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蒋介石死亡之谜:宋美龄负主要责任,一道催命符送入鬼门关

导语:蒋介石最后几年的副官翁源清楚地记得,1972年蒋介石在日月潭的寒碧楼睡了一夜,日月潭的温度在夜里很低。翁源亲切地给蒋介石盖了一张薄被单,以防他着凉。谁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蒋介石汗流浃背,内裤湿透了。很明显,他是盗汗还是好些,说明蒋介石的身体状况已经变红了。医生建议休息半年,但

蒋介石最后几年的副官翁源清楚地记得,1972年蒋介石在日月潭的寒碧楼睡了一夜,日月潭的温度在夜里很低。翁源亲切地给蒋介石盖了一张薄被单,以防他着凉。谁知道第二天早上醒来,蒋介石汗流浃背,内裤湿透了。很明显,他是盗汗还是好些,说明蒋介石的身体状况已经变红了。

医生建议休息半年,但蒋介石很久没有公开露面,尤其是在庆祝场合,“总统”总是缺席,而严家淦的“副总统”是代表,难免要留给外界各种揣测。蒋夫人经过深思熟虑,以“政策导向”的方式安排了几次公开场合,让蒋介石出现在电视镜头或摄影镜头前,以此告诉世人,外界的谣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1972年9月到1974年12月1日,蒋介石仍在生病,但病情仍在医疗队的控制之内。但官方版的《蒋介石治疗报告》指出:“医疗队感觉蒋介石的慢性前列腺炎时有加重,对蒋介石的健康有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蒋介石的动脉硬化和心脏肥大也随时会产生并发症。所以邀请了泌尿外科和心脏病学的专家来咨询。经过几次讨论,冼认为,不宜采用过度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增加营养、提高体力、随时用药等方式。

上述《蒋介石处理报告》是对蒋介石生死之谜至关重要的关键词句。

1974年11月,根据以往的肺部X线摄影,蒋介石的肺部积水仍未好转,但并未因肺部积水而感到任何不适。当时医疗队说,1974年12月1日前,蒋介石已经搬回石林公馆,蒋介石心情非常愉快。

医疗小组分析,蒋介石的肺水肿是由心脏功能不良引起的。医疗小组表示,肺部积水的问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威胁到蒋介石的生命。唯一的麻烦是只有三分之一的肺功能正常,需要24小时插氧气管。肺虽然有浸润问题,但生理生命现象叫稳定。医疗队主张暂时不要动,不要急着抽取肺部积水。

蒋介石生病期间,宋美龄是官邸重要事务的唯一领导人。宋美龄珍视她的侄女孔令伟,并纵容她。孔二小姐和孔令侃都被称为宋美龄的两个金童。

1974年11月底,孔兄弟姐妹从美国一路邀请美国名医到台湾。这位著名的医生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外科主任和教授。他认为,蒋介石目前的病情应该说是稳定了,应该迅速进行肺水抽取手术进一步治疗。然而,蒋介石的医疗小组成员认为,泵肺水是一种“激进的治疗”,只会适得其反。

认为“远道而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宋美龄,对医疗队提出的反对意见很认真,仍然坚持听取外国医生的意见,进行背部穿刺手术提取肺积水。

这群台湾“神医”只是私下去看蒋经国。蒋经国立即答应去宋美龄“尊重我”并给建议。我不知道蒋经国没有去,而是去了石林官邸,老太太像连珠炮似的抱怨。

1974年12月1日中午,召集所有医疗队,加上哈医生和,近20人在石林公馆的大客厅里开会。首先,用外语做了一个很有礼貌的演讲,表扬了哈博士。

然后,请哈博士发言。

蒋经国无法判断哈医生是否真的能救他父亲的命,并且明白宋美龄已经有了一套思想,他无法从专业角度反驳哈医生。他只好说,请妈妈决定一切!

为了应付医生仓促的行程,下午宋美龄主持会议,外国医生在石林公馆做手术。

从1974年底到1975年初,由于长期患病和衰老,蒋介石身体的某些部位几乎失去了疼痛。据目睹手术的人说,当天手术没有使用麻醉。哈医生手里拿着一个50CC长的注射器,让副官兼护士帮助平躺的蒋介石把身体侧过来。哈医生用长长的注射器从背后捅了蒋介石的肺,然后把注射器向外拉,从蒋介石的肺里抽出几注射器脓血。

手术那天,宋美龄害怕看到血,不敢在床边看。蒋经国另有要事,到“行政院”办公,医疗队的医生在一旁冷眼旁观。

手术后,蒋介石的病情立即完全失控。当晚,蒋介石体温急剧上升,高烧飙升至41℃。最初决定进行肺穿刺手术的宋美龄也很惊慌。至于国外的华佗,他早就收到了巨额的医疗手术费,坐飞机飞到了新大陆。

一位高级侍卫官引用未来“御医”的话说:“孔二夫人和孔二小姐虽然都是好意,但都是蒋介石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即使蒋经国知道内情,他也不敢追究这两个“女强人”的责任。我只能用日记来表达对父亲病情的感受和担忧。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逝世。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最难起名字的15个姓氏,有人表示是我就改姓。下一篇:子女 嘉庆皇帝后妃子女简介 庆后妃列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