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大凌河之战 另类解读明清战争:明军的习惯让大凌河战役惨败

导语:在明清战争中,大凌河战役是一场相对“次要”的战役。它没有像萨尔胡战役那样直接迫使明军转入防御,此后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不像浑河之战,差点让后金在场上一败涂地,被称为“辽左第一血战”;更不像晋松之战,把明军13万大军的大部

在明清战争中,大凌河战役是一场相对“次要”的战役。它没有像萨尔胡战役那样直接迫使明军转入防御,此后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不像浑河之战,差点让后金在场上一败涂地,被称为“辽左第一血战”;更不像晋松之战,把明军13万大军的大部分都破坏了,间接导致了关内的虚空,使李自成乘机再次夺京。但从单纯的装备战术来看,大凌河战役的重要性可以排在明清战争系列的第一位。

车英:明军在大凌河战役中的战术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明军的传统战术。明朝初期,明军与游牧民族作战时,爱用花拒马。花不是指戴花,而是部队组成很杂,多个兵种同时混编在基层队伍中。这类部队的特点属于“万金油”。在日本RPG中,面板的能力值还算不错,但是没有突出的特点。

这种作战模式在对付蒙古后期和流窜作案的土匪时非常有效。明初的优质步兵和归化蒙古骑兵也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明惠典》记载,当蒙古骑兵试图用骑射骚扰明军时,后排的弓箭手和火枪手会向他们开火,利用步兵群的数量优势压制他们;如果蒙古骑兵成群冲锋,正面抵抗的马匹会挡住他们的去路,前排的长枪手和刀盾兵会以密集的队形挡住冲锋的骑兵,然后让后方远程火力射击目标。当蒙古骑兵被步兵克制或击败时,桂花明军的蒙古人会发起冲锋,杀死筋疲力尽的对手或从侧翼支援松散的步兵阵线。直到土木堡之变,这一战术可谓面面俱到,成功捍卫了宣传数十年的荣耀。

明朝中叶以来,随着护卫制度的侵蚀,明军士兵逐渐沦为军官的农奴。除了少数被倚重为亲信的家族成员外,明军的大部分识字率都出现了急剧下降。反映到战争中,步兵战线越来越没有用了。面对已经恢复元气的蒙古人,前线很容易被奔驰骑兵攻破。成为农奴的明朝军官,早已失去了祖先的勇气。战斗逆风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逃跑,最终被蒙古骑兵追击收割。

明朝的军事家不得不想方设法开发一种新的战术,为步兵提供一个稳定的战线。明军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名将戚继光也称赞这一战术:

1.顾名思义,战车营用战车包裹部队外围,形成一个圆圈。无论长枪阵多么强大,无论盾手多么强悍,都比不上沉重的战车;

2.大量的火枪手、弓弩手,甚至像佛郎机枪这样的轻型火炮都可以放在战车上面。它可以让前线部队直接向敌人倾泻火力,给传统的长枪刀盾组合增加了沉重的射程优势;

3.战车围在前线不仅可以防止对面的骑兵蜂拥而上,还可以防止自己的步兵逃跑。因为,汽车本身会给士兵一种被包围的感觉,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命拼个你死我活。

4.依赖战车的明军,也会有进攻的勇气。毕竟后方才是“家”。

此后,明军百年来一直使用车辆营战术对付北方的蒙古和女真。

大凌河战役前的后金战术

比起关口的明军,长城外的后金武功更高。后金虽然通过贸易从关内和朝鲜获得了大量农具,但却使辽东南部实现了全面农业化。但由于东北气候寒冷,水稻等农作物只能种一季,女真无法像关内那样依靠种植养活自己和家人。因此,原始狩猎采集在女真的经济活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擅长打猎的女真人,痴迷弓箭。带领人们打猎的人被称为“鲁牛”,中文翻译为“箭头大师”。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后,鲁牛成为八旗的基本作战单位,弓箭也成为后来黄金的主要远程输出手段。

后期退化的明军,在弓箭上无法与这方面熟练的八旗匹敌,反而拥有从西方进口的各种火药武器。诚然,明朝落后的冶金技术和火药配方使西方的各种武器无法发挥出原始威力,但对付女真的原始弓箭绰绰有余。

为了削弱明军在火力上的优势,八旗发明了盾车战术。不同于明军营用于防御。八旗战车更强,其设计目的是让八旗步兵在枪林弹雨之下逼近明军战车营。与海西女真人和蒙古人不同,建州女真人非常擅长下马。一旦成功逼近明军营,八旗步兵将在原建州女真的带领下直接冲击明军营,与人、车一起推倒,最终进入八旗最擅长的白刃战阶段。

然而,这种战术也有其致命的缺陷——盾牌车可以防御火枪,但无法抵挡进口佛教僧侣的近距离轰击。如果明朝愿意从葡萄牙或者西班牙购买重炮,那么推进八旗盾的道路将会变成死亡之旅。这也是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击败的原因。为了取得对明军的绝对优势,八旗必须改进战术。皇太极继位后,让长期居住在汉的童模仿红夷枪,试图弥补后金在火力上的弱点。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1631年童养兴成功模仿红夷枪,利用听话的汉人建立火器营。也是在这一年,大凌河之战爆发,后金新战术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大凌河战役中的博弈

公元1631年,明朝采用孙承宗的堡垒战略,以抑制后金军队在战场上的优势。在宁远市吃过一次苦头后,我不想再重蹈覆辙。我决定在堡垒建设完成前发起进攻,将未完工的大凌河城“拆除”。所以史书把这场战役称为大凌河战役。

皇太极先是用攻城战术将祖大寿困在大凌河,逼他向关内求救。金军八战后,他封锁了增援的必经之路,先后击败了几个分支援助明军。明军意识到这样的“加油战术”只能浪费兵力,决定把能征集到的4万机动兵力全部转移到张春,希望他能一举突破皇太极的封锁,救出已经开始食人的祖大寿部。

明军采用的是传统的车营战术,但细节已经被孙承宗改进,不再允许士兵进攻,而是全程在战车后方输出火力,避开强大的步兵。

皇太极命左翼骑兵发起试探性进攻,被明军的佛郎机枪、火枪、弓弩反复打击,被迫掉头躲避猛烈火力。皇太极立即命童率领炮兵部队进攻,双方进入了炮兵对峙状态。

以下是16世纪后火炮分类的简要说明。欧洲人过去称小口径火炮为“寇飞林”,用于攻城的巨型火炮为“双加农”,守城火炮为“摩尔炮或佩德里罗”。随着西学东渐,这一套分类被明军事家吸收和完善。“口飞林”称战矛,“北甲农”称攻矛,“佩德里罗”称守矛。

明军的战术是在战车上安装火炮,所以不能携带车辆无法携带的大口径重炮。他们只能携带佛郎机等小口径警卫员,也就是“战矛”。后来的金没有这个限制,能够像弘一那样肆无忌惮地使用大炮。大口径枪械相对小口径枪械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面对射程是自己两倍的红夷炮,明军炮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战车屏障被摧毁。

失去战车屏障后,明军立即遭到后金骑射部队的攻击,并很快被他们压制。后来金步兵也依靠盾车推进自己的战线。在如此猛烈的攻势下,拥有机动优势的明军骑兵选择了逃跑。无奈的明军步兵选择火攻,希望用火焰烧毁后金的盾车,缓解前线压力。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明军放火后,风向突然改变,明军被自己的火焰烧毁,顿时一片混乱。金军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后,再次发起冲锋,用尽全力击败了明军。

躲在大凌河的祖大寿本有机会救出友军,但辽东明军有着根深蒂固的“离殇传统”,再加上对后金伏兵的焦虑,让他选择观望。看到明朝军队的失败,祖大寿不得不选择投降,并斩首了不愿意臣服于皇太极的何。此后,大凌河战役以明军的战术和战略损失而告终。

结论

明清两朝都非常热衷于这场战争,各自士兵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然而,后金的领导人经历了许多战斗。相比只能听关内战报的明朝领导,皇太极对战斗的理解更深,战术装备更新更快。此战之后,明军开始摒弃车营的传统战术,后来金开始用穿双甲的重步兵取代盾车。双方的较量远未停止,注定会更加血腥和残酷。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美国第一大城市 美国纽约有几个区下一篇:日本人如何玩弄赵一曼 赵一曼牺牲前曾留遗书 21年后才被发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