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奇闻趣事>正文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他只能做将才而不是帅才 为何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

导语:项羽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具有出色的将领才能,但却缺乏统治才能。本文将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解释他为何只能做将才而不是帅才,并探讨为何他被称为西楚霸王。

目录导航:

  1.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他只能做将才而不是帅才
  2. 项羽为什么进入本记
  3. 项羽为什么攻打秦国
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为什么他只能做将才而不是帅才

1、特点①自满。②暴烈。③优柔寡断。④多疑。2、人物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3、人物评价有以一挡百之能,力大无穷,相传单手扯自己的头发能把自己扯过河,战场上的不败之将,出道以来从未尝一败,唯一一次退避是以几千兵马对章邯几十万的那次,一生光明磊落,非不懂计谋实乃不屑用之,有人认为他不懂用人,不听谋士意见,其实是他有自己的意思,考虑过谋士的意见和自己的意思后得出的结论乃自己的较好,有时则因谋士的意见不够光明而否决,后世常评论其为有勇无谋,事实上他只是因太过勇武,加上成王败寇,才却人冠上无谋勇者之称。

答:说句实实在在的话,项羽真的是有点可惜啊,可是他的性格也就是他的缺点就是造成他失败的原因,他就是一个将才,指哪打哪战无不胜,可是战场上光凭着勇力真心是不行的,特别是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当帅才者不一定勇猛无敌但是却一定要能把握全局,以不计小的得失而取得更大的胜利才行的,项羽的才能真心的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项羽为什么进入本记

我觉得原因有两点。

其一,项羽的功绩与地位足以进入本纪。

秦末,陈胜首先起义,六国势力纷纷复辟,但秦将章邯出山之后,迅速扭转了颓势,六国势力纷纷遭到打击。巨鹿一战,章邯和王离并非不能灭赵,而是引诱诸侯军队前来救援,围城打援,企图一战定天下。而对于诸侯联军来说,只要消灭了章邯与王离,秦国就没有可用的军队,秦国灭亡也就指日可待,因此可以说这一战决定了天下大势。

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仍然不能齐心合力,各自逡巡不前,都在观望别国,不希望自己的实力受损,可以说如果没有项羽的破釜沉舟毅然决战,各诸侯国的下场就是被秦军逐一击破。项羽以少打多,九战九胜,擒获王离,逼降章邯,以一己之力将四十余万秦军消灭,吓得各诸侯参见项羽的时候都是跪着前行。可以说,推翻秦国基本就是由项羽这一战的胜利而奠定的,至于刘邦先入关中,迫降子婴,不过是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罢了。

而灭秦之后,项羽分封天下诸侯,自称西楚霸王,为诸侯之首,实际上他的地位就相当于春秋战国时的周天子了,可以号令天下。项羽以如此大功及地位,入选本纪顺理成章。

其二,随着刘邦的地位水涨船高。

首先,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肯定是要在本纪中出现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作为曾经册封刘邦为汉王的项羽,作为刘邦争夺天下最主要的对手,项羽的身份一定要和刘邦匹敌,这样也能从侧面衬托出刘邦的厉害。道理很简单,项羽的地位越尊崇,越显得刘邦建国之不易,形象之伟大,有一句话说的好“你的竞争对手决定了你的高度”,所以既然刘邦肯定要进入本纪,那么他的竞争对手也要有相似的身份才行。

这是出于一种政治需要,可以理解。

本纪不是对人物身份的定位,而是在历史中给人物的历史定位。项羽人称“西楚霸王”有号有国,自成一朝,项羽在历史上起了很大作用,影响力很大,与帝王一样,不一定是帝王,推动了历史进程。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可以看成他的解释。他说:“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总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首先项羽不和从前的帝王一样,由继承而来,而是个人从平民奋斗最终得到(更加应该得到嘉奖),其次,他亲率诸侯参与直接战斗颠覆了暴秦,而且他主持分裂天下,所有的政事都由其定夺,称号为“霸王”,这些都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奇人。基于以上原因,项羽该入本纪。也是司马迁对他历史地位的认同。

项羽为什么进入本纪,据《项羽本纪》所载: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本纪或简称纪,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另外项羽也是无皇帝之实,却列本纪,主要是因为司马迁认为其在当时有如同皇帝般的领导力。

项羽本纪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司马迁写史记,有两处例外,一是项羽入本纪,二是孔子入世家。

本纪是记述帝王的,世家是记述诸侯的

孔子没有当过一天的诸侯,但后世尊他为素王,比诸侯还高。司马迁的时候虽然还没有确定这个说法,但司马迁也认为孔子的功绩非世家不能当。至于项羽入本纪,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所以将他列入本纪,可算一个特例。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而在《史记》中,本纪所记录的都是帝王,事实上项羽并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把他归入帝王行列则表现了对项羽的敬佩和尊重。

项羽进进本纪只见于《史记》中,是因为太史公对项羽推崇备至。

首先项羽本名叫项籍,字羽,被太史公尊称为项羽,受其影响,天下人就只记得项羽而忽略了项籍。

项羽志大才疏、凶残暴虐、刚愎自用,但他却是中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说秦末的农民起义,秦末的起义应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陈胜吴广起义为起点,项梁战死为终点,这个阶段旧时六国贵族宗室借助各路起义军力量纷纷复国,而后讨伐共同的敌人秦国,直到章邯大军反攻杀死项梁。

第二个阶段是项羽杀帅夺权直到分封天下诸王,这个阶段是旧有秩序的覆灭和新秩序的建立。

项羽是第二个阶段的主角,史记记载他小气候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就是这样一个项羽仅凭着自己的勇武,在项梁战死兵权被夺的绝境中逆风翻盘,击溃秦军主力天下诸侯无不跪服。

项羽所能取得的成就是中国自古以来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

太史公对个人英雄主义极其推崇,比如游侠列传刺客列传中太史公对他们都极尽赞美,所以把项羽列入本纪之中,这也是《史记》最早无法流传的原因之一。

到了后世,班固的汉书就将项羽放入了《陈胜项籍列传》,这无疑是符合汉朝统治阶层的需要。



项羽为什么攻打秦国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于楚国将门之家,尤其是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期,项燕成为了楚国抵挡秦军的最后一个王牌,项家的地位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提高。

可惜人力有尽时,项燕也终究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秦始皇派60万大军由秦将王翦率领,一口气灭掉了楚国,项燕也在这次战役中兵败自刎,临死前,项燕发下宏愿:“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自此楚人便以此为志,矢志要灭亡秦国。

项羽是楚国将领项燕的后代,秦国把楚国灭国了当时楚国的守城大将就是项羽的爷爷项燕。秦国跟楚国是世仇!项羽在其叔叔项梁的养育下长大,项家是楚国将门所以项梁从小教授项羽兵法。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项梁也拉起队伍起义反抗秦朝。项梁在战争中被秦国大将章邯打败身亡,反秦大业就交给了项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qiwen/591827.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隋朝和唐朝李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有何异同?下一篇: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诵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