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1955年授衔原拟授14人大将军衔 哪4人最终未授衔 1955年授衔原拟授14人大将军衔 哪4人最终未授衔

导语:1955年,最初提议授予14名将军的军衔,其中4人最终没有被授予称号。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核心提示: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准备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元帅初拟13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大将14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并为他们授勋。 开国大将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欧阳青,原题:毛泽东评十

1955年,最初提议授予14名将军的军衔,其中4人最终没有被授予称号。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核心提示: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准备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元帅初拟13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大将14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并为他们授勋。 开国大将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欧阳青,原题:毛泽东评十大元帅:林彪堪大任聂荣臻“鲁智深”,节选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的军衔制,元帅军衔为第一等,分为两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是第一等第一级,为最高军衔。所以,对授予大元帅军衔人员的标准规定得非常严格。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第二章第九条的规定:“对创建全国人民武装力量和领导全国人民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立有卓越功勋的最高统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也就是说大元帅军衔只能授予一个人,那就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毛泽东当时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既是党的领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而且,毛泽东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的创建者,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20余年的革命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雄才大略,居功至伟。所以,按照《军官服役条例》规定的这个标准来衡量,只有毛泽东一人能够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这项殊荣。这也是众望所归。 >我军酝酿军衔制时,也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6月26日的命令:授予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以苏联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以表彰他在伟大卫国战争中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为苏维埃祖国建树的卓越功勋。 >从1955年春天开始,彭德怀、罗荣桓就带着总干部部拟制的名单和几个方案,分别与中央军委的各位委员交谈,共同对每位将领的定衔磋商、定案。 >在最初的授衔方案中,准备授予毛泽东大元帅军衔。元帅初拟13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大将14人,除后来公布的10人外,还有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并为他们授勋。 >但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也不要勋章。人们向他讲述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帅衔的情况,毛泽东说:“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 >为了让毛泽东接受大元帅军衔,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由最高立法机构议决此事。主持会议的委员长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愿授大元帅的态度,说他个人对此“不能作结论”。有位民主人士提出,“只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毛主席个人也不好不遵从决议”。但人们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毛泽东。 >不久,总后勤部根据分工和最初拟定的授衔方案,组织军需生产部门参照苏联军队礼服和军装的样式,设计出了元帅、将、校、尉,乃至士兵的各种服装,并制出样装送中央军委审定,随即又被送进了中南海,放置在菊香书屋东面的勤政殿内,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们审看。 >那套最精美的大元帅礼服,是总后勤部指定其所属天津军需工厂的女工们,用纯手工为毛泽东精心制作的。绣制出的大元帅肩章熠熠生辉,肩章由国徽图案和元帅星徽组成。与元帅肩章不同的是,大元帅肩章上的元帅星徽由一圈松枝环绕,肩章上的两个国徽是纯金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层金黄是镀金的,用纯铜丝拉出丝来再镀金。帽徽、星徽、符号等等也都是用纯铜,用金的地方镀金,用银的地方镀银,再描漆。胸前缀着金黄色的绶带和流苏,袖口和衣领绣有金黄色的边饰,裤子的边线处,缀有金黄色和鲜红色的条纹,都用纯金的丝线绣缝。 >后来,彭德怀、罗荣桓率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授予勋章工作的进展情况,听完汇报后毛泽东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好!” 毛泽东又转身,询问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你们的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他们俩摆摆手:“不要评了。”被列入大将名单的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也纷纷表态:“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在后来实施军衔时,因毛泽东坚辞不授大元帅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空衔。 由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一批中央领导同志主动提出不授军衔,使得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得以顺利解决。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回响的历史》txt全集下载 《回响的历史》txt全集下载下一篇:《礼记》20句经典:不学「 ”礼” 《礼记》20句经典:不学「 ”礼” 无以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