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代边塞诗人6位 边塞诗人唐朝有哪些人物

导语:唐代边塞诗人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其中,李白、王之涣、岑参、王昌龄、杜甫、高适等六位诗人,更是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不仅描绘了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更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

目录导航:

  1. 唐代边塞诗人6位
  2. 唐代边塞诗人有
  3. 4个唐代边塞诗人
  4. 三大边塞诗人
  5. 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唐代边塞诗人6位

1、高适:字达夫,渤海修(今河北沧县)人,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高适诗中的优秀作品大多数都作于北上蓟门、浪游梁宋时期。他在蓟门时期,写了《蓟门五首》,他在梁宋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这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现实主义的杰作。

2、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世称王龙标。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用乐府旧题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易于入乐的七绝。和高、岑多用七言古诗不同。他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的名作。他的《出塞》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对七绝用力最专,成就最高,后代称为“七绝圣手”。

3、岑参:南阳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走马穿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写唐军出征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4、王之涣:是一个年辈较老的盛唐边塞诗人,只时可惜诗篇遗留下来的极少。但《凉州词》一首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他的另一名作则是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

5、岑参: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6、戎昱 :唐代边塞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 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唐代边塞诗人有

边塞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较著名。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

1、高适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岑参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3、王昌龄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4、李颀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主要作品《李颀集》。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5、崔颢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知识链接:

边塞诗人的意思是古代以边疆地区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写作的诗人。边塞诗人多以诗歌描写遍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反映塞上战争和军旅生活。

4个唐代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其中唐朝以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四位善于边塞诗创作,作品较为出名,因此史学其并称为“四大边塞诗人”

四大唐朝边塞诗人分别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高适代表作如《燕歌行》《塞上》《塞下曲》《九曲词三首》等。

王昌龄代表作如《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岑参代表作如《岑参集》《全唐诗》等。

王之涣代表作如《登鹤雀楼》《凉州词》等

三大边塞诗人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

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如《燕歌行》

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边塞诗人四大家

他参加零录取率的黑暗制举考试之前,已经是一名知名诗人了,佳作不断。

他曾经在考试失败之后,写过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大意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是不会饿死的,而清贫的读书人因为贫穷就会耽误了自己,韦大人啊我要将我的往事与你慢慢道来,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来参观过王者,熟读万卷书籍,写起文章来如有神助才思敏捷,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和曹植相比,李邕曾寻求机会与我相见,王翰亦愿与我结为近邻。

1、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如同夕阳黄昏的大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扬雄在赋这方面有着模仿大师之称,杜甫自比扬雄,就是说他各种风格都能写,是谓全才也。

2、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地位相当于文坛典范。堪称神作的《洛神赋》就出自曹植之手。曹植辞赋的典型特征就是词彩华茂,杜甫以曹植比自己,说明他对自己的文学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自信。

3、李邕又名李北海,因为他做过北海太守而得名,是唐代知名书法家,擅长行书碑文,书法风格奇伟倜傥,天宝四年,杜甫在齐鲁大地上一边玩一边留下了许多古诗,李北海听说杜甫要来了,连日赶路奔到济南与杜甫见面,可以想像当时的杜甫还是很骄傲的,那一年他33,李北海68岁且早已名满天下,当时他还不诗圣,但是整个文人阶层已经对他极为推崇了。

有句话怎么说的呢:怀才和怀孕一样,那是掩盖不了的。

4、王瀚,唐代边塞诗人,那首著名的凉州词就是他所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亦愿与杜甫结为近邻,可见也是认为杜甫是一位极有才华的人,毕竟人以群分。

综上所述,杜甫做不做官,跟他能不能成为诗圣没关系,李白还做过官呢,难道就不是诗仙了吗?而且像这些大诗人不管做多大的官,也很难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因为太过理想主义。辛弃疾除外,他是个狠人!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555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东晋时期谁是宰相?下一篇:路明非求婚诗:晓人间,借此短暂光阴,寻觅你的芳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