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蒙古族布尔津氏历史 蒙古族历史沿袭

导语:蒙古族布尔津氏历史是蒙古族历史沿袭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尔津氏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重要支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布尔津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帝国时期,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布尔津氏的历史,可以更好地了解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

目录导航:

  1. 蒙古族布尔津氏历史
  2. 藏族人和蒙古族到底有哪些历史关系
  3. 蒙古人为什么不养猪
  4. 蒙古族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5. 蒙古族的礼仪风俗的形成原因
蒙古族布尔津氏历史

布尔津蒙古语有“奔腾的河流”和“口吐白沫的骆驼”双重含意。为什么北疆很多城市都用蒙古语命名?看来,成吉思汗的祖先和子孙们,在这里的统治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从西汉开始,这里便是匈奴的牧场;鲜卑、柔然、突厥等部落曾驰骋游弋在这片草原上;到了元代,这里成为窝阔台的领地;明代为瓦刺部所辖;清代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阿尔泰乌粱部先后驻牧于此。难怪北疆的城市大多以蒙古语称谓。

布尔津县高山逶迤,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布尔津隶属阿勒泰地区,古称蒙古西部草原。历代建制均属中国地方政权,秦代与两汉时期均属匈奴,三国时期属鲜卑,宋朝后,布尔津一带恨铁木真统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元朝,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明代属卫拉特部首领管辖。清代,以满族为代表的中国中央王朝统辖蒙古草原和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职权勒泰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科布多参赞大臣行使军政权力。清光绪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勒泰办事大臣,归清廷理藩院节制,布尔津归阿勒泰办事大臣管辖。 民国初期,沿袭清朝旧制,阿勒泰作为特区,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民国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设阿勒泰办事长官公署 ,为一特别行政区。 1919 年后,人们省去"河"字称为"布尔津县",属阿山道管辖。同年 8 月委任鲁效祖为县治委员。翌年,任命鲁效祖为县知事。

布尔津县高山逶迤,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布尔津隶属阿勒泰地区,古称蒙古西部草原。历代建制均属中国地方政权,秦代与两汉时期均属匈奴,三国时期属鲜卑,宋朝后,布尔津一带恨铁木真统有,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元朝,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明代属卫拉特部首领管辖。清代,以满族为代表的中国中央王朝统辖蒙古草原和西域。清政府在漠北、职权勒泰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府、科布多参赞大臣行使军政权力。清光绪三十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勒泰办事大臣,归清廷理藩院节制,布尔津归阿勒泰办事大臣管辖。 民国初期,沿袭清朝旧制,阿勒泰作为特区,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民国元年,北京中央政府设阿勒泰办事长官公署 ,为一特别行政区。 1919 年后,人们省去"河"字称为"布尔津县",属阿山道管辖。同年 8 月委任鲁效祖为县治委员。翌年,任命鲁效祖为县知事。

藏族人和蒙古族到底有哪些历史关系

在蒙古铁骑扫荡欧亚大陆过程中,第一次将西藏纳入古代中国的版图。

并且确立的西藏的宗教统治地位。

清初,蒙古部落先后实际控制西藏,但被康熙击溃!

元代建立,汉人、藏人 和其他民族,都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促成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

蒙古族的族源是五世纪时的室韦,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七世纪时西迁到鄂嫩河 —— 石勒喀河和克鲁伦河流域。十一、十二世纪时,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蒙西高原,并由许多部落组成。 “ 蒙古 ” 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名称。

1206 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加快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逐渐融合为一个新民族共同体, “ 蒙古 ” 也由原来的一个部落名称变为整个民族的名称。

蒙古族在我国之外的主要聚居区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我国境内的蒙古族,百分之七十以上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新疆、甘肃、青海和东北等地的巴音郭楞、博尔塔拉、海西、甘南四个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肃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尔罗斯、杜尔伯特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此外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

蒙古族地理分布三个特点:

一是聚居地规模差别大,大到一个自治区,小到一个村庄;

二是聚居地区多,仅自治地方就有 12 个;

三是聚居地的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北,从内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个省区。

蒙古族地理分布的历史原因,随着蒙古族日益强盛和占领区的不断扩大, 1260 年忽必烈把统治中心从漠北的和林迁到燕京(后称大都,即今为北京); 1271 年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后,把被占领的地区分为许多块封建领地,由蒙古人直接管理;没有被分封的地方,也是派蒙古族担任军政首领。蒙古高原扩大到全国各地及中亚一些地区。其次,元朝灭亡之后,大部分蒙古人退回漠北地区,一部分留在原来的封地内。为了防止北移的蒙古人的侵扰,明代在东起辽宁,经今内蒙古地区和甘肃北部,西到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二十多处蒙古族卫所,以后蒙古族又经过统一和分裂,一部分又迁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清代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族统治,参照八旗制调整了蒙古大小封建领地,建立了盟旗制度,从而使蒙古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固定下来,沿袭至今。

目前蒙古族聚居在内蒙古及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分布现状都是这样形成的。还有少数蒙古人加入军队或作为官员被派遗到各地,加上元朝灭亡后留在地方的少数蒙古人,就形成了目前河南、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一些散居分布的现象。

藏族是由历史上的吐蕃直接发展来的,藏族与吐蕃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两个名称,吐蕃是在青藏高原上土生土长起来的一个民族,七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标志着吐蕃民族的正式形成,在以后的发展中,吐蕃又先后融合和同化了许多部落和民族,壮大了自己的民族成分, “ 吐蕃 ” 作为民族名称,在历史上一直沿用,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统一命名为藏族, “ 藏 ” 是藏语对西藏地区前后两部分的译音合称。藏语称前藏为 “ 乌思 ” ,称后藏为 “ 藏 ” 。

藏族今天的分布地区,除西藏外, 还有青海和甘南的大部分地区,云南和川西的横断山区。藏族这种虽地跨数省,但又相互连片的分布格局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藏族地理分布基本是历史上吐蕃强盛时期所占领的青藏高原地区,以及以后被他们兼并、融合的一些部落、民族的分布地区、

这些部落和民族有:羌人的支系羊同人和白兰人、党项人、吐谷浑人等,吐蕃强盛时还曾占领过河西今甘、青境内部分地区和安西四镇(今新疆境内)等地,也融合了在他们统治下的部分汉人和西域各族人民。自然环境地势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不适于发展农耕业,很少有其他民族迁入,藏民族共同体及其分布的地域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得以完整的延续下来。

多数民族在形成初期都经历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理关系转化的过程,不同民族向地缘关系转化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是通过建立独立的民族地方政权来实现的,是在先产生国家政权的基础上,逐步使部族之间在经济活动生活习惯、语言与意识等方面趋向一致,从而 完成民族的转化。如藏族、蒙古族、满族、白族、彝族等。有些民族,从没有独立建立过国家政权,是通过中央政府设置行政机构的方式,使他们的地缘关系得到确定,而后逐步完成民族的转化。这样的民族较多,苗、瑶、侗、壮、土家、黎等民族都属于此种情况。

民族起源的远祖先民出现的时代相差非常悬殊,当代民族的远祖先民,有的远在舜禹时就存在了,有的在商周时出现。最早的与最晚的相差二千多年。但民族形成的时间,绝大多数是在唐代至宋代期间。唐宋两代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最重要的形成时期。如回族、哈萨克族形成于明代。最早的与最晚的相差只有五六百年。

蒙古人为什么不养猪

蒙古人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很少养猪。
因为蒙古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猪不适应这种环境,并且饲料短缺,猪的生长速度缓慢。
此外,蒙古人民主要以畜牧业和渔猎业为主,养马、牛、羊等畜牧业是他们的传统产业,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与之相比,养猪的收益相对较低,所以不太受蒙古人的青睐。
蒙古人不养猪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文化习惯、宗教因素等。
历史上,蒙古曾是游牧民族,在那种环境下,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养猪,所以这也是影响蒙古人不养猪的一种因素。

两方面因素

一,历史上,猪是中原农耕文明最先驯养的动物之一,并进行养殖繁殖沿袭至今。蒙古草原民族游牧为生,没有对猪进行驯养繁殖。

二,寒冷的气候也不适宜猪的生长。

蒙古人不养猪受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蒙古人不养猪
因为蒙古地处北方寒冷、干旱的草原地带,环境条件不适宜猪的生存繁殖
同时,蒙古人多以游牧为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要食物,养猪不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
此外,蒙古族传统信仰中猪被视为不洁之物,所以也很少养
当然,现代化的城市中存在养猪场,可以供应猪肉,而蒙古人也已经逐渐接受猪肉这种食物,所以现在的蒙古也有人会养猪

因为不具备养猪条件!

蒙古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缺饲料,是养殖牛、羊天然牧场,属于地利之便,因此,内蒙古盛产牛、羊和马匹等牲畜。但是,猪不吃草料,因此不具备养猪条件。

蒙古族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与“迎新”,送旧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民俗中的小年这一天,清洁卫生,收拾房屋,到了傍晚要“祭火”。据说这是从古朴的萨满教传承下来的,是对火神、灶神的崇拜。

这天,把羊胸脯肉联通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祭品,由长辈点燃九盏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中颂赞词,祝福家人幸福安康。火神是上苍赐予人们幸福与财富的,所以蒙古人对火十分尊重,无论大人小孩都不许跨越火堆。

过了腊月二十三,要炸果子,做奶食,准备过年。除夕之夜,举行祭祖仪式,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祭火、敬茶,也同汉族一样吃年夜饺子。

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鞭炮,叫“开门炮仗”,预示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红红火火

蒙古族春节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

1.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有守岁到午夜的习惯。

2.延用汉族习俗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

3.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现在,传统的祭火仪式已很少举行,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祭火的时候:禁向火中扔不洁的东西,禁往火中吐痰,禁往火中浇水,禁在火上烤脚,倒炉灰时禁和垃圾混在一起,不能用锐器刺火等。

4.除夕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5.拜年

拜年是最隆重的活动,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拜年,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

蒙古族春节习俗一:祭祖仪式

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

蒙古族春节习俗二:拜年

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蒙古族春节习俗三:“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蒙古族春节习俗四: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

蒙古族的礼仪风俗的形成原因

蒙古民族是重视礼仪的民族。从《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肇兴于朔漠之时,各种礼仪已经整然有序。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刘仲禄“如朕亲行”的虎头金牌去迎接邱处机。邱处机所到之处,蒙古族群众皆以稽首礼夹道欢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礼仪又有新发展。元初,衷从本俗之礼(即蒙古族礼仪,见《元史·礼乐》),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诸古典,参以时宜”,丰富了蒙古族的礼仪。

十三世纪出使蒙古草原的柏朗嘉宾说,蒙古人非常讲究礼仪,“十分尊敬别人,互相间不论谁都是友好的”。蒙古族这种尊敬别人的风尚,至今仍能到处可见。在今日草原上,蒙古人见面必互相致问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问好。如是平辈熟人则互问:“赛音白努?”(意为你好)接着互相问全家好,草场好,牲畜好,最后互问“索宁尤白那”(意为有什么趣问,或有什么新闻)。如客人需要到家里叙谈,主人则前边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房子)门前,主人站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躯,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进入室内落座后,则用奶茶相待(农业区则用红茶待客)。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则送至路上,然后互致“白日太”——再见。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萨中说,行路时经过用餐人的旁边,要下马与之共席用餐。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礼俗之一。据《蒙古秘史》说,朵奔蔑儿干猎于脱豁察黑温都尔山林中,遇见兀良哈歹人杀三岁鹿而烧其肋脏者,朵奔蔑儿干说:“朋友,将分子肉来!许之。”兀良哈歹人自己把鹿身上象征福气的部分和皮子留下后,就把鹿肉全部分给了朵奔蔑几干。此事说明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并沿袭至今。行路热在与用餐人共席用餐时,也必须对主人特别敬重,如不是特别饥饿,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

古代蒙古人见面时有互赠皮条之俗。后来,哈达传入蒙古地区后,为蒙古人所吸纳并成为蒙古族最上之礼敬用品。凡遇喜庆佳节,宾客迎送,或朋友见面,首先互献哈达表示庆贺。同时也是丧葬时表示哀悼的敬谒礼品。哈达的质料分丝绸、或绢纱及用白布制成的普通品。以白色为主,也有蓝、红、黄、绿色的。蒙古族历史上则注重蓝绫哈达。其长短不等,一般礼尚往来所用者为一尺三寸至三尺,特别重大礼仪时才用三尺以上的哈达。至今蒙古族仍把哈达作为重要礼敬用品,敬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也躬身双手接过,并表示谢意。献哈达分敬献和互递,朋友相见则互递,专门拜访某人或对政治、宗教界高级人物则敬献哈达,其质料也上等。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在清代鼻烟壶风靡一时,大约从乾隆初年开始,“料烟壶之制”兴盛(见《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几乎官商所必备,在蒙古地区也流行起来,朋友见面,第一件事互赠鼻烟,以示敬意。此俗在内地虽于民国以后渐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别是在伊克昭盟地区,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鼻烟壶仍是人们见面时的必备之物。无论贫富,也不分男女,平时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递鼻烟壶。递鼻烟壶也分长幼,即长者向晚辈递鼻烟壶时,只上身略屈,以右手递过去就行了。但晚辈必须一腿弯曲双手接受,恭敬的嗅一下后躬身奉还。晚辈向长者递鼻烟壶,也必须一腿弯曲双手奉上,长者接过后略表笑意即可。 现在这一习俗渐衰,除在民间婚礼和喜庆之日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见,基本上为互蒙纸烟所代替。

蒙古族的礼仪风俗是在大约2000年的民族发展历程中,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蒙古族的礼仪风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们不仅蕴含了蒙古族浓厚的历史和文化特色,还反映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58700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乾隆废后的真实历程 历史上的乾隆真的爱继后吗下一篇:缅甸北部起源 缅甸的王朝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