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邓攸弃子保侄的故事具体是怎么回事?世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导语:邓友弃子护侄,清官清廉,为救侄子抛弃儿子并绑在树上,引发道德争议。人性与道德的冲突,古代礼法下的“仁义”与现代新观念的冲突,值得深思。

你喜欢邓友的故事吗?今天边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邓友弃子护侄——礼法上的“仁义”,人性上的“残暴”

邓友,金代人,生于亳道。他一生身居多个官职,清官清廉,名声在外。吴虎在中原大乱的时候,邓友带着家人逃亡,粮食渐渐耗尽,还有胡虎强盗在后面追赶。

在这一点上,邓友认为,他们都带着它。我怕他们最终吃亏,我怕我要抛弃一个人。除了妻子,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弟弟的儿子。

邓友的父亲英年早逝,从小和弟弟相依为命。后来弟弟也英年早逝,只留下这一个孩子,名叫遗民,和邓友一起生活。邓友舍不得弟弟的死,于是和妻子商量,抛弃了自己的儿子,救了弟弟的儿子。

贾的妻子痛哭流涕,不忍弃儿而去。邓友劝:哥哥死得早,儿子只有一个,我不能让他失去孩子。我必须抚养他,放弃我们的孩子。只要能活下来,未来就有孩子。

最后,在邓友的劝说下,妻子贾泪无奈的答应了。于是邓友把儿子赶下马车,带着妻子和侄子一起开车走了。但是谁知道后来,当他们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他们的儿子总是哭着从后面追。邓友随后用绳子把儿子绑在路边的一棵树上,以防他再次追上。

永嘉时期,随着东晋在南方的建立,邓佑一家渡江南下。然而,邓友的妻子再也没有怀孕。邓友于是娶了一个妃子。当时因为时局混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失去了名字。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聊到了家里的父母,邓友才知道这个虞姬原来是她侄女。

邓友悔过,再也没有纳妾。一生无子。当时人们对邓友的遭遇感到尴尬,叹息道:“天道无知,邓伯道无儿无女。”就是为了有“邓友无儿无女”,或者“博导无儿无女”这样的典故流传。

在中国历史上,义是一件道德上非常正确的事情。邓友弃子救兄子,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就中国历史的道德价值观而言,一般认为这是一种正义的行为,人们很难对这种行为进行批判。

但是人性不是一个冷冰冰的道德标准。

唐代著名人物方评价说:邓友弃子,救侄,以义绝仁。即使力量不够,也要勉强断绝感情。他为什么把一根绳子绑在树上,切断了逃跑的路?这是慈爱的父亲和仁慈的人的工作吗?邓友后来没有儿子,是不是刚刚好?怎么能说上天无知呢?这是上天的报应。

王君评论说:晋代历史上有很多奇形怪状的人和事,打着伦理的旗号,其实是在损害伦理的意义。比如邓友遇到贼,想救侄子,就把儿子抛弃了。儿子追上来,甚至把他绑在树上,让无良的人还能留下好名声。

鲁迅讽刺的是:邓伯韬为了保护侄儿抛弃了儿子,却想“抛弃”它,而那些思想礼教的人只批评他不要把儿子绑在树上,让他追不上。

古人信奉封建道德,即使批评邓友的行为,也主要是针对他残忍的把儿子绑在树上。事实上,邓友为了保护侄子而抛弃儿子的行为并没有受到批评。作为一个接受现代新观念的人,鲁迅更倾向于站在人性的角度,从根本上质疑这件事,讽刺这种“虚伪”的行为,说它“就像‘以恶心为乐’,以委屈为伦理,诋毁古人,教导后人。”

但实际上,鲁迅对邓友“弃子保侄”的行为是无法判断对错的?谁能说养儿子弃侄子是对的?鲁迅只批判这种行为产生的道德伦理。其实抛弃孩子或者侄子是一个残酷的选择,不能以对错来评判。

但无论如何,邓友不是圣人。

邓友的儿子多无辜多可怜。邓友的选择是残酷而艰难的。基于时代的道德正确性,人们不能完全否定他,也不能批评他。但是,毕竟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们无法赞美或肯定他对儿子的遗弃,也不忍心把儿子绑在树上,不留活路,所以只对他的行为叹息,对他的结局有所担忧。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225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皇上如何临幸妃子 古代皇帝怎么临幸嫔妃的 皇帝宠幸妃子的那些奇葩规矩下一篇:秦末的农名起义,为什么大多都是以楚国为号?楚国有什么特殊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