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说的是哪个将军 最后胜利了吗

导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出自>其意思是说,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出战。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很多有名的将领都说过这句话,或者没有说,而事实上这样做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汉代的大将赵充国将军。 赵充过国的原话是这样讲的:“为将任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国家”。大概意思就是我在军中便宜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出自>其意思是说,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出战。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很多有名的将领都说过这句话,或者没有说,而事实上这样做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汉代的大将赵充国将军。

赵充过国的原话是这样讲的:“为将任兵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国家”。大概意思就是我在军中便宜处事,以安国家为重。赵充国一直在西北作战,了解敌情,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公元前61年大汉政府派义渠安国出使西域,由于义渠安国不了解现实情况,且不懂于诸羌交往的套路。一上来就召集三十多个部落首领,并主观的认为他们都要叛逆,自作主张的把他们全部斩首。于是诸羌各部非常的震恐,联合起来攻击义渠安国,汉政府损失惨重。义渠安国退守到令居向汉帝国求救。这时年七十的赵充国主动请缨,并说出了百闻不如一见名言。

赵充国到达前线以后。加急部署军事防御并离间羌族各部落,并侦探他们的预谋。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召招降一些被先零胁迫的羌人部落,瓦解羌军。赵充国突然攻击羌人部落,由于羌人戒备松懈,忽见大军,仓皇逃跑 赵充国命汉军缓慢追击,此战,招降斩杀羌人五百余人,羌人损失牲畜十万余头,车4000余辆,羌族投降一万多人。后赵充国联合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合兵攻击先零。重破先零。先零首领被诸羌击杀。汉军大获全胜。

赵充国晚年请求退休,在家中,只要朝廷有需要,仍然给朝廷提出合理的建议。公元前52年,赵充国去世,享年86岁,谥号壮侯。去世后,把他的肖像挂于未央宫麒麟阁中,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他的孙子赵钦娶了敬武公主。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授周亚夫太尉官职,命令他率军迎击叛军。

周亚夫统军后,稍事修整,立刻秘密出击,大军经蓝田,出武关,直抵洛阳,然后攻入荥阳的武库,行动迅速而隐蔽,犹如神兵天将般出现在前线,使叛军大为震惊。周亚夫知道自己虽然现师有名,但兵力寡弱,与叛军硬拼难以取胜,于是决定聚兵河防,长期坚守,待挫敌锐气再作打算。

此时,吴楚叛军正在猛攻梁国,梁国危在旦夕,梁王数次派使者到周亚夫处请求援兵,周亚夫都佯作不不理地拒绝了。在拒不出兵的同时,为了寻求更好的决战态势,周亚夫派出一支轻骑兵,直趋东北,占领了昌邑,然后筑起一道防线,加强了防御的纵深,以利于长期坚守。

梁孝王多次向周亚夫求救不成,恼羞成怒,转而上书景帝,请景帝下圣旨逼迫周亚夫离开现在的防御阵地,前去解梁国之围,汉景帝碍于亲兄弟的情分,不得已,只好下旨,令周亚夫速速发兵前去解梁国之围。

汉景帝的使者来到周亚夫的兵营后,高声宣读了圣旨,然而周亚夫只将圣旨接下,丝毫未有发兵救援的意思,使者气恼地质问道:“周亚夫,你敢抗旨吗?”

周亚夫恭谨地答:“不敢。”

“那你为什么还不快发兵救梁呢?”

周亚夫从容不迫地说:“陛下命我率军抗敌,给我的是指挥权,而军队如何调配,则应视战场上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梁国所处的危急情况我是知道的,梁国尚有5万守军,粮草也充足,不出大错,应该再坚持10日,我大军虽然士气高昂,但远道而来,军力疲惫,且敌军强大,不宜决战,故此行行休整,待寻得良机后,再行出击。”

使者不满地说:“难道圣命你都可以置之不理吗?”

周亚夫决然地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请圣上明鉴。”

使者见周亚夫死不出兵,只好回去复命了。

周亚夫乘叛军疏于防范的当儿,调动一支精兵切断了叛军的粮道,焚烧了叛军的粮秣,叛军失去了粮草,这才心中恐慌,感到了周亚夫统军的厉害,叛军失去了粮草,不能持久,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便调回头来,要与周亚夫的军队战一死战。

此时,周亚夫已经数次调动了敌人,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他深知此时叛军狗急跳墙,要做因兽之斗,于是坚持不与交锋,避不出战,数日之后,使得吴楚叛军欲战不能,欲走不甘,周亚夫便巧妙地利用敌军粮草短缺,军心不稳的弱点,多次派出轻骑兵于夜间对叛军进行袭扰,使得叛军士气低落,斗志尽丧。

周亚夫见决战的时机已到,便命自己的部队造成编制混乱,防御松弛的假象,引诱叛军进攻,吴楚联军的统帅早就急于进攻,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忽然看到机会来了,便整顿军马,乘夜间杀了过来,企图一举奠定胜局。

周亚夫知道自己的大宫原本设在营西北,而叛军却虚张声势地向营地东南进攻,肯定是声东击西的之计,于是便不动声色地将精兵埋伏在营西北,而以老弱病残在营东南顽强地进行抵抗,吴楚联军的统帅见营东南烟尘滚滚,两军将士都在全力搏杀,以为周亚夫中计,于是突出奇兵,杀往中军大营里来,谁承想,叛军的行踪犹如飞蛾投火,被周亚夫的伏兵候个正着,一时间万箭齐发,杀声四起,叛军立刻陷入了重围。

叛军原本斗志已丧,再加上粮草不足,浑身乏力,如今又陷入重围,根本无心恋战,只想夺路突围,于是各自求生,队形大乱,有的在阵内互相残杀起来,经一夜激战,吴楚联军遭受到毁灭性的重创,楚王刘濞见大势已去,只好拔剑自杀了。

梁国之围遂解。

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喜欢军事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句话,可是这句话实践起来有点难度,想想岳飞岳元帅,在朱仙镇岳家军准备一鼓作气收复河山,结果宋高宗赵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至此北伐功亏一篑。

扩展资料:

案例哥舒翰

唐代诗人歌颂得最多的将军,哥舒翰了,比如“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等等,可见哥舒翰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话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唐玄宗在高仙芝、封常清战败被赐死之后,启用年事已高的哥舒翰。当时哥舒翰20万的军队里都是未曾打过仗的新兵蛋子,而关外则是崔乾佑的13万精兵。精通兵法的哥舒翰自知劣势所在,所以一边跟敌人打消耗战,一边趁机在城中锻炼新兵。

而崔乾佑也不傻,他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且一路打来烧杀抢掠,民心尽失。如果僵持下去,自己必然兵败。因此他故意放些老弱残兵引诱哥舒翰出战。哥舒翰何许人也,此等雕虫小技自然瞒不过他。

但是军事门外汉唐玄宗和杨国忠却上当了,于是下令哥舒翰主动出击。没办法,圣旨比天大,无奈的哥舒翰只能出兵,结果中了崔乾佑的埋伏,加上新兵心理素质又不过关,一发现中了埋伏就溃不成军。一代名将哥舒翰,因为唐玄宗的瞎指挥,被安禄山俘虏。

是汉文帝时的大将周亚夫在平七王之乱时,汉文帝去军营视察,但是军营的士兵都不听文帝的号令,反而文帝要听从军营里的军令,文帝的侍从很不爽,当面诘问周亚夫。于是周亚夫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好像是个汉代周亚夫手下一个都尉说的,文景帝要进门,守卫军门的都尉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接着去找周亚夫亲自来迎接,皇帝当然高兴。 所谓的“君命”看什么事情了,要是大事,谁敢不受,试试!早晚就是死!

在历史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出自于将军的一句台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台词,而是源自于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将军之口。的确,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需要拥有超强的临场决断力,方能在战场上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今天小编就聊聊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主角。

孙武校场斩杀吴王两爱妃

兵圣孙武在吴国隐居八年后开始出山,经伍子胥的推荐,吴王阖闾拜其为将。初出茅庐便担任统帅,自会让其他人不服气,其中不少吴国老将就蓄意刁难他,孙武为了树立威信就在校场用一群宫女来练兵。阖闾的两个爱妃也去凑热闹,在练兵中,这两个妃子故意不听孙武的调遣,为了严肃军纪,孙武决意杀掉她们两人。阖闾一看大事不妙就让伯嚭带话,要孙武放过这两个妃子,可孙武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回应阖闾,并杀了那两名妃子。妃子被杀,阖闾心痛不已,但也只好为了吴国前程而承认了此事实。

孙武经此校场练兵后,吴国众将领都叹服于其才华,孙武也得以真正在战场上纵横天下。后来,孙武因厌倦战争而选择了归隐山林,阖闾也始终没有追究孙武杀其两爱妃的事,最终孙武也算是得以颐养天年。

韩信为达战略目的,屡次抗命刘邦

兵仙韩信自从被刘邦筑台拜将后就常年与刘邦分隔两地,时间久了,韩信的军事力量不断壮大,成了威震一方的“诸侯”,而刘邦却在与西楚霸王项羽的交战中屡屡失败,最危险的当属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时,此时的刘邦可以说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于是他多次派人让韩信前来营救。按理说,作为属下的韩信应该接受命令火速救援刘邦,可韩信为了自己的战略目的而拒绝了刘邦的求救并对使者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邦虽然把韩信骂了千百次,但也拿他没办法。

韩信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他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不止一次的拒绝援救刘邦,最终凭着自己的力量替刘邦打下了天下。可最终也因为自己的多次抗命及索要齐王一事而让刘邦深感不安,最终造成了刘邦默许吕后杀自己的悲惨结局。

战场上“放荡不羁”的霍去病也多次抗命

纵观霍去病短暂的五年作战生涯,他可谓是战场上“放荡不羁”的代表。17岁第一次随舅舅卫青出征时,卫青让他带领800骁骑去抓几个敌军舌头,领命而去的霍去病却深入敌境数百里,不仅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还斩杀、俘虏了不少匈奴王公大臣。此后的霍去病为了达到自己日行千里、出其不意的战略目的,往往不向汉武帝报告其军事动态,以至让汉武帝都搞不清楚霍去病的真实情况,有时霍去病干脆置汉武帝的命令于不顾,这让汉武帝既生气又替其担心,不过,好在霍去病从来都没让汉武帝失望。

霍去病与卫青都是西汉最伟大的两位军事统帅,但他们的作战风格却大为迥异,卫青处处小心谨慎,霍去病却放荡不羁,从来不受约束,常常来无影去无踪,让匈奴人时刻提心吊胆。霍去病征战生涯不仅未尝一败,而且常常以少胜多,他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战神。

马谡擅作主张而致街亭失守

作为诸葛亮的首席弟子,他颇为聪明,常常提出独到的见解,经过诸葛亮的多年培养后,马谡早已认为自己是个人才,而诸葛亮等人也认为其可以担当大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主动请缨守卫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交代马谡要其依自己的计策来守卫街亭,马谡满口答应了。马谡走后,诸葛亮还是不放心,于是派出王平等人协助马谡一起守卫街亭。领命而去的马谡却将诸葛亮的军令抛之脑后,自己玩起了一套,最终街亭失守,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宣告失败。

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却因马谡擅作主张,大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威风而致其功亏一篑。最终马谡不仅被诸葛亮斩杀,更是成为了千古笑谈,甚至成了不少三国迷心中的“千古罪人”。

以上将领都是奉行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这让我们不得不想起那位被宋高宗用十三道金牌追回的抗金名将岳飞,试想,如果他也执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决策,那么,北伐能否取得成功呢?岳飞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我们真的不得而知。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宋应星的着作是什么 宋应星的着作对后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下一篇:六祖慧能真身 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 惠能的真身是在哪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