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面对同样强悍的敌人 为什么两兄弟一个亡国 一个却开创新王朝

导语:面对同样强大的敌人,为什么两兄弟死了而另一个却开启了新的王朝?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导言: 宋钦宗名赵桓,生于公元1100年,母为宋徽宗王皇后,公元1117年被立为皇太子,1125年底即皇帝位。1126年改元靖康

面对同样强大的敌人,为什么两兄弟死了而另一个却开启了新的王朝?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整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导言: 宋钦宗名赵桓,生于公元1100年,母为宋徽宗王皇后,公元1117年被立为皇太子,1125年底即皇帝位。1126年改元靖康,1127年亡国,史称「 ”靖康之难”,后惨死五国城。 宋高宗名赵构,宋徽宗第九子,母韦氏,生于公元1107年,1121年进封康王。1126年,金军第一次南侵,康王以宗室子弟身份,作为人质,往金营议和,后被放回。1127年,受命开大元帅府,率兵进京勤王。「 ”靖康之变”后,于1127年5月登基为帝,开创南宋王朝,史称「 ”宋高宗”。 二人同为宋徽宗之子,面对同样的敌人——大金,为何宋钦宗坐拥江山却亡国了?宋高宗赵构在颠沛流离中却开创了南宋王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兄弟两人性格不同; 二、兄弟两人治国之术有别; 三、所统领战将能力有差别; 四、民心向背不同; 五、「 ”祖宗家法”的牵制力强弱不同。 一、兄弟两人性格不同 钦宗懦弱,高宗隐忍 1、钦宗懦弱 宋钦宗赵桓以宋徽宗嫡长子的身份出生,十几岁便被立为皇太子。然而在深宫中的赵桓却一直处在担惊受怕之中,养成了其懦弱的性格。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其母王皇后英年早逝,其在深宫中没有依靠。 其二是因为父亲宋徽宗更中意的是皇三子郓王赵楷,据史料记载,郓王的文治武功皆类似其父,一时风头无两,宋徽宗朝重臣蔡京、童贯等都聚集在郓王身边,宋徽宗皇帝一度有改立太子之意。 赵桓时刻担心自己犯错,然后被废,故做任何事情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敢承担后果,造成了其懦弱的性格,甚至在其登上皇位后,性格也未曾改变。如在金军第一次南下之时,宋徽宗率领部分后宫嫔妃和六贼南逃,当夜赵桓听说父亲和重要官员南逃后,立马乱了方寸,赶紧命人准备乘舆,也准备连夜南逃。被李纲劝阻后,稍微定下了心。但是马上被自己的老师耿南仲劝说后,又立马准备逃跑。可见其犹豫不决之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这便为宋钦宗赵桓的悲剧打下了铺垫。 2、高宗隐忍 作为第九子的康王赵构,在受朝廷封赐后,离开皇宫,前往自己的康王府邸,远离了皇宫中的勾心斗角。加之其有一贤惠的康王妃,在康王府中的生活逍遥快活,所养成的性格更加健全,遇事不慌乱,有主见。可从北宋末的一件事反映其性格: 靖康元年,天下勤王之师大集,姚平仲奏请夜袭金营。二月一日,姚平仲率领一万西北军夜袭金人,准备救出作为人质的康王和少宰张邦昌。结果,失败了。 面对金人的责难,少宰张邦昌痛哭流涕,甚至匍匐不能已。但是康王却神色自若,丝毫不畏惧,可见其坚强隐忍之性格。也正是因为康王的不畏惧,让金人认为康王并非皇子,故把康王赵构放了回来,另外将肃王作为人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兄弟性格的差异,宋钦宗赵桓懦弱、遇事犹豫不决,而赵构却坚强隐忍,能成大事。 钦宗较仁慈,高宗懂舍弃 1、钦宗较仁慈 宋钦宗较为仁慈,1126年底,金军第二次围城,正碰上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进入冬天后,宋钦宗多次率领后宫嫔妃去犒劳守城士兵,其中一次在历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宋钦宗率领后宫嫔妃前去犒劳军士,结果大雪弥漫,没了车轮,车轮动弹不得。宋钦宗和后宫嫔妃冒雪走在泥泞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有些后宫嫔妃没有力气拔出没在雪中的靴子,甚至光着脚走在雪地上。百姓见了,纷纷痛哭流涕。 即便是为了激励将士的守城之心,钦宗大可发几道激赏的诏令,其用实际行动告诉将士和百姓,其守城之心,其仁慈之心。 在汴京城被围月余后,宋金之间展开了和谈,钦宗为换来满城的安宁,亲自前往金军大营议和,其在金营受到不平等,甚至是屈辱性待遇,愤愤不平,离开金营时表示,再也不会来金营。但是在回到都城后,街道两旁到处都是跪着迎接他的百姓,山呼万岁。 百姓的举动,让钦宗皇帝「 ”感动”,竟然再次前往金营议和,结果一去未能复返,被金军扣押、俘虏,最终随金军北去,惨死五国城。 这些都是与其「 ”不合时宜”的仁慈之心有关。 2、高宗懂得舍弃 宋高宗赵构却与钦宗相反,他懂得舍弃,懂得审时度势。在「 ”靖康之难”后,北宋宗室被金军一网打尽,宋太宗子孙,除赵构一人外,全部被俘,金军携带俘虏和大批金银珠宝北撤之际,赵构已开大元帅府。其时,聚集在大元帅府的有八万之众,其中亦不乏战将。但赵构并未下令八万人攻击金军,救回父母、妻子,而是选择隐忍不发,就是因为赵构懂得舍弃。在天下和父母妻子之间,赵构选择天下,舍弃亲人。 如在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杀掉了其心腹康履及王渊,逼迫赵构退位。如若赵构稍有不顺苗刘之意,则极有可能被杀。但赵构马上选择退位,以退为进,最终在诸将的拥护下,成功复位,也都归功于其懂得舍弃。 在赵构建国的过程中,其懂得权衡轻重、利弊,懂得舍弃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也是其能开创一个新王朝的重要原因。 二、兄弟两人治国能力有差别 宋钦宗治国能力较差 宋钦宗治国能力较差,甚至不及其父宋徽宗。宋徽宗尚且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 ”六贼”被百姓和历史诟病、痛骂,但他们却对宋徽宗死心塌地,然宋钦宗没有这样的政治手腕。 第一次汴京保卫战中,钦宗重用李纲,全权负责京师防卫事宜,成功击退金人的进攻。在金人撤退后,面对满朝请求袭击后撤金军的意见,他犹豫不决,放弃了击垮金军的大好机会,亦不重用李纲,而是将其调出京师,救援河间三镇,却不给实权,导致了三镇沦陷,导致北方门户丧失。 金军第二次南下后,钦宗在国家危难之际,不下令天下勤王之师,却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方士身上,此人名叫郭京。 宋钦宗轻信郭京的「 ”六丁六甲”神兵,相信郭京可以让北宋王朝渡过难关,故让郭京在开封城内大肆招募神兵。实际上郭京所招募的神兵,不过是京师的地痞流氓及无业游民而已。在金军攻城甚急之时,钦宗催促郭京上城督战,结果郭京见势不妙,打开城门,带领少数人逃之夭夭,汴京沦陷。 这就是宋钦宗的治国之术。 宋高宗懂得驭人之术 与宋钦宗的政治小白形象相反,宋高宗赵构虽然较兄长年少七岁,却懂得驭人之术。1127年,赵构初登帝位之时,年方20,他却能够聚集一批人为自己效力:李纲、宗泽、张邦昌、刘光世、韩世忠等。 张邦昌在汴京沦陷时,被金人立为伪楚皇帝,赵构在继位之初,需要靠张邦昌来扩充统治基础。待到南宋王朝稍稍稳固之后,又为了讨好抗战派的李纲、宗泽等,将张邦昌杀之,以振奋抗战士气,树立自己新政权的帝王形象。 淮西兵变是南宋初创期相当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但却被宋高宗运用灵活的政治手腕迅速摆平。在淮西兵变之前,赵构重用文臣张浚开都督府,节制诸路兵马,意图在宋金、宋齐战争中提升都督府地位,以达到收诸将兵权的目的。张浚在赵构的授意下,首先解除了刘光世的兵权,拒绝将淮西兵交给岳飞、韩世忠等任何一个将领,直接派都督府的文臣吕祉掌管淮西兵,直接导致了「 ”淮西兵变”,俪琼率领七万大军投降伪齐,严重削弱了南宋的军事力量。 兵变发生后,赵构作出迅速反应。第一:赦免一切相关人等,只要叛乱将士迷途知返;第二:迅速安抚武将,亲自写信给岳飞、韩世忠等;第三:罢免张浚,启用温和的宰相赵鼎。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将「 ”淮西兵变”的影响减至最小,充分反映了赵构政治手腕的高超。而此时,赵构刚刚30岁,其政治能力、治国能力都还在不断加强。 三、所统领的战将能力有差别 北宋末期战将有限 北宋王朝所依赖的军事力量主要是禁军,而禁军的主体力量在京畿和北方。从公元960年发展到靖康年间,尤其是经过宋徽宗漫长的统治之后,北宋原本战斗力就不强的军队,显得更加羸弱不堪。 而在北宋末期堪称战将者,不过是来自西北地区的种氏家族和姚氏家族。种氏家族的战将有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姚氏家族的战将有姚古、姚平仲父子。 1、姚氏家族 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时,西北军第一时间赶来勤王。二月一日,宋廷允许姚平仲夜袭金营,姚氏父子也想救下康王和张邦昌,立下奇功,压住种氏兄弟一头。 但二月一日当晚,姚平仲偷袭金营,反倒陷入了金军的包围圈。姚平仲力战逃脱,下落不明。 夜袭金营失败,姚平仲再也没有了音讯,不知所踪。 姚平仲消失后,在随后的救援三镇的行动中,其父姚古亦战死,西北姚氏家族覆灭。 2、种氏家族 种氏家族乃西北武将世家,人才济济,至北宋末,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撑着家族门楣。种氏家族与姚氏家族同时进京勤王,汴京危险解除后,共同领命前去救援河间三镇。 然在救援过程中,朝廷疑虑种氏兄弟拥兵自重,一怒之下,种师中单兵突进,结果战死。其后,年老的种师道也被贬。 种氏家族、姚氏家族相继覆灭之后,北宋能领军打战的名将近乎于无。结果就出现了张思正领兵十七万防守黄河,金军在黄河北岸擂鼓一晚上,第二天宋军吓得全都崩溃,黄河防线一晚上就沦陷。金人方来,宋军将士便闻风溃逃,此等现象蔓延,国家怎能不亡? 南宋初期大量战将涌现 北宋灭亡后,军政体制崩溃,一批无能且掌握着军政大权的将领消失,给了新生的武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短短数年间,涌现出大量战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杨存中、刘琦、吴玠等,这些武将在战火中迅速成长,都能独当一方。以岳飞为例: 在北宋之时,岳飞曾于1122年和1124年两次从军,但都未能发挥其才干。 南宋初建时,岳飞统属东京留守司宗泽军,开始崭露头角,被宗泽重用。宗泽去世后,岳飞又统属杜充军下,因杜充领导才能有限,威望不高,当时很多将领都不愿受杜充节制,如张俊、韩世忠。因此,杜充能够指挥的将领仅有岳飞等少数不知名将军。这也给了岳飞更多的施展才能的机会。 在杜充南逃后,岳飞开始拉兵单干,最终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先后在境内平定诸股叛乱,兵员大盛,尤其是平定钟相、杨幺起义后,收降兵卒达五六万之众,也让其一跃成为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 其后,岳飞成为宋廷在荆湖一带的屏障,是金人不可逾越的防线,成为南宋最能打的战将。 而在北宋,岳飞根本没有发展自身才能的土壤。 四、「 ”祖宗家法”的牵制力强弱不同 北宋严格执行「 ”祖宗家法” 文臣抑制武将,「 ”崇文抑武”此乃北宋「 ”祖宗家法”,这一套法则,一直被北宋的文臣士大夫奉为圭臬。 北宋「 ”联金灭辽”的几次大战,就是由大宦官童贯亲自指挥的,结果一败涂地。宋钦宗继位后,虽然贬黜了「 ”六贼”,但帝国的任何军事行动,依旧是从枢密院发出的命令,前线将领没有独立的调兵之权。如第一次汴京之围中,天下勤王兵马大集,号称几十万之众,全由文臣李纲节制。 其后,在救援三镇的行动中,朝廷虽然下令诸将救援,但处处受节制,武将根本没有自主权,这也直接导致了救援行动的失败。以致金人第二次南下时,能够长驱直入,直达汴京城下。 都是因为在北宋末期,「 ”崇文抑武”的「 ”祖宗家法”依旧在严格实施,武将自主权不大,不能发挥军队应有战斗力。 南宋初期武将自主权更大 「 ”靖康之难”让北宋的「 ”崇文抑武”政策受到暴击,没有武将的极力维护,南宋王朝不可能建立,故在这一过程中,武将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如军事指挥权、经济大权等,诸将为了应对粮饷的需求,可以在所辖区域内屯田,所得不必上交中央,不必在军事行动上事事都听从枢密院的安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违抗中央的命令,如刘光世就多次违抗南宋中央政府的命令。 这一切都是因为南宋武将势力崛起,自由度扩大,虽然文臣想要抑制武将势力,然国家政权需要武将来维持,有时也只能听之任之。因此,在南宋初期,崇文抑武的「 ”祖宗家法”对于武将们的牵制力,要远远小于北宋。 五、民心向背不同 北宋失民心 北宋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宋徽宗长达二十多年的统治后,已呈现末日王朝的景象,「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 政治上:宋徽宗长期重用蔡京、童贯等「 ”六贼”,卖官鬻爵现象在北宋十分普遍,加之宋徽宗宠信道教,政治上早已混乱不堪。 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出现「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末日景象,东南地区因为「 ”花石纲”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军事上:军队缺编现象十分严重,「 ”六贼”的影响早已经遍布军中,军不成军。史料记载: 一曰,上下率敛;二曰,举放营债;三曰,聚集赌博;四曰,差使不均;五曰,防送过远;六曰,单身无火聚。 北宋王朝发展到宋钦宗之时,各方面都已步入末日之景,丧失民心。 南宋初,民心归宋 经历过「 ”靖康之难”后,大宋子民对金人的幻想破灭了,金人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加之宋朝的夷狄观念,人心思宋,以至于岳家军打到朱仙镇时,北方民众箪食壶浆。可见民众思宋之心。 北方民众的归宋之心,让各地反对金人的声浪大起,一定程度上为赵构开创南宋王朝赢得了时间。 六、结论 1、钦宗赵桓与高宗赵构两人性格迥异,钦宗懦弱而仁慈,高宗隐忍坚强而懂得舍弃;性格决定命运,在乱世之中,懦弱而仁慈的性格不可能挽大夏于将倾,反倒是宋高宗赵构的性格能够开创基业。 2、两人的治国能力有差别;宋钦宗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毫无政治手腕;而宋高宗赵构有着老练的帝王手腕。 3、两兄弟所统领的战将能力也有差异;北宋末期能堪大用的将领有限,他们早已习惯了锦衣玉食,不知战争为何物,故此战争发生时,争相崩溃;南宋初期,将领们生在乱世之中,乱世就是他们的舞台,适者生存,正好锻炼了这一批武将,协助赵构开创了新王朝。 4、「 ”祖宗家法”在两个时期的牵制力不同;在宋钦宗靖康朝时,「 ”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仍严格的控制着满朝武将,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但在宋高宗朝,武将势力崛起,「 ”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已经失去了强有力的牵制力。 5、两个时期民心向背不同;北宋末期,政治腐败、经济穷困,民心思变;南宋初期,经历过劫难后的民众都希望国家恢复统一,人心思宋。 因此,宋钦宗和宋高宗两兄弟,一个坐拥天下却失掉了江山;一个颠沛流离却开创了王朝,就是因为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的。 参考文献: 脱脱等:《宋史》 脱脱等:《金史》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大清帝女 为什么清朝皇帝生育能力越来越差后三帝无子女下一篇:木华黎 蒙古帝国的木华黎很牛:但他的儿子其实更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