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一代之制是什么元朝 元朝开国皇帝的制服

导语:一代之制是元朝开国皇帝采用的官制,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特色。元朝开国皇帝的制服也体现了元朝的文化特征。

目录导航:

  1. 一代之制是什么元朝
  2. 元朝有哪些皇帝在位几年
  3. 谁建立元朝
  4. 元朝前期为什么不用科举
  5. 元朝王爷等级
  6. 元朝汉法是什么意思
  7. 蒙元的统治制度
一代之制是什么元朝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皇位继承异于中国历代朝代,采取库力台大会推举的制度,由王室贵族公推大家的领袖。

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国的可汗,由于元世祖的汗位没有经过库力台大会的认可,使得四大汗国纷纷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复宗主关系。

元朝有哪些皇帝在位几年

元朝共11位皇帝,历时98年,分别为:

世祖忽必烈,在位35年

成宗铁木耳,在位13年

武宗海山,在位4位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9年

英宗硕德八刺,在位3位

泰定帝也孙铁木耳,在位5年

天顺帝阿速吉八,在位1年

明宗和世束,在位2年

文宗图贴睦尔,在位5年

宁宗懿林质班,在位1年

顺帝妥颧贴睦尔,在位36年。

查看元朝历代皇帝的在位时间表可以看到,从元太祖铁木真算起,蒙元总计存在162年,历15帝,如果从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算起,总共存在98年的元朝一共经历了11位皇帝,除了第一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元世祖在位35年(前11年元朝尚未建立,历经元朝实际上则为24年),而元顺帝在位36年,中间剩余的38年,却产生了9个皇帝,平均下来一个皇帝在位也就是3年的时间,可见元朝皇帝在位时间之短,继承制度的混乱。

从上表可以看出,自元成宗铁木耳后,元朝便陷入了皇位继承的危机,从1307年到1332年短短的25年间,竟然换了8位皇帝,其中两位被暗杀(英宗、明宗)、一个失踪(天顺帝),1328年甚至爆发了争夺帝位正统的两都战争,直接动摇了元朝统治的根基,1333年随着元顺帝的继位,元朝的皇位才算稳定下来,但也进入了元朝统治的最后阶段。

谁建立元朝

元朝于1271年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60年3月,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位。1271年正式建立北方的统一王朝——元朝。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朝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孛儿只斤·忽必烈

大蒙古国第五位可汗

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弟弟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 —1294年2月18日),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弟弟。大蒙古国第五位可汗,元朝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1251年,孛儿只斤·蒙哥任孛儿只斤·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族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今洛阳)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线驾崩。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朝。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马,后阿合马独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但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驾崩,庙号元世祖。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元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孛儿只斤·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王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中期政变频繁,后期社会矛盾加剧,导致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成功。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

元朝前期为什么不用科举

1,元朝自开国之始,官员来源就比较充足,因此对设科取士的需要,不像其他朝代那么紧迫。

2,科举制在长期推行过程中,其自身流弊日甚一日。元灭金宋,无异乎振聋发聩。科举的声望几乎降到最低点,因此难以取得蒙古统治者对它的信任。

3,忽必烈在理财问题上与朝中诸儒的观点分歧,亦促成了他对儒臣和科举制度的疏远乃至排斥。

4,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进一步阻遏了科举制的推行。

5,由于从草原南下的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传统的汉文化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漠北游牧社会的意识形态被部分地移植到汉地,并且也导致了汉地传统价值观念本身的某些变化。因此,每当恢复科举制度的机会产生或出现之时,蒙古统治者乃至整个社会所作出的,总是不利于科举的选择。

6,可以说,上面所分析的造成科举长期停废的各项具体原因,无一不反映了统治者的文化差异这一特殊因素,而且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因素的发酵,才使种种未必不能化解的原因得以有机地纠集聚合为一体,因而又从各个方面排除了当时推行科举制度的各种可能性。


元朝并不是不举行科举考试。只是初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息。初期,元朝不偏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二度不举行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才再次创办。 但是早在1306年,元朝为了体现中华民族一统化的决心,也为了向汉族人证明蒙元皇权尊敬孔子等圣人,元成宗命在大都北京建设祭祀孔子的圣庙,诏封孔子先圣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董仲舒和朱熹等人也得以谥封。
1313年,元朝承接宋朝科举方法,并首次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科举版本,也就是要求参加科举人员发人员必须以朱熹的注释去理解圣人言论,这样,就压抑了许多学生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朱熹的思想文化开始占据了科举的重要位置,程朱理学就是这样借助科举而登上中国思想文化神坛的。四股文经过元朝和明朝的不断发展,到了明朝弘治九年,也就是1496年,在该年的会试题目《责难于君谓之恭》的作文要求中,八股文正式完善于世。 元代的科举制度大部分相沿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与在都门举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二科,但分成上下榜。右榜供蒙昔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需求相对较简略。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3场,需求相对较严酷。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派。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死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行过16次,取士二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充足的器重,在元政府中孕育发生的影响也不大。 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前期为何不用科举?

简介:蒙古入主中国,其疆域武功大盛,经世祖、成宗、武宗达半个世纪之久,科举皆未能举行,并不重视科举取士,直到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弊端,主张以儒治国,皇庆二年才正式颁布科举之制,元仁宗延佑二年,元朝第一批科举廷试进士,护都答儿、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元朝自仁宗至顺帝灭亡为止,科举时办时废,大约只举办十次,取士千余人。但元朝科举人材并不会受到朝庭重视,固然也不可能居朝变职对于元代朝庭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原因:1.对科举的成见始于宋:宋代以【崇文抑武】为国策,科举制度最为发达,大开科举,大幅度增加取士名额,科举取士之多,可谓空前绝后,同时还提高科举及第者的待遇,但南宋却因文人积弱积贫而亡国。故元朝开国前期几位皇帝也皆以宋朝文人亡国为教训,元世祖(忽必烈)甚至表示:科举虚诞,朕所不取。

2.历史背景:其一上理学家许衡等人因忌恶宋、金科场弊端遗风,对于元朝是否立即恢复科举也不感兴趣,加深了元朝对科举制度本身更加的不信任。

其二南宋灭亡之余,一些儒生痛呼“以学术误天下者,皆科举程文之士。儒亦无辟以自解矣!”,当时痛批以章句注疏、声律对偶之儒士误国,开科取士的方式亡国。

3.元朝建国是为蒙古贵族建立的封建政权,有自己的民族统治传统,马背上打下的江山,是不可能愿意像宋朝皇帝一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科举取士是汉人举贤方法,元朝如果全面实行科举便意味着将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也将丧失,既然开科取士将会剥夺这些蒙古贵族的既得利益,其实行的阻力必然很大,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空间,开科取士之法皆会难逃胎死腹中命运的原由。

4.元朝当时朝庭重要官职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等蒙古贵族上层分子把持,因此开科取士对于元朝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元朝到元仁宗又为何重开科举取士呢?因元朝统治中原半个世纪,几朝皇帝仍不能以马上武功治世,甚而民心向背,乱象丛生,再加上元仁宗从小生长在中原地区,深受儒家学说熏陶。元仁宗曾表示:「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至此,设科取士庶几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兴也。」于是皇庆二年下诏开科取士,实行科举制度。





蒙古人是马上得天下的,历来重武轻文,觉得儒学对草原民族没有什么卵用,再者元初的时候要保障财政和军事的发展,加之对汉人的文武之道不了解,还有一些色目人在朝廷上担任要职,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坚持民族歧视政策出发,对科举考试很反对,这些大约就是元初最高统治者对举办科举考试犹豫不决的原因吧!从1279年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直到1315年才再次举办,后来也是时办时废的,元朝的科举一共举办过16次,取士约有一千余人。

元朝前期,科举长期停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忽必烈建元之前,蒙古对中原统治已长达半个世纪。在这一时期,凡纳土归降者,均命其为当地长官,依照金朝的官制授予官职,其中许多汉人儒士和官吏、地主等成为蒙古统治区的政权主宰者。他们在自己的辖境内,既统军,又管民,有权任命其下属官吏。到忽必烈更定官制时,“先帝朝廷旧人,圣上潜邸至龙飞以来凡沾一命之人,随路州府乡曾历任司县无大过之人,暨亡金曾入仕及到殿举人”几乎都成为既定官员人选。因此,元朝开国之初,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

第二,中统、至元之际,国家多事,大量的军费开支使元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忽必烈重用阿合马、桑哥等人,让他们“理财助国”,遭到朝中许多儒臣的反对。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而忽必烈又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这时的忽必烈对于儒学已失去原有的热忱和兴趣,他所急需的是增强军力,保证财用。儒臣们反对阿合马、桑哥等人理财,就进一步加深了蒙古统治者与儒臣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遴选“真儒”的科举制度十分冷淡

第三,在忽必烈疏远儒臣、科举制度滞泥不前的同时,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这种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以越来越大的力量排挤和对抗实行科举制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最后导致科举制的流弊日趋甚笃。元灭南宋后,一部分儒生痛呼“以学术误天下者,皆科举程文之士。儒亦无辟以自解矣!”理学家许衡等人由于忌恶宋、金科场遗风,自己重举办学校,以培养新的人材,对立即恢复科举也不感兴趣。社会对以章句注疏、声律对偶之学取士的严厉批评,也加深了蒙古统治者对科举制本身的不信任。

因此,自忽必烈1260年即位算起,科举停废长达半个世纪。

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皇庆二年(1313年)末,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元朝王爷等级

元朝爵位是元朝的制度。元爵分为: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三品,郡侯从三品,郡伯正四品,郡伯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

古代元朝的王爷的封号,托雷王就是一个爵位。在元朝时期,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被封托雷王,忽必烈在位时,被改谥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谥“仁圣景襄皇帝”。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元朝汉法是什么意思

从忽必烈开始,元朝开始受到了“汉法”的影响,有些地方还颇深。忽必烈即位前,对于实行“汉法”的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就已经感兴趣。当时他受蒙哥命令管理“汉地”,他在河南、关中推行了若干的“汉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后来有人强烈反对,才被迫中止了“汉法”的推行。

当他登上皇帝宝座后,手中有了权力,开始全面推行“汉法”,所谓“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随着全国的统一,各种制度日益完善。他在中央设立中书省负责行政事务,枢密院管理军政、御史台掌管监察;在地方则分设行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省下辖各路、府、州、县,分理政务。此外,一部分地区归中书省直辖,称之为“腹里”。藏族人居住的吐蕃地区,则分别设置三路宣慰司元帅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进行管理。军队则进行了调整改组,使得军、民分治,军权收归到朝廷皇帝手里。在征税制度上,也仿效中原历代王朝的作法,建立国号和年号。将都城由草原迁移到了农业区,在原来金朝首都中都,建立了一座新的城市,取名为“大都”,也就是今天北京的前身。而开平则定名为“上都”,作为夏季的避暑之地。皇帝每年都要来往于两者之间,这便是所谓的“两都巡幸制度”。与此同时,他还启用儒生,兴办学校,培养人才。这等等一系列的做法,其实都是学习“汉法”的体现。

在元朝中后期,汉学开始在蒙古、色目人中日益流行普遍,这与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的鼎力支持分不开的。

公元一三一四年科举制度恢复,这具有强烈的指标意义。因为科举一直以汉文、汉学为考试的内容,任何人如果想进入官场,那必须要研读汉学,而蒙古、色目等后代自然不能例外。故而对于汉学的重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元朝时科举考试前后进行了十六科,一共录取了进士一千一百三十九人,其中蒙古人占四分之一,约三百人左右。这还仅仅是进士,乡试上榜,但是会试、庭试落榜的蒙古考生应该三倍于此。连乡试都没考过的蒙古士人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数以万计的蒙古考生,无疑为汉学在元朝确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元朝政府规定,汉族的官员子弟由荫入仕,必须接受经史考试,而蒙古、色目官员子弟不须参试,但是元仁宗为了鼓励“高端人士”的汉学能力,还是提出鼓励政策,只要这些考生主动参与考试,合格后,可以官升一级,这又间接的鼓励了蒙古、色目士人学习汉学的积极性。

当然,忽必烈对于蒙古贵族的利益仍然是保护的,在他统治下,蒙古贵族享有各种特权,一些落后制度都予以保留。譬如“四等人制”、“投下分封制”、“怯薛制”等。“四等人制”就是将全国居民按照民族、地域分成四个等级,即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政治待遇各不相同。蒙古人、色目人享受各种优待,汉人、南人备受歧视,尤其是南人,属于南宋亡国遗民,受到的歧视更加严重。

色目人的范围很广,有中亚西亚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等,也有现在维吾尔族的先民“畏兀儿”,以及藏族先民“吐蕃”人与西夏党项人等。汉人则是原来金朝统治地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人,以及四川、云南归顺蒙军比较早的居民。“投下分封制”,是指国家向贵族、功臣分封居住在某一地区的户口,被封人户要向受封者交纳一定数量的贡赋,形成隶属关系。所谓“投下”其实就是“头下”,也就是“头项之下”。

这种分封制度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它的实行造成了朝廷财政困难,而地方则横征暴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民族矛盾。“怯薛制”中的“怯薛”,是由蒙古社会中脱离了自身氏族而附属于一个人的“伴当”发展而來的。他们成为君主个人的奴婢,属于整个氏族,君主则予以生活上的资助和保护,而“伴当”则为君主担任卫士、操持家务以及统帅军队等。元朝的“怯薛”是由成吉思汗组建的大汗护卫军而来。它的出现,实际是皇帝给自己心腹、贴身侍从的一种政治酬庸,让其参加政务,享有特殊权利的制度。

清朝史学家赵翼对于元朝“不习汉文”,而“汉法”的学习也不像满清那样深入看法,并没有给出理由。

其实这背后有原因的。蒙古大军的铁骑征服亚洲的时候,其实文化上是严重落后的。那时的蒙古是一个纯粹的游牧的社会,工商业极不发达,农耕经验几乎全无。直到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才创制了蒙古文字,绝大多数的蒙古人都是文盲,这与农耕社会,工业发达,文化悠久的汉人社会差距极大,这种差距,超过了女真与汉人的差距,所以,学习汉法,几乎不可能。

同时,蒙古征服中原,人口不多,却居于统治地位,汉人人口庞大,文化上又占据主导,可是政治处于劣势,元朝统治者自然深知这其中的“要害”,所谓“改就亡国之俗”,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对于政治有极大害处。同时,蒙古军队在军事上建树超过任何朝代,统治的疆域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地步,在一系列的征服过程中,他们见过太多的文明,这些文明各异其趣,所以元朝统治者回头看待汉文化时,心态更加平等,少了仰视,多了平视。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元朝虽然借鉴中原“汉法”的一些制度,但是自始至终与清朝对待“汉法”大不相同。而这一做法,其实弊大于利,元朝“不接地气”、“蜻蜓点水”的学习,其政权没有“群众基础”,稍有风吹草动,政权立即有倒台的危险,所以,元朝短短统治了中原不到一百年,便匆匆被赶走,反观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半个中国,却依旧未能撼动它的统治地位,反倒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一帮汉人的支撑下又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

蒙元的统治制度

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人是蒙古人,第二等人是色目人,第三等级是北方汉人,第四等级是南人。

元朝政治制度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皇位继承异于中国历代朝代,采取库力台大会推举的制度,由王室贵族公推大家的领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国的可汗,由于元世祖的汗位没有经过库力台大会的认可,使得四大汗国纷纷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复宗主关系。

中文名称

元朝政治制度

主要民族

推行汉法与抵制汉法、四等人制

行政机构

一省两院,库里台大会

选举制度

科举

从政治制度、军事机构、经济措施以及民族政策上进行归纳。

一、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机构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负责督察。

2、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派出机构,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二、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三、民族政策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特权,削弱各族的反抗,采取了分化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规定,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成分。如地方机构中的达鲁花赤掌握实权,而此职只能由蒙古人担任。

四、经济发展

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由于蒙古的势力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元代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泛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元末时因滥发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但元朝经济相比于宋朝却是大有退步,这是不争的事实。

五、元朝简介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565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 夏朝有的历史大事件下一篇:古代是否存在禁止同姓婚姻的制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