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大禹是黄帝的几世孙 夏朝第四皇帝是谁

导语:大禹是黄帝的几世孙,夏朝第四皇帝是商汤。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成功治理了洪水,被封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目录导航:

  1. 大禹是黄帝的几世孙
  2. 商汤历代君主
  3. 三个奴隶国家是什么
  4. 中国三大奴隶王朝
  5. 禹王指的是
  6. 百家姓中欧排第几名
  7. 禹是黄帝的第几代
  8. 尧帝的丰功伟绩
大禹黄帝的几世孙

第三代。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第四代,按时间先后排列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我们熟知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者,所以也称为夏禹,三皇、五帝、夏禹,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但三皇有神话传说成分,令史学家真伪难辨,因此本着严谨的史学态度,作为中华文明的记载,《二十四史》记载的第一位人物,就是黄帝。

大禹是黄帝5世孙,黄帝的孙子是颛顼,颛顼的孙子是大禹。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你好!大禹是黄帝的第四世孙。据史书《山海经》记载,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儿子颛顼是众神的首领,而颛顼的儿子昌意成为众神的共主。昌意的儿子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娃即后来成为夫妻,他们生育了后世十个化身,其中一个就是黄帝。黄帝的儿子昌弥成为帝喾,帝喾的儿子高阳成为帝颛顼。帝颛顼的儿子帝禹便是大禹,他在治水方面有伟大的成就,被誉为伟大的治水圣人。所以大禹是黄帝的第四世孙。

禹是黄帝的第七代玄孙,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史记记录大禹是黄帝的第四代世孙(也就是第四代后代),血缘关系是黄帝-昌意-颛顼-鲧-禹。说句题外话,史书虽然是这样记载的,但实际上并不能说这是真实存在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史书的书写权属于胜利者,而且,远古时期并没有很好的记录载体,远古时期的事基本上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这么多年,不知经过多少代的流传,恐怕最后留下的信息早已和史实大相径庭了,所以说我们只能根据流传下来的故事来唠两句,至于真实性,基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很多信息应该都是有错误的。

商汤历代君主

前1600-前1046

原夏朝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商朝。定都于亳(河南商丘)。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商汤(子履)

第一代

商太祖

商朝的建立者

前1617-前1600

夏朝商国诸侯

前1600-前1588

共在位30年

?-前1588

享年?岁

陵寝:河南商丘

次子外丙继位

外丙(子胜)

第二代

商哀王

仲虺、伊尹摄政

前1587-前1585

在位3年

?-前1585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外丙之弟仲壬继位

仲壬(子庸)

第三代

商懿王

前1584-前1581

在位4年

前?-前1581

享年?岁

陵寝:陕西咸阳毕原

汤嫡长孙太甲继位

太甲(子至)

第四代

商文王

四朝元老伊尹辅政

前1580-前1558

在位23年

前?-前1558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儿子沃丁继位

沃丁(子绚)

第五代

商昭王

前1557-前1529

在位29年

前?-前1529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其弟太庚继位

太庚(子辨)

第六代

商宣王

前1528-前1503

在位26年

前?-前1503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儿子小甲继位

小甲(子高)

第七代

商敬王

前1502-前1501

在位2年

前?-前1501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其弟雍己继位

雍己(子密)

第八代

商元王

前1500-前1489

在位12年

?-前1489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其弟太戊继位

太戊(子伷)

第九代

商景王

前1488-前1414

在位75年

前?-前1414

享年?岁

陵寝:河南内黄亳城乡

儿子仲丁继位

仲丁(子庄)

第十代

商孝成王

前1413-前1403

在位11年

前?-前1403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其弟外壬继位

外壬(子发)

第十一代

商思王

前1402-前1392

在位11年

前?-前1392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其弟河亶甲继位

河亶甲(子整)

第十二代

商前平王

前1391-前1383

在位9年

?-前1383

享年?岁

陵寝:河南内黄

儿子祖乙继位

祖乙(子滕)

第十三代

商穆王

前1382-前1364

在位19年

?-前1364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儿子祖辛继位

祖辛(子旦)

第十四代

商桓王

前1363-前1346

在位18年

前?-前1346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其弟沃甲继位

沃甲(子逾)

第十五代

商僖王

前1345-前1323

在位23年

?-前1323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侄儿子新继位

祖丁(子新)

第十六代

商庄王

前1322-前1314

在位9年

?-前1314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子逾儿子子更继位

南庚(子更)

第十七代

商顷王

前1313 -前1308

在位6年

?-前1308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祖丁儿子阳甲继位

阳甲(子和)

第十八代

商悼王

前1307-前1301

在位7年

?-前1301

享年?岁

陵寝:河南洛阳狄泉

阳甲弟盘庚继位

盘庚(子旬)

第十九代

商文成王

前1300-前1273

在位28年

?-前1273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盘庚弟小辛继位

小辛(子颂)

第二十代

商章王

前1272-前1270

在位3年

?-前1270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小辛弟小乙继位

小乙(子敛)

第二十一代

商惠王

前1269-前1260

在位10年

?-前1260

享年?岁

陵寝:葬处不明

儿子武丁继位

武丁(子昭)

第二十二代

商襄王

前1259-前1201

在位59年

?-前1201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次子祖庚继位

祖庚(子跃)

第二十三代

商后平王

前1200-前1190

在位11年

?-前1190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其弟祖甲继位

祖甲(子载)

第二十四代

商定王

前1189-前1157

在位33年

?-前1157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儿子廪辛继位

廪辛(子先)

第二十五代

商共王

前1156-前1153

在位4年

?-前1153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其弟庚丁继位

庚丁(子嚣)

第二十六代

商安王

前1152-前1145

在位8年

?-前1145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儿子武乙继位

武乙(子瞿)

第二十七代

商烈王

前1144-前1110

在位35年

?-前1110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儿子太丁继位

太丁(子托)

第二十八代

商匡王

前1109-前1097

在位13年

?-前1097

享年?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儿子帝乙继位

帝乙(子羡)

第二十九代

商德王

前1096-前1076

6-26岁

前1101-前1076

享年26岁

陵寝:河南安阳小屯庄

帝辛继位

帝辛(子辛)

第三十代

商纣王

前1075-前1046

在位30年

?-前1046

享年?岁

陵寝:河南淇县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1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三个奴隶国家是什么

三个奴隶国家是夏、商、周

夏朝帝王年表

夏朝共有十七帝,历470年。比较出名的就有禹、启还有暴君桀。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

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

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复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桀死亡以后便是商汤,也叫成汤,建立了商朝,话说笔者所在的城市便和商有关。名为商丘。

商年表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 ,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百岁而崩, 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他有一个得力助手,名为伊尹,和后世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并称上古两大贤臣。诸葛亮也曾以伊尹周公自比。

商汤

商分为前期和后期,原因是因为盘庚迁殷。现在的殷便在河南安阳殷墟。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盘庚

周朝最后一位君主便是纣王,也叫帝辛。大家应该很是熟悉。封神演义便以此时为历史背景。妲己与纣王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人人都能说上来,笔者就不过多介绍了。最后天命所归的周要崛起了。

周前期

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但是自他的父亲周文王便开始征战,进过多年战争,在姜子牙等人的辅助下得以建立周朝。

周文王最出名的便是他在狱中演《周易》。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盖文王据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而且中国古代其实不止有《周易》一本经书。夏朝还有《连山》,商朝有《归藏》。

不过很可惜都已经失传了。不过单单是一本《周易》,也足够许多人研究一生了。街上的算命先生如果说不懂《周易》,那都不敢出来摆摊。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

到了周幽王时期,便有了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烽火便相当于狼烟。古代有战事发生才可以点燃。

其实仔细去想,一个王朝中央系统的更换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女人。杨玉环是受害者,陈圆圆也是。

东周年表

西周灭亡以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建立了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这期间的故事更是精彩。如果详细去说,不喜欢耗费多少笔墨。主要说一下最后的王——周赧王。

从最近的《大秦帝国天下》应该可以知道他也是一个可怜人。被秦昭襄王欺负的不行。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三周并立,三部分由东周周天子、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西周公国为瀍水及以西地界;东周公国北临黄河,西有洛水,东控虎牢关,南望嵩岳;周天子控制瀍水以东,洛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姬延初居'东周'(即成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此东周是春秋战国时的周朝,不是东周公国)。

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即王城)。而此时的西戎霸主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是年,周赧王驾崩,享年81岁,墓葬位于庆城县城东,枫香岗乡丁家溶村。

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中国三大奴隶王朝

夏、商、周

夏朝帝王年表

夏朝共有十七帝,历470年。比较出名的就有禹、启还有暴君桀。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

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韦、顾国,击败昆吾国,然后直逼夏朝重镇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说山西运城西)。

后被汤追上俘获,放逐于南巢,夏朝复亡。数年后死于南巢。

桀死亡以后便是商汤,也叫成汤,建立了商朝,话说笔者所在的城市便和商有关。名为商丘。

商年表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 ,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 (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

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 ,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殛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

百岁而崩, 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他有一个得力助手,名为伊尹,和后世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并称上古两大贤臣。诸葛亮也曾以伊尹周公自比。

商汤

商分为前期和后期,原因是因为盘庚迁殷。现在的殷便在河南安阳殷墟。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盘庚

周朝最后一位君主便是纣王,也叫帝辛。大家应该很是熟悉。封神演义便以此时为历史背景。妲己与纣王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人人都能说上来,笔者就不过多介绍了。最后天命所归的周要崛起了。

周前期

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但是自他的父亲周文王便开始征战,进过多年战争,在姜子牙等人的辅助下得以建立周朝。

周文王最出名的便是他在狱中演《周易》。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有“盖文王据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而且中国古代其实不止有《周易》一本经书。夏朝还有《连山》,商朝有《归藏》。

不过很可惜都已经失传了。不过单单是一本《周易》,也足够许多人研究一生了。街上的算命先生如果说不懂《周易》,那都不敢出来摆摊。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

到了周幽王时期,便有了一个很出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烽火便相当于狼烟。古代有战事发生才可以点燃。

其实仔细去想,一个王朝中央系统的更换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女人。杨玉环是受害者,陈圆圆也是。

东周年表

西周灭亡以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建立了东周。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这期间的故事更是精彩。如果详细去说,不喜欢耗费多少笔墨。主要说一下最后的王——周赧王。

从最近的《大秦帝国天下》应该可以知道他也是一个可怜人。被秦昭襄王欺负的不行。

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三周并立,三部分由东周周天子、东周公和西周公分治(西周公国为瀍水及以西地界;东周公国北临黄河,西有洛水,东控虎牢关,南望嵩岳;周天子控制瀍水以东,洛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

姬延初居'东周'(即成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欲入东周试举周鼎,命右丞相樗里疾率领兵车百乘先至东周国,试探东周反应(此东周是春秋战国时的周朝,不是东周公国)。

遭周赧王严词拒绝,樗里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宫,强迁至'西周'(即王城)。而此时的西戎霸主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周公尽献其邑三十六城、民三万,秦尽收其献,归其君于西周国。是年,周赧王驾崩,享年81岁,墓葬位于庆城县城东,枫香岗乡丁家溶村。

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历时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终结。

八百年的周王朝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当年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姜子牙让周文王给他拉车,最后周文王拉了八百步,所以周王朝共有八百年。

禹王指的是

1,禹王大禹,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夏禹、戎禹,是黄帝的第四带子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距今5000多年前的部落联盟领袖,是上古治水英雄。,

2,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2,禹枫之父,朝歌的守护者,时常因禹枫的好色性格而头疼,但本人也常常在朝歌搞事令人皇魔后等人不满。

禹王单指治水的禹,其它没人封“禹王”。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大禹

在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禹受命带领百姓和大自然灾害做斗争,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治水思路,变堵为疏导,疏通水流,将洪水引入大海,治水13年,留下了千古典故,三过家门不入,流芳千古,从此以后,神州大地百姓再也不用受洪灾之害,后入为了感念禹的伟业,尊其为“禹神”。

禹王大禹,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夏禹、戎禹,是黄帝的第四带子孙。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为夏,分封丹朱(尧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舜的儿子)于虞国。

百家姓中欧排第几名

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统计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第一:“王”,第二:“李”,第三:“张”,第四:“刘”,第五:“陈”。

“欧”姓以261万人跻身2019年“百家姓”,排名97。

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61位。在2014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姓氏排名中,欧阳姓总人口为324万人,欧阳姓总排名为80名。

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到春秋的时候被吴国给灭掉了。十九年后,钩践又复国。到钩践六世孙无疆为越王的时候。被楚国所灭,无疆的次子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部,以山南为阳,所以称为欧阳亭侯,无疆的支庶子孙,于是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为姓氏,形成了欧、欧阳、欧侯三个姓氏。后来虽然也有欧阳、欧侯省姓为欧,但是起源仍为这一支。

禹是黄帝的第几代

第四代,按时间先后排列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而我们熟知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者,所以也称为夏禹,三皇、五帝、夏禹,在时间上是连续的,但三皇有神话传说成分,令史学家真伪难辨,因此本着严谨的史学态度,作为中华文明的记载,《二十四史》记载的第一位人物,就是黄帝。

第六代玄孙。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夏禹是黄帝第三代子孙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为颛顼六世孙)。

禹是黄帝的第七代玄孙1,大禹是黄帝的四代子孙2,而黄帝是八代子孙,而禹是黄帝的四代子孙。因此,禹是黄帝的第四代玄孙。

尧是黄帝的玄孙,尧父乃帝喾,号高辛氏。舜是黄帝的八世孙,舜的父亲叫瞽叟,虞姓,因双目失明故称“瞽叟”。禹是黄帝的第七代玄孙,大禹,姒姓夏后氏。

禹是黄帝轩辕的第六代后。

夏朝开国君主

禹(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尧帝的丰功伟绩

丰功伟绩如下:

1、定都平阳

2、完善国家政治体系

3、重新测定四时,统一全国历法

4、治理水患

5、平蛮治乱

尧继位后几十年间所做出大而治国方面的功绩,这些功绩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加强了国家的管理与发展,因此尧才能开创出五帝时期第四个盛世时代,也为他之后的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016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元朝最大国土面积多大 为什么元朝疆域最大下一篇:秦始皇和三国有什么关系 三国演义里面的皇帝叫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