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潼关大战之前 潼关大战之前 李自成大军在洛川停留整整十天 到底发生了什么

导语:潼关大战前,李自成的军队在洛川待了十天。最后发生了什么?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潼关之战,可以说是决定大顺政权和满清政府未来走向的重大战役。 多尔衮已经带兵入关,成功占领了北京,李自成正带着战败的人马准备逃回西安。这个时候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多尔衮入关后的战略部署,其实是有先天缺陷的。 多尔衮入关之前,早就已经做好了战略部署。当时他认为最核心

潼关大战前,李自成的军队在洛川待了十天。最后发生了什么?以下文字资料是边肖为大家收集出版的。让我们快速看看!

潼关之战,可以说是决定大顺政权和满清政府未来走向的重大战役。 多尔衮已经带兵入关,成功占领了北京,李自成正带着战败的人马准备逃回西安。这个时候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几乎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多尔衮入关后的战略部署,其实是有先天缺陷的。 多尔衮入关之前,早就已经做好了战略部署。当时他认为最核心的对手有两个,一个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还有一个就是后来建立起来的南明红光政权。所以多尔衮入主北京以后,将自己的人马分为两路: 一路是英亲王阿济格带着汉奸吴三桂、尚可喜从山西地区向李自成的大顺集团发起进攻。 还有一路则是由豫亲王多铎带领汉奸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南下南京,直取南明弘光政权。 这种战略部署可以说有他先天的缺陷,因为一旦有一方战败,那多尔衮在北京可就坐不稳了,这是极为危险的一步棋。 而且多尔衮压根就没留什么人马驻守北京,甚至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山东地区起事,那坐镇北京的多尔衮必须要立刻逃窜才能活命。他这一招险棋,并没有为他换来多么丰厚的成果。因为李自成早就在陕西地区部署好了大批人马,尤其是镇守延安的大将李过以及镇守榆林地区的高一功,手里都拥有雄厚的兵力。 李自成就是想在陕西地区痛痛快快地击败满清大军,从而重新夺取北京城。一旦造成这种局面,那么多尔衮只能退守山海关,而多铎的南征军将成为南明和大顺之间的铁板烧。 怀庆之战大顺军取得重大胜利,使得多尔衮改变作战方略。 其实大顺、满清包括南明在内的三大统治集团,在中原几乎同时都想夺取河南地区。清军的速度是十分快的,进入山海关以后,便派人长驱直入,直达河南地区,设置县府。这件事给大顺军的打击非常严重,因为大顺集团投入了重兵在河南地区,正要开疆拓土。 而南明则是最没出息的,他们在观望,反正就是不想出兵,当时觊觎河南地区的主要是军阀左良玉,他并不听从南明的调遣,却时时刻刻跟南明朝廷要粮饷。 当年的十月份开始,大顺集团便集中兵力对济源、孟县发起了猛攻,这一场大战是早就预先准备好的,为此李自成集团宁可牺牲自己在北方的兵力,也要夺取河南地区。所以战局进展十分顺利,即使北方战败,也完全没有影响这一场战争的结局。 清军的怀庆总兵金玉和领兵出战,不幸被大顺军全部歼灭,金玉和本人也在这一战中中箭身亡。这对满清入关以后的布局是致命的,为此多尔衮不得不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 怀庆地区暂时的胜利,未必就是好事。 在怀庆之战以后,多尔衮立刻明白自己战略上的失误。好在这个时候阿济格的人马尚未完全深入陕西地区,所以事情还有转机。多尔衮立刻吩咐南下的多铎大军,立刻改道西进。 多铎的人马改道西进,这是对大顺集团有重大影响的。为此已经北上、准备跟阿济格部决战的李自成集团,立刻在洛川地区停了下来,而且停留了整整十天时间。 这个时候的大顺集团在河南地区虽然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却在大北方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多铎的大军已经直逼潼关而来,李自成的人马现在压根就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两路前来的清军。 这支人马是李自成用来吞并阿济格的主力,现在必须要在最紧要的关头才能出动。正是因为怀庆之战的重大胜利,直接导致多尔衮调整战略部署,将矛头直指李自成,所以大顺军在河南地区就不应该打这么一个大胜仗。 多尔衮和李自成在角逐的时候,朱由崧丝毫没有北上的意思。 其实这是上天留给南明复国最好的一次机会,因为多尔衮压根就看不上南明这个对手,将全部兵力都押在了李自成的大顺集团这边。多尔衮料定了南明政权绝对不敢北上,甚至连山东地区都不敢占领。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弘光帝不仅没有派兵北上,而且还派了使者前去议和,希望能够南北分治。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曹操在北上攻打乌丸的时候,是犹豫不决的。因为他担心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会北上进攻自己的老巢许都。可是郭嘉却为曹操分析了刘表和孙权不会北上的原因,让曹操放心征讨乌丸。结果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大胜而归的时候,刘表和孙权依旧按兵不动,错失了争夺天下的最好时机。 其实南明跟刘表他们一样,当时清军压根就没什么人马防守北京地区,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了对付李自成的决战中去了,当时多尔衮能够镇守北京地区的人马不足万人。而南明有多少兵马呢?光四镇的人马就有十二万之多,再加上左良玉手里十五万大军,加起来接近三十万人马,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北上呢?统治集团的迂腐无能,直接导致了汉民族错失了这一次复国的好机会。最终多尔衮击败李自成后,南下轻而易举就消灭了南明弘光政权。 总结:李自成在洛川停留的十天,恰好是多铎西进的时间。 李自成其实也错过了最好的自救时间,因为大顺政权在兵力上是具备优势的。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将南方的兵力集中调入陕西,跟多尔衮的大军火并的话,结局尚未可知。 既然多铎的南征军可以从南方直奔陕西,为什么李自成不立刻让自己在南方的大军北上呢? 李自成是舍不得已经占领的地盘,当时在河南清军虽然已经没什么优势了,可是左良玉却对这片地区虎视眈眈。一旦大顺军离开河南,那么左良玉立刻就能占领这些地方,这是李自成最舍不得的地方。而多尔衮在这方面却表现得十分决绝,他宁可失去已经夺取了的底盘,也必须要跟大顺集团分出胜负。 反思:大顺集团和南明集团的内讧,让多尔衮渔翁得利。 大顺军和南明在河南地区的角逐,使得双方在此地都投入了不少兵力。这是多尔衮希望看到的,因为多尔衮想要对他们各个击破,就不可能让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所以他果断撤出河南,让他们内斗。 结果证明一时的得失,并不能证明什么,河南就算全部让给大顺和南明也没关系,因为多尔衮要的是最终的胜利。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陈世美并非负心汉:黑锅背了300多年 陈世美并非负心汉:黑锅背了300多年下一篇:了解汉武帝之后 了解汉武帝之后 我明白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