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孙权的帝号 西汉东汉蜀汉南朝皇帝庙号

导语:孙权是三国中蜀汉、东汉、西汉、南朝皇帝庙号,他在三国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目录导航:

  1. 孙权的帝号
  2. 为什么刘备的谥号比刘邦的都酷?刘邦才叫个高皇帝。刘备却叫昭烈皇帝。为什么刘备的谥号比刘邦的酷
  3. 三国明皇帝是哪位皇帝的谥号
  4. 刘备建立蜀汉时谥号和年号是什么
  5.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开国皇帝
  6. 刘备头衔全称
  7. 魏延主公称号
  8. 刘禅的仁宗庙号的史书出处
  9. 昭烈帝是谁追封的
孙权的帝号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116]、军事统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116]、军事统帅。

帝号大皇帝。

孙权的谥号很有意思,叫“吴太祖大皇帝”,简称“吴大帝”,这个谥号在中国的皇帝中仅孙权一例,可谓是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权是东吴的实际建立者,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孙权承父兄基业,经二十多年不断对外扩张,最终形成了割据江东,三国鼎足的孙吴政权。与魏武帝(魏文帝曹丕追尊)曹操、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同,孙权的谥号只有三个字“吴大帝”,而且气场很强大,一个大字,显示出孙权的志得意满、野心勃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

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孙权帝号,吴大帝,其实也是根据他生前的贡献来定的,孙权十八岁时,兄长孙策被刺杀身亡,而孙权只得匆匆接手兄弟的王位,而孙权在四十七岁的时候,登基称帝。

而孙权在位的这几十年中,孙权在面对部下投降主义时,不仅没有同意,还联合蜀国,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为什么刘备的谥号比刘邦的都酷?刘邦才叫个高皇帝。刘备却叫昭烈皇帝。为什么刘备的谥号比刘邦的酷

汉昭烈帝是谥号,是后人给刘备的。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三国明皇帝是哪位皇帝的谥号

三国时期的魏明帝曹睿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生于204年,于226年继位,时年22岁。曹睿共计在位13年。期间,曹睿与蜀汉、孙吴政权长期抗衡,占据了上风。

曹睿继位之初,诸葛亮敏锐地看到他缺乏经验,果断拉开了北伐的序幕。孙吴孙权也积极响应诸葛亮的北伐,对曹魏进行夹击。

面对不利因素,曹睿没有慌了阵脚,任用司马懿、曹真等人,让诸葛亮无功而返,又亲自率部击败了孙权的进攻。

此外,曹睿还平定了鲜卑,攻灭了公孙渊,让曹魏政权的大后方实现了统一,解除了后顾之忧。

可是,年轻有为的曹睿本人却有一个“后顾之忧”,没有继承人。

曹睿拥有一个庞大的后宫,嫔妃总数有数万人。但曹睿先后生育的3个儿子,即清河王曹冏、繁阳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都没有活到成年,在幼年时就夭折了。曹睿在无可奈何之下,收养了两个养子,即秦王曹询和齐王曹芳,打算在自己去世后,将他们之中的一个确立为继承人。

然而,曹询和曹芳的年龄也很小。曹睿去世时,曹询才8岁,曹芳才7岁。很明显,在司马懿家族权势庞大的情况下,曹询和曹芳能不能掌握朝政大权,而不是被司马懿架空,是一件值得认真考虑的事情。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曹睿死后就有可能得不到庙号。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得不到庙号)发生,曹睿便在237年就给自己确立了庙号“烈祖”,即“魏烈祖”。东晋史学家孙盛批评了这种行为,称之为“当年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尊显”。

在曹睿之后,再无去世之前就得到庙号的行为。

刘备建立蜀汉时谥号和年号是什么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开国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

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嬴政(汉族)

汉朝(前202年——220年),刘邦(汉族)

三国魏(220年——226年),曹丕(汉族)

三国蜀(221年——223年),刘备(汉族)

三国吴(222年——252年),孙权(汉族)

晋朝(265年——420年),司马炎(汉族)

十六国成汉(304年——347年),李雄(汉族)

十六国前赵(304年——329年),刘渊(匈奴族)

十六国后赵(319年——351年),石勒(羯族)

十六国前凉(300年——386年),张轨(汉族)

十六国后凉(386年——403年),吕光(氐族)

十六国南凉(397年——414年),拓跋乌孤(鲜卑族)

十六国西凉(400年——421年),李皓(汉族)

十六国北凉(397年——460年),段业(匈奴族)

十六国前燕(285年——370年),慕容廆(鲜卑族)

十六国后燕(384年——409年),慕容垂(鲜卑族)

十六国南燕(398年——410年),慕容德(鲜卑族)

十六国北燕(409年——436年),冯跋(汉族)

十六国前秦(350年——394年),苻洪(氐族)

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姚苌(羌族)

十六国西秦(385年——431年),乞伏国仁(鲜卑族)

十六国胡夏(407年——431年),赫连勃勃(匈奴族)

南北朝宋国(420年——479年),刘裕(汉族)

南北朝齐国(479年——502年),萧道成(汉族)

南北朝梁国(502年——557年),萧衍(汉族)

南北朝陈国(557年——589年),陈霸先(汉族)

南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珪(鲜卑族)

南北朝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鲜卑族)

南北朝北齐(550年——559年),高洋(汉族)

南北朝西魏(535年——556年),元宝炬(鲜卑族)

南北朝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鲜卑族)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汉族)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汉族)

五代十国后梁(907年——923年),朱温(汉族)

五代十国后唐(923年——936年),李存勖(汉族)

五代十国后晋(936年——947年),石敬瑭(汉族)

五代十国后汉(947年——950年),刘知远(汉族)

五代十国后周(951年——960年),郭威(汉族)

五代十国前蜀(907年——925年),王建(同名同姓人物,汉族)

五代十国后蜀(934年——965年),孟知祥(汉族)

五代十国吴国(904年——937年),杨行密(汉族)

五代十国南唐(937年——975年),李昪(汉族)

五代十国吴越(904年——978年),钱镠(汉族)

五代十国闽国(909年——945年),王审知(汉族)

五代十国楚国(897年——951年),马殷(汉族)

五代十国南汉(911年——971年),刘隐(汉族)

五代十国荆南(907年——963年),高季兴(汉族)

五代十国北汉(951年——982年),刘旻(汉族)

高丽王朝(918年——1392年),王建(同名同姓人物,朝鲜族)

大理国(937年——1253年),段思平(白族)

辽朝(907年——1123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

宋朝(960年——1279年),赵匡胤(汉族)

西夏国(1038年——1227年),李元昊(羌族)

金朝(1115年——1234年),完颜旻(满族)

元朝(1206年——1388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族)

明朝(1368年——1662年),朱元璋(汉族)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李成桂(朝鲜族)

清朝(1616年——1911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满族)

1、夏朝:启

2、商朝:汤

3、周朝:周文王姬昌

4、秦朝:秦始皇嬴政

5、西楚:项羽

6、西汉:刘邦

7、新朝:王莽

8、玄汉:刘玄

9、东汉:刘秀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 三国魏:高皇帝曹腾 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 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

11、晋朝: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

12、隋朝:隋文帝杨坚

13、唐朝:唐高祖李渊

14、五代

后梁 :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后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后晋: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后汉: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15、宋朝:宋太祖赵匡胤

16、元朝: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17、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18、清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既然说是开国皇帝,那就要从秦始皇开始,因为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以前的只称之为“王”或者“天子“。

秦朝,开国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没有庙号年号和谥号。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新朝,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王莽。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

曹魏,开国皇帝曹丕,谥号文皇帝。

蜀汉,开国皇帝刘备,谥号昭烈帝。

东吴,开国皇帝孙权,谥号大皇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谥号武皇帝。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宋武帝。

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

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梁武帝。

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道武帝。

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由于西魏权力一直在宇文泰把持之下,所以它的开国皇帝不说也罢,同理东魏。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东魏权臣高欢之子。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高祖。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庙号太祖。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庙号庄宗。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庙号高祖。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庙号高祖。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庙号太祖。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庙号太祖。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庙号高宗。

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庙号世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庙号太祖,年号洪武。

清朝,这个复杂点。其前身后金,开国君主(汗)为努尔哈赤,后来被追谥为清太祖。年号天命。清朝第一个皇帝是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有天聪、建立清后改年号崇德。清朝入关后第一个皇帝是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


刘备头衔全称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称号是:刘皇叔、玄德公、左将军,宜城亭侯、刘豫州、汉中王、昭烈皇帝。

刘备常自称自己为“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左将军、宜城亭侯刘备是也”。

曹操曾领刘备面见汉献帝,汉献帝正愁曹操弄权,乐得一皇室宗亲前来相助,赶紧攀亲戚,于是发问:“卿祖何人?”刘备答:“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汉献帝急令人拿出宗族世谱查看,一排辈分,刘备竟是汉献帝刘协之叔,于是封左将军、宜城亭侯,从此刘备又多一称号:刘皇叔!

刘备,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

刘备的称号有:刘皇叔、玄德公、左将军,宜城亭侯、汉中王、昭烈皇帝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拿刘备来说,有很多身份:豫州牧、左将军、皇叔,其他人称呼刘备,基本有“刘豫州”、“刘将军”、“刘皇叔”、“刘使君”四种称法。那么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呢?

先来看一看刘备几个头衔的由来。

①豫州牧:建安元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后来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求和回到小沛,之后两人再次闹翻,刘备战败投奔曹操,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

当然这个豫州牧只是一个虚名,豫州是曹操的大本营,哪里有刘备什么事。唯一的联系在于,小沛虽然挨近下邳但属于豫州,所以给刘备封豫州牧勉强合情。

②左将军:建安三年十二月,曹操与刘备联合进攻吕布,吕布兵败身死,刘备与曹操回到许昌,被封为左将军(州牧是行政长官,将军是军队职称,两个系统)。

左将军地位还是挺高的,属于汉代的重号将军。当时袁绍是大将军,袁术是后将军,刘备从官职来说略高于袁术。

③皇叔:这个真伪就不讨论了。

④使君:使君是汉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州牧、刺史、太守都可以称使君,你可以理解为“先生”。最早出自《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接下来再看看其他人是如何称呼刘备的。

曹操青梅煮酒:使君

曹操青梅煮酒称刘备为使君。“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官职有豫州牧,称使君是合理的。为啥曹操不说“惟豫州与操耳”或者“惟将军与操耳”呢?

因为曹操的身份是丞相,豫州牧、左将军又是曹操给上表封的,称呼刘备为豫州、将军显得欺下,既然和喝酒谈心,还是亲切一点、尊敬一点好。

孙乾劝说刘表:使君

同样是使君,从孙乾嘴里说出来又是一番意味。刘备欲投奔刘表,孙乾先打前站,对刘表说“刘使君天下英雄,虽兵微将寡,而志欲匡扶社稷……因此使君特使乾先来拜白。惟明公命之。”

刘备想投奔刘表,姿态要放低一点。刘表的官职是镇南将军、荆州牧,镇南将军低于左将军,荆州牧与豫州牧持平,孙乾不能一口一个“刘豫州”“刘将军”,这样就与刘表平起平坐了。

诸葛亮第一次见面:将军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第一句话是“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后与刘备畅谈三分天下,都是称呼刘备为“将军”。

诸葛亮为何不称刘豫州或者使君?因为在他的规划里,刘备是要成为一方之主的,区区一个豫州牧太小了,小看了刘备。左将军是军职,有征战四方、建功立业之意。皇叔?明显拍马屁了,显得诸葛亮姿态过低。

诸葛亮联盟孙吴之时:刘豫州

诸葛亮第一次见刘备称将军,加盟之后,赤壁之战前游说孙吴,对刘备的称呼却改为“刘豫州”,这是为啥?

因为孙权的官职很低。孙策死后,孙权被朝廷(实际也是曹操封的)任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讨虏将军不过杂号将军,会稽太守仅为一郡守,诸葛亮称刘备为“刘豫州”,显示自己是来结盟而非投靠,虽然没几个兵但场面不能输。

有人认为州牧与太守都是秩二千石,诸葛亮避谈刘将军、刘皇叔是不想压着对方,有求于人,这一点我并不认同。州牧虽然俸禄上与太守一样,但地位明显更高。

其实诸葛亮很聪明,他称刘备为刘豫州,称孙权为孙将军,用两个系统的官职来分别称呼,巧妙化解了尴尬。既显示己方有实力平等结盟,又不去贬低对方。如果他说刘豫州、孙会稽,或者刘将军、孙讨虏,那真是讨打。

张松献图:皇叔

至于刘皇叔这个称谓,就纯属溜须拍马了。张松献图的时候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张松明显抬高刘备,皇叔显得比刘璋的益州牧高多了。

魏延主公称号

魏延主公是刘备,称号是汉昭烈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后因关羽被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223年,病逝于白帝城,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于惠陵。

刘禅的仁宗庙号的史书出处

刘禅被追封为汉仁宗出自《晋书》《晋书》卷一百一 载记第一 刘元海。

刘禅的仁宗是五胡十六国第一国匈奴汉的建立者刘渊追封的,刘渊自称是大汉的外甥是呼韩邪的后代,实际上他们屠各匈奴与呼韩邪家关系不大。

刘渊打的是大汉的旗号,还有他很崇拜刘备的仁义,再说蜀汉也是大汉最后的余晖,追封刘禅仁宗也在情理之中。

昭烈帝是谁追封的

刘禅。

刘备死后,蜀汉后主刘禅登基之后进行追封,把刘备追封为汉昭烈皇帝,属于是刘备的谥号。刘备生于161年,卒于223年,字玄德,汉族,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涿郡涿县人,相传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禅登基后,追封刘备为汉昭烈帝 刘禅会同文武大臣共同商定 曹丕称帝后,蜀国臣子劝进刘备。刘备再三推让后,登基称帝。死后,追赠为昭烈皇帝。

刘禅会同文武大臣共同商定。三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公元221年建立蜀汉政权,223年兵败夷陵,病死白帝城。太子刘禅(小名阿斗)继承皇位,会同文武大臣共同商定,因先皇帝英明勇武,故为先皇帝刘备上庙号昭烈,又称昭烈帝,三国演义又称刘备为先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6090.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古代为什么认为娇小是美的体现?下一篇:李元春的诗歌有哪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