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藏戏的来源是什么

导语: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流行于藏区,在祖国百花艺术园独树一帜。戏剧艺术形式出现在早期的藏族民间歌舞中。一些西藏史料也有记载。《藏王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十善法典颁布时举行的庆功会上,松赞干布“使人戴面具,跳舞跳跃,或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流行于藏区,在祖国百花艺术园独树一帜。戏剧艺术形式出现在早期的藏族民间歌舞中。一些西藏史料也有记载。

《藏王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十善法典颁布时举行的庆功会上,松赞干布“使人戴面具,跳舞跳跃,或扮牛、狮、虎,鼓舞人之舞,轮流献技。打大手鼓,弹琵琶,斗钹,奏管弦乐曲,妙不可言,16个姑娘,花团锦簇,手捧鲜花,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赛马,打最高的鼓,试敲。”

藏族医书中也记载了民间歌舞的形式:嘉措:“在桑耶寺的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了卓、鲁、和声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灵感;“鲁”只唱不跳;和声既是唱又是跳。”当时的演员都是和尚,有时还伴有诵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哑剧形式——念佛祈福。这种表演形式在乃东县哈如岗村依然可以看到。古代还有大型的鼓励团队组织“阿卓”。其首领的面具与早期藏戏中的白色山羊皮面具大致相同,蒙面人的名字也叫“阿罗娃”。

相反,藏戏是一种以民间歌舞形式出现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15世纪开始,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就立志要在雪域的各条河流上架桥,造福众生。他煞费苦心地为桥梁建设筹集资金,虽然他已经努力了三年多,但他并没有成功。后来,当他发现虔诚的信徒中有英俊潇洒、聪明伶俐、善歌善舞的七姐妹时,就召集成立了一个剧团,以佛教故事为内容,编导了一部故事情节简单的歌舞剧,并在各地演出,以此教育民众,筹集资金。这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冬节布视为藏戏之父;因为藏戏最初是由七个美丽的仙女姐妹表演的,所以人们称藏戏为“阿吉兰”。

“阿吉”,藏语意为大姐姐或女人;“拉姆”的意思是仙女。当然,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丰富、丰富和完善,藏戏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然而,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艺术形式,大概是在17世纪以后。

藏族民间藏戏团很常见。随时随地,你可以看到乡村广场,或者搭起一个大帐篷,或者拉一个大帆布,甚至没有遮盖。藏戏队现场表演,方圆周边的人会来看,经常是水满为患。

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各地业余和自发剧团的演出众多,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戏团有江孜的江嘎、南木林的香坝、拉萨的觉木龙、昂仁的炯坝。如今,业余藏戏团非常普遍。在一些地方,几乎每个剧团都组织了一个剧团。比如拉萨郊区的墨竹工卡县,就有大约20个业余藏戏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藏戏的特点 藏戏有什么特色下一篇:燕青的性格特点 燕青的性格特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