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蒙古人为何那么厉害,在13世纪几乎横扫了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和元朝。远征军打到欧洲。先后灭亡花拉 蒙古横扫欧洲历史

导语:蒙古人为何那么厉害,在13世纪几乎横扫了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和元朝。远征军打到欧洲。先后灭亡花拉 蒙古横扫欧洲历史

目录导航:

  1. 蒙古人为何那么厉害,在13世纪几乎横扫了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和元朝。远征军打到欧洲。先后灭亡花拉
  2. 成吉思汗打下欧洲哪些国家
  3. 蒙古4万大军为何能横扫欧洲
  4. 蒙古人打欧洲的电影
蒙古人为何那么厉害,在13世纪几乎横扫了欧亚大陆。建立四大汗国和元朝。远征军打到欧洲。先后灭亡花拉

首先蒙古人,是游牧民族有一只强大的,富有机动性的骑兵,蒙古骑兵以机动性和坚韧著称,而他们所征服的地区,都是农业地区,在中世纪骑兵对农业民族的步兵,有天然的优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游牧民族再也不能去战胜农耕民族了,所以蒙古人也是野蛮民族最后一次征服文明人,

成吉思汗打下欧洲哪些国家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国之后,建立了战斗力强盛的战斗帝国,加上后来从诸国学习的先进技术,以骑兵之力扫平了世界上几乎五分之一的领土。刚刚开始蒙古占领的是金国和西夏的少部分,在那里他们掠夺了大量的工匠和军饷,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骑兵加上当时先进的攻城机械,成吉思汗扩张之路一发不可收拾。

蒙古帝国在最鼎盛时期,拥有疆域多达330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在人类历史上仅次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从现在的世界版图上来看,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朗、伊拉克、沙特、土耳其、阿富汗等等国家;欧洲国家之中还包括了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波兰、保加利亚等几个国家。

蒙古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曾长期游牧于我国的北疆。宋金对峙的时候,蒙古开始崛起。13世纪初,蒙古孛儿只斤部的首领铁木真统一了整个蒙古部落。因为铁木真特殊的贡献,所以蒙古诸部都尊称其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第一任可汗,随着蒙古帝国建国,它的扩张之路便开始了。蒙古的扩张主要分为两步,一是西征,二就是南下入驻中原。

蒙古帝国曾经进行了多次西征,它一度攻打到了欧洲多瑙河附近。成吉思汗在任时期,蒙古开始了第一次西征,当时,它的主要目标是统治着中亚的花拉子模。花拉子模是一个传统型的国家,它属于伊斯兰教派占主体的强国,面对这样强大的国家,成吉思汗也不敢轻视。

花拉子模的东部,是契丹人所建的西辽,不过,西辽末年,花拉子模却伙同乃蛮部太子屈出律篡夺了西辽的大权。乃蛮部本就是蒙古的死敌,这一次花拉子模公然与蒙古作对,这就惹恼了成吉思汗。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大将哲别率领数万蒙古骑兵攻打西辽,屈出律自然不是对手,很快,西辽的都城就被蒙古人占领,而屈出律也在西逃途中为哲别抓捕。成吉思汗对这位仇人自然没有手下留情,随后便将其处死了。

消灭了西辽,蒙古开始全力对抗花拉子模。花拉子模是传统型的强国,成吉思汗对于该国必然非常重视。为了对付花拉子模,成吉思汗调集了数员大将。在蒙古阵营中,哲别和速不台算是西征最强的将领了,蒙古军队在这两位战神的统率下,很快就攻破了花拉子模的都城撒马尔罕。花拉子模国王摩珂末惶恐不已,没过多久,他就死在了西逃的路上。

随着花拉子模国王的猝死,也就宣告了花拉子模国的灭亡,此后,哲别和速不台又继续率军西征。公元1223年,蒙古大军在迦勒迦河大败突厥和俄罗斯联军,于是,整个中亚都被蒙古帝国所占领。

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是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完成的。拔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窝阔台继为蒙古大汗后,拔都遵照窝阔台的旨意再次西征。这次西征,蒙古帝国的主要目标是钦察汗国。自上次迦勒迦河战役后,钦察就与俄罗斯联合,不断侵扰蒙古帝国的西部,为了消灭这鼓势力,拔都也是做足了准备。公元1237年,拔都率领蒙古骑兵西征,同年,蒙古大军击败了钦察联军,并深入到了俄罗斯的境界。

进入到欧洲地界,蒙古帝国依然没有放弃西征脚步,很快,拔都就拔掉了俄罗斯最后一个据点基辅,并趁势消灭了欧洲的其它两国孛烈儿和马扎尔,这次西征,蒙古军队进展得很顺利,拔都也因此成为了蒙古诸部的骄傲。

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1218年到1223年,由成吉思汗统率的第一次西征,攻占新疆以西中亚的许多地方,一直打到波斯和印度西北部 。

成吉思汗家族几代人在13世纪前后六七十年间横扫了全世界五分之四的土地,铁骑和硝烟遍及俄罗斯、奥地利、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埃及、印度、印尼、波斯等国。

俄罗斯。

历数成吉思汗及后代先后攻破的国家,竟达40多个,除上述国家,还有蒙古、土耳其、阿富汗、孟加拉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沙特、朝鲜半岛,以及我国内蒙、新疆,以及辽宁、河北、山东、陕甘等地区,囊括东亚、南亚、西亚、中亚以及东欧,使蒙古国土面积一度达到3500万平方公里,其取得的军事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时的蒙古除了本国领土,还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部分土地,以及我国内蒙、黑龙江的一部分土地。

花刺子模国君摩诃末逃跑后,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追击,经过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进入俄罗斯,大破欧洲联军,还攻入克里米亚半岛,可以说对东欧来了个大扫荡

蒙古4万大军为何能横扫欧洲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兵的灵敏,使得蒙古人纵横亚洲,无人可敌。(组合式弓箭: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当时蒙古人的投石机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波斯请来几个工匠,对投石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机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埃及的艾因贾鲁特战役除外),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那个时期,欧洲还是骑士时代,战争没有大规模的重逢战,只是两国的对战,各派一国骑士尽心交锋作战,他们的打法跟喜欢群劈的蒙古军没法比,在蒙古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欧洲的军队穿着铠甲,行动不便,而蒙古军擅长骑射,动作灵敏,作战方便。

蒙古人擅长骑射,弓箭几乎是人人必备的,蒙古军队有一种组合弓箭,拉紧的时候,它的杀伤力范围可达到300米,如果装上箭头,足以穿透当时最厚的盔甲,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不过,蒙古大军最主要的武器还有蒙古佩刀,他只有30cm长,样子小巧精致,杀伤力可不容小觑,他的刀尖十分锋利,命中要害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刀刀毙命。除了上述的弓箭和佩刀的武器之外,蒙古军队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叫做回回巨炮,据史书上记载,这种巨炮一旦激发,是声振天地,羧基无不摧潜,入地七尺,也就是说,这种巨炮往地上一轰,能轰出一个两米三深的巨洞来,蒙古军队拥有的这些武器,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世界一流了。蒙古大军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主要靠的还不光是武器装备,而是战术,成吉思汗的部队打起仗来,以快出名的,被欧洲人称之为旋风部队,蒙古马特别的矮小,活动起来特别灵活,而且,蒙古马特别耐寒,适合长途跋涉,这就导致了整个蒙古骑兵非常适合长期或者是远距离的作战。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军事天赋用到了极致,打造了这支装备一流、战术一流的旋风部队,这也使得他在后来的征战之中,总能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蒙古帝国在其鼎盛时期,疆域覆盖了亚洲、欧洲和部分非洲地区。其军事成功的原因有:

1. 军事组织:蒙古人以其精良的军事组织和战术,以及他们的马上战斗技能,使他们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2. 战略策略:蒙古的统治者采用大规模的游牧战术,使用包围、闪电战等策略,多次打败欧洲的军队。

3. 武器技术:虽然蒙古人在武器技术上并不比欧洲人先进,但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例如使用弓箭、刀剑和短矛等。

4. 欧洲内乱:当时的欧洲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国家互相交战,这为蒙古帝国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蒙古帝国并没有完全“横扫”欧洲,在东欧和中欧,蒙古军队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此外,蒙古军队在欧洲的战线过长,补给困难,这也是他们不能进一步深入欧洲内地的原因。

蒙古人打欧洲的电影

推荐《怒战狂心》,导演:Ivan Shurkhovetskiy,编剧:德米特里 帕尔特斯椰夫/德米特里拉耶夫斯基

主演:伊里亚 马拉科夫/波琳娜 车尼索娃/亚历山大·伊林/亚历山大 卓依/尤利娅·季莫申科

剧情介绍

13世纪成吉思汗之孙 拔都汗率领数千勇士征服欧洲大片领土。正当无敌的蒙古大军横扫俄罗斯时,却遇到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带领17位勇士拼死抵抗。本片故事源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号称俄罗斯版“斯巴达300勇士”。

13世纪,蒙古西征军对俄罗斯的征服,以及之后200多年的统治,一直是被史书反复提及的著名事件。但相对而言,这个题材很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2017年的俄罗斯电影《怒战狂心》则终于把这个题材搬上了大荧幕。总的来说,《怒战狂心》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算得上一个合格的爆米花片。

其整体复原虽然不像《斯巴达300勇士》那样完全架空,但是却也并非考究,尤其是其中蒙古人的形象,虽然勉强算得上带有一点艺术观感,但是和实际历史上的蒙古人形象,差别不是一星半点的小。

加之整个电影场景除了人物以外都是特效制作,受限于本身俄罗斯影视特效水平,制作出的结构多少也是差强人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7253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三国志,历史真实度 蜀汉为什么不修史下一篇:成都天空用什么高科技弄的 美宇航局新无人机将诞生 计划派再派无人机探索月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