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东周列国志最早版本 东周历史书简介

导语:《东周列国志》是东周时期记载列国历史的一部重要书籍,最早版本已经流传至今。它详细记载了当时列国的国君、都城、人口、军队、风俗等方面的情况,为后人了解东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

目录导航:

  1. 东周列国志最早版本
  2. 东周列国志故事概括
  3. 一口气看懂东周
  4. 东周列国志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5. 东周列国志是国学书吗
  6. 东周列国志之后的史书
  7. 东周列国春秋篇出自哪本书
  8. 东周列国传全集介绍
  9. 东周列国志有多少史实
东周列国志最早版本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东周列国志故事概括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讲述自周幽王无道失国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厉史小说,作者将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生死兴衰描写的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使各人物的形象都生动地展现在眼前,从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可以通过历史事迹明辨是非。

全书包含了很多故事,个个精彩,令我手不释卷,读起来随故事情节时而惋惜,时而愤怒,时而感叹……足智多谋的齐桓公,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爱惜人才的秦王,还有很多大将和仁人志士,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今天仍值的我们去学习。比如上演“将相和”的蔺相如和廉颇,蔺相如为了家国百姓、为了团结和平,在廉颇一味挑衅时并没有斤斤计较,反而十分理解廉颇。反之廉颇,在他得知蔺相如的想法后,负荆请罪,万分钦佩蔺相如,后来两人一同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他们的宽容之心、大局观念令后人也为之动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贤臣明君为国家的兴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智慧过人的管仲推动了齐国的进步,重耳带领普国成为称霸中原的盟主,荆轲将生命置之度外去刺杀秦王,先国家而后私报的蔺相如维护了赵国的利益……

卜世上下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读史可以明智,读《东周列国志》让人认识贤臣明君、奸诈小人,使读者懂得了好坏只在一个字:贪。贪心不足,败事有余。人的眼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一红,心就黑了!做人只要不贪心有余,就不会走下坡路。做人当自做像心胸开阔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有是非大局观念的管仲、以德为先的孔夫子。

一口气看懂东周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开始,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周朝被秦所灭为止,东周共传国君25位,享国共计515年。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铁器被广泛的使用,战略思想和军事战术领先同时期其他国家数百年。

故事的开始,我们还要从镐京之战说起。

镐京之战后,申、鲁等诸侯国拥立了被周幽王废掉的原太子姬宜臼为王,建立了东周,史称为周平王。

但经过战火洗礼的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加之镐京一直处在犬戎的威胁之下,周平王只好在晋国和郑国的护卫下,将都城迁到了洛邑。

与此同时北虢公姬翰等十几家诸侯,也在一个叫携的地方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

自此,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直到公元前760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出兵杀死了周携王,这才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稳定了东周初期的局势,史称“文侯勤王”。

但自此周王室已经空有天下共主的虚名了,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郁愤而终,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历时800年的周王朝走向了终结。

东周列国志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东周列国志》是明小说家冯梦龙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五百多年间,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胸怀大度的王侯,有勇有谋的将相和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东周列国志是国学书吗

不是。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

答:不是。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史书, 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各个诸侯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虽然它的内容与《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类似,但它不是国学书籍,而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是。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五百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基本叙写依据,把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东周历史很有条理地贯穿起来,在语言上也经阅读史籍原著更为流畅明快。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作者以西周由盛而衰的大背景为引子,以“春秋五霸”为主线,构成了全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以“战国七雄”为主线,叙写到六国关于秦,天下统一。春秋战国许多寓意深刻、可歌可泣、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如“齐恒公春秋始霸”“伍子胥险过昭关”、“刺奏王图穷而匕首见”等,都写得颇得精彩;另外,对一些疑难的历史问题,作者也写出了自己的看法。

清代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 “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

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 □,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不是国学书,这个东周列国志是属于演义小说,是一部描写东周列国时候的事情,也是一部比较好的书,里面成语故事很多。

东周列国志之后的史书

《东周列国传》成稿于明末,由大文学家冯梦龙杜撰。以东周至春秋诸侯纷争、最终秦朝建立为时代背景,兼杂多家史料典籍,跨越500多年的历史空间,整部书用明代白话文写成。

《东周列国传》已经读完,不妨尝试着去读一下《元史》。因为中国各朝代有一个传统,后朝要为前朝作史。《元史》作为明朝人写的,在措辞方面读起来应该不会太过于艰难。

读完《元史》以后,可以接触一下《宋史》、《金史》、《辽史》往前推一个朝代的史书。

东周列国春秋篇出自哪本书

出自《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东周列国传全集介绍

《东周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叙写周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

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各国征战不断。其间谋臣摇唇鼓舌,武将东征西讨,天下多事。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曹刿论战、弦高退敌、赵氏孤儿、二桃杀三士、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复国、商鞅变法、西门豹治邺、孙庞斗法、苏秦合纵相六国、屈原投汨罗江、田单复国等。

东周列国志有多少史实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者毕竟是写小说,很多地方采用了野史,也有不少按照自己的好恶对历史人物进行了修改,加进了不少宿命论和善恶报的故事。基本上我觉得史实占六七分吧。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

《东周列国志》就好比《三国演义》,自称“编年取法麟经”,并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咋一看仿佛一部编年体史书。

但其中不乏许多民间故事传说,其中穿插许多与史实严重不符的部分,如秦孝公临潼斗宝等,也充斥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天命论的。

这本书的作者冯梦龙也不是什么史学家,而是和罗贯中一样的小说家。他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所以,《东周列国志》自然谈不上绝对真实,不过,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其已经是非常优秀了。其精彩程度,不逊《三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767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李白的原名是什么?为何他的父亲要隐姓埋名?下一篇:三千年前是否存在高智能追踪武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