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的原文、译文及注释是什么?

导语:孟子通过比喻的方式,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失的态度和行动。君子的过失如日月的蚀变,众人皆能察觉,而小人的过失则容易被忽视。君子看到过失会改正,而小人亦有改正的意愿。

第四节原文:

孟子曰:“告子章句下,告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者,皆知之;欲也者,未必皆知之。’夫欲之为物也,如求之于盲者;知之为物也,如求之于暗室;欲之为物也,如搏之于飞蛇之怀;知之为物也,如搏之于朔风之室。故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小人之过也如探汤小食焉。君子有过也,见知而后改之;小人有过也,见知而后改之。’”

译文:

孟子说:“在《告子章句下》中,我告诉子贡:君子的过失就像日月的蚀变一样,众人都能看到;而欲望之过失,则未必众人都能察觉。一个人想要做好某件事情,就好比让一个盲人去找东西一样;而知道如何做好某件事情,则好比在黑暗的房间里寻找东西。想要满足欲望,就好比抓住一条飞蛇;而知道如何克制欲望,则好比在朔风的房间里抓住东西。所以,君子的过失就像日月的蚀变一样,而小人的过失则像小口小口地喝汤一样。君子犯了过失,看到了就会改正;小人犯了过失,看到了也会改正。”

注释:

这一段是《孟子》中的告子章句下的第四节,讲述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失的态度和行动。孟子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了君子和小人在面对过失时的不同表现。

孟子将君子的过失比作日月的蚀变,即众人都能看到。这是因为君子的品德高尚,行为在众人眼里是明显的,一旦犯了过失,就会被众人察觉到。而小人的过失则像小口小口地喝汤,即容易被忽视,不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

孟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形容欲望和知道如何做好某件事情的区别。欲望之过失未必众人都能察觉,就好比让一个盲人去找东西一样,他无法看到目标,因此很难满足欲望。而知道如何做好某件事情,则好比在黑暗的房间里寻找东西,虽然看不见,但是经过思考和摸索,仍然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

孟子强调了君子和小人对待过失的态度。君子犯了过失,看到了就会改正,这是因为君子具有自我反省和修正错误的能力;而小人犯了过失,看到了也会改正,这是因为小人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愿意被他人指责或惩罚。

这段话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对比,传达了君子和小人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上的差异,强调了君子应当具备的自我反省和改正过失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过失时应该及时认识到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来改正错误。这与中国的法律政策倡导的社会责任和个人行为规范是相一致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4219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朝宰相如何利用婚姻关系谋取财富?下一篇:古埃及是如何实行集权统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