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演义距今有多少年了 历史三国时期是哪个朝代

导语:《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属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时期。小说中描述了三国时期各个君主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智谋较量等,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导航:

  1. 三国演义距今有多少年了
  2. 三国时期是西汉还是东汉
  3. 战国和三国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4. 三国与战国时期那个先
  5. 三国时期,的省,市县镇村,是怎么分的
  6. 三国时期和元末明初对比
  7. 三国时代距今多少年
三国演义距今有多少年了

1738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曹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三国时期是西汉还是东汉

我们按时间来量化两个朝代的存在感。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总计220年,东汉(公元25--公元220)总计195年。东汉存在时间大约是西汉的89%,也就是说,如果按时间来量化存在感,东汉的存在感应该接近到西汉的9成。但实际上,一般人眼中的西汉是大泽乡起义到高祖挂、文景之治、武帝反击匈奴、昭君出塞、赵飞燕姐妹,加起来时间大概有50年吧,东汉就是光武中兴,顶多15年,从黄巾起义到曹丕称帝算三国,所以一般人眼里东汉存在的时间只有西汉的30%,这就是为毛东汉存在感低。如果加上被当做三国时期的东汉历史,我感觉,东汉与西汉的存在感应该是相当的。→_→

战国和三国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战国是春秋时期,后来有了战国七雄,再后来有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的帝国秦帝国。三国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三个割据政权魏,蜀,吴的统称。魏国是由曹操和他儿子建立的,蜀国是由刘备创建的,吴国是由孙坚和孙权建立的。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来分,是战国在前,三国在后。

战国在前,三国在后。战国与三国之间隔了秦朝和汉朝,战国是以三家分晋为开端,最终秦灭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三国是以魏文帝曹丕被迫汉献帝刘协禅让为开端,魏汉吴三家鼎立,最终三家归晋,司马炎灭亡吴国,结束了三国时代。

战国在前,三国在后。战国时期 (公元前 476 年 ~公元 前 221 年)另一说战国时期 (公元前 403 年 ~公元 前 221 年)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 三国: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曹丕受禅称帝,终于280年晋灭吴。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另 日本战国: 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战国时代的起始一般以1467年的应仁之乱为主,但结束时间则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说法: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进入京都)成功。 1573年织田信长攻陷二条御所,室町幕府灭亡。

1590年丰臣秀吉消灭关东地方的后北条氏,降伏东北地方各大名,完成日本大致上的统一。

1603年德川家康创立江户幕府。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

战国在前,三国在后。战国所处的朝代是东周,东周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从春秋过渡到战国的历史事件是三家分晋,三家分别是韩、赵、魏。战国七雄分别是秦楚燕韩赵魏齐。最终秦王赢政一统六国建立秦王朝为始皇帝。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

战国在前,三国在后。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王朝的后期,分封制和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各国纷纷变法,兼并战争加剧,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帝国,战国结束。

三国是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开始,221年刘备建蜀,称帝;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篡魏,280年西晋灭吴,三国结束(220年~280年)共计60年。

战国在公元前,距三国至少440多年。

战国在三国前面,三国在战国后面

上古时代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周朝分西周和东周,烽火戏诸侯之后是东周的春秋时代。三家分晋开始了战国时代。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出现了两个大一统帝国:秦汉。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开始三国时代。

三国与战国时期那个先

战国时期啊战国时期: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三国时期: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

三国时期,的省,市县镇村,是怎么分的

三国时期,仍然沿用汉朝的郡县制度,行政划分为州、郡、县、乡、里、亭。郡县制上承秦朝,汉时郡太守为二千石或比二千石的 ﹐有的大郡太守为中二千石。太守的职责是掌管一郡的民政和军事。但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太守常要“行县”﹐以省察各县令﹑长的治状。春天到各县去“行春”﹐以劝课农桑。太守掌握着一郡的司法权﹐对民事﹑刑事案件都可作出最后的判决。贡士进贤﹐即按中央的要求向上推举各种人才﹐也是太守的一项重要任务﹐汉代谓之察举。西汉时﹐每年秋天,太守主持“都试”以讲武。皇帝向太守颁发发兵用的铜虎符。郡中若发生武装暴乱﹐太守要率兵前往镇压。边郡太守还须率领官属﹑军队与来犯之敌交锋作战。由于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的职务是典武职甲卒。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汉武帝时曾一度命令东郡不置守﹐使都尉吾丘寿王主一郡之政。西汉时沿边诸郡﹐还增设部都尉数人。东汉初年﹐除边郡外﹐皆不设都尉。不过后来有的内郡也仍有设者。太守属官有丞﹑五官掾﹑主簿﹑督邮﹑诸曹掾史。丞为太守之助手﹐五官掾则有太守“股肱”之称。主簿管文书。督邮主要职责是监察各县﹐西汉时一郡似乎置督邮两名﹐如河东郡分南北两部﹐每部设督邮一名。东汉时一郡所置督邮增多到三名或四五名﹐多数郡是三名。督邮除督察县令﹑长外﹐还管制地方的奸猾豪强﹐成为守相之耳目。郡设置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曰曹﹐郡曹有十几种之多﹐其中如功曹是专管官吏的选署﹑升黜﹐户曹﹑集曹管户籍及征集租谷等事﹐金曹管钱币及盐铁生产﹐仓曹管仓廪﹑积贮﹐辞曹﹑决曹管狱讼﹐贼曹管武备和治安﹐每曹皆置掾﹑史主其事。但也有不置曹而设掾者﹐如设文学掾主管学官﹐设市掾管理市场交易﹐设都水掾﹑道桥掾以主管水利兴修和造桥筑路﹐掾﹑史主秩为百石。在掾史之下还有书佐﹑循行﹑干等小吏。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实际上汉代县官称令或称长﹐有时也与其县之重要与否有关﹐不单是决定于民户的多少。令的秩为六百石到千石﹐长的秩为三百石到五百石。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又设尉一名﹐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一人。丞﹑尉之秩为二百石到四百石﹐又设廷掾以监乡。县也设置十几个曹的掾﹑史﹐以分掌县内的许多具体事务。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而守﹑令以下的掾属则归守﹑令辟除﹐故汉人又称郡县掾史为门下掾史。除三辅和边郡外﹐多任用当地人为吏。乡设三老以掌教化﹐设啬夫以听讼和收赋税﹐设游徼以禁盗贼。亭有亭长﹐里有里典或里魁﹑里正。郡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上计﹐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根据他们的治状而定殿最。守﹑令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它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为后来两千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层管理体系。

三国时期和元末明初对比

三国时期是群雄逐鹿最后是三足鼎立,元朝末年是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大家都知道三国最开始有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吕布、马腾、公孙瓒、这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各霸一方都有争天下的实力,其余的那些根本不值一提,而元朝末年虽说各地都有农民起义但大多不成气候只有陈友谅、朱元璋和张士诚有争天下的实力但是他们的地盘主要在东南地区大部分领土还在元朝手里,还没有达到能分裂全国的形式其余那些都是小喽啰,所以三国的形式比元末还要复杂。

三国时代距今多少年

1738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扩展资料: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大约2000,年确切说是1800年,三国历史是从公元200年到220年,这一时期为标准的,现在是公元2023年,很明显距离已经1800到2000年了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6358.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汉中热米皮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下一篇:想要了解唐朝的历史 高中唐朝历史知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