并点滴努力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先生》04

张伯苓

最可悲是教书匠

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避居重庆。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着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带着南开倒戈蒋介石,虽然他也是希望南开今后的发展能借国军的势力愈来愈强,可是他却选错了对象。在蒋介石离开大陆的时候,他觉醒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可是他失误已经被世人谨记。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南开在校庆的时候,年迈的张伯苓精心打扮,兴致勃勃的去参加校庆,却被学校拒之门外,这可是他一生的心血啊!相信世界上没有人比这个时候的他更难受了。

网友言论:

@5G攻城狮:参考一下复旦在那时期的表现,看看复旦是怎样声名鹊起的。

@独家档案:张伯苓这个名字已经融进了南开的血液中,向大师致敬。

@云峰144699946:现在中国还有张伯苓这样的教育家,能产生这样的教育家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鲁肃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鲁肃是谁的心腹谋臣 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下一篇: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国鲁肃是谁的心腹谋臣 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