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我的大历史观 1—— 我的大历史观 1——

导语:我的大历史观1——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中国的历史观向来都是「 ”人本历史”,即从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人物延伸出来的历史事件的记载来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可以说是一部帝王将相录,因为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承载最多的就是那些活跃在政坛上的人物。他们或许是征战四方的军事家,或许是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亦或是矗立在权力最高峰的天子。当然了仅仅靠他们也不能彻底的代表权力,他们会通过血脉分

我的大历史观1——以下文字资料由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

中国的历史观向来都是「 ”人本历史”,即从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人物延伸出来的历史事件的记载来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可以说是一部帝王将相录,因为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承载最多的就是那些活跃在政坛上的人物。他们或许是征战四方的军事家,或许是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亦或是矗立在权力最高峰的天子。当然了仅仅靠他们也不能彻底的代表权力,他们会通过血脉分封,郡县官制,一层一层的把权力下放到每一个地方。所以人物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物,他们光芒万丈,他们黯然失色,他们不可一世,他们遗臭万年,他们怡然自得,他们苦难辉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是一根标杆。作为一个黄皮肤的炎黄子孙,我们肯定会听说过司马迁这个名字,以及那本因为俊疾山大败而受封匈奴左闲王李陵而惨遭宫刑的悲愤之作——【史记】。 史记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代表承载了我们最原始的记忆,同时也基本上给我们定了型。那就是一切历史都是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串起来的故事,当然了,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要求。通读史记,是我儿时的工作,那时候觉得三皇五帝尧舜禹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些对仗工整的赞扬之语至今还朗朗上口。其实那些是最没用的,因为上古时期的传说太多,神话程度很大,太史公本着客观的态度无法把这些「 ”神话”记录下来,所以长篇累牍的夸奖就成了那部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遇到一个愿意静心打扮的人,那就是女神。当然了这取决于这个化妆师的技术如何。一个人物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笔下是不一样的,有些甚至是黑白颠倒。小时候我对这件事情特别的诧异,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启发之下我决定要站在一个高度来重新看待这些所谓的「 ”历史”。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比的看待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能够分析出不同的人在书写这些历史的时候的不同心理活动过程。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很喜欢暗中看每一个人的眼睛,从中会看到许多的信息。为了寻找真相,当然了,是为了更加接近真相,我开始疯狂的阅读书籍,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看,一件事情一件事情的比,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捋。从碎片化的阅读到成规模的通史,看了许多也悟到了许多。我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一直在左右移动甚至是原地踏步,我发现我遭遇了一个瓶颈,或者说历史观的桎梏。 『选择大于努力』 寻找问题答案的我,慢慢的发现答案并不统一或者说并不是我预料的那样,历史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不过有的知名度高,受众大罢了。 三国是一个大热门,基本上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脱口而出三国的几个人物。曹操击败了公孙瓒,袁绍,袁术,吕布,之后携百万之众浩浩荡荡的从北方而来,准备消灭最后的两个人一统中国,当然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那就是赤壁之战大败而归。当时我特别好奇,为什么曹操必须要横渡长江呢,为什么用自己的劣势来主攻,而那些兖州青州冀州的虎贲之师却不得不成了旱鸭子。死后七十二疑冢的他肯定不是不知道,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借东风,黄盖苦肉计,庞统的推波助澜,徐庶的不作为。三国志直接就是简简单单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倒是明显的中国史料的作风,简单明了,觉不多浪费一点儿笔墨。在各种各样的人本历史中都是在从人性,军事角度分析,我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三国开篇就有一句话「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后来才发现这句话在中国,也就是东亚华夏民族的核心区才是准确的,因为在欧罗巴洲是另一个极端。 西方世界为什么难以理解中国的模式,而我们又为什么无法看待欧洲历史呢?思维方式的不同,视野格局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 中国地形图 中国主要山脉 中国主要平原盆地 中国主要水糸图 我很庆幸自己曾经在地理课的认真听讲,因为在历史问题上出现桎梏的时候,我发现地图是一个突破瓶颈的神器。 欧洲主要山脉 欧洲主要水系 欧洲主要平原盆地 欧洲地形图 欧洲种族分布 世界文明示意图 很多人对我说过,想要看清中国历史可以去了解一下欧洲的历史。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用了二十年在中国历史兜兜转转,从三皇五帝到尧舜禹,从土木结构的房屋到红斑绿锈的青铜爵,从分封天下礼乐制度到孔夫子悲愤「 ”礼崩乐坏”,从咸阳宫的碎石瓦砾到长乐未央的雍容典雅,从虎牢关的十八镇诸侯到司马懿的绝杀天下,从五胡乱华到南北朝对峙,从富甲天下的开皇到巍巍荡荡的盛唐气魄,从藩镇割据到北宋的压制文人,从斡难河到莱茵河的蒙元帝国到天子守国门的朱明王朝,从白山黑水到定鼎天下的爱新觉罗,从跌宕起伏悲壮质朴的民国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党国,直到如今。在我二十岁之前一直都在这片大地上穿越五千年的光华寻找那遗留在秦砖汉瓦上的一丝丝历史的气息。 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必须说这个时代——轴星时代 儒家至圣先师孔夫子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14岁孔仲尼去世后10年,欧罗巴洲的古希腊苏格拉底诞生了;在古希腊最聪明的哲学家也是亚历山大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大孟子12岁,比庄子大15岁;而阿基米德和韩非子只差了7岁。 世界上这几个主要的文明区都接二连三的跨入了文明的大门,睡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发扬归纳完善,量变到质变。文明几乎同时出现! 这个伟大的时代被德国的法兰克部学派称为轴星时代,换句话说,整个人类最智慧的轴星就在那个时候几乎同时出现了。 中央之国的文明当然没有也缺席,古希腊虽然是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流域文明影响催生出来的,但古希腊文明表现得非常好。 古希腊的那些哲学家们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生的时候,印度河流域的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沉默思考,我们中央之国的哲学家在黄河长江河畔散步。 古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 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不考虑物,也不考虑鬼神,民间信仰到处有鬼神,诸子百家,这两种都不太思考。 中国哲学家就只思考人和人的关系,所以耄说,中国人天生就是军事家。因为研究透了人,军事其实就是人心的对决。 而印度的哲学家思考人和神的关系,这个神不是迷信,科学说法是「 ”超验世界”,超出我们经验世界之外的另外一个高层抽象天地的世界问题。 不要以为他们迷信,这恰恰是中国哲学所缺乏的。所以玄奘他们要从印度取经回来。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哲学思考人和物的关系,主要不是考虑完全物质利益,而是主要考虑人和客观世界的事情。所以现在,他们自然科学特别发达。 虽然这批人在海边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边漫步,然而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加持,没有国家力量的保护,他们的思想也将会随风飘散。 这就必须有行政力量的加持——必须由国家的力量来抵抗野蛮,来扞卫文明。 数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永远都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无论如何,最后我们都会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从黄土高原上走下来的西周王朝通过血缘分封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王朝,这其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那位直到今天我们每个中国人魂牵梦萦的还望不了他——周公旦。他建立了一套造成的记忆制度来约束国家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从出生到入土,所有人的遵守一个。完整的周礼配合一套,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等级尊卑。在最普通的老百姓中的家族宗法制,和土地分配的井田制,这开创了八百年周王几的命运。春秋战国 礼崩乐坏 法度不存,天下大乱,最终秦人依托商鞅变法以「 ”耕战”为本,秦人一生只知耕种战争并没有其他的社会活动,并最终在法家的严刑峻法下以绝对的强权手段狠辣决绝的横扫六国复嚣嚣。建立了大秦帝国,可以说秦人和周人是一种绝对对立的治国模式,周人仁义礼乐,秦人严苛峻法。这或许是老秦人一代又一代看着周天子懦弱无能做出的反思。汉高祖感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以后,迫切的感受到了秦灭亡的原因,秦人善战天下闻名,然而二世而亡之余,尚有五十余万经历过灭六国扫匈奴的绝对精锐,他们在南征岭南之后,冷漠的看着自己的大秦帝国灭亡,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刘邦随即杀韩信彭越英布,大封刘氏子弟为王,希望帝国有难他们血浓于水会挺身而出扞卫皇室。这是刘邦的想法也是刘邦的反思措施,他把最英勇的刘濞封为最强大的吴王,然而刘邦死后,英勇立刻变成了跋扈恣睢!「 ”非刘氏不可封王”的白马之盟还音犹在耳就发生了七王之乱。周勃平了外戚集团,周亚夫平了皇亲集团。「 ”文景之治”随即展开,萧规曹随和无为而治是文景二帝对秦亡的反思。「 ”苛政猛如虎”变成了「 ”三十税一”!对于老百姓而言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理想国』!汉成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40万流民集体进京示威的活动,吹响了西汉灭亡的前奏曲。在王凤榻前悉心伺候的大义灭亲杀儿子的大儒生王莽,他取得了帝国全体人民的认可,「 ”新”朝伊始,王莽反思西汉亡国亡于土地兼并严重,他企图收天下土地,国家统一分配给每一个人民。然而他是在一个人战斗,没人听当然没人做,结果就是流民遍地,赤地千里!这个位面之子提前两千年推行「 ”共产主义政策”的人最终在自己的一厢情愿之下彻底失败!尊师「 ”江湖闲乐生”极力赞誉的亘古第一完美皇帝——刘秀,他并没有采取王莽那种激烈的措施,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力拉拢士族集团。『云台二十八将』最终转化为东汉帝国的社会稳定的纽扣,一种全新的不同于西汉的统治模式产生了,官僚集团的绝大多数权力收归帝国中枢,而开始依靠每一个地域的士族家庭集团来维护东汉帝国的威望。这是刘秀光武中兴的基础,也是灭亡东汉甚至于遗祸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根源症结所在!——『士族门阀』汉末三国天下人逐鹿中原,汉室天子成了明晃晃的招牌,门阀集团开始了新的时代!刘秀的东汉反思西汉官僚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从而采取主动措施,直接让士族门阀自己发展,自己发展定然不会腐败,流民也就变成了佃农。只是这样却让士族门阀一步步走向了东汉的政局!士族门阀就像依附在东汉帝国躯体上的寄生虫一样,不断的吸食着东汉帝国的血液来养肥自己。拔除士族门阀,刘氏江山就没了;不拔除士族门阀,东汉社稷就废了!刘秀显然没有料到这个痛苦的局面,看似辩证的难题交给了一代代平均不满十五岁的少年天子手中,四百年汉室国祚危矣!三国鼎立实际上也就是最强大的三股士族门阀势力的对抗,北方整体士族门阀力量的曹魏和江东沿海士族门阀力量的孙吴还有那个巴蜀汉中士族门阀力量的蜀汉。这种代表正统的北方整体士族门阀力量从北方居高临下统一了天下。搞笑的是丞相篡位起家的曹魏政权最终也是被自己的丞相篡位了。三国归于司马家!司马炎继承了父祖的衣钵回忆着西晋帝国的发家史,他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曹魏政权之所以被自己老祖宗篡位了,就是因为在天子脚下司马家的势力太大,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在灭了东吴孙澔以后,司马炎把京城周边军事力量一半以上全部撤走,这样很好的防止了有人重复自己老祖宗的篡位模式。同时他也明白自己老祖宗篡位道路上最大的阻力就是曹家子弟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本着这个大道理,司马炎大封司马家子弟为帝国边疆为诸王,共同宏伟晋朝皇室!是不是觉得有点儿眼熟,没错几百年前的刘邦西汉就是如此,同样的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嫌少来了一个『八王之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从来不接受遵守学习历史经验!司马炎以后,吃肉饼的司马衷即位,八王之乱爆发,这几个司马王爷一个比一个火气大,一个比一个虎!几年就把西晋折腾的摇摇欲坠了。也真的是怪不了别人,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西方的西罗马帝国在被野蛮民族彻底粉碎,东方的匈奴鲜卑氐羌羯也磨刀霍霍扑在了西晋王朝身上,五胡乱华开始,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成汉,胡夏,冉魏,翟魏,…………一时之间天地陡然失色。西晋最后两个皇帝在俘虏队伍中穿着乞丐服给胡人倒酒侍奉,最终被杀。西晋何披猖,卒。五胡十六国终结者拓跋焘最终统一北方,完成了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前秦苻坚,前燕慕容垂…………的愿望。代更名为魏,史称北魏!最终在孝文帝的全盘汉化中儒家汉人才开始走向前台,并最终在贯穿整个北魏数百年历史中的胡汉矛盾中爆发六镇鲜卑造反,尔朱荣麾下的高欢宇文泰一东一西建立了:高欢——东魏——北齐 /宇文泰——西魏——北周。这当中北齐一直都在胡汉斗争的内耗,而北周则破纪录让胡汉融合,宇文泰的组织之下,八柱国大将军体系的『关陇集团』喷薄而出,这个集团先后开创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真可谓是一时间星光璀璨天下无双!最终这个本来最弱的国家成为统一者!衣冠南渡多崩奔的汉人士族最终在南方定居,王 谢 桓 庾 四大家族分别和司马家共同执政,最终士族门阀桓氏灭了东晋,北府兵刘裕被迫接受了司马家的「 ”禅让”!宋齐梁陈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在血腥中洗牌,门阀士族的力量一次又一次超越了皇权!隋文帝以皇亲国戚之身份取了北周,并迅速灭了玉树后庭花的南朝!从汉末三国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以来,华夏大地上终于有一次和平了。隋文帝轻徭薄赋…………………… 开皇之治就此诞生了,隋文帝提前李世民一步被其他民族尊称为「 ”圣人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的万国来朝就是那个所谓的「 ”暴君”杨广!我不喜欢趁他为『隋炀帝』。因为我们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感谢隋炀帝,毕竟数百年来的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孝廉制被他实际上废了,新的科举制度应运而生,士族门阀的铁饭碗没有了,扼杀平民老百姓的学习劳动积极性也不存在了。万国来朝的隋炀帝时代之后 才会有这句话「 ”习得文武艺,报于帝王家!”在这之前只要你不是士族门阀的出生,挤破脑袋说断黄河也不让你更上一层楼!无可置疑,隋朝开始反思之前的弊病,从更高层次来思考。并做出了措施乃至于延续至今! 隋文帝之于李世民就如同秦始皇之于汉武帝! 秦和隋两个短命的王朝,还都是二世而亡。他们都是自己做基础奉献给了下一个朝代!晋阳起兵的李源最终统一的天下,李世民登基称帝。一个崭新的王朝开始了。耄说过:「 ”自古帝王善战者无人出李世民之右,次者,朱元璋”!一辈子刀枪剑戟马背上杀伐的李世民也在反思之前所有王朝的弊病。并兼听则明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辅佐之下开启了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文治反面全面继承隋朝开明的科举制度,寒门子弟终于有了一个进步的途径,「 ”天下英雄入唐太宗彀中”。武功反面,李世民北征突厥,西战吐谷浑,南攻吐蕃,西打高句丽!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后的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时代依旧如此更是有够之而无不及,继续对外发动战争,之后的唐明皇玄宗皇帝李隆基把大唐帝国周边的每一个国家捋的俯首听命。大唐的国威继大汉帝国之后又一次达到了一个巅峰。然而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正是因为不断的发动战争,武将开始逐渐的掌握权势,文人政客在寒门与士族之间开始失衡,大唐帝国一次次的胜利让这个国家开始松懈,就这样,一场边境武将的叛乱开始了,谁也没有想到「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来朝拜冕旒”的煌煌盛唐的一场踏天大祸爆发了,安史之乱直接把唐朝拦腰折断,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了,史思明杀了安庆绪,史思明又被自己儿子杀了,安史之乱就这样在荒唐中度过,无论汾阳王郭子兴 李光弼 怎么威武。唐朝彻底塌了!安史之乱前一百五十年是『盛唐』,之后的一百五十年就是『废唐』!朋党之争,阉宦之祸,藩镇之乱,就像三个紧箍咒一样压得李唐一口气也喘不上来。907天窝囊不下去的唐朝国祚被朱温废了。 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 王健的前蜀,孟知详的后蜀,钱镠的吴越,杨行密的吴,李昪的南唐,王审知的闽,南汉的刘岩,北汉的刘旻,荆南的高季兴,南楚的马殷。李茂贞的岐。 五代十国典型的「 ”下克上”,从王仙芝,黄巢算起来,近一百年的五代十国就是一部乱如麻的历史,从安史之乱以来,以河北藩镇为代表的割据势力开始了,这是一个武将乱政的时代,是一个信奉兵力之上的时代。 可惜了五代十国第一明君柴荣死的太早,便宜了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就和赵普多次商量,究竟为什么盛世大唐为什么一蹶不振,彻底废了。赵普提出了重文抑武的观点,然后收武将兵权,统兵权,治兵权彻底分离,节度使随时换地方驻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无论你是募兵制还是府兵制,你连部下叫什么都不知道就被调走了,你还有什么造反的念头!同时枢密院宰相府节度使之间权利叠加,衍生出各种各样监察局,然后再设专门监察监察局的部门,一层一层分权利,冗员超级多,分化权力。的确从安史之乱以来的武将叛乱再也没发生过,不过战斗力直线下降!估计赵氏兄弟对唐朝五代的弊病感触太多,矫枉过正了! 面对当时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客·乌鲁斯·蒙兀』蒙元帝国,最终崖山投海,宋国祚卒! 元呢,四等人制度,依旧跑马圈地,估计他们觉得自己始终都是客人,并不是这个地方的主人,然后想打就打,相杀就杀。最终百年元朝国祚卒!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带着自己的淮西勋贵和浙东名臣,摧枯拉朽一般,从凤阳打到了金陵!得国最正莫过于大明,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应运而生。 农民,乞丐,和尚,比刘邦的创业史还让人啧啧称奇。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从最底层一步步走上来,对权力有一种警惕性,最终他们俩都大杀开国功臣。和他们农民出生成反比的就是李世民和赵匡胤,这两个的父亲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己也是亲自纵横四海,马背上夺天下的主。他们就对开国元勋待遇好多了。所以呢,以后跟主子也得跟个好点的。扯远了,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朱元璋切身实地的能够感受到农民的需求,可以这样说朱元璋是唯一一个彻彻底底为了农民利益考虑过的皇帝。只可惜,朱元璋的好是对老百姓而言,他的小农经济思想让他下令禁止一切经济活动,只能从事耕种活动。八股文禁锢思想的同时还没有让寒门没出路,不可谓不高明!『明朝的事比较火 ,晓木就不多说了!』 明朝最终民族分不成,百姓压不住,经济上不去,文武都没有。满清成了紫禁城新的主人!这时候无论是那个方面,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发展到了顶峰。在监狱里面无论怎么折腾都无所谓!不提。 中国的大历史就可以总结成为5点,这也是自己的一点感悟: 1、王朝统治集团需要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官僚资本集团来帮助他们统治庞大的帝国郡县,来维护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威严,同时可以保证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的维稳,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制止官僚集团作为利益的分配者疯狂的攫取社会的财富。 2、王朝统治集团在初期需要放开土地所有权,鼓励竞争,刺激各行各业的民营资本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但是后来必须收回盐铁行业为国营,重农抑商之后,以经济利益为本的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土地资源,疯狂的兼并土地,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差异迅速拉大。「 ”富者土地阡陌,贫者无地立锥!” 3、王朝统治集团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把全部土地收回国有,禁止买卖转让,遏制土地兼并,国家调控取代市场调节,全部分摊土地资源,让耕者有其田,平均社会财富,但是又会违背人类竞争和追逐利益的最大天性。这会让官僚和农民两个对立面的利益链同化,最终把最高统治者自己孤立! 4、王朝统治集团需要农民在服从统治集团之下进行耕种,便于王朝统治,但是无法调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倾向于官僚,就会催生出佃农,雇农,流民,乱民,反民,暴民。偏向于农民,就会催生出权臣,弄臣,乱臣,反臣。 5、王朝统治者需要让生产力最大化同时保证生产关系的一定稳固,就需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让他们更好的劳动。又必须把权力的一部分分给官僚,让他们代替自己在每一个郡县乡亭监督。但是无法保证二者的关系处于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这就是中国,也可以说是『中央之国』!钱穆老先生说过,看待历史必须有默默地敬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点儿憧憬,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点儿偏颇。 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的另一个极限——。 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崛起就可以看出一点儿端倪,中国的文明定居点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而中东最重要的是。在哪里水是生命源泉这句话的重要性有刻骨铭心的重要性。曾经我一直为中央之国五千年来保持着独立完整的地位而自豪骄傲,直到了解了这个世界才明白,为什么欧洲西亚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我们中国的地缘优势实在是太得天独厚了,在我们的西部边陲,自北向南,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被印度平原的碰撞形成的『帕米尔山结』成为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即使是欧洲古希腊文明最高峰时期的亚历山大大帝也功败垂成,那时候中央之国内部战国七雄正在被老秦人一步一步的完成整合工作,很难说亚历山大的军队和秦军相遇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却是我们中央之国的幸事,因为这保证了我们中央之国可以独立自主的发展。了解了这些我开始理性客观的看待的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古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世界最初始的文明一致认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个新月沃地承载了文明的先行者,并且最终发展成为古巴比伦文明的璀璨辉煌,空中花园虽然无缘一见,却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个文明的高度是令人震撼的。最终,在整个世界中心的帝国产生了,这个国家就是处在古巴比伦和古中国之间的波斯第一帝国,接受了中国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熏陶催生出了第一个强大的帝国。而在欧洲的希腊半岛在经过了雅典和斯巴达的加持下也出现了一个古希腊。欧洲亚洲第一次的碰撞就是这两个国家,波斯帝国三次入侵欧洲,最终功败垂成。这时候在希腊文明影响下的马其顿帝国统一了希腊半岛,在收服了埃及以后,威名赫赫的亚历山大开始了东征,并且第一次把古希腊的文明带到了亚洲。有一个规律,只要是用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帝国那肯定是一个短命王朝,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溘然离世造成了帝国的四分五裂,最终便宜了古希腊半岛的邻居——! 罗马帝国的强势崛起成为了欧洲的代表,而中央帝国内部也进去了第一个盛世王朝——大汉王朝。巍巍强汉是一个时代最强音,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帝国,彻底横扫匈奴之后的大汉王朝也开始了和远在万里之外的罗马帝国的联系。这时候轴心时代的影响力开始显示出来,代表中央之国的孔夫子儒教成为了中国凝聚人心的利器,而欧洲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欧洲崇拜自由,他们的帝国除了核心区,其他地区都是通过总督来监督,并不会强制性的镇压。西方一些学者在分析中国集权原因中提出了「 ”治水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一条任性的河流,经常会通过变道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因为黄河纵贯东西,仅仅依靠一方面一个地区的治理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这样就催生出了通过整合权力来完成治理水患,同时这也成为了一种权力的集中使用,集权制就出现了。当然了因为黄河水患在下游危害大,而治理最佳地点在上游,这也反过来可以证明来自上游的大禹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奠基者。而西方因为是环地中海而存在的国家,他们并不会有水患,反而充分的利用地中海来进行海路贸易,这种环绕大海进行贸易给欧洲主要国家最早的带来了契约精神和信用问题,因为一切都是在利益上的交换,所以他们的独立性特别强,你根本无法想象在古罗马完成了地中海成为内海以后,哪些水手和贸易国家以及商人会有多么的痛苦,因为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虽然会很稳定,但是商人考虑的最多的贸易带来的利益最大化,以及信息不对等带来的贸易顺差而引发的经济爆炸式增长。所以,古中国归根到底是一个农业国家,或者说是大一统思想下安居乐业,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农本思想”的国家。而古代欧洲的罗马帝国通过一些手段也无法调解和国内那些商人金融家的矛盾。回本到底在古希腊时代,无论是雅典还是腓尼基,甚至于斯巴达人也是以海路贸易立国的商人本性的「 ”商本思想”的国家或者联邦。这是中国与欧洲结构性矛盾的本质不同,了解了这些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在面对波斯帝国战争来临时,欧洲国家很难可以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以商业贸易维持起来的联邦,甚至于和高度集权的国家都算不上。当然,这是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波斯帝国离开以后,曾经并肩作战的雅典和斯巴达也开始三十年的内战,最终被北方的蛮族——马其顿人,完成了统一。而中国也是这样,具有公候地位的一等国家最终都被来自西方的蛮族——虎狼之国老秦人,完成了统一。因为马其顿人和秦人都是没有太多原有禁锢的人群,他们也为全新的帝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马其顿人亚历山大,老秦人始皇帝嬴政最终都迅速灭亡,并且都为下一届继承人奠定了基础,罗马帝国和大汉王朝,成为了屹立在东西方两端的最强者。他们和大月氏西迁后占领印度河平原的贵霜帝国,占据波斯高原的安息帝国并称为古代四大帝国! 而中国最终在强势的世俗权力之下,并没有发展出宗教势力,儒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烙印,而佛教最终成为了中国的选择是因为,佛教的出世态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一点,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里面最没有攻击性的,却是最具有防御力的,无论是沉头变换多少的大王旗,佛教会选择进入深山密林苦修,绝对不会干预或者说妨碍了世俗权力的强势。进入中国核心区的佛教最终和土生土长的道教,无处不在的儒教合三为一,儒释道的完美结合是最符合当权者的利益的,因为他们并不会分散权力,而且还会帮助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物来控制民众。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倘若有一天佛教的势力发展到超出了世俗政权也就是帝王权力的话,那么,灾难也就来临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武灭佛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巩固皇室王权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还解放了土地,有了更多的劳动力。在此向各位佛教徒表示深深的同情,因为在中央之国内部,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外来的景教,回教,这些宗教在务实的中国人眼中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为自己祈福而信奉的,直到现在,我还没发现那些真正为了研究践行那些宗教理论而奋斗一生的人。 我们很难理解宗教对于中国之外的那些人哪些国家的影响力,外国人也很难理解中国人的这种无神论。事实上中国有很多的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火有火神,土地也有神,中国崇拜的是万物有灵,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神灵,佛教徒可以诚心恳切的跪拜在道教神仙下,同时也可以向世间万物的神灵的跪拜。这在其他国家的宗教信徒中是难以理解的,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也就是只允许信仰一个神,绝对的禁止多神崇拜和万物有灵,而且基督徒和穆斯林是绝对不会去跪拜其他神灵的。欧洲黑暗的中世纪中,发动了九次以宗教为名义的十字军东征,欧洲的基督徒和中东西亚的穆斯林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发动了数百年的宗教战争。直到现在欧洲的基督徒和中东的穆斯林也是有结构性的矛盾,而在迦南之地2000年来漂泊零落的犹太人又建国以色列,并且占据耶路撒冷成为了首都,在可以预料的未来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是没有调解的。很庆幸中国并没有这种宗教的矛盾,即使是有一些宗教也并不会成为主要矛盾,因为中国人的务实让我们无论是进入哪家的庙宇也都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祈祷祷告。这也是中国可以保证完整独立的原因,而宗教因素在其他国家就是主要矛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宗教也是这样。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不同的民族选择的也一定是不同的宗教,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些拉丁人民族选择的就是最初始的天主教。而以斯拉夫人民族为主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当仁不让的扛起了东正教的大旗。英国美国选择的就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新教。这种按照民族成分选择的宗教信仰成为了不同国家建立的原因,而这也是欧洲分裂的主要原因。伊斯兰教也是如此,阿拉伯人主要就是逊尼派成分,而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波斯人,就选择了伊斯兰教的少数派 什叶派。这也是为了保证波斯民族的独立性和民族自豪感的必要选择。而佛教虽然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这其中的的分裂性并不是那么的强烈。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最终和中国融为一体,甚至于虔诚的佛教徒都不知道冈底斯山的冈仁波齐。这之于佛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之于国人而言又是一种莫大的庆幸。 通过周公旦的血缘封土建国分封制,普通家族宗法长子继承制度,中央之国核心区的整合工作基本完成,也形成了最初始的华夏民族。在东周末年,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之际,孔仲尼提前欧洲数百年开始了「 ”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恢复周王几时代的礼乐制度。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架空了周天子的权力,工卿大臣架空了诸侯的权力,最终地方实力派架空了天子家臣,成为了一方土地一方霸主。齐人,楚人,燕人,魏人,赵人,韩人,吴人,越人,蜀人,巴人,最终在数百年的春秋争霸,战国伐交中不可逆的完成了整合,老秦人完成了最终的合并工作,只不过秦人和周人一样,虎踞关中,坐拥八百里秦川八水长缭绕,这一次依然是从黄土高原完成了整合工作,三晋之地,燕赵之地,齐鲁之地,吴越之地,巴蜀之地,都成为了老秦人的国土。始皇帝修大秦直道,北伐匈奴,却匈奴八百里,使胡人不敢男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南征百越,通灵渠,五十万秦军南下岭南。废除周王朝分封制,雷厉风行的完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脱变,只不过过刚易拆,最终由来自长江流域的楚人完成了新生帝国的巩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揭竿而起,项羽破釜沉舟,刘邦攻破函谷关入主咸阳。这一次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是第一次由长江流域的人来完成的整合工作,第一次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融合在一起,其意义甚至远超过周人分封制。这样浴火重生凤凰涅盘的中央之国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也有一个统一的不了分裂的名族——【汉】!而欧罗巴洲却是另一个情况,由古希腊古罗马代表的拉丁人民族在辉煌数百年后,因为商本性质的因素不可避免的分裂成为了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这个分裂是不可逆的。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蜕变过程中就可见端倪,凯撒大帝成为三巨头唯一胜利者之后,却遭遇了元老院的疯狂反扑就是一个例子,无论凯撒给罗马人带来了多少的利益,罗马元老院背后的商业资本金融家也绝对不会允许罗马出现独裁统治者,哪怕是凯撒位列西方四大帝之一。反观中央之国,不用取得凯撒那样的丰功伟绩,只要有枪杆子在手,击败了对手,就会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大救星,想想中国历朝历代的军事政变,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就是其中代表。农本思维的中央之国需要的是一个有兵有威望的人做一个独裁者,维持好最基本的安定和平,只要不会让他们饿不死,中国老百姓是很宽松的,他们并不会要求太多的福利,只要有一口吃的就行,汉文帝三十税一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而另一个吃不饱的极端的就是凤阳城的放羊娃朱元璋,他为了吃一口饱饭甚至受戒成了一个小沙弥。而欧罗巴洲就不一样了,以商业金融,海权贸易立国的商业国家,必须给国人最大的福利,同时国人支持当权者也是因为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一旦利益无法保证,借一顶宗教的帽子,就可以发动数百年的十字军东征。而在这背后,民族成分就成了最主要的分别依据。拉丁人的帝国纵贯地中海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以亚平宁半岛为核心信仰天主教,东罗马以小亚细亚半岛为核心信仰东正教。西罗马最终被北方的蛮族日耳曼人攻灭,日耳曼人的一支哥特人,建立了两个哥特王国,最终这些日耳曼人把更远古的凯尔特人擀的离开了欧洲大陆。灭了西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最终成为了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而法国则是高卢民族。他们和意大利希腊的拉丁民族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仇敌忾的把枪口对准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名族——斯拉夫人。如此的深仇大恨想不爆发战争也是不可能的! 宗教的恶果最终在欧洲上演了,从西罗马灭亡,欧洲就开始一千年之久的黑暗的中世纪。一千年的时间里,整个欧洲是退步的,他们每天就是在基督像下做祷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几何级的退化,直到阿拉伯半岛通过默罕默德的麦地那神思之后,用极其强悍的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开始攻击耶路撒冷。穆罕穆德为了给穆斯林一些念头,或者说努力的方向,在穆圣还在阿拉伯半岛之时就为穆斯林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耶路撒冷。甚至最开始的二十多年,穆斯林做礼拜的方向是耶路撒冷,后来成为麦加天房。在穆圣去世后八年,有伊斯兰加持的阿拉伯人就攻占了耶路撒冷。并直接引发了十字军东征!这个3.0版本的天启一神教可以说融合了1.0版本的犹太教和2.0版本的基督教成为了最具有攻击力和凝聚力的宗教。阿拉伯帝国在七世纪成为亚细亚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另一个是独立发展的东亚中央帝国——盛唐帝国!并且还在恒罗斯打了一战,当时唐朝正在经历塌天之祸安史之乱,所以正在上升期间的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取得了胜利,这也是第一次西方势力和中央之国发生了直接军事冲突。 民族宗教文化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山川水文。第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山川水文都是重要的地缘分界线和地缘利益区。这些划分的条件就是气候线,感兴趣的自己百度一下。 中国的海中地与欧洲的地中海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最终西方世界的商本思想和中央之国的农本思想成为了两个极端。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游牧部落就是兼而有之了,美洲还处于印第安人时期,北非本来就应该是欧洲一部分,黑非洲还没有显示出足够的资源。塌天之祸的大唐最终在「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搅了个天翻地覆,话说这个黄巢还在千里大转移的时候,在广州把三十多万波斯罗马阿拉伯人来了个清零,为中央之国民族成分上出了把力。宋虽然一直是个懦弱的形象,不过宋朝时代还曾经进行过大航海,和欧洲人一样,都是因为原来的陆地沟通途径被挡住了,不得已而为之。只不过宋最终被元灭了,没有继续开始大航海,而欧洲却开始了一个大航海的高峰。整个「 ”世界”在不断的推进,直到起源于蒙古高原的黄金家族开始了自己的蒙古西征,三次蒙古西征,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及其继承者帖木儿帝国卧莫儿帝国,挡住了欧洲人和东亚东亚联系之后,欧罗巴洲和中央之国的选择也是两个极端。随着跑马圈地的游牧民族退回蒙古高原之后,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朱明王朝在凤阳老百姓朱元璋手中被设计成了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家,甚至还有「 ”片甲不得下海,迟者株连”的强制性手段。在郑和下西洋的唯一尝试之后,中央之国彻底失去了大航海时代的机会。而欧洲在海上马车夫,两牙的带领下,开始了辉煌的大航海时代。最终英国后人发先人至,成为了殖民地遍布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同时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沉睡了一千年的中世纪后,欧洲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发展。而中国在闯王李自成,冀辽总兵吴三桂,八旗兵的合力之下,朱明王朝落下帷幕。而新建立的清王朝在控制民众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基本上把中国变成了一个监狱,这个饥饿的盛世最终在英格兰的坚船利炮之下成为了过去时。从此中央之国开始了一百年之久的悲壮历史。 中央之国和欧罗巴洲的不同在宗教态度上和民族成分上是最明显的,在社会组织上,中国一向都是听上头的,皇帝圣职就是最高准则。而欧洲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因为准则,更多的是通过人们妥协协议以后定下来的,也就是说欧洲的社会价值观是自下而上的、而中国是通过领会最高权力统治者圣职来自上而下完成社会价值观认定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依然还在使用表意文字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是使用变音文字,变音文字的好处是简单,几十个字母就可以表示一切。而象形字却是一个字一个意思,甚至一个字几个意思,不同的字同一个意思。虽然很难,不过方块象形字成为了华夏文明的象征。而那么虽然简单的变音文字却很容易被侵略者毁灭甚至加入自己的意图!中国的主要地形是一个大的圈子,通过东西走向的黄河长江以及哪些沟通的河流,可以形成纵贯东西南北的交通网。方便了商业往来也让文化的传播融合带来了便利,这是中国集权论的重要基础!而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阿尔卑斯山之间并没有沟通道路,这样他们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独立性也是他们得以独立的地理基础。欧洲平原和中国平原的气候分布差异也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因子。 在国家制度反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欧洲实行的采邑制是一种一层一层分派权力义务的方式,这种和商业国家配套的王国模式和西周分封制很类似。而中国的郡县制从秦开始直到现在,县制依然存在。这为我们节省了太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因为强势的始皇帝实在是太霸道了! 黄帝纪年法2019年是『4176年』,国人居然能够精确到以年为准,这只能用我们祖先崇拜的情节太浓重了。祖先崇拜,血缘纽扣,文化统一,民族认可,这也是我们华夏文明五千年来跌宕起伏依然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 送给各位看到最后的朋友一句话 「 ”​做对的事情,不要把事情做对!因为选择大于努力。” —— 晓木 已委托「 ”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侵权者追究到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汕头和汕尾命名的由来 汕头和汕尾命名的由来下一篇:叶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叶姓历史名人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