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明朝官场怪现象 明朝官场怪现象 全国官员数江西 江西官员数吉安

导语:明朝官场怪现象,全国官数江西,江西官数吉安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 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 英宗皇帝不喜欢南方的官员,尤其是江西籍的官员。在大明王朝近300年御宇的岁月中,有一半的时间是江西籍的人物在主宰帝国的命运。大明官场一直有江西人士把持科场之言。这还不是最令帝王关心的问题。最令帝王关心的是江西籍的言官们。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享誉天下的言官皆

明朝官场怪现象,全国官数江西,江西官数吉安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们来快速看一下!

本文节选自《大明权力场》 出版机构:台海出版社 英宗皇帝不喜欢南方的官员,尤其是江西籍的官员。在大明王朝近300年御宇的岁月中,有一半的时间是江西籍的人物在主宰帝国的命运。大明官场一直有江西人士把持科场之言。这还不是最令帝王关心的问题。最令帝王关心的是江西籍的言官们。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享誉天下的言官皆出自江西。到了成化初年,帝国的内阁中还有两位重臣是江西人,他们是陈文与彭时。而内阁首辅却是河南籍的李贤。成化年间文官之间的矛盾很快就会爆发。 罗伦是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大明朝的官场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全国官员数江西,江西官员数吉安。似乎明王朝的一小半官员都来自吉安这个地方。罗伦家境清苦,状元出身。他又是一个极端的理学教徒。成化二年罗伦便开始发难。他攻击的对象是内阁首辅李贤,弹劾的话题是李贤在父亲死后不按规制守孝3年,只在家中呆了2个月的时间便回来了。 我华夏以伦理道德立国,一方面通过纲常维持了一种松散而稳固的秩序,另一方面它也成了我们文明的组成部分。安史之乱,标志着大唐帝国多元文化实践的失败。从此华夏重归单一文明。如今伦理纲常重新成为这个帝国唯一遵循的风尚。身为国家首辅竟然做出如此有违伦理道德的事情。在大多数士子眼里这自然是不能容忍的。无论你是否身居要职,无论你对社稷的作用多么大,都是不能违背这一准则。因为这是我们文明的核心,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理由。 皇帝对于罗伦的上书不悦,当事人李贤也同样不悦。李贤有别的想法。内阁重臣陈文和彭时都是江西吉水人,属于罗伦的同乡。李贤很容易认为是陈、彭二人鼓动罗伦上书。李贤在英宗和宪宗两代皇帝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地位。而且李贤对于消除英宗与宪宗父子之间的嫌隙,保证朱见深顺利登基起到了推动作用。朱见深自然视李贤为股肱之臣。现在有人弹劾李贤,这自然是朱见深所不能容忍的。朱见深将罗伦外放福建。朱见深的这一处罚是轻微的。它既没有起到震慑群臣的作用,反而激起了群臣抗辩。从各部尚书到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纷纷出动,将矛头对准朱见深和李贤。皇帝大怒,他哪里见过这种架势。他对官员厉声斥责,李贤终于被他保下来了。虽然如此,李贤也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他突然莫名其妙地发现他跟整个帝国的官僚决裂了。实际上官僚们是想借此事掌握舆论权。虽然朱见深将群臣压了下去,但在这年的年底李贤却死去了。李贤的死标志着在宪宗面前再也无挡箭牌,帝国的话语权不可避免地滑入文官手中。 罗伦事件过后仅一年,翰林院的大能们又开始没事找事。这次有位叫章懋的编修上书,反对元宵节点灯。这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朱见深自然又将章懋贬黜。罗伦、章懋都是极有气节之人,被贬黜后随即辞官回乡,终生着书讲学,不再出来做官,以自己的操守诠释了读书人的气节。明代的士大夫们的确都是很有性格的人。他们不贪权、不恋财、不惧生死。他们杜绝碌碌无为。他们更喜欢青史留名。虽然皇帝处理了罗伦、章懋,但帝国以他们为榜样的言官一波接一波,皇帝再也无法压制他们。此时的皇帝已经显示出倦政的信号。也许大明朝此后的行政特点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 北京都市文化新地标下一篇:谁帮我写一篇红读征文 谁帮我写一篇红读征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