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廖信忠 廖信忠讲述台湾这些年:说得好不如说得巧

导语:上个月,廖信忠出版了《我们在台湾的岁月》一书。这本书占据了国内各大书店销量榜的前列,引起了不小的“台湾省热”,首印20万册,至今仍在印刷中。但笔者自己说,这只是台湾省的“入门”基础阅读,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复杂。为什么

上个月,廖信忠出版了《我们在台湾的岁月》一书。这本书占据了国内各大书店销量榜的前列,引起了不小的“台湾省热”,首印20万册,至今仍在印刷中。但笔者自己说,这只是台湾省的“入门”基础阅读,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复杂。为什么这样一本“普通”的书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廖信忠

《我们在台湾的岁月》,廖信忠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

上个月,廖信忠出版了《我们在台湾的岁月》一书。这本书占据了国内各大书店销量榜的前列,引起了不小的“台湾省热”,首印20万册,至今仍在印刷中。但笔者自己说,这只是台湾省的“入门”基础阅读,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复杂。为什么这样一本“普通”的书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作者:孙摄影:,原标题:《告台湾省:说得好不如说得巧》

廖信忠如此普通,以至于人们会认为他是来大陆观光的台湾省游客。在北京南锣鼓巷的一家餐馆里,他表现出了典型的台湾省人的特点,比如说话弱,有礼貌,穿着整洁。然而,与我们印象中台湾省人内向的性格相反,廖信忠特别会“说话”。从台北石林夜市的小吃到北京东三环的建设,从金盾工程到蒋经国的“十大建设工程”,他交谈过的开关一旦打开就不能轻易关掉。

无论话题怎么变,一个字也没离开过他的嘴——“我们台湾省”。对廖信忠来说,这四个字不仅是他新书标题的一部分,也是他的一种立场和态度。也就是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嘴,把台湾省这30年的情况写下来,讲给大陆人听。“毕竟我是台湾省人。”他认为,大陆人最不了解的不是台海局势,也不是两岸政策,而是一个具体的台湾省普通民众近年来的经历和思考。

“乡土情结”首先“震惊”了大陆

当廖信忠在1999年第一次踏上大陆时,他从未想到十年后他会以畅销书作家的身份成为大陆的名人。在台湾,这被称为非常红。

“红”的背后是廖信忠无法改变的“浅绿色”背景。台湾省作为本省人的身份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廖信忠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于台北,父母都是台湾本地人。美国与台湾省“断交”、蒋介石“垮台”、“美丽岛”事件等历史事件,使当时的台湾社会岌岌可危、剑拔弩张。当时,一起针对台湾省“主席”的包裹炸弹案曾影响到廖信忠父亲工作的单位。廖父也被国民党当局带走,审问了一夜。虽然写了保证书后被释放,但他对国民党的不满根深蒂固。

廖信忠在东吴大学学习哲学。受父亲的影响,课程不重,他在大学成了一个“热血青年”,和同学手牵手在校园里坐着游行,抗议昂贵的学杂费。在陈水扁竞选期间,他还走上街头支持陈水扁,陈水扁在当时显得“亲民”、“乡土”。虽然后来发现陈水扁并没有完全按照他说的去做,但当他认为自己也是出于对台湾省的热爱时,他并没有批评自己。

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肖认为,六七十年代是台湾省“本土化”或“台湾省”进程中的重要时期。“20世纪70年代经济腾飞后,台湾省逐渐面临农村萧条、贫富不均、劳资纠纷等问题。,使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向国民党提出挑战,提出了不同于国民党的文化观念,对近期的文化认同和本土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这个时期出生的台湾省人,廖信忠自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人,“爱台湾省”。

廖信忠总结了他出生的时代,这个时代风雨飘摇,但却暗藏机遇。与父母相比,他对现实更加不安,更愿意了解未知。据肖分析,与60年代“沉默消极”的社会相比,70年代出生的台湾省人更渴望知识,更愿意追求变化,更有活力。有一次,廖信忠偶然在一本“党外”历史书上看到了周恩来的照片,发现他的形象与国民党历史教科书上鼓吹的“共匪”相去甚远,于是对对岸的大陆变得朦胧起来。

大三的时候,廖信忠报名参加了东吴大学和北京一所大学的暑期交流,结果很顺利。来到北京后,他发现北京与他以前的想象大不相同。“人们的衣服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蓝,女孩子也不会扎两条长辫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廖信忠已经游览了北京大学周边的丰如松、万盛书院、飞宇网吧等著名景点。

从那以后,廖信忠每年都会来大陆几次,从一月到三月。2002年,他第一次接触到当时很火的“天涯论坛”,成为了天涯的用户。他说,对于廖信忠来说,一个台湾省人成为天涯的“常客”是一件相当“另类”的事情。“台湾省人不会去天涯这样的大陆论坛,因为台湾省的地方论坛更受欢迎,这些政治话题更是雪上加霜。”但廖信忠与台湾省和大陆接触频繁,自然对大陆网友关心和讨论的各种问题非常感兴趣。回到台湾省后,他仍然通过互联网关注大陆的大事小事。

大陆人不了解台湾省的“细节”

2007年,廖信忠辞去在台北的工作,来到上海发展。这让他对台海两岸的土地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天涯登陆也更频繁了。闲暇无聊时,他“记录自己对台湾省的想法和抱怨,自娱自乐”。廖信忠的“诉苦词”终于成为《天涯杂谈》中最热门的帖子之一。

廖信忠在天涯写的帖子越来越多,读者关注的帖子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从廖信忠学习到更全面更详细的台湾省。网友围绕他在“天涯杂谈”的帖子里的留言问了很多很现实的问题,比如“台湾省有没有强拆”“台湾省有没有大学生就业”,他都尽力回答。对于一些过于敏感、涉及政治的问题,他只能装傻:“不知道,我就是出来打酱油的。”

网友们的热情让他从营销工作中嗅到商机,希望发布这些帖子:“很多学者关于台湾省的书里总是充斥着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但事实很少。所以我还是打算把它写成八卦,有点像多年不见的哥哥的来信,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在谈及廖信忠的“八卦”时,出版者黄奇伟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待:一方面,这种策略透露出一种“投机”心态:时刻关注读者的目光是否关注自己。“这有点像关于郭德纲相声的笑话。也就是说,他每次晃动行李时,都会用眼睛瞟一眼摄像头,确认自己在画面中央。”在这方面,他不同意。

不过,在台湾省有亲戚朋友的黄奇伟承认,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内容有一种真实感,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以他自己为例,他在1987年读一本关于报纸开放和国民党禁言的书时,提到了一个细节:“当时开放的氛围使台湾省的学校更加开放。一个细节是当时台湾省的学校放宽了对学生发型的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头发的长度。但是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以为我的孩子的学校仍然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剪平头!"

两岸普通人在生活细节上的陌生感,是廖信忠的书吸引眼球的重要原因。“我其实是在赌一把。”辞去工作后,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想成为一名全职作家的想法。此外,对于书籍的策划和写作风格,他其实早有“预谋”,刻意为之。由于专业原因,廖信忠擅长包装产品。此外,在天涯的这些年,他清楚地知道,大陆读者缺乏空关于台湾省的知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省研究所对外关系研究室主任修春平认为,所谓“陌生感”和“空缺乏”不足为奇。“虽然近年来有不少来自台湾省的学生来大陆留学,与两岸商界人士有着密切的接触,但广大市民对台湾省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台湾省来大陆的人多,从大陆来台湾省的人少,交流非常不对称。”她说,别说普通人,就是专门研究台湾省的大陆学者,每次去台湾都会发现很多他们不了解的事实和细节。

凭借书中大量的细节和“干货”,廖信忠终于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出版商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他。起初,他计划将手稿提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但手稿未能通过内部审核。经过多次修改,北京读者图书有限公司终于拿到了版权。回忆出版的曲折,廖信忠笑了。“这本书受到了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密切关注,影响很大。不过,台湾省人看了这本书大概会想:这么简单的书就能赚大钱,我就知道我会写。”

容易写,不容易发表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在台湾省的岁月》可能略显“简单”,但从出版者的角度来看,以台湾省本地人的视角来出书介绍台湾省的过程,一点也不容易。

为了出版廖信忠的书,北京读者图书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压力。最后,这本书在付梓顺利出版需要一点运气。

2008年秋天,吴友的搭档华楠发现了廖信忠在天涯发布的帖子,看完之后非常感兴趣。作为一个营销商,曾经营销过三井蓝瓶、天齐牙膏、陈光钢笔、黄金搭档等多个知名品牌,华楠看到了巨大的出版价值。后来,他把这些内容传给了吴,吴作为一个对台湾省感兴趣的人,发现自己对台湾省的生活细节几乎一无所知。“台湾省这30年的变化,其实比大陆更剧烈”,他觉得这些内容如果能出版,将填补市场上一个空的空白。

于是,他首先派华楠去上海见廖信忠。2008年秋天,他跳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希望能与廖信忠“对话”。当他匆匆赶到廖信忠的地址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说话的热情,我和你一直聊到半夜两三点。吴最后从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这本书的出版基本上已经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敲定了。

吴又回家了,但临走前没有忘记和打招呼:书出版后,希望尽快和他们联系。

原本以为第一次合作泡汤了,但吴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廖信忠的手稿过于敏感,未能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内部审核。吴立即与联系,希望与出版界联系,重续边疆。这时,廖信忠还苦于在手稿出版前被枪毙,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书中有哪些不能发表的内容?经历过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廖信忠,对“出版审查”并不陌生。他告诉记者,出版社认为大陆读者可能不接受他书中的一些说法。比如他在书中回忆小学时的语文课本,题目是《哪里没有太阳》,内容无非是大陆人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随附的插图是灰色调。一个“大陆同胞”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旁边还有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绿帽子的丑陋的“共匪”,用鞭子抽打着“大陆同胞”。

吴拿到出版权后,只能删除这些内容。经过新闻出版总署对国台办的审查,以及对稿件的两次大改和无数次小改,终于在今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基于这本书的三部后续作品也在筹划中。

知名出版策划人石永刚说:“我们在台湾省的岁月”的出版,是两岸普通人交流的机会,打开了两岸交流的大门。”他计划联系吴,在的书之后,今天出版一本关于台湾省的画册。

然而,吴并不打算把“台湾省”作为他的重点发展话题。因为这类书和普通畅销书一样,不仅需要找出消费者的需求点,还需要花大力气去把握内容尺度,这是“太谨慎”了。当记者问及是否担心该书只是昙花一现,无法真正增进两岸交流时,他表示,这取决于未来大陆话语环境的开放程度。至于其他的一切,吴又摊开双手:“我只是个书商,能做的也就这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四大禁书 中国四大禁书是什么下一篇:广播明星 杀死广播明星:MTV的纵横三十年发展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