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元朝统一的时间 元朝皇帝如何继承皇位

导语:元朝皇帝继承皇位有一定规定,一般是由前任皇帝的儿子继承,但也有例外。元朝的皇帝们大多数是通过较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暴力手段得到皇位的。

目录导航:

  1. 元朝统一的时间
  2. 元朝英宗皇帝传位给谁
  3. 蒙古帝国汗位继承顺序
  4. 元朝是如何逐步统一全国的
  5. 元朝汗位是怎么继承的
  6. 元朝灭亡的原因和元朝皇位继承制有没有关系
元朝统一的时间

1271年。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1276年,元朝铁蹄马踏临安,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了。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从此,中华民族进入水深火热之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朝统一的时间是1271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元大都(今北京市),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孛儿只斤·忽必烈定国号元朝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统一中国的年份是1279年,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但是元朝是1271年建立,1368年灭亡,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统一中国的年份是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但是元朝是1271年建立,1368年灭亡,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英宗皇帝传位给谁

元朝英宗皇帝死后,是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继位,他是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的第十位大汗。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坐上皇位的方式并不光彩,他是通过谋权篡位登基为帝的。

元英宗是元朝的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其名为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据记载,元英宗自幼受儒学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英宗继位之后,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对朝政大加改革,此举引起了他母后的不满,所以他母后联合铁木迭儿想要废除元英宗,但是被其察觉,先下手铲除了其党羽。

公元1322年,元宗母后及铁木迭儿相继离世,英宗专任拜往,并表达了自己励精图治,改革朝政的决心。

公元1323年,尚存的铁木迭儿的余党联合当朝官员发动政变,他们秘密的派遣自己的心腹去漠北,在元英宗启程返京的途中将其刺杀,也就是著名的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中元英宗被害身亡,当时的晋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继位为帝,改元泰定,即泰定帝。泰定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的孙子,元显宗麻剌的儿子,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因为继承了父亲的晋王爵位,被派往漠北镇守,从而失去了继位的机会。元英宗在南坡之变中被害,跟他有很大的干系。

加上最终是他被拥立为皇帝,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他谋权篡位。

蒙古帝国汗位继承顺序

一是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

二是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

三是贵由,窝阔台长子。

四是蒙哥,成吉思汗四子拖雷长子。

五是忽必烈,拖雷的第四子

蒙古帝国分裂后每一个汗国的可汗都是成汗的继承人,无法排顺序

如果从蒙古本土排的话:

1,成吉思汗

2,窝阔台汗

3,贵由汗

4,蒙哥汗

5,忽必烈

6,元朝帝王谱

再之后,是北元的历代可汗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是孛儿只斤·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

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的遗志扩张领土,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他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在位期间,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谥号英文皇帝。

大蒙古汗国世系(1206-1634)

1、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 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 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 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 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国(定宗后) 1248-1251

7、宪宗蒙哥(睿宗长子) 1251-1259

8、世祖忽必烈(薛禅汗,睿宗次子) 1259-1294

9、成宗铁木耳(完者笃汗,世祖次子裕宗真金三子) 1294-1307

10、武宗海山(曲律汗, 1307-1311 ,世祖次子裕宗次子顺宗答啦麻八剌次子)

11、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顺宗三子,武宗弟) 1311-1320

12、英宗硕德八剌(格坚汗,仁宗次子) 1320-1323

13、泰定帝也孙铁木耳(裕宗长子显宗甘麻剌长子) 1323-1328

14、天顺帝阿速吉八(剌察八黑汗,泰定帝长子) 1328

15、明宗和世剌(呼图克图汗,武宗长子) 1328-1329

16、文宗图帖睦尔(扎牙笃汗,武宗次子) 1329-1332

17、宁宗懿麟质班(超克图汗,明宗次子) 1332

18、顺宗妥欢帖睦尔(乌哈葛图汗,明宗长子) 1332-1370

19、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顺宗长子) 1370-1378

20、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顺宗次子) 1378-1388

21、恩科卓里克图汗(脱古思帖木儿长子) 1389-1392

22、额勒伯克汗(脱古思帖木儿次子) 1393-1399

23、坤帖木儿汗(额勒伯克汗长子) 1400-1402

24、额勒锥特穆尔汗(本雅失里,额勒伯克汗次子) 1408-1410

25、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额勒锥特穆尔汗之子) 1411-1415

26、岱总汗(脱脱不花王, 1433-1451 ,脱古思帖木儿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子阿寨台吉长子)

27、乌珂克图汗(麻尔可儿小王子,岱总汗三子) 1454-1465

28、摩伦汗(脱古思太子,岱总汗长子) 1465-1466

29、满都古勒汗(满都鲁,阿寨台吉三子,岱总汗弟) 1475-1479

30、达延汗(巴图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子 1480-1517 ,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

31、塞音阿拉克汗(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 1517-1519

32、阿剌克汗(博迪,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长子) 1519-1547

33、库登汗(达赉逊,阿剌克汗长子) 1548-1557

34、札萨克图汗(图们,库登汗长子) 1558-1592

35、薛禅汗(布延,札萨克图汗长子) 1592-1603

36、库图克图汗(林丹汗,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长子) 1603-1634

37、额哲(库图克图汗长子) 1634

蒙古帝国顺序表: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乞颜氏、孛儿只斤蒙古人。成吉思汗于1162(壬午年)年出生于蒙古贵族世家。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汗统治了全体蒙古,成为蒙古部第一个称汗的首领。

合不勒汗弟俺巴孩汗、成吉思汗伯祖父忽都剌汗都做过蒙古部主。成吉思汗的父也速该,母斡额仑,其父为忽都剌汗之后的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夫人有孛儿帖格勒真、忽兰、也遂、也速干等。

1189年(己酉年),被推举为全蒙古可汗,尊号成吉思汗;1206年(丙寅年)统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称大汗。1227年(丁亥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元朝忽必烈追谥成吉思汗为太祖。二窝阔台汗窝阔台,1186年(丙午年)生,成吉思汗三子。

成吉思汗逝世后由季子拖雷监国。根据成吉思汗遗嘱,窝阔台于1229年(己丑年),44岁即大汗位。

元朝是如何逐步统一全国的

①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兼管大都及附近地区。

②全国施行行省制度。

③设立宣政院负责西藏及全国佛教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④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实行民族分化制度

1234年金朝覆灭后,南宋军依照与蒙古的约定,北上收复开封和洛阳。但是蒙古贵族背弃盟约,用武力阻止宋军收还河南诸地,于是蒙古同南宋的战争开始了。此后四十多年,蒙古军连续攻击南宋。

1251年,蒙哥继承窝阔台的汗位,又大举攻宋。由于四川宋军防守严密,蒙哥汗采取绕道吐蕃,攻取大理,然后南北合兵进攻南宋的战略。

1253年,蒙古军攻入云南。1256年,大理国八府四郡悉皆降附。

1258年,蒙哥汗再次出动三路大军进攻南宋。他自率主力进攻四川,将近一年才进到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合州军民坚守9个月,蒙哥汗重伤致死,蒙哥军被迫北撤。

1272年,忽必烈再次对南宋发动进攻。元军集中兵力围攻长江中游重镇襄阳、樊城。襄、樊军民英勇抵抗。由于南宋朝廷以宰相贾似道为首的投降派不予支援,最后城破失陷。元军由水陆两路东下,于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皇太后带领小皇帝赵显投降,南宋灭亡。但是,抗战派将领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赵X(上下结构日正)、赵昺做皇帝,继续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元军。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1279年,元军进攻南宋最后一个根据地山,陆秀夫背负赵昺投海而死。元朝统一了中国。

元朝汗位是怎么继承的

元朝汗位的继承分为两部分,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期间,都是由库里台大会推举,所以库里台大会是掌握蒙古皇位继承大权的。这个时期,蒙古还是奴隶制政权,至少还没有封建王朝化。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库里台大会的权利被削弱,蒙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皇位的继承和中原王朝一样,以皇帝的诏书为准。

元朝的汗位继承比较混乱,有的是兵变上来的,有的是被大臣支持的,有的是先封为王后来继位的。

元朝灭亡的原因和元朝皇位继承制有没有关系

没有任何关系。元亡的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武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整个世界都险些被她征服。如此高的武功,却执政不过区区九十年。这还是以她建国号算起,如果加上南宋的顽强抵抗以及元末红巾起义,元朝真正统治中华大地的时间是不足九十年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第一,是民族政策出了问题。元朝把全国的国民分为四等。一等国民是蒙古人,享受着特权;二等国民是色目人,色目人是西北地区的民族和欧洲人,有着较大自主权,原则上讲是法律定义上的国民,人身安全和财产都受保护;三等国民是汉人;四等国民是南人。汉人和南人主要还是以汉族人为主,遭受压迫和歧视。这种压迫至今想来,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少有。举个简单例子,汉族人结婚,新娘子得给蒙古人睡上三夜。

此外,元政府还把全国的行业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排在第九,连妓女都不如。这也是把知识分子叫作“臭老九”的来历。

在中国的历史上,冷落、迫害知识分子的有两个朝代,除了元朝,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秦朝——“焚书坑儒”。如果一个政府,不看重知识分子,不依靠知识分子,那么科技文化必然落后。然而,历史也有惊人的相似,秦朝和元朝两个朝代都短命,这当然绝不是偶然。

元朝政府取消科举考试,一大批文化人士受到冷落,连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也没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虽然,中间开过几次科考,但时开时停,压根儿,元政府就不想让知识分子参与政事,这样知识分子就拒绝与元政府合作。任何一个朝代,一旦离开了知识分子参与国家的治理和管理,社会很难得到进步和发展。加上元朝政府的民族压迫,占人口多数的汉族人是下等人,民族矛盾从建国起,就非常剧烈,元朝统治的危机就这样包藏在他们貌似强大的武力之中。

第二,是腐败。“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像历朝历代灭亡之前一样,蒙古贵族靠侵占、掠夺各民族人民的财产,聚集了大量财富,但是,广大的老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元朝贵族依旧不满足,不断剥削压榨各民族人民,依靠掠夺来的财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由于精神空虚,他们并不珍惜这种富裕生活,经常比富。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著名的元朝清官张养浩,看到了元朝的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在《潼关怀古》中写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元朝实际社会现状。

第三,内部争权夺利。这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事实上,当红巾起义时,元朝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从他们镇压红巾起义,就可以看出,几乎是所向披靡。但是,他们刚刚取得了一些成效,很快就出现了内讧,为了获取更多更大的权和利,元朝统治者互相倾轧,甚至出现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给农民军带来了难得的喘息。

所以,像元政府这样,从上至下不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心上,却争权夺利,不断加剧社会对立,自然,灭亡也就更快了!

从历史看,世界一致认为元朝有着强大的武装。但是它却短时间灭亡,让许多人都难以理解,甚至叹息不已。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810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屈原写的《离骚》 全文。节选一段加翻译 直到现在还无法解释的月球十个疑团下一篇:汉武帝与陈阿娇的誓言是什么?金屋藏娇是怎么回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