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萍浏醴起义 醴陵才子与中国第一份白话报纸

导语: 傅熊湘 昨天是记者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重温以醴陵人傅熊湘为代表的一些湖湘报人及其所创办的报业为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而不畏艰险的故事,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近代中国半湖南,

傅熊湘

昨天是记者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重温以醴陵人傅熊湘为代表的一些湖湘报人及其所创办的报业为开启民智、救亡图存而不畏艰险的故事,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近代中国半湖南,湖南半醴陵”,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尤其是醴陵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中国近代新闻史而言,湖南新闻人亦是占有了重要地位。

1897年,熊希龄、谭嗣同和唐才常等人应湖南巡抚陈宝箴邀请,回湘推行新政,办《湘报》,这是湖南第一家近代日报,亦由此拉开了湖南近代报业的序幕。这之后,无以计数的湖湘士子以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投入轰轰烈烈的近代报业运动,其中,尤以醴陵人傅熊湘创办的中国第一份白话报纸《竞业旬报》影响最为深远。

《竞业旬报》创刊号封面

中国第一份白话报纸

1882年,傅熊湘出生于醴陵北乡一个叫嵭山的地方。这里经济 比较落后,教育也不甚发达。不过,傅熊湘却是个读书苗子,后来还送到渌江书院就读,师从最后一任山长吴德襄。时值清末,有志之士多东渡日本求学,傅熊湘也不例外,入日本弘文学院读书,归国后到了上海。

当时,因为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事件,一大批留日学生回国,多滞留上海,还创办了中国公学。在中国公学任职的醴陵人谢寅杰则联络马君武、陈其美、蒋翊武等人组织了竞业学会,这是晚清著名的爱国的社团组织。

竞业学会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是创立他的机关报 《竞业旬报》,发起成立竞业学会的醴陵人谢寅杰自任社长,傅熊湘则为主编。《竞业旬报》从1906年10月28日创刊,至1909年停刊,每月三期,旧历逢一出版,期间曾有间断,共有,41期问世。这41期的内容中,既有政论,又有时事新闻,还有对欧美各国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的介绍和阐释。而此时上海的新闻正处于报刊与杂志的分野之际,故从框架上看,这是一份兼具新闻纸与杂志特色的刊物。

《竞业旬报》的办报宗旨可从创刊时刊发的《凡例》看出端倪,“本报注重之要点:一,振兴教育;二,提倡民气;三,改良社会;四,主张自治”。而对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凡例》也给出了确切的意见,“语言不统一而务求统一”、“风俗之不混同而强以混同”、“新旧之未融洽而务求融洽”, 不同于维新派 “批判文言,唤起白话”的主张,《竞业旬报》已进入了实际操作层面,所刊简报、新闻、评论均用浅近易懂的白话文,成为开中国白话报纸之声的著名报刊,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正是在这里,年轻的胡适受傅熊湘的鼓励与指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彻底纯熟的白话文——《地理学》,此后还在报社任职,成为傅熊湘的同事。胡适对傅熊湘推崇备至,在《四十年自述》深情地回忆了二人的交情。傅熊湘极为欣赏这个年轻人,曾在诗中用“天下英雄君与我,文章知已友兼师”表达了二人的文学缘,留下文坛一段佳话。胡适后来还接任主编,由此起步,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性人物。

《竞业旬报》创刊号内页

鼓吹革命的《竞业旬报》

《竞业旬报》创刊的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的会党和矿工发动了同盟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起义,史称萍浏醴起义。

也是在此期间,傅熊湘在创刊未久的《竞业旬报》公开发表了《战术说略》一文, 详细介绍作战必备常识。该文由绪论、各种队伍的分列、陆军编制、步枪名目、收抬枪法、射击原理、测量方法、兵语、地名、子弹穿力、战争运动、前哨、步枪一般守则等组成。该文在起义期间发表,客观上为起义军后备力量的培养起到了军事教科书的作用。同时作者在文后明确提出“黄龙光影翻空际,十万军,齐拍手,啧啧好男儿”,恰似对革命的鼓动。

限于其时政局,傅熊湘虽没有公开宣传三民主义,但同期的《竞业旬报》却报道了不少革命者的活动。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两县交界地方,有党徒万余人,于十月二十一日起事,声势很大,附近响应。旗书‘革命军’字样,查系大刀会、洪江会、自立社各党,计有数十起之多。自立社党的号衣,并有‘革命的先锋军汉勇’字样,头上各札白布,或谓系谭唐余党。檄文宣言保护洋人,每到一处地方,只借军械粮食白布,所劫杀的,均系办团的绅董,并且有新式的洋枪数千,子药也很多,均系从海外秘密运来,屡次和各路所调的官军打仗,两边各有胜败。醴陵县城失手,萍乡、浏阳、湘潭各处也很危急,并廷及宜春、慈化、瑞金、万载、衡山一带地方。听说大首领系孙龚蔡龙四姓,将来的时势,尚不知如何哩……”

这篇刊于《竞业旬报》第七期的《萍醴警闻》算是对萍浏醴起义的第一份客观报道,详细介绍了起义的地点、旗号以及主要参与者,为后人研究萍浏醴起义留下了珍稀的资料。

紧随其后,《竞业旬报》又相继刊发了《警闻录纪》、《湖南会党尚炽》等文,对萍浏醴起义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连续报道,更难得的是,在《湖南会党尚炽》一文中,还刊载了起义军的檄文:“破除数千年之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成不平等社会”,这大可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相媲美。《竞业旬报》这样报道萍浏醴起义,恰似在发布革命的传单,塑造出一个有进步办刊引导的革命的文化空间。

醴陵仙山公园内的傅熊湘墓园

湖湘文化的一面旗帜

除了《竞业旬报》,傅熊湘还先后主办过《洞庭波》、《大汉报》、《湖南月报》、《长沙晚报》等十几份反帝反清的报纸,并主持过醴陵渌江书院、江西萍乡中学、长沙明德学堂诸校。在救亡和革命压倒一切的动荡年代,傅熊湘一心一意顽强地做着驱愚启智的启蒙工作,培养了诸如戏剧学家陈翰笙、中国第一位外交史专家刘彦、教育学家刘佛年、史学家黎澍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左权、李立三等一大批著名人物。

傅熊湘勤于写作,著作有《钝庵文选》、《废雅楼说诗》、《环中集》、《废雅楼闲话》等近百种。湖湘文库有《傅熊湘集》,收录了他留存于世的部分作品。从小处说,傅熊湘努力挖掘地方文化,他为醴陵釉下五彩瓷写过著名的“瓷经”,他为参加萍浏醴起义英勇就义的绿林志士写过传记,他为渌水两岸的风光留过诗篇。从大处看,他的学术视野更宽广,在48岁的生命里传世达千万言,是一位为中国近代新闻学、目录学、文字学和方志学的创设立下奠基之功的湖湘学术巨子。

提到傅熊湘,不能不提到“南社”。早在和宁调元一起创办《洞庭波》时,傅熊湘就与柳亚子诸人结“南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119名湖南诗人成为南社的重要力量,其中包括54名醴陵籍诗人,醴陵也成为南社诗人最多的县。

傅熊湘创作丰富,在总共二十二辑的《南社丛刻》上,他发表了575首诗,比柳亚子还多。1923年南社分裂,对中国传统文化无比挚爱的傅熊湘高举“南社湘集”的大旗,以传统诗文团结旧体诗写作者。在一百多名会员中,醴陵人为中坚力量。1934年傅熊湘客死皖中,社友们公推醴陵人刘鹏年继任社长,恢复活动。政治、文化使命感推动了他们的创作,并体现其地域性的凝集力量。没有醴陵人,就没有南社湘集。傅熊湘不仅是醴陵文人的代表,更是湖湘文化的一面旗帜。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皇后的玉蚌 狼村上演甄嬛大戏,华妃和皇后鹬蚌相争!下一篇:仓央嘉措最美的情诗 仓央嘉措情诗无题 仓央嘉措的情诗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