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城市介绍

导语:伊斯法罕,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人口92.7万,波斯人占总人口的87.3%,土耳其人占6.2%,卢里斯人占3%,库尔德人占0.8%,还有少数巴提贾里人和亚美尼亚人居住在那里。伊朗第三大城市,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鲁山的

伊斯法罕,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人口92.7万,波斯人占总人口的87.3%,土耳其人占6.2%,卢里斯人占3%,库尔德人占0.8%,还有少数巴提贾里人和亚美尼亚人居住在那里。伊朗第三大城市,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鲁山的山谷中,扎因德河畔,海拔1590米。

2019年12月26日,在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中排名第500位。

历史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曾多次成为该王朝的首都。它是著名的手工业和贸易中心。

“伊斯法罕”来源于波斯语“Spahan”,意为“军队”。在古代,这里曾是军队的聚集地,因此得名。

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塞尔柱帝国时期,这座城市曾经是首都。萨法维帝国时期,城市处于全盛时期,商人云集,八方宾客云集。这座城市的大多数建筑和清真寺都是在那个时候建造的。伊朗有句话叫“伊斯法罕半天”,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荣和深远影响。

伊斯法罕早在马岱王国就存在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它成为居鲁士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城市。前330年在马其顿军队入侵时被摧毁,后被修复。它是塞琉西帝国、阿尔沙克王朝和萨珊王朝的重要城镇。当阿拉伯帝国在公元640年占领伊斯法罕时,它也被摧毁,后来被修复;伊斯兰建筑也随之出现,并开始了伊斯兰时代的繁荣和辉煌。伊斯法罕从1051年到1118年是塞尔柱帝国的首都。

1387年,被当时的帖木儿攻占蹂躏,共死伤7万人。后来在1453年,伊斯法罕重新建立,其辉煌在17世纪的萨法维帝国达到顶峰,人口60万,第二次成为波斯首都。伊斯法罕是伊朗的文化古都,市内的伊玛目广场也被列为世界遗产。

从历史上看,伊斯法罕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1989年5月,与中国Xi成为姐妹城市。

实际经济状况

现有铁路连接库姆和德黑兰,也是公路运输的中心。附近的主要农畜产品市场。市区以其辉煌的建筑如花园和清真寺而闻名。长期以轻工业为中心,纺织业居全国第一,包括棉毛纺织和丝织,以及干果、造纸、榨油、火柴等工厂。著名的手工艺品,包括银器、青铜器、陶器、地毯等。并发展了重工业,包括伊朗第一钢铁厂、石化、炼油、水泥等工厂和兵工厂。此外,伊朗的主要核设施也建在这里。

补充信息

伊斯法罕从11世纪到19世纪,不仅风景优美,有各种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而且作为丝绸之路的南路,是东西方贸易的集中地。南来北往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伊斯法罕在世界上有一段时间是富裕的,所以乡亲们有“伊斯法罕半天”的美称。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也是伊斯法罕省的省会。根据2006年的统计,人口为1,583,609人。

姐妹城市

1989年5月7日,伊斯法罕与中国Xi成为姐妹城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雁门关在哪个省 雁门关在哪里下一篇:傲因 《琉璃》璇玑司凤被傲因筋束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