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简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的艺术特色 有声讲座西汉历史

导语:《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是一幅反映汉朝边疆战争的名画,其艺术特色体现在将战斗与景色融为一体、马匹的神态栩栩如生、画面气势恢宏等方面。

目录导航:

  1. 简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的艺术特色
  2. 筒车的发明者
  3. 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4. 秦国时期有没有烟花
  5. 书的来历和历史
简评霍去病墓前马踏匈奴艺术特色

霍去病墓石雕

秦王朝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甚至希望在思想文化上能够一统天下。但艺术的发展是多元的,秦王朝覆灭的几十年后,中国在艺术发展上很快的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霍去病墓石雕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暗示匈奴必败的命运。石雕采用整石雕成,形式语言简练、夸张,在形体大的转折处进行了大胆而简洁的削凿,并在细节表现上采用了浮雕和线刻的手法,使得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大气,充满生命力。马下的匈奴人的特征处理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虽然整个人物形象造型简练,但在发式和胡须等面部特征的处理上进行了夸张的刻画,体现出了当时汉人对胡人形象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值得注意的是,雕塑的马上并没有将军的形象,而这一点却恰恰体现出了汉代雕塑之美的内涵--意至而形不至。艺术家以立马的彪悍和马下匈奴人的狼狈来暗示马上将军驱敌胜利的威武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说,这件雕塑作品所展示的既不是彪悍的战马,也不是垂死的匈奴人,它所展示的更多的应该是马上战功显赫、所向披靡的青年将军,甚至是整个大汉王朝国力的象征和代表,这也正是汉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特色--形式语言的象征性。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其他雕塑的造型语言也都应归结于此,《跃马》、《伏虎》等等都并非表现的是马、虎,而是用来象征青年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整个雕塑群以简练、夸张的形式语言,展示了一种深沉雄大的气魄,使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感受大汉王朝的巍巍国势。

这组雕塑以马踏匈奴为核心,是要纪念霍去病夺取祁连山、封狼居胥的伟大功绩。整座雕塑高1.9米,并重点突出了马匹腹部和遭压制的匈奴溃兵。由于花岗岩材质坚硬易碎,也由于汉雕刻风格的朴素幼稚,导致这尊雕塑无法像秦兵马俑一般栩栩如生。但还是努力的复原了战马身体细节,以浑厚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尖厚双耳、圆瞪的眼球、张大的鼻孔,以及略弓的后退之势。基本比例不失合理,并别出心裁的以匈奴人充当底座,增加了整个作品自身稳定感。

在这尊雕塑中,军马面容安详、微微颔首,整体线条十分流畅。马匹平缓的背部线条波澜不惊,体现了战马的沉着冷静。相比之下,匈奴人神情惊慌、面目狰狞,还手持弓箭在做垂死挣扎。一动一静的对比,体现了雕刻师所倾注的力量感。虽然马背上没有任何雕塑,但是能驾驭如此有力量的战马的主人,必然是更加威武,这一做法,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雕塑结构上,战马的四肢几乎将对手完全覆盖,而不是将对方直接踩在脚下。但匈奴手中紧握的弓箭,也体现了敌人虽败,但是依旧没有解除武装的投降意思。从反面表达了忘战必危意识。后来的事实证明,雕塑者的担忧不无道理。即使有漠北之战的大胜,但匈奴还是多次和汉朝对抗,并不断争夺西域等次要战场。

对于战马的种类,石雕以青藏高原的马为原型。这个品种是蒙古马与西域骏马的混血后代,不仅体格偏大且体形匀称,还能同时能胜任拉车或者骑乘任务。这也反映了西汉马政部门的混血繁育策略。

这种将人物和动物形象融合在一起的石雕样式,在之前的战国时代还非常罕见。

筒车的发明者

筒车最初发明于隋朝,但唐朝的筒车胜于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汉代的毕岚是我国历史上“翻车”的“创造”者,而三国时的马钧,应是翻车技术的“改进”者。

好像没说明是谁发明的,只知道是古时候人民的智慧结晶。

筒车是和翻车相类似的提水机具。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陈廷章在《水轮赋》示意图曰:“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把它安装在有流水的河边上,因为挖有地槽,被引入地槽的急流推动木叶轮不停转动,将地槽里的水通过竹筒提升到高处,倒入天槽流进农田中。这种靠水力自动的古老筒车,在家乡郁郁葱葱的山简、溪流间构成了一幅幅远古的田园春色图,为中国古代人民杰出发明。

茶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茶起始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而茶字正式出现是在西汉的《僮约》一书,在唐代则由陆羽编著《茶经》,从而系统阐述茶叶饮法,从最早的食用,再到烹煮,再到冲泡饮用,经过不断的发展与继承,而茶文化活动,也涵盖了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艺等。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食用茶的国家,在三千多年的西周,就开始有人工培育茶园的出现。

根据现存相关史料记载,中国饮茶在西汉已有,魏晋时成为宫廷高级饮品,唐代,在统治者及知识分子范围内得到普及,很多平民百姓也已开始饮茶。

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记载:“烹荼尽具”“武阳买茶”,当时人们把茶用来烹煮饮品,并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这也是饮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可见,茶叶的最早利用要早于西汉,因为茶叶栽培利用的发展和传播在早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有时消费也往往能促进生产。随着茶叶消耗量的增大,茶叶的生产和贸易也发达起来。

唐朝时期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贵州等省的广大地区都是产茶区。

唐朝煮茶、煎茶盛行。

到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标志着茶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茶成为一种家常饮品。

唐朝人发明了蒸青制茶法,即把新鲜茶叶洗净、蒸后制成茶饼烘干,需要时就取一点来煮,煮茶讲究三沸:

一沸,加点盐,煮至水中微有声,气泡像鱼眼;

二沸,先舀出一瓢水,再放入茶末,煮至锅边气泡像连珠;

三沸即全沸,再加入二沸时舀出的水,便可饮茶汤、嚼茶叶。

由于唐朝佛教文化鼎盛,当时的日本等国纷纷派遣唐使、留学生来学习,茶叶因气味清香又提神醒脑,深受喜爱,茶文化也因此走出了国门。

秦国时期有没有烟花

秦朝时尚未发明火药,所以没有烟花
黑火药问世在隋、唐时期,为炼丹家无意中所为。传说唐初,有人为驱除瘟疫,将火药装在竹筒中,用引线点燃起爆,发出更大的响声和浓烈烟雾,以驱散山岚瘴气。
人们在燃放爆竹时,常发现爆竹顶部有喷火现象,受此启发,制造出了喷花,即早期的烟花。


1 秦国时期有烟花。
2 史书记载,秦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烟花。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秦人有竹节者,以火药为之,散以烟火,照以明光”的记载;《汉书·艺文志》中也有“长安居民,岁除夕爆竹,铛铛有声”的描述,说明秦国时期已经有了烟花爆竹。
3 秦国时期烟花的形式可能不同于现在,但是它的存在已经得到了历史文献的证明。


1 古代秦国时期有烟花。
2 烟花最早起源于中国,秦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因此也有烟花的存在。
在《淮南子》等古籍中,也有记载秦国时期烟花的事情。
3 烟花在古代主要是用于祭祀、庆祝节日等场合,虽然形式和现代烟花不同,但也是一种美好的文化遗产。

秦始皇时代没有烟花。

我国现在看到的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约成书于八九世纪。书中说“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会发生“焰起,烧手面及火尽屋舍”的现象。这里的“密”应该是蜂蜜的“蜜”。蜜加热能变成炭。硫磺、硝石与炭混合,这就是火药的配方。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没有。

秦朝时根本就不可能有烟花,因为制作烟花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在秦朝的时候还没有发明,大概再过700-800年才有烟花。


1、秦国时期没有烟花。
2、因为烟花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而秦朝是在汉朝之前的历史时期,所以在秦国时期还没有烟花的存在。
3、不过,秦国时期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烟火,比如用来传递信息或者进行军事信号的烽火,以及用来庆祝节日或者祭祀祖先的焰火等等。

据史料记载,烟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而秦国时期则尚未有烟花,因为烟花的制作和使用需要较为先进的化学技术和火器技术,而秦国时期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还没有达到制作烟花的水平。

书的来历和历史

古代没有纸,最早的文字是写在竹简、木板上,后来有帛之后也可在上面写字,在纸上写字就更晚了,所以那时的书就是指用绳子捆扎的上有文字的竹简或木板册,早期书字也就像绳子捆扎的竹简,现在的册字也是这样演化来的。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与书中的文字交织在一起,变换出有声有色的人和事物,可以是催人泪下的悲剧人生,可以是万千欢喜的人间小团圆,可以是大气磅礴的历史记录……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历史上书的由来又是如何?

书雏形——甲骨

今人所见的典籍,最早要属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其次是周代的金刻和石刻。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古代先民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也可以说这些甲骨是我国最原始的书雏形。

正式的书籍——简策”(或简牍)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或简牍)。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也有少部分用木板作材料,称之“版牍”)。古人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通常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因为材料的限制,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古代称之为“编”。简牍类的书籍在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发现,如在孔子宅里发现的《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等。

竹简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这种笨重的书籍携带不便,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

图书历史的大变迁——纸书西汉时已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能书写的纤维纸,使用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杆、布片做造纸的原料,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纸张的出现,使书写,携带更方便,成本降低,是图书史上一大进步。当造纸发展初具规模后,人们抄写文字,再把纸张黏贴起来,成为卷轴。这就是卷轴装。

从纸张发明到隋唐时代,纸书的制作主要靠手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方式远不能适应客观的需求。隋末唐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使得书籍传播效率得到空前发展。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为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印刷品。

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布衣毕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昇比德国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的书籍早近四百年。到了印刷时代,印版是长方形的,印面也是长方形,进而书册也被装帧为长方形。

图书主要作为文明延续和文本复制的一种载体,图书更多的是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子书,有声书等等大大的丰富了保存信息的手段。未来,我们相信可以看到书的不同形态,它还将会持续演变。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5891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1580年发生了哪些世界性大事,这些事件有哪些影响?下一篇:明朝皇帝的诗句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