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野史秘闻>正文

明朝时期老挝叫什么 老挝的民族历史

导语:明朝时期,老挝被称为兰纳,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历史的国家。老挝的民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当时老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王国。在明朝时期,老挝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与贸易往来,对于老挝的文化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导航:

  1. 明朝时期老挝叫什么
  2. 老挝的民族历史
  3. 老挝人的祖先
  4. 老挝文字的由来及起源
明朝时期老挝叫什么

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澜沧”为音译,其老挝语原意为“百万大象”。建国者是法昂,受柬埔寨吴哥王朝支持,势力至云南的十二版纳(车理)。国都川铜,后改名为琅勃拉邦。澜沧王国为明朝属国,在嘉靖始称南掌。十五世纪时曾受越南黎圣宗侵略,在川圹省盆蛮地区置镇宁府,琴姓老族酋长投降。 十六世纪为躲避缅甸迁都万象。明朝曾置老挝军民宣慰使司。澜沧一直向越南纳贡至1694年。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

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10月12日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阵线。

1946年西萨旺冯统一老挝,建立老挝王国,这是首次老挝君主统治一个统一的老挝。同年,法国再次入侵,伊沙拉政府解体,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

老挝的民族历史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按老挝王国时期公布的数据,老挝共有68个民族。按语族分成泰-老语族、蒙-高棉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越-孟语族和贺(汉)语族。

老挝王国时期公布的68个民族分别为:老族、泰诺族、泰岱族、泰丹族(黑泰)、泰登族( 红泰)、泰考族(白泰)、普泰族、泰潘族、泰永族、泰梅族、泰蔑族、泰听族、泰兰族 、 泰勒族、族、蔑族、满族、老瓦族、老努族、老拉墨族、老埂族、巴拉族、西达族、老 毕 族、老桑坦族、老丹族、老和族、普听族、老法族、老班竹族、塞拉族、老塞族、嘎森族、 绥族、嘎威族、拉旺族、拉维族、阿拉族、嘎栋族、听南族、听坡族、听拨族、英蒂族、雅 听族、 嘎雅族、佧木族、达里英族、达昂族、达莱族、达努族、达里族、蒙莱族(花苗)、蒙考 族 (白苗)、蒙丹族(黑苗)、蒙高族(绿苗)、瑶族、梭罗族、贺族(汉)、木先族、普诺 族、桂族、倮族(彝)、楞登族、楞刀族、木塞族、贺丹族和木生族等。

这些民族中,有的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若干支系,如泰诺、泰丹、泰登、泰考、泰岱、泰潘和 泰永等13个民族,实际上是泰族的13个支系;蒙莱、蒙考、蒙丹、蒙高等4 个民族,实际上是苗族的4个支系;有的只是部族或部落,如老瓦、老努、老埂、巴拉、西达、老毕、老桑 坦等,这些部族或部落大都以农耕或游牧为生,在长期的迁徙和演变中,有的已被其他民族融合或同化,实际上已经解体或消亡。老挝社会科学院民族调研所,有些民族已经难以分辨出来,甚至有些民族的后代已不知道自己原属什么民族。

老族是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使用的语言为老挝的官方语言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老族主要居住在老挝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坝、江河沿线和城镇地区,以万象平原、沙湾纳吉平原、巴色平原和湄公河沿岸居多,约占这些地区总人口的80%。老挝首都万象、古都琅勃拉邦、中部重镇沙湾纳吉和南部交通枢纽 城市巴色,老族约占90%。

老挝的6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7%,人数最多的是普泰族,其次是佧木族,蒙(苗)族居第三。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很少,多则几万人,少则几千人。

老挝历史

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为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18世纪初期分裂为三个王国。1779年起,先后被暹罗、越南、法国所征服,沦为属地或殖民地。1945年10月宣布独立,隔年法国再度入侵。1953年老挝王国正式独立。1975年12月废除君主制,成立社会主义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家,与中国云南省接壤,属于东南亚十一国之一。

同属东南亚,老挝相比泰国印度等国家,似乎要“低调”得多,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这个国家也是一知半解,好像只听说过它没有那么富有,而真实的老挝现状,是否如大家所想那样呢?老挝的民族历史可以追溯至七百余年前,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成立的,其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老挝别名又叫寮国,因其整体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特点,全国从北向南依次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地区。老挝共分为17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沙湾拿吉省,位于下寮地区。老挝共有人口720余万,民族50个,其中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属于老龙族,其风俗习惯与我国傣族多有相似之处。老挝官方通用语言是老挝语,但是其他民族用语仍旧保留了藏语、瑶语、泰语等语系。

因此不难想象出,在东南亚这片陆地上,许多曾经本是同族的人们,在数千年的人口迁徙与历史演变当中,最终流落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却依然保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明。老挝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湄公河,即我们所熟知的国际河流之一,老挝的首都万象就坐落于湄公河岸边,与泰国隔河相望。

万象在老挝语中的含义是月亮之城与檀木之城,因为万象城整体呈半月状,而檀木又是当地特产。不过因为大象曾经是老挝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万象这个名字又多了一层意义。

作为老挝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万象看起来并没有多么繁华,其发展程度与我国普通县城相似。从街面上望过去,万象城中几乎没有高楼大厦,房屋低矮,树木繁多,与首都这个词语代表的气势恢宏格格不入。可这实际上已经是老挝最繁荣的城市了,华侨大多也定居在此,老挝的发展程度为何如此落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这代表它缺少与外界贸易的港口,地理上的劣势导致老挝失去了与国际交易这一重要资金来源。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当地交通不够便利,所以发展旅游业也受到较大限制。

老挝人的祖先

根据老挝历史书籍的《老挝纪年》的记载,传说老挝的祖先名叫昆婆沦(KounoBorm),是中国傣族(哀牢夷)君主的后裔,长子昆拉(LounLa) 后来建立国家,国名兰仓(LanChang意曰百万象),建都于娜勃拉邦,“兰仓”便是老挝最古的国名。

老挝文字的由来及起源

老挝文字基本原于梵文和巴利文两种文字。14世纪时,随着小乘佛教的传播,巴利文也在老挝寺院中使用。当时的老挝同时使用两种文字,一种是来源于梵文的老挝文字, 在民间和官方中使用;另一种是来源于巴利文的经书文字, 在寺院中作为宗教语言使用。

本世纪40 年代以后, 老挝开始进行文字改革工作,在原来文字的基础上删繁就简,重新规范, 使文字和语言更趋一致。

1967年,富米·疯维希完成了第一部《 老挝语语法》 ,对老挝的语言和文字作了详尽的 阐明和总结。1975年 12月2日,老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将改革后的老龙族文字规定为全国的官方语言。

老挝语(Lao)也称为寮语,是老挝的官方语言。老挝语分布于中南半岛,和泰语接近,但是文字外观有一定的差别,老挝语是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在历史上曾经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柬埔寨语的借词。

老挝的官方语言,为东南亚小语种之一,目前使用人口约680万,老挝语有两种不同形体的拼音文字:一种较古老的称为“多坦”(意为“经文”),其形体和拼写均似旧傣仂文,仅见于寺庙的贝叶经,或在佛学院中使用;另一种称为“多老”(意为“老文”),它的形体和拼写都近似当代泰文。两者都来源于孟-高棉文字母的改革体,是当今老挝官方通用文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yeshi/60651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世界各国历史多长 德国民族如何对待历史下一篇:基督教改革宗是 英国历史时间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