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元朝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元朝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导语: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元朝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录导航:

  1. 元朝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2. 元朝以什么著名
  3. 全真教在元朝地位
  4. 元朝大都在水陆交通中地位
  5. 元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6.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王朝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
  7.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一)政治上:

1、元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360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和割据的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这种大统一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也为它以后五、六百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2、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之同时,在地方推行了行省制,统管地方军事、行政、财政事务。当时全国共分设了11个行省。其中包括了唐时所谓的“羁縻之州”。行省制度是元朝的一个创举,是对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对后代行政区划影响很大,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二)经济上: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内经济的发展。元代的农业生产从总的来说,不是倒退,而是有所前进,但各地区的发展却并不平衡。

由于蒙古贵族在西征,攻金和灭宋战争中,俘虏了大批工匠,都集中到官营手工业局、院。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手工业局、院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规模较大,分工很细,能工巧匠多,故而生产有了发展。手工业空前发达,其规模和产量远在宋、金之上。总之,元代的工商业保持着相当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均超过前代。

(三)民族关系上:

元朝的大统一为国内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中国由各民族间的相互厮杀的战场变成了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因此在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新高峰。

元朝以什么著名

元朝以戏曲著名。

元朝是蒙古人统治的国家,汉人地位比较低,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没有统治汉族和治理非游牧民族的经验,国家表面上一片安定详和,但私底下的民族矛盾一定很激烈,很多汉族文人想效仿前代,在仕途上有发展是相当难,多数只能在政府中做个下层官吏,俸禄低,还受气。

所以多数文人离开了官场和仕途,转向民间和江湖,愁闷和才华无处安放,戏曲创造成了一个渠道。所以,元代的戏曲比较出名,而且含金量高。元朝有四大戏曲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随便拿出哪一个,都有叫得响的作品。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家喻户晓的人物!还有就是当时的中国领土是历代最大的!元朝的蒙古铁骑
2 开创行省制度,首次对西 藏、台 湾进行直接统治
3 黄道婆
4 元曲 汤显祖 《牡丹亭》
5 元朝青花瓷,价值很高,存世很少。
6 元朝疆域历代中最大
7 元朝皇位更迭频繁,皇室兄弟内部夺权厉害

元朝军队人员虽然不是最多的但是它的实力确实最强的没有之一,这从它对外战争就能够看出:

在中国国土蒙古先后攻克西夏、金和南宋。

西域方面,为了建立通往西方的道路,早在成吉思汗四年到成吉思汗五年就让新疆东部的畏兀儿与伊犁河谷的哈剌鲁先后归顺。当金朝迁都并将要灭亡之际,中亚新兴大国花剌子模在沙阿摩诃末时期崛起,该国讹答剌地方大臣海儿汗前后两次屠杀蒙古商队并侮辱蒙古使臣,成吉思汗遂决心发动第一次西征。

成吉思汗十三年蒙将哲别杀死占领西辽并称辽帝的屈出律,攻占塔里木地区,史称蒙古攻西辽之战。成吉思汗十四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主力军十万西征花剌子模。由于沙阿摩诃末抵挡不了蒙军攻势,畏惧而逃,在屠杀掉花剌子模的40个城镇之后,花剌子模也于成吉思汗十六年亡国。成吉思汗命速不台和哲别追杀摩诃末,摩诃末最后死于里海。其子札兰丁于八鲁湾战役英勇抗敌,最后南逃印度,并于成吉思汗十九年复国于大不里士。

全真教在元朝地位

成吉思汗接见丘处机,告诉成吉思汗“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治理天下应该“敬天爱民”。虽没有得到他的完全认可,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杀戮。

经过一年相处,丘处机决定东归,大汗依依不舍,派五千精骑护送,免除全真教赋税。后来,成吉思汗赐丘处机虎符玺书,并把金朝的御花园赏给全真教传道。从此丘处机得以全力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观,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的地位。全真教进入全盛时期

元宪宗时期,全真教受到打压,诏令除《道德经》外,其余道经一概焚毁。经此一役,全真教日渐衰弱。明、清以后,全真教更加衰落。

全真教本身是道教的一个主流门派,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早在蒙古人早期时,蒙古一直信奉萨满教,这个萨满教是蒙古土生土长的,可以说是蒙古的国教,但后来道教一度在蒙古盛行,大有代替萨满教的势头,但没过多久,就随着蒙古的政治因素而变弱。

说到全真教在蒙古的兴起全要得力于全真教丘处机道长,也就是射雕中经常在蒙古跑的道长。当时全真教是金国有名的大教,而丘则被世人称为活神仙。在铁木真成为思汗后,邀请其到蒙古探讨长生之术,但其由于国家原因真到后来才去了蒙古。至于国家因素暂就不多说。丘到了蒙古后受到铁木真的厚待,并为其修了长春宫。之后蒙古国多个政权要人都十分器重道教,给其修了多个道观。再来说国家原因,当时金国道教信徒超级多,而蒙古为了更好的加强对灭掉金国,也重视了全真教,以缓解金人对蒙古的仇恨情绪。不过,可惜的是,在蒙古人完全拿下金国后,全真道教的政治作用就不大了,然后就被藏传佛教给顶了下去。

在元朝的各种宗教中,以佛教最受蒙古的重视。元代佛教各派别中,喇嘛教的地位最高,享有特殊地位和特权。成吉思汗尊封喇嘛教八思巴为法王、帝师,一时喇嘛教风头无两。在这之前,全真教也有过高光时刻。

“全真七子”的丘处机成为掌门人后,由于信徒众多,全真教在北方名声大振。丘处机年届七旬,鹤发童颜、碧眼方瞳,外界纷纷传说他有“长生不老之术”和“治理天下之术”,更有甚者传言丘处机300多岁了。这些传说传到老年成吉思汗的耳朵中,成吉思汗写信诚恳邀请丘处机西行传道解惑。

一年之后,丘处机带领弟子在阿富汗见到60多岁的成吉思汗。丘处机告诉成吉思汗“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治理天下应该“敬天爱民”。丘处机的“秘方”并非成吉思汗的真正需要,并没有得到他的完全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杀戮。

当时地位还是蛮高的,全真教,又称全真道或全真派,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於河南终南山所创。王重阳仙游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及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更因随同成吉思汗西征,而使全真派在元朝得以壮大。全真教
全真教是金代兴起的北方三个新道派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派别,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入道者称全真道士而得名。全真教创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全真教是后期道教最大的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思想非常鲜明,这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元朝大都在水陆交通中地位

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优越的交通环境:向南,有许多条道路直通中原各地。向东,也有许多条道路直达海边。向西,经紫荆关可直达晋陕地区。向北,出居庸关、古北口可达蒙古大草原。向东北,出山海关(古称榆关)可达东北各地。因此,北京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陆路枢纽。到了元代,蒙古帝王把这里定为都城,使元大都城成为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

(一)陆路交通与驿站

元朝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上千座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庞大的交通网络,其网络的末端甚至能延伸至境外很远的地方。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元大都。这个网络加强了全国各地与大都城的联系,也加强了元朝政府与周边各国的联系。

在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中,有着大大小小的网点,也就是那上千座驿站。元朝政府规定,要由百姓为驿站提供服务,在当时被称为“站户”。一座小驿站要由几十户民众为其提供服务,而一座大驿站则需要数百户甚至上千户民众为其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有:为来往的政府官员和使臣提供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为政府运送各种物资。据《析津志辑佚》记载,元代的大都驿站,按照规定应该有1000余匹马和700余辆车。据此估算,为大都驿站提供服务的站户百姓应该有数千户之多,这些百姓为保证交通网络的畅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二)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北京地区不仅是陆路交通的中心,而且有着十分便利的水路交通。早在隋代,隋炀帝为了远征辽东,开凿了一条人工大运河,其北端就在今天北京的通州境内,史称“隋唐大运河”。这条大运河的开凿对北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北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到了元代,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条大运河的作用,对其加以改造,特别是对长江以北的河段进行了较大调整。原来的隋唐大运河自长江以北即向西开凿,到了河南境内,再向北延伸。元朝政府将河道直接向北开凿,经江苏、山东等地,进入河北,然后与原河道相接,大大缩短了从江南到达京城的距离。同时,也免去了隋唐运河北上时的一段陆路运程,这条改造后的大运河被称为“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北端在通州,而其到京城又有40里路程,没有水路相接。早在金代,金朝政府就开凿了一条新运河,引卢沟河水途经京城,下接隋唐大运河,使其运输物资可以直达京城。到了元代,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政府又开凿了一条新运河,其线路差不多与金朝的运河相重叠,但是其所引用的水源是不同的。

这条新运河源自京城北面的昌平白浮泉,汇集西北诸水,穿过京城内的积水潭(当时称为“海子”),然后从城南向东,直达通州,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元世祖将郭守敬主持开凿的这条运河命名为“通惠河”。从此,从江南水运北上的船只,可以一直行驶到京城内的积水潭,不仅加强了京城与江南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京城的商业繁荣。

(三)海运的成效

元朝政府在改进运河漕运的同时,还尝试了更加便捷的海路运输。在攻灭南宋、统一天下之后,元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赋税收入,如何把这笔巨大的财富运送到北方的京城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显然,仅仅依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江南海边民众的建议下,元朝政府在上海打造了一批海船,又成立了专门负责海运的官僚机构,称“海道运粮万户府”,开始试行海运。

这时海边的民众虽然有些在海洋中的行驶经验,却不敢离开海岸线太远,故而运输效果不是很明显。至元十九年(1282年),第一批海运的粮食从江南出发,直到第二年才抵达大都城,共运送粮食46000余石。这次尝试得到了元朝政府的肯定,为此后海运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海运实践,负责海运的朱清、张瑄等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从平江刘家港起航,经万里长滩及青水、黑水二洋,直到成山,再由成山入莱州大洋,入界河口,可直抵大都城,大大缩短了海运的时间。此后,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利用海洋季风的作用,加快海船的行驶速度,从江南运粮食到京师,只需十日左右。而此后运送的粮食数量也在猛增,从最初的每年4万余石增加到了每年100余万石,最多时可达300余万石。

海运的开通也为另外两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一座是上海,另一座是天津。上海是江南海运的起点之一,当时只是一座小镇,因为有了海运,才开始被设置为县城。天津则是海运的终点,当时称为直沽镇。两座当代大都会的出现,溯其源头,始于元代的海运。

大都地区南接中原,东依大海,北靠草原,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大都成为整个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元朝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上千座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庞大交通网络,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元大都。为了保证大都粮食及其它物资的供应,元政府开辟了海运航线。漕运和海运是整个大都地区乃至元朝政府的两大经济命脉。

元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3世纪初,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环境。

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夏夷”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例如在史学领域极具影响的“正闰”说。

主张“四夷不得正统”,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于元朝亦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

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元朝政府官员的民族成份最为复杂;元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辽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编修的史籍,也在中国史学史上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之先河,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原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儒家经典著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

中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间涌现出一大批汉文著述家。

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藏传佛教在中原得以传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

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

对于元朝各种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迹”。

由此可见,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历史上出现过的人为的文化屏蔽现象,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普遍认可,“四海为家”、“天下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多元一体格局在统一的环境里变为事实。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王朝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1234年,蒙古灭了金国,统一北方。1271年,忽必烈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1276年,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南宋灭亡,元政权开始统治全中国,直到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天的北京),元朝灭亡。

元朝疆域空前广阔,这一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部分,台湾、澎湖也进入中国版图,该时期中外交通非常便利,中国和欧洲、中亚、东南亚的交往非常活跃,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在这时传入欧洲。蒙古政权进入中原以后,接受了汉文化,但是,在统治上却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元世祖忽必烈将国民分成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包揽军政大权的是蒙古贵族,汉人不得染指;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在朝中有一定的权力;汉人是第三等,包括原来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最后一等是南人,指的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方各族。四等人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不同的待遇,如汉人只能任副职,蒙古人和色目人才可以担任各级地方行政长官。

整个元朝民族歧视都很严重。在经济上元朝也有民族掠夺,西域商人有放高利贷的特权,许多中原人为了交繁重的捐税,向西域商人借钱,常常倾家荡产也还不清,特别是江南地区的税赋更加严重。所以,元朝统治者的统治始终没有能稳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加上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不过元朝虽然在政治、经济上都有若干倒退,但由于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也为中原文化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的统治有所放松,元朝一方面利用儒学作为统治思想,另一方面对其他宗教也很宽容,对佛、道的崇信有时要超过儒教。和前代相比,正统儒学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儒士在当时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加上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视,大批的文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许多人不得已通过向社会出卖自己的智力来谋求生存,他们不再依附于政权,需要独立求得生活资料,这既给当时文人的心态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又加强了他们同市民大众的联系。

元代各民族之间出现了大融合,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同时外来文化也被介绍到中国来,异质文化的进入影响了中原文化。再加上元统治者重视商业,工商业得到了发展,一些重要的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像元大都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中心之一,城市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城市居民娱乐需求的增加,而重商的结果是崇尚功利思想的流行,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崇义黜利的思想有了改变,商人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在一些作品中商人也成了歌颂的对象。

元代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新特点都对元代文学产生了影响。我们习惯上说的元代文学主要指从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到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的134年,包括各民族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而其他民族语言的创作因为资料有限,无法涉及。元代历史不长,但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却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活跃,因为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导致文学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除了传统的文学样式如诗、词、文等继续成为知识分子创作的文体外,像杂剧、小说、散曲等叙事文学、通俗文学也大放光彩,并开始取代传统的文学样式,成为创作的主流。

元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杂剧的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也有的在开头加上一个楔子,相当于序幕,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一韵到底,不换韵。元杂剧的剧本主要包括抒情用的韵文——曲词和介绍情节的散体——宾白,还有用来说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科。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有女角(旦)、男角(末)、演刚强或凶恶人物的净和演滑稽人物的丑四类。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元代杂剧创作和演出都十分繁荣,但因为长期以来对戏曲的轻视,很少有资料保存这方面的内容,从个别资料像钟嗣成的《录鬼簿》和贾仲明(有人说是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编》来看,元代(含元明之际)有姓名可考的作家有一百多人,剧目有七百多种,而现存元杂剧约162种,题材极为丰富,是对当时社会的全面反映。

元杂剧的发展大约以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前期是杂剧的高度繁荣期,作家、作品数量可观,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大都、真定、汴梁、平阳、东平等地,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人,后期随着南北统一,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北方城市的地位不及南方,所以,这时的杂剧作家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但是这时杂剧的数量、质量都比不上前期,比较有名的作家有秦简夫、郑光祖、乔吉等。

元曲中的另一部分——散曲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散曲在元代又被称为乐府。元代的散曲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一种抒情诗体,散曲既有遵守固定平仄格律的一面,又可以自由增加衬字,一到十字,字数不限,语言也主要是口语、俗语,所以散曲的形式更加灵活自由,表现范围也比传统的诗词有所拓展,散曲中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出现了大量描写妓女生活的作品,同时散曲中也溶入了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的心理和情绪。元代主要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雎景臣等。

元代在南方地区流传着用南方曲调演唱的戏剧,体制、声腔、乐器、风格都和用北方曲调演唱的杂剧不同,被称为“戏文”或“南戏”。元代的南戏不如杂剧流行范围广,多在东南沿海流传,留存下来的作品也不多,主要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琵琶记》。后来随着文人的加入,南戏的创作水平才有了较大的提高。

1279年宋朝厓山兵败,皇帝投海而死,标志着宋朝最后的流亡政府覆灭,也标志元朝统一全国。

崖山海战 ,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 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 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部分人评价这场战役,认为其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华)”这一说法。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统治者实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蒙古族文字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历史著作《蒙古秘史》诞生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864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热血华芬剧情介绍 南昌起义女兵失踪之谜:消失二十多人下一篇:暖的形近字 古代玉器大孔为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