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导语: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考试不久之后就要来临,七年级的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复习历史吗?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做试题能有效复习学过的历史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考试不久之后就要来临,七年级的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复习历史吗?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做试题能有效复习学过的历史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古代某伟大工程有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誉赞,此处所指为

  A.秦长城 B.大运河 C.缫丝机 D.明故宫

  2.为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布置场景,场景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城市“买卖昼夜不绝” B.餐桌上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

  C.田里长着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D.用陶活字刊印大量精美的书籍

  3.举办“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A.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该对联称颂的一代高僧是

  A.玄奘 B.慧能 C.鉴真 D.觉悟

  7.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A.澶渊之盟 B.金灭北宋 C.金灭西辽 D.白登和谈

  8.以下能反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描述是

  A.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9.在北宋东京城观光旅游,晚饭后的投宿所在是

  A.旅店 B.客栈 C.酒店 D.邸店

  10.研究盐城地方史时,收集到了含有“河南江北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不朽瑰宝。从叙述内容的跨代分期来看,其共同之处是

  12.自古以来,x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够有力证明的史实有:①张骞通西域②唐蕃和亲,和同为一家③元朝设宣政④清朝设驻藏大臣⑤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3.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B.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C.晋商和徽商足迹遍及南北各地,甚至远涉海外

  D.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14.雍正时,徐骏诗集有如下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遂被灭族。这种歪曲解释,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的做法被人们称之为

  A.文字狱 B.八 股取士 C.罢黜百家 D.焚书坑儒

  15.人类文明交往,有和平交流、暴力冲突两种方式。以下属于同一方式的是:①郑和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以下历史小论文的标题中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B.《论文成公主对x疆地区的影响》

  C.《论清代军机大臣的历史作用》 D.《论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7.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我国古代设立和废除丞相制度分别肇始于

  A.秦朝、明朝 B.西汉、和明朝 C.秦朝、清朝 D.西汉、清朝

  18.以下组图反映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9.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正确的是:①蔡伦 ~改进造纸术②司马迁~《资治通鉴》③施耐庵~《西游记》④顾恺之~《洛神赋图》⑤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对材料中“界碑”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见右图《妇孺三字书》。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22.颂扬左宗棠收复x疆业绩的诗句是

  A.不为封侯为海平,招民组建戚家军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23.下列叙述的情景,可能存在的是

  A.1870年,一个日本商人在广州开办了一家纺织厂

  B.1905年,身为中国人的王先生举家迁往北京东交民巷

  C.1860年的某日,生活在北京的赵先生目睹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的滔天罪行

  D.1839年的某日,小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到林则徐下令将所缴鸦片全部当众销毁

  24.史料记载:1 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李圭实际上喊出了哪一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5.自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他上书的主题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 富 D.驱除达虏、恢复中华

  二、材料解析题:

  26.民主与专制,如一对并蒂之莲,在古代东西方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近代,民主逐步成为时代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19世纪20年代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官员上朝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 前期为了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局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这一局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和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的重大探索与实践。

  ⑷综合 以上探究,你有哪些真切的历史感悟?

  27.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外交在古代曾荣耀辉煌,但在近代也饱经沧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初一历史试题 初中七年级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柴进的性格特点 水浒传呼延灼的性格特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