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瑞典国王世系 瑞典王朝变化历史

导语:瑞典王朝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史,从维京时代的国王到现代的君主制度,历经了几个朝代的更迭。其中最著名的王朝是瓦萨王朝和贝尔纳多特王朝,他们在政治、文化、科学和艺术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目录导航:

  1. 瑞典国王世系
  2. 瑞典人和俄罗斯人血统一样吗
  3. 朝代变更的最少的十个国家
  4. 欧洲历史顺序
  5. 瑞典皇家什么什么的,是皇室家族吗?跟我们以前朝代一样?现在有多少国家还有皇室,我们到清朝没有了吧
  6. 俄罗斯扩张史
  7. 瑞典有哪些城市
瑞典国王世系

瑞典君主是瑞典王国的国家元首。瑞典奉行君主立宪制,实行代议民主的议会制,故此君主虽然拥有瑞典最高官职和军阶,但只负责国家礼仪。1810年的《继承法案》指定贝尔纳多特王朝为瑞典王室,也规定国王(同时暗示女王)必须为新教徒。

现任瑞典君主为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

瓦萨王朝国王列表

古斯塔夫一世·瓦萨 1523-1560

埃里克十四世1560-1568

约翰三世1568-1592

西吉斯蒙德1592-1599

(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1587-1632)

卡尔九世1604-1611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1611-1632

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1632-1654

莱茵-普法尔茨王朝国王列表卡尔十世·古斯塔夫 1654-1660

卡尔十一世1660-1697

卡尔十二世1697-1718

乌尔丽卡·埃利诺拉 1719-1720

黑森王朝国王列表

腓特烈一世1720-1751 ( 弗雷德里克一世)

奥尔登堡王朝国王列表

阿道夫·腓特烈1751-1771

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

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 1792-1808

卡尔十三世1809-1818

贝尔纳多特王朝国王列表

卡尔十四世·约翰1818-1844(即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

奥斯卡一世1844-1859

卡尔十五世1859-1872

奥斯卡二世1872-1907

古斯塔夫五世1907-1950

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 1950-1973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1973-

瑞典人和俄罗斯人血统一样吗

要说血统的话,斯拉夫人身上也留着维京人的血液,因为学过俄罗斯国情的人都知道,俄罗斯起源于基辅罗斯,而基辅罗斯由以留里克为首的瓦良格人于882年建立,从此开始了留里克王朝,而西方史学著作中提到的维京人就是瓦良格人。

而瑞典人总自称是维京人的后裔,所以,血统应该差不多吧。

朝代变更的最少的十个国家

1埃及古国,2次变更 ,日本古国 1次变更,尼泊尔1次变更,莫里希斯1次变更,瑞典2次变更,瑞士2次变更,丹麦3次变更,波多黎各3次变更,荷兰4次变更挪威5次变更,就这十个国家。

以下是朝代变更最少的十个国家,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排列:

1. 埃及

2. 中国

3. 印度

4. 日本

5. 伊朗(波斯)

6. 希腊

7. 罗马尼亚(达契亚)

8. 不丹

9. 不列颠(英国)

10. 挪威

以上各国在其历史上经历了少量的政权更迭或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变更。然而,这些国家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

难以确定因为历史上国家的统治和边界经常发生变化,有些国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多个朝代或政权更迭的历史,而有些国家则经历了一个朝代或政权就统治了数百年。
因此,明确排名朝代变更最少的十个国家是很困难的。
不过,一些历史上比较稳定的大国,例如中国、英国、法国、埃及等,都经历了较少的朝代变更。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研究这些国家的历史,寻找具体的数据和细节。

以下是历史上朝代变更最少的十个国家:

1. 埃及古国(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525年)- 2次朝代变更

2. 日本古国(公元前660年-公元710年)- 1次朝代变更

3. 尼泊尔(公元1768年至今)- 1次朝代变更

4. 莫里希斯(公元1968年至今)- 1次朝代变更

5. 瑞典(公元1523年至今)- 2次朝代变更

6. 瑞士(公元1291年至今)- 2次朝代变更

7. 丹麦(公元935年至今)- 3次朝代变更

8. 波多黎各(公元1898年至今)- 3次朝代变更

9. 荷兰(公元1815年至今)- 4次朝代变更

10. 挪威(公元872年至今)- 5次朝代变更

总之,这些国家的历史相对稳定,政权更替次数相对较少。

不确定。
因为朝代变迁的次数与具体历史事件相关,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可能有不同的朝代变更次数,而且历史资料的收集和解读也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因此,无法准确给出朝代变更最少的十个国家。
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朝代变更较少的一些国家的信息,比如埃塞俄比亚、日本和伊朗等国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并不能代表绝对的历史事实,仅供参考。

欧洲历史顺序

1、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

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

同时期的有大秦帝国。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

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同时并存的有波斯帝国,秦、汉、晋、隋、唐、宋、元、明帝国,迦太基帝国等。

3、查理曼帝国(800开始):

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

这期间有唐朝、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4、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

神圣罗马帝国是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还有弗里西亚(今低地国家)。

这期间有宋、元、明、清帝国。

5、俄罗斯帝国(1721-1917):

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大洲,面积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1914年),略小于北美洲,远大于南美洲,是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大英帝国。

其领土东起白令海峡,囊括整个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西抵波罗的海,南至高加索山脉、里海和兴都库什山脉。

隔阿穆尔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中国相望,陆上与李氏朝鲜(1910年前)、日本帝国(1905年后)、中国(1912年前为大清帝国、1912年后为中华民国)、阿富汗、波斯(伊朗)、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瑞典、挪威等国家或地区接壤。

这期间有明、清、蒙古帝国。

6、法兰西帝国(1804-1814):

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帝国本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莱茵河左岸、意大利部分领土,鼎盛时期影响范围占据大半个欧洲。

这期间有清帝国。

7、奥匈帝国(1867-1918):

一般将奥匈帝国的领土分为两个部分: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

狭义的内莱塔尼亚仅指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和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外莱塔尼亚,即莱塔河以东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圣史蒂芬的王冠领地”。

8、德意志帝国(1871-1918):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了除奥地利帝国外德意志全境,德意志帝国建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

瑞典皇家什么什么的,是皇室家族吗?跟我们以前朝代一样?现在有多少国家还有皇室,我们到清朝没有了吧

瑞典还是君主,所以有皇室家族。现在主要的君主国家是英国、日本、瑞典、丹麦、西班牙、荷兰、挪威、泰国、中东那些有苏丹的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小国。

除阿拉伯国家之外,其他的都是君主立宪制,君主基本没什么实权的,就是国家吉祥物。

他们的历史上也会有不同朝代之分,因为统治国家的家族不同。不过欧洲很早前就各种联姻,所以王室之间大多都是亲戚,前一个统治家族与后一个统治家族可能也有血缘关系。

俄罗斯扩张史

俄国的领土的变化经历了两轮自西向东的扩张期和最后的政权震荡。

第一次扩张期开始于13世纪莫斯科公国的诞生,结束于17世纪中叶征服西伯利亚。

第二次扩张期从彼得大帝开始,一直到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侵略远东和中亚。最后的政权更迭震荡期则是三个政权的更迭:俄罗斯帝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如今的俄罗斯联盟。

一部沙皇俄国的成长史,就是一场全世界罕见的领土扩张史。

从莫斯科公国一隅之地,到地跨欧亚北美,领土面积高峰时22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沙皇俄国君王们用数百年时间实现了领土的跨越。这广袤的领土中,原本属于莫斯科公国起步时的欧洲领土并不算大,其主要领土扩张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向西占据了面积高达1322万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亚。

第二个方向,则是南向扩张,用一连串的战争打下了6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相对而言,西进占据西伯利亚无人区,对科技还有武器占优的沙皇俄国而言无疑是比较轻松的事情,南下则相对困难重重。因为南方国家,如中亚诸多汗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朗和大清朝,也都是实力不俗的存在。

一:沙皇俄国扩张第一阶段

公元1547年,著名的沙皇伊凡雷帝成了沙俄的主政者。

这个沙皇名气颇大,有雷帝的别称,也是沙皇俄国时代少有的被称呼为大帝的存在。

伊凡雷帝掌权之初的俄国,并没有多强悍的势力,在东向进攻中即打不赢北欧霸主瑞典,也搞不定波兰。接连东向受阻之后,伊凡雷帝决定改变扩张策略,将斗争的苗头指向东方。

原因很简单。

那个时候的沙皇俄国东边都是曾经蒙古鞑靼人的地盘,只要跨过乌拉尔山挺近亚洲,面对科技水平稍许落后,人烟稀少的游牧民族,沙皇俄国当然打的更轻松。

确定战略方针之后,沙皇俄国持续了近百年的东扩运动。

经过百年东扩之后,俄国将占据西伯利亚地区为数不少的蒙古鞑靼部落消灭了不少,俄国的势力范围一路东向直抵楚科齐半岛和鄂霍次克海域。

看看地图我们就知道,这百年扩张,让西伯利亚成了沙皇俄国的领土,再往前就是太平洋,扩无可扩了。东向没有地方可以继续扩张的因果,让沙皇将目光投向了南方。

二:俄国战略转移,南下遇见不少真对手。

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时间1645年7月23日—1676年1月29日)当政前后,开始了第一轮南向扩张。

他授意远征的俄国探险队还有俄军,试探性向南方发起进攻。就那个时候的国际环境而言,南进的主要对手也不少。

比如正在和大明争夺中原统治权的清朝,西亚强国奥斯曼土耳其,强大的准噶尔汗国、还有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伊朗萨菲王朝等等。

这群对手,都不是西伯利亚土著可比,而是有健全组织的国度。

公元1643年时,俄国探险队在南方接壤清朝的地方开始试探,他们乘虚而入,在明清激战正酣的时候,派遣探险队侵入了黑龙江流域,那个时候的清朝正专注于攻略明朝没有理会俄国的试探性进攻,在清朝哪里占了点便宜。

随后不久的1654年,经过多年谋划,乌克兰摆脱波兰立陶宛大公国统治,选择和同源同种的俄罗斯合并。合并了乌克兰之后的沙皇俄国么,将侵略的目光看向了准噶尔汗国。

公元1660年,沙俄向蒙古最后的强权准噶尔汗国发难,在边境行劫掳之事,劫夺不少资源。

准噶尔汗国反应迟钝,让沙皇俄国以为准噶尔是一个可以欺负的主,基于此狂妄的沙皇居然派遣使者去往准噶尔,要求他们臣服。当时的准噶尔汗僧格一看,沙皇如此无礼非常愤怒,也派遣使者去沙俄交涉,要求沙皇俄国释放劫掠的准噶尔吉尔吉斯部。

沙皇俄国看到准噶尔汗国的使者如此态度,嚣张的将使者扣押。

外交事故之后,准噶尔大汗僧格忍无可忍,在1667年5月,派遣四千部队包围了沙皇俄国在准噶尔汗国边境设立的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城。

一场攻坚战之后,准噶尔汗国俘虏了大量俄国的俄国士兵,随后释放部分俘虏传话沙俄说,要么交换人质,要么继续打下去。

在扩张前期顺风顺水,从未吃过亏的沙俄,遇见了硬茬子,习惯于不吃眼前亏的沙俄,暂停了对准噶尔汗国的扩张。

沙俄致力于南扩的举动,让身处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深感不安!

特别是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之后,这不安让奥斯曼帝国找到了打仗的借口。

1676-1681年爆发的第一次俄土战争,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那个时候的沙皇俄国国力比不上奥斯曼帝国,是挨打的一方,经过长达五年的战争,俄土两国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了两国边境,以第聂伯河为界。

左边刚刚和奥斯曼帝国打了一场,右边早已看沙皇俄国侵略政策不爽,等待许久才有空对付沙俄的清朝康熙帝也出手了。

公元1683年,康熙皇帝下令彻底消灭盘踞在雅克萨地区的俄国探险队,收复雅克萨!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雅克萨之战,经过六年持久的拉锯战,清朝获胜,随后两国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和俄国的边界。

就在清朝和俄国激战雅克萨的同时,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第二次俄土战争,持续十三年的战争打完,两国平分秋色。

以上一系列战争,让沙皇俄国知道,南方的国家都不好惹,无论是准噶尔汗国还是奥斯曼帝国和清朝,都不是好对付的对手。

这一切,让俄国人认识到了变革的重要性,随后俄国接连出现了两任大帝。

三:彼得大帝时代打了一圈没占便宜。

公元1696年,结束了和伊凡五世共治时代的彼得大帝,终于成了俄国沙皇。

胸怀大志的彼得大帝,深感俄国相对于欧洲,是一个落后的国度,为此他在1697年派遣使团去往西欧学习,自己甚至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跟随使团一起到西欧当学徒。

彼得大帝的励精图治,让俄国焕发了新生,积极的西化改革改变了俄国。

一系列工厂的出现,商贸的繁荣,还有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和军事改革,让沙皇俄国慢慢强大了起来。

强大后俄国,当然要选择扩张啊!

在彼得大帝看来,最好的扩张方向不是南方而是西边,是瑞典。

为了争夺出海口,沙皇俄国和瑞典大仗连连,可那个时候的瑞典也不是好欺负的,俄国和瑞典打得难解难分,艰难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北方战争)

打败了瑞典的俄国,又将目光投向了富庶的南方,这次的目标依旧是奥斯曼帝国。

(1)16世纪期间,俄国主要推行扩张政策,其目标一是通过陆地蚕食逐步扩大领土,二是争夺出海口。吞并过程:囊括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向西伯利亚的初期扩张

(2)17世纪俄国的一个重大特点是急剧的殖民扩张,在1610-1640年的30年间,俄国的军事边界线约向南推移了450公里;而在同一时期,俄国的殖民活动几乎向东方推进了4500公里,侵占了从鄂毕河到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

公元882年,维京人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罗斯国。它的正式国名叫罗斯,因为统治中心在基辅,史称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的前身,信奉东正教。

11世纪,基辅罗斯衰落了,分裂成18个小公国,相互混战不已。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征服了基辅罗斯,建立金帐汗国,各罗斯国从此进入蒙古人统治时期。

基辅罗斯只是后来的俄罗斯的前身,基辅罗斯分裂后其中一个很小的公国叫莫斯科公国,这才是才是后来的俄罗斯。

当时各个罗斯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基辅,莫斯科只是荒凉之地。后来,罗斯人为了反抗蒙古人的残暴统治,赶走了蒙古人派来的征税人员。莫斯科公国经过竞争,获得了替蒙古人在各罗斯国征税的权力,这才使莫斯科公国的实力大幅增加。莫斯科公国还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吞并周围的小国。

1480年,伊凡三世吞并多个罗斯公国,打败蒙古人,获得独立。

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改称“沙皇”,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改称“沙皇”,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1613年,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地处欧洲最东部边缘的俄罗斯统一集权国家正式形成,改名为俄罗斯帝国。以下是1613年至1917年俄罗斯版图扩张的历史。

1922年苏联建立,随后几十年间,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加入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

在历史上,东欧平原是亚欧之间游牧民族的迁徙通道,先后有斯基泰人、匈奴人(保加尔人)、阿瓦尔人(柔然)、可萨人(突厥)、蒙古等民族相继入侵过这里。这些民族和东欧的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了斯拉夫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属于东斯拉夫民族。东斯拉夫民族又被叫做罗斯人,他们生活在东欧平原西部,而东部主要被原先的游牧部落占据。

862年,东斯拉夫人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基辅罗斯)。该王朝统一了东斯拉夫人的部落,成为了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基辅罗斯实行分封制,很快就分裂了。到1240年,蒙古大军征服了各罗斯公国。1242年,拔都在东欧平原东部建立金帐汗国,直接统治原来的阿瓦尔人、保加尔人等游牧部落,同时又简介控制罗斯各国。

金帐汗国的强盛为了大约100年。到15世纪,汗国分裂为了大帐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几部分。此时莫斯科公国就乘机脱离了金帐汗的控制,逐渐统一罗斯。从1463年到1533年的几十年间,莫斯科公国控制的面积从43万平方公里扩张到了280万平方公里,已经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了。

1533年的俄罗斯

在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又开始继承金帐汗的遗产。在体制方面,他学会了蒙古人的野蛮统治,建立了专制制度;在领土方面,他不断进攻各大汗国。1552年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1584年又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1598年彻底征服)。这样,莫斯科大公国不仅基本是统一了东欧平原,还将殖民势力伸向了西伯利亚。到伊凡四世去世时候,俄国的面积已经达到了398万平方公里。

二,俄罗斯在17世纪的扩张

在大分裂时代,由于基辅本土长期被立陶宛—波兰占据,导致东斯拉夫族分裂为了白罗斯族,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伊凡四世提出要收复这些地区,但由于波兰和立陶宛随之合并为一国,在立沃尼亚战争中击败了俄国,使得其计划失败。同时,伊凡四世的恐怖政策加剧了俄国内部矛盾,导致长期的社会动荡。在内战期间,波兰乘机入侵,占领了俄国西北的一些土地。1613年,俄国结束了混乱,建立了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俄国试图重新统一这些地区。

为了收复土地,俄国发动了斯摩棱斯克战争,然而却被波兰击败。波兰和立陶宛的合并加强了国力,但是也导致内部矛盾开始激化。在17世纪前期,乌克兰爆发了农民起义和独立战争。后来俄国就支持乌克兰的独立运动,并在1653年兼并了东乌克兰,作为条件,俄国同意乌克兰实行自治。随后,俄国又发动了波兰战争,最终收复了斯摩棱斯克等地方。

波兰在战争中被俄国削弱,北方大国瑞典乘机进攻波兰,基本统一了波罗的海地区,成为了北欧霸主。俄国的出海口基本被瑞典垄断,于是俄国和瑞典又开始争夺立陶宛等地,爆发了俄瑞战争(1656—1660)。最终的结果是俄国失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被封锁,但是瑞典也答应不干涉俄国在立陶宛事情,使得俄国可以吞并此地。

波兰战争结束后,土耳其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土耳其不断入侵波兰等欧洲国家,并且占据了波兰的西乌克兰。为了共同对付土耳其,俄国和波兰、奥地利等组成“反土联盟”。波兰为了免被土耳其灭国,于是将西乌克兰之地也划给了俄国。

17世纪,俄国除了收复基辅罗斯时代的乌克兰、立陶宛之地外,还在西伯利亚进行了快速的扩张。西伯利亚的面积有1200万平方公里,这里生活的民族基本都停留在氏族时代,因此力量十分薄弱。1598年,俄国灭西伯利亚汗国后,俄国殖民势力不断向东方推进,占领了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到1639年,俄国的殖民者已经到达了鄂霍次克海,于1649年建立鄂霍次克城堡。17世纪末,俄国势力进入了黑龙江流域,但是被清朝驱逐。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俄国在远东的侵略势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之后,俄国转而向白令海峡挺进。经过17世纪的扩张,俄罗斯的面积已经到达了1600万平方公里。

三,四面出击:18—19世纪的扩张

18世纪,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掀起了西方化的改革。这个时代,俄国对出海口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彼得大帝上台后,通过军事改革,加强了国家力量,最终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了瑞典,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之后,彼得大帝将首都迁徙到了这里。同时,大北方战争进一步削弱了波兰的势力,使得波兰开始沦为俄国的附庸。彼得大帝去世后,俄国继续和瑞典爆发了战争,最终俄国得到了芬兰大部分土地。

1756年,俄国卷入了当时的“七年战争”,由于俄国在战争中反复无常,最终导致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是俄罗斯帝国的巅峰时期。她继承彼得一世的事业,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1774年,俄国取得胜利,得到了黑海北岸的土地,打通了黑海出海口。1779年,俄国又吞并了土耳其的保护国——克里米亚汗国。1787年,为了彻底灭土耳其,俄国发动第二次俄土战争。但是这次战争,俄国失去了欧洲各国的支持,最终计划失败。

叶卡捷琳娜二世还进行了三次瓜分波兰的事件。1772年,俄国为了拉拢奥地利、普鲁士一起对抗土耳其,于是瓜分了波兰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后,波兰爆发了民族运动。为了维持在波兰的利益,1793年,俄国和普鲁士又瓜分了波兰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795年,俄国和奥利地又瓜分了波兰剩下的20万平方公里土地。三次瓜分波兰,俄国共得到了46万平方公里土地。

在瓜分了波兰之后,俄国在欧洲的扩张就达到了顶峰,无法继续推进了。但是,俄国在东方的扩张还在继续。1784年开始,俄国开始在阿拉斯加殖民。到1799年,阿拉斯加被俄国吞并。直到1867年卖给了美国。

在中亚方面,俄国不断向哈萨克汗国渗透。1725年开始,俄国开始进入哈萨克,到1822年,哈萨克汗国的三部分全部被俄国吞并。到60年代,又通过强制手段逼迫清朝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分了俄国和中国的西部边界线。吞并哈萨克汗国后,俄国继续吞并浩罕、布哈拉、希瓦等小国,最终将整个39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吞并。

在黑龙江方面,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逼迫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得到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1866年,俄罗斯帝国的面积达到了2280万平方公里,堪称恐怖。在俄罗斯的扩张历程中,蒙古、中国、土耳其、波兰等成为了最大的受害国。中国在清朝就损失了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后来蒙古也被俄国搞独立,前后失去了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后来,俄国在欧洲和中亚扩张的土地已经基本“吐出”,波兰、乌克兰、哈萨克等复国,然而中国却没有收复一寸土地。因此,说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一点也不过分。

瑞典有哪些城市

瑞典首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波罗的海西岸、梅拉伦湖(488平方公里)入海处。地当全国海岸线中点,陆上可通过梅拉伦湖沟通广大内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市面积211 3平方公里,其中内陆水面 占12. 7%,人口65. 1万;包括周围19个市政区的“大斯德哥尔摩”,面积6494平方公里,人口达141万(1984)。

瑞典第一大港——哥德堡

“瑞典的首都是斯德哥尔摩,而最美丽的城市是哥德堡。”如果你有幸到瑞典一游,导游小姐一定会向你推荐哥德堡。

事实上,哥德堡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还是瑞典的第一大港和第二大工业城市,也是斯堪的纳维业半岛上的第一大海巷。

哥德堡坐落在瑞典的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约塔河的出海口,全市人口约70多万,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港城。哥德堡港终年不冻,成为瑞典和西欧通新风气主要港埠,瑞典全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有相当部分是从这里启运的,整个城市终年呈现着一片繁华和繁忙景象。因为哥德堡地处哥本哈根、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三个北欧国家首都的中心,有450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是北欧的咽喉要道,在它方圆300公里以内是北欧三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故哥德堡有“瑞典的利物浦”和“瑞典西部窗口”两个别称。

第三大城市——马尔默

马尔默位于瑞典的斯堪尼亚县境内,隔厄勒海峡同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相望,两城仅距26公里。马尔默是瑞典南部的重要港城、海军基地和交通枢纽,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人口约48万。

马尔默源出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意为沙地或沙谷之岛。该城建于12世纪,原属丹麦,1658归属瑞典。1775年开始建为港口,1903年又进一步扩建。

马尔默市区现分为两部分:一是濒临海洋,并为运河环绕的老区;另一部分是向腹地延伸的现代化新区。城市建筑具特色,市政府是幢荷兰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城中还有许多16世纪时的精美建筑。

文化古城——乌普萨拉

地处瑞典东部、斯德哥尔摩的正北方,濒临费利斯河和梅拉伦湖。城市四周有肥沃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景致优雅清新。人口约30万。城市交通发达,有铁路南与首都斯德哥尔摩相接,北与海港耶夫勒相连,还有飞机提供便利的航运,有些重要会议也经常在此召集。

乌普萨拉曾为瑞典旧王朝的故都。12世纪时,瑞典各公国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它也是当时著名的宗教圣地,北欧最古老的就建在此城。但是后来,城市慢慢地向邻近的一个渔村发展,至13世纪后半叶,此渔村已成为乌普萨拉新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今日的乌普萨拉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向四周扩展而成。

北方旅游胜地——基律纳(Kiruna)

位于罗萨湖东岸、北极圈以北140公里处的基律纳是瑞典的主要旅游城市,也是世界大铁矿中心之一。因地理条件所限,这里的人口不多,只有不足5万人。

“基律纳”是拉普语,意谓“北极松鸡”。早年这里曾是拉普人放鹿的荒山野岭。19世纪30年代在基律瓦拉山发现蕴量丰富的铁矿,但直到1899年铁路通车、铁矿加以开采,这里才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基律纳已成为瑞典主要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矿山城市。每年6月份,基律纳的太阳昼夜长在,游人纷至沓来,竞相看奇妙的“半夜太阳”。人们还可一睹拉普人放鹿、套鹿的情景。冬季白雪皑皑,基律纳一带又成为滑雪爱好者的驰骋佳所。若,人们还能欣赏到神骑壮观的北极光。

瑞典有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7022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唐力《我的心已成为你的家》下一篇:魏延在三国时期扮演了什么角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