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元末元军的战斗力 元朝打战厉害的人物是谁

导语:元末元军的战斗力曾经十分强大,能够征战四方,而元朝打战厉害的人物则是忽必烈。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目录导航:

  1. 元末元军的战斗力
  2. 元朝擅长什么
  3. 元末明初经典战役
元末元军战斗力

元朝末年军队的战斗力下降的十分厉害。根据元史中的记载,蒙古统治者将“军籍”作为“军机重务”,严禁汉人翻阅查看数目,即便是皇帝身边的负责军队事务的高级官员,也只有那么一两个人知道。故此虽然元朝有着将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军队的数量,却一直是一个谜,在各种文献中也没有留下什么记载。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元朝的军队数量很多。

军队的组成,有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央宿卫军,另一部分是地方镇戍军。在元军的内部,同样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武夫们还有三六九等之别。

先说中央宿卫军:

组成部分有“怯薛”和“侍卫亲军”两部分。

怯薛

“怯薛”,根据游牧民族的翻译来说,有“宿卫”的意思,根源来自成吉思汗的亲信部队,也就是他的护卫军。在忽必烈主政时期,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充、重组,元中后期时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官宦子弟,人数过万。

“怯薛”出征,那代表的即是元帝出征,而且也只有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会出征。在平常的时候,“怯薛”负责皇宫的包围工作,还兼任着皇室的杂役工作,虽然听起来有些怪,但地位却非常的高,福利待遇算是元军队中最高最好的,根据元人·姚遂的记载,全国的官员出身是“怯薛”的,高达十分之一。

因为中后期的元朝皇帝很少出征,致使“怯薛”长期不经历战争,也不积极训练,故此比起开国时期的“怯薛”,元中后期的“怯薛”本质上成了“少爷兵”,战斗力极差。

侍卫亲军

这支军队本质上,应该叫做“禁军”,是忽必烈参考了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中央禁卫军所建立的,最繁盛的时候,兵力应该有二十万往上,发展到元顺帝时期,已经成为了元朝的主力部队。

这支部队细分的话,可以大致分为四类:“汉人卫军”、“色目卫军”、“蒙古卫军”、“东宫后宫卫军”等。

比起“怯薛”,这支主力部队的待遇就差多了,他们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着元帝国首都“大都”(今北京)的安全,也肩负着时刻出征的任务。而且,为了减少朝廷的财政负担,他们还需要屯田自己准备军饷,以及对各种存在的徭役负责,故此战斗力也大打折扣。

再说地方镇戍军:

蒙古统治者为了高枕无忧,在全国的范围内布置了大量的军队,一块统称为“地方镇戍军”。

组成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蒙古军

作为以蒙古人为主要统治阶级的王朝,“蒙古军”是地方军队的嫡系,地位也自然是“高人一等”。

他们的成分,有直属于中央的武装力量,还有一些是贵族的私人武装。

主要的任务,是负责蒙古本土、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

(有一种说法叫做“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元朝对于老家这个“龙兴之地”,和满清王朝的态度差不多,都是非常的重视,而且为了促进这这里的发展,不惜剥削其他的地区、迁移大量人口、运输大量物质财富。一些在这里生活的蒙古军人和贵族,经常可以得到中央王朝的大量“岁赠”,日子不错。)

探马赤军

(单说名字,其实是有争议的,对“探马赤”的解释,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法国的汉学家保罗·伯希和的认为,它是来自于唐朝的“达摩支”、辽国的“挞马”,前者有“扈从”的意思,后者则是“前锋”的意思。)

探马赤军是从各个蒙古部落的各个千户、万户的组织中抽调出来,从事镇守、前锋等任务的军队。

军队的组成,出来蒙古人之外,还有汉人和色目人,因为主要是来自于蒙古部落,所以在蒙古贵族统治阶级的眼中,算是自己人。

他们一般驻守在北方的各个要省之中,有固定的镇戍地区。军中的大量牧民逐渐适应了农耕,并参与屯田。

探马赤军是作为地方镇戍军的中坚力量存在的,故此征战和戍守的任务比较多,但待遇不算好,加上长期出征远征,干着一些这样的工作,故此一些军人陷入了贫苦中,为筹集军费,史载存在卖儿女的行为。但比上固然不足,可比下却有余,比起汉军和新附军,他们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

汉军、新附军

虽然名为汉军,但实则组成是北方地区、川蜀部分地区、云南部分地区等各族人民。

而新附军组成,基本都是那些南宋降军改编而成。

因统治者的偏见,对军队人民民族的分等级看待,故此这两支部队算是“后娘养的”,地位低,待遇也差,而他们驻守的地区,是距离元朝政治中心较远的南方,常常没有军饷可领,士兵普遍贫穷,而不打仗的时候,也都是干着又苦又累又脏的工作,不谈战斗力,仅士气就非常的低。

影响战斗力低下的主要原因:看出身

军户制

元帝国的军队,不管是陆军水师,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采用的军户制度,也就是世袭制度,那些当官的,世世代代都是官,当兵的,那世世代代都只能是兵。(明朝的军队制度也是这样,据资料看是听取了刘伯温的建议)

这样搞,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好的上不去,坏的下不来,反而纠结于出身问题,这也是导致了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的原因之一。

管理制度

除了官、兵讲究出身,官与官、兵与兵也看。

在元朝消灭南宋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的反抗一直不息,但就规模来说,都非的小,持续时间也有限,故此诸多的军队都是过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日子。那些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将领,后代子孙们都沉迷到了声色犬马之中,训练有素成了过去式,以蒙古、色目军队最为突出。

军队的汉人、南人也难以保持战斗力,源自蒙古贵族统治阶级的极度猜忌和故意压制,鼠目寸光的他们搞出来一堆荒唐的法律,有代表的就是五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百姓们很难拥有武器。军队上也是这样,对汉军和新附军非常的防范,出征时才发武器,回来后都收缴回去,训练非常的不方便,发展到了后来,干脆“废武事不讲”。

总结来说,元末的军队战斗力低下,完全是元帝国自己玩成这样的,立国不到百年,曾经可以站在世界巅峰的军事力量就已经腐朽衰败的不成样子,指挥官差劲,普遍碌碌无为,军队的中下层军官也是学的有模有样,都没有了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士兵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是他们有着使用火铳等世界上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机会,也是不堪一战,毕竟决定战斗胜负的,并非是武器,而是人。军队超乎想象的腐败程度,还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根据宋濂的文集中描述的,元朝的一些地方军队,士兵们打着执行公务的名义,在街头拿着刀戟吓唬路人,以抢夺财物。

严酷的事实是,当元朝的军队已经丧失了保卫江山的能力的时候,内忧外患已经悄然来临,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起义在等着这些军队……

元朝擅长什么

元朝时期擅长征战领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元朝因为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而且蒙古人当年最擅长的事情是打仗和扩大疆域,对于战后管理以及治理方面的能力,却十分缺乏,蒙古人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他们深知自己不适合搞管理,在每次打下江山之后,就把管理江山以及治理江山这件事情交给色目人与汉人去做,其中色目人做高级管理者,负责制定管理方案,汉人因为蒙古人不敢完全信任,只能做低级管理者,负责执行任务。

元末明初经典战役

无独有偶,元朝末年,以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为首的起义军的势力很强大。这些农民起义军之间,表面上看大家目标一致,都是反元。可实际上却恨不得一口吞掉旁边的起义军,这些农民起义军将领这么卖力,不就是为了自己当时皇帝吗,但是,皇帝只能有一个。

这些农民起义军,他们之间经常会时不时的出现互殴。而且事实上,他们都只拿出了一小部分的精力跟朝廷斗争。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和其他起义军的斗争上。后来形成了朱元璋和陈友谅两股势力,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死大战。而这场战役才是真正的“赤壁之战”。

鄱阳湖大战

根据史料记载,陈友谅兵多将广,来势汹汹,大有要一口吃下朱元璋集团军的意思。但是,陈友谅部队中大多以北方人为主,不善于水战。于是就出来大家很熟悉的情节,为了防止部队出现晕船现象,就用铁链把战船锁在一起,这样就会在水面如履平地。朱元璋一看这情况呢,想出来的办法竟然也是一样的。趁陈友谅不防备,半夜里,就借着点风势,点着了放满燃料的小船就直接冲到了陈友谅那边。是在一个封闭的湖里,跑都跑不了。最终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做了皇帝。

鄱阳湖大战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完全就是根据鄱阳湖之战,依葫芦画瓢写下的赤壁之战。实际上文学家罗贯中不光会写文章,他还会打仗,还亲自打过仗。他其实作为一位谋士的身份亲身参与了元末的农民起义。而且算的上是一个“诸葛亮”似的人物。史书上记载,罗贯中胸有大志,刚好赶上元末社会动荡,很多的读书人都投笔从戎,参加了起义军。投奔在张士诚账下,后又转投朱元璋。

定边之战,是发生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云南定边府,以明朝开国著名将领沐英为总指挥的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此战不仅彻底中止了元末明初雄霸于中南半岛的麓川王国的迅速扩张,也使得新生的麓川王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明朝抗衡。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708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中国十大珍稀动物有哪些 科学家揭示猛犸象抗寒基因:不应克隆猛犸象下一篇:古代小三的生活真的如传说中那么惨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