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西晋第一位皇帝是谁 西晋末年最杰出的皇帝

导语:西晋第一位皇帝是司马炎,西晋末年最杰出的皇帝是司马炎的孙子司马炳。司马炳治理国家有方,推行法制,注重教育,深得民心。

目录导航:

  1. 西晋第一位皇帝是谁
  2. 晋朝皇帝列表及简司马昭之心介
  3. 西晋高祖皇帝
  4. 大晋皇帝排名
  5. 晋朝第一个王
  6. 五代十国晋国第1个皇帝
西晋第一位皇帝是谁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太熙元年(290年5月16日),病逝,时年五十五,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峻阳陵。

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晋朝皇帝列表及简司马昭之心介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344年-361年在位17年。

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361年-365年在位5年。

晋废帝司马奕(342年--386年)365年-371年在位6年。

晋简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371年-372年在位2年。

晋孝武帝司马曜(352年--396年11月6日)372年-396年在位25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396年-419年在位23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年--421年)418年-420年在位3年。

司马昭之心:司马昭在哥哥司马师病重去世后总揽大权,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做皇帝,曹髦说“司马昭的心思,路人都知道”,就是说司马昭想篡位做皇帝的野心太明显啦。

西晋高祖皇帝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大晋皇帝排名

226年,魏明帝曹叡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子司马师、司马昭袭爵。

高祖

宣皇帝

司马懿

仲达

179年-251年

249年-251年

(掌控魏国大权)

世宗

景皇帝

司马师

子元

208年-255年

252年-254年

(掌控魏国大权)

264年,魏元帝曹奂封司马昭为晋王,乃追封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

太祖

文皇帝

司马昭

子上

211年-265年

255年-265年

(掌控魏国大权)

266年2月司马炎受魏禅称帝,改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世祖

武皇帝

司马炎

安世

236年-290年

泰始266年-274年

咸宁275年-280年

太康280年-289年

太熙290年-290年

——

孝惠皇帝

司马衷

正度

259年-307年

永平291年1月-3月

元康291年-299年

永康300年-301年

篡位

——

司马伦

子彝

?-301年

建始301年1月-4月

——

孝惠皇帝

司马衷

正度

259年-307年

永宁301年-302年

太安302年-303年

永安304年-304年

建武304年-304年

永兴304年-306年

光熙306年6月-11月

——

孝怀皇帝

司马炽

丰度

284年-313年

永嘉307年-313年

——

孝愍皇帝

司马邺

彦旗

300年-316年

建兴313年-316年12月

317年4月司马睿称晋王,次年4月称帝,沿晋国号,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中宗

元皇帝

司马睿

景文

276年-323年

建武317年4月-318年4月

太兴318年4月-321年

永昌322年-323年

肃宗

明皇帝

司马绍

道畿

299年-325年

太宁323年-326年

显宗

成皇帝

司马衍

世根

321年-342年

咸和326年-334年

咸康335年-342年

——

康皇帝

司马岳

世同

322年-344年

建元343年-344年

孝宗

穆皇帝

司马聃

彭子

343年-361年

永和345年-356年

升平357年-361年

——

哀皇帝

司马丕

千龄

341年-365年

隆和362年-363年

兴宁363年-365年

——

——

司马奕

延龄

342年-386年

太和366年-371年

太宗

简文皇帝

司马昱

道万

320年-372年

咸安371年-372年

烈宗

孝武皇帝

司马曜

昌明

362年-396年

宁康373年-375

晋朝第一个王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初以父勋,封北平亭侯。迎立常道乡公曹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为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年),拜为相国,袭封晋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建都洛阳,年号泰始。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人口增殖,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动“晋灭吴之战”,实现全国统一。此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

五代十国晋国第1个皇帝

晋朝开国皇帝

晋朝第一个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独断曹魏国政,时曹魏曾经名存实亡。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昭的相国、晋王。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年号为“泰始”后改为“太康”。史称西晋。

一 简介 五代之一。石敬瑭(即后晋高祖石敬瑭)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历二帝,前后约十一年。

二 历史

石敬瑭是沙陀人,后唐明宗的女婿。后唐长兴三年 (932),任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明宗去世前后,屡次发生争夺皇位的乱事。石敬瑭看到后梁、后唐皆自藩镇得国,早就觊觎帝位。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与桑维翰勾结契丹,认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并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另加岁贡帛三十万匹。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后晋大致与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等政权并存。天福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六(937年 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死。二年,石敬瑭迁都汴州,三年升为东京开封府。

石敬瑭的帝位并不稳固。他对契丹的屈辱行为,遭到人民的唾弃;一些方镇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荣、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刘知远,都准备抢夺帝位;此外,尽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责备。天福七年他忧郁而死。侄石重贵继位,史称少帝或出帝。大臣景延广掌权,在向契丹告知敬瑭死讯时,用对等的书式,称孙不称臣,契丹主于是驱兵南下。晋军士兵英勇作战,开运元年(944)和二年两次击退契丹军。三年十月,重贵任其姑父杜威(即杜重威)为元帅,率军抵御契丹,杜威效法石敬瑭,暗中进行勾结,契丹主答应立杜威为中原皇帝。杜威信以为真,决意投降,遂引契丹军南下,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入开封,虏重贵北迁,后晋灭亡。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 改国号为辽。德光纵兵抢劫, 称为“打草谷”,东西两都数百里成为白地。辽帝肆虐遭到了中原人民反抗,三月,被迫引众北撤。

据《旧五代史》,少帝北迁后, 卒于宋乾德二年 (964),年五十一。

三 王朝世袭表

高祖 (石敬瑭 ) 天福 公元936年

出帝 (重贵) 开运 公元944年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出身西域石国,朴实稳重,年轻时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隶属于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参与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河东节度使,封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君臣相互猜忌。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为后唐兵马围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称帝灭亡后唐,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病逝,时年五十一,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今河南宜阳县)。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8年)是在唐朝后形成的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北方是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割据。

总之,这是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后被 赵匡胤统一,建立宋朝.

五代-后晋(936-946)

高祖石敬瑭(892-942)936年称帝在位7年石敬瑭,后唐明宗的女婿。

936年他割让燕,云十六州与辽,并任比自己小11岁的契丹耶律德光为父,被契丹封为大晋皇帝,是一个十足的无耻卖国贼,遗臭万年。死于942年,时年51岁。

出帝(914-964)(942-946)年在位,在位4年出帝石重贵,石敬瑭子。即位后加强对人民的勒索。

947年初,契丹攻入开封,后晋亡,出帝受尽凌辱,死于964年,时年51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645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商朝皇帝后裔的姓氏为什么变化?下一篇:古代官场是否存在良心官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