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清代晋商排名 明朝有哪些商业买卖人物

导语:明朝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许多商业买卖人物在当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王鸿祯、徐光启、马士英、李时中等人被誉为明代商业巨头,为中国商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导航:

  1. 清代晋商排名
  2. 在明朝,普通老百姓拿官银犯法,那么官银到底用在什么样的交易
  3. 郑货是谁
  4. 明清时期的三大产业
  5. 明代四大传奇是什么
  6. 四大名著罗贯中成就最大
清代晋商排名

一、祁县乔家——白手起家通天下,诚信为本数乔家

祁县乔家,是晋商中靠勤劳诚信,白手起家的典型。

乔家始祖乔贵发白手起家创立广盛公,后改为复盛公。复盛公是当时包头城开办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商号,故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之说。此外,乔家涉足票号也,开设了大德通、大德恒票号。

发展到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字号200多处,有流动资金700多万两,加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总资产达千万两以上。

二、榆次常家 ——货通俄蒙领风骚,外贸世家是常家

榆次的常家,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

据《山西外贸志》载:“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众多的山西商号中,经营最长,历史规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车辋常家。”

常氏一门,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沿袭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图十数个较大商号中,常氏一门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山西的外贸世家。

三、太谷曹家——太谷巨富三多堂,商铺规模数曹家

太谷曹家,是明、清之际声势显赫的晋商巨富。最盛时在清道光、咸丰时期,曹家的商号遍及半个中国,国外发展到莫斯科。

经营项目有银钱业、绸缎、布匹、呢绒、颜料、药材、皮毛、杂货、洋货、酿酒、粮店等等,雇员达37000余人,总资本达1000余万两。

曹家创造出总号辖分号、大小分号连锁管理办法,据说,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曹家的商号,连管家的也说不清楚。有钻营者,未通过曹家同意,擅自打着曹家旗号,借贷资金开设商号,只要在其钱庄、银号管辖之下,外贷不足2万两以下,曹家亦不问所以,可见曹家的财势之大。

四、介休侯家——蔚字五联竞潇洒,票号世家是侯家

介休侯氏人称“侯百万”,史料记载有资产七八百万两白银。

侯氏发迹于清康熙年间,十世侯万瞻,专跑苏、杭州贩卖绸缎、家业发展很快,到他的孙子侯兴域时,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大财主了。

侯兴域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继承祖业,用心经营,积累百万。

侯荫昌接管了家业,在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竞争中,又把其它蔚字号也都改为票号,成为山西赫赫有名的“蔚宇五联号”。

经过道光、咸丰到同治,大约三十年间,蔚字号声势日增,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大有后来居上气势。

五、祁县渠家——声名卓著长裕川,祁县大户是渠家

祁帮商人是我国清代商界一支劲旅,而渠氏是祁帮商人中资财最大的一户,他们的茶庄“长裕川”声名卓著,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

据《清稗类钞》载,渠氏资产为三四百万银两。最盛时为光绪年间,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红达两万多两白银。

六、平阳亢家——明清两代聚千两,山西首富数亢家

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的亢家,在明清时期聚财数千万两,堪称山西首富。亢氏之后,才是资产在七八百万两的曹、乔、渠、常等诸姓人家。

亢氏是清平阳府(今临汾市)大盐商,清代实行盐专卖制,由政府特许盐商凭盐引到指定地点运销。亢氏正是凭这种贩运特权,获取丰利,成为巨富。

其次,亢氏是大粮商。当时在北京,资本最大,规模最大的粮店就是亢家在正阳门外开设的粮店。此外,当时,亢氏在原籍平阳还拥有大量田宅和储粮,号称“宅第连云,宛如世家”,“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

七、介休范家 ——甲第联辉名当世,世袭皇商是范家

介休范氏经商始祖叫范永斗,明末时在张家口经商,经常出入辽东,是当时有名的八大商人之一。

满人入关后,被册封为“皇商”。

范家曾掌握着清朝对西北游牧民族的贸易权,到康熙时,承担了向日本贩运洋铜的大部分业务,获得巨大利益。

八、太谷孔家——大名鼎鼎财神爷,最后风光是孔家

在晋商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财神爷”,就是太谷的孔祥熙,他是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

1912年,他从生活中看到煤油已成为民间点灯照明的必需品的商机,便同五叔孔繁杏设立的祥记公司,向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了一部保证金,从而取得了在山西经销火油(煤油)的总代理权,独家经营、获利丰厚。孔祥熙也因此成为山西第一位买办商人。

1、雷履泰(1770-1849)山西平遥人,中国票号创始人

2.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

3.曹三喜是使曹家由一个农民走向一代巨商的关键转折性人物。

4.王实古人曾训: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王家始祖以卖豆腐为生,善良无欺。

5.渠同海(1723~1789),字百川,祁县城内人,渠氏12世,渠氏家族商业奠基人。

6、常威 山西太原车辋人,清朝大富商。“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买卖争毫厘”,这是山西晋商流传的致富商谚。

7.介休范氏家族是近代山西晋商群落中身份、地位以及经营活动都比较特殊的一个晋商望族,其经营活动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按照今天的标准,属于典型的官僚资本的性质。

8、侯兴域,字蔚观,晋商之一,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嘉庆年间,是侯家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苦心经营,使侯氏财产达数百万两以

9、亢氏家族历史留传着一个这样神奇的传说,说财富越积越多,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在亢家连住十日。

10、万荣李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豫晋陕甘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李家商业发展至鼎盛。

在明朝,普通老百姓拿官银犯法,那么官银到底用在什么样的交易

古代官银民间或官员不能使用,是违法的,杀头的大罪。

官银是用来入库的。也就是每个省的税收,财政收入。必须刻下官银标志的字样或图案。方便入国库管理。

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

在官银支出给各地和个人以后,获得官银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将官银再溶化一次,炼出新的银锭或者银块,这就是碎银的主要来源。这个也是一个名词的得来---“火耗”。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或是银锭溶化为碎银的折耗。在明末和清朝。火耗成为了官员和军队将领贪污的主要手段。

郑货是谁

郑货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商人和官员,他的真名是郑思肖。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海上贸易的巨头,拥有自己的船队和海外贸易网络。他还曾担任过南京兵部尚书和杭州知府等重要职务。郑货的商业成功和政治才能使他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被誉为“明朝首富”。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还在于他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成为了中国商业史和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

郑货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广东一带使用的方言词汇。在广东话中,郑货指的是“正货”的音译,意味着正品或正宗商品。这个词汇主要在商业交易中使用,用于强调商品的品质和真实性。

例如,当某人要购买一件名牌商品时,他们可能会询问卖家是否有郑货,以确保购买真正的原版产品。因此,郑货实际上是对商品品质和真实性的一种认可和保障。

郑货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一个俚语,主要指那些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人,通常指那些以非法、欺诈等方式获取财富的人,也可以指那些使用不正当手段赚取利润的人。因此,郑货并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名。

明清时期的三大产业

明清时期三大产业是:

产业一:棉纺织业

朱元璋登基伊始,就向全国颁布严令,大明朝每家自耕农,都必须种植棉花,违者就是牢狱之灾。甚至全国撒网派技术员,手把手教着农民种。元朝时还是贵族专享的棉花,这下产量突飞猛进。可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棉花还不够,织成棉布才是关键。但关键的棉纺技术,当时依然是高难度。

于是,就在朱元璋高调的“棉花种植运动”里,一个低调的产业链,也开始悄然打造:明初全国各地广设织染局,每年八月收购棉布。原本只局于松江一地棉纺业,这下成了东南各省农家的普遍副业。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元朝时三四人操纵的轧棉搅车,变成了明代单人操纵,生产率提升四倍的大型搅车。高速运转的脚踏纺车和新型罗织机,技术也是代代演进,火热推广全国。

这番“产业革命”下,明代的棉布产量,也是狂飙突进,明初时明王朝每年征收棉布,不过六十万匹,到朱元璋晚年时就有近百万匹。明代中叶时,棉布,这个元代时的宫廷奢侈品,早已变成中国普通百姓家的日常衣料。以明孝宗年间内阁大学士邱浚的话说,真是“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而在明朝中后期的大航海时代里,大明朝的棉布,更成了明朝外贸出口的火热新产品。不单在北方陆路丝绸之路和互市里,常年与草原部落换马匹,更在“隆庆开关”后沿海上丝绸之路一路热卖。万历年间,明朝每年仅向菲律宾一地,就要卖出七千斤棉线和一万斤棉布。远至墨西哥秘鲁的市场上,都可见明朝棉布风光招摇。从“隆庆开关”至明末,几十年如一日为明朝赚钱。

产业二:铁器加工业

明朝开国时,拜常年战乱所赐,从打造农具到冶炼兵器,简直各行业都严重缺铁。急红了眼的朱元璋,干脆全国各地设十三处铁冶所,每年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炼铁,明朝的铁产量,很快就接近每年万吨。但比解决“缺铁”意义更大的是,大量先进的冶铁技术,也从此在各地开花结果。随着晚年朱元璋彻底放开民间冶铁禁令,松了绑的明朝铁器加工业,这下百花齐放。其中最为异军突起的产品,当属广东的佛山铁锅。

明初时,朱元璋在广东设“阳山铁冶所”,从此高质量的“广铁”驰誉天下。“佛山铁锅”更是响亮品牌。《广东新语》记载:明代的广东佛山,全城铁匠数千人,铁锅行业更以精工细作著称,凭着领先世界的“红模鋳造法”等工艺,精美的佛山铁锅产量暴增。郑和下西洋时,佛山铁锅就是明朝使团必带的高档礼品。嘉靖年间的明代商圈,更有“佛山铁版(铁锅)无坏……可积也”的说法。囤佛山铁锅?简直躺着就赚钱。

在红红火火的明代海外贸易里,《筹海图编》估算,佛山当地卖七分银的普通铁锅,卖给日本人就变一两白银。如此“霸王价格”,却引得各国商人砸钱爆买,动辄单笔数百上千口铁锅的大交易。火热畅销场面,正如《广东新语》里生动形容:南走澳门,至于红毛、日本、琉球、遥罗解、吕宋、帆绰二洋,倏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

这“获大赢”的铁锅买卖,就这样从明代中期起,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令明清两个王朝,相继赚得盆满钵满。

产业三:漆器产业

比起棉纺与冶铁来,漆器生产看似低调,其实却无比重要。中国独创的从桐树种子里提炼桐油,再加入天然生漆制成混合涂料的技术,自战国起就领先世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式文物上,那些历经两千年考验的漆器涂料,更是惊呆了多少观众。

但这先进涂料技术,在明朝以前,却是绝对的奢侈技术。秦汉时基本是贵族专享,一只漆器图案的小杯子,价格就相当于十个铜杯。一直到元代时,这昂贵的产业,也只集中在扬州和嘉兴一代。朱元璋登基后,在南京设立了官营的漆器产业。朱棣登基后再接再厉,在北京也新建了漆器工场。民间的漆器作坊,也陆续在大江南北铺开,成熟的全国手工业体系,终于在明代形成。

明代的漆器技术,也是越发登峰造极。品种有了数十种之多,有“百宝嵌”“雕漆”“描红”各种品牌颜色,现存明代各式漆器图案,从寻常家具到建筑,各种精美绚丽。中国第一部介绍涂料技术的《髹饰录》,由明代著名漆匠黄成完成。这个曾经“奢侈”的产业技术,此时已是空前的规模生产。

而其中最为高精尖的桐油涂料,是明代中国漆器的“国际标牌”。十六世纪时,西班牙学者门多萨,在其《大中华帝国史》里,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神奇的“中国涂料”:涂有桐油的中国船只,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欧洲船只的两倍。

见识这神奇效果的欧洲各国,十七世纪时一度纷纷仿制中国船,拥有神奇效果的桐油,更是身价暴涨。于是,自从1516年,葡萄牙人在明朝做成第一笔桐油买卖起,之后的二三百年间,包括桐油在内的中国漆器,一直在欧洲大陆卖火。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掀起了“山寨”中国漆器的热潮。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时,法国人罗贝尔才建立了独立的欧洲漆器产业。但中国特产的桐油,则继续在欧洲大地热卖。甚至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成为西方必须的工业原料。直到20世纪初,美国移种中国桐树成功,才算打破中国垄断。

这一款明代时热销国际市场的产品,就这样持续火热了近三世纪,仿佛中国古代工艺智慧,在近代史上一抹绚丽的余晖。多少的自豪与反思,尽在其中。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明清时期的三大产业。

明清时期社会的发展情况,明清时期调整了一些经济措施和赋税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明清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缓慢发展,但明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其成长;闭关政策的实行,使中国落伍于世界。

明代四大传奇是什么

又称明四大传奇,为明朝四出著名戏剧《荆钗记》、《刘知远》(又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之并称,时人以传奇称之。明传奇(又称南曲)继承自元曲(又称北曲),而与唐代传奇同名而异意。

元末明初,南戏出现了《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人称“四大本”、“四大记”。由于南戏发展到元末,形式上已经比较成熟、稳定,这就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所以“荆、刘、拜、杀”实际上是早期传奇作品,于是又合称“四大传奇”。

又称明四大传奇,为明朝四出著名戏剧《荆钗记》、《刘知远》(又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之并称,时人以传奇称之。明传奇(又称南曲)继承自元曲(又称北曲),而与唐代传奇同名而异意。

南戏在元朝继续着经的发展和流行。它自觉不自觉地吸纳了杂剧的优长,对自身作出新的规范与提高。于是,这时的南戏出现了由粗变精的飞跃。其代表作就是元末盛行的“荆、刘、拜、杀”四大传奇。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与历史人物王十朋生平不符。一说钱玉莲原是妓女,因遭他的遗弃而投江自尽。但舞台上的《荆钗记》,是一个写尽夫妻之间忠贞的爱情故事。王十朋是一位受到称许的人物。这个故事的曲折发展,肯定了一种不随升沉荣辱而转移的婚姻观念;同时,又是对上层社会流行的“富易交、贵易妻”的批判。戏剧以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富贵权位的傲视,赢得了平民观众的喜爱。

历史人物刘知远以破落户起家,从军卒升为将帅,最后当上皇帝。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平事迹,自是民间文艺创作撷取的绝好题材。《白兔记》以刘知远鱼龙变化的故事作为全剧骨架,流露出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他们渴望改变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又苦于上天无路,不免艳慕或幻想能通过某种机遇而出人头地。剧中赞扬李三娘不以贫贱论人,识刘知远于草莽之中,也是从这点出发。但是《白兔记》所产生强烈审美效果的,不是这些思想,而是李三娘所受的非人苦难,“日间挑水三千担,夜间推磨到天明”,几近家奴。这种苦难,控诉了那个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几人升迁,万众受虐的年月。质朴自然的艺术特色,却浓重地传递出由动乱酿成灾难的氛围。

《拜月亭记》是在一幅兵荒马乱的画面里,讲述一个颠沛流离的故事。男女主人公踏上逃避战火的风雨旅途,在患难相扶之中,他们萌发了爱情。离乱中的结合,既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不门当户对,自然有悖于封建伦理,但作品肯定了它。充满干戈的人生遭际,是极其痛苦的,舞台上着意渲染的是关切他人的美好情操。温和的关系与严峻背景的对比,人物亮丽的情感色彩和非常巧合的情节的融合,是它的重要艺术特点。

《杀狗记》写富家子弟孙华结交市井无赖,反视胞弟为仇敌,使之沦为乞丐。孙妻屡劝不听,便杀狗伪装成死尸放在家门口。孙华见后十分惊惧,找酒肉朋友帮忙,均被托辞拒绝。只有弟弟不记前恨,将“尸首”背到城外掩埋,并向官府自首,说人是自己杀的,与兄弟无关。孙华顿然悔悟,兄弟和好,共受官府旌表。这是一出劝诫剧,通过一个生硬设计的事件,让那些违背封建行为规范的人改邪归正。观众能接受《杀狗记》并非由于这个主旨,而是在表现孙华的遭遇时,展示了市井无赖的无信、无聊、无行,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可憎的世态图画。

明代四大传奇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1、《荆钗记》。《荆钗记》的作者一说是柯丹邱,还有一种说法是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的,他经过考据认为该剧的作者为明太祖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所著,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是柯丹邱所著。《荆钗记》的故事共计四十八个回目,讲述的是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书中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温州才子王十朋与钱玉莲自幼青梅竹马,双方情投意合,准备结为夫妇。奈何命运从中作梗,双方都经历了一番生离死别,最终在退隐的邓尚书的帮助下二人才得以团聚。

2、《白兔记》。《白兔记》又被称作《刘知远白兔记》,由永嘉书会才人编写。《白兔记》的故事讲述的是五代时期的刘知远和他的妻子李三娘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曲折的事。《白兔记》的剧本非常富有民间文学特色,在语言文字上做到了通俗易懂下里巴人,其所描绘的农村面貌和当时的社会状况都比较符合实际,现今的沪剧、越剧等剧种都有演绎。

3、《拜月亭记》。《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其作者相传是元代施惠、范居中、黄天泽、沈洪四人合写的,也有的的人说是施惠一个人独自创作的。故事讲述的是王瑞兰和蒋世隆之间发生的一些悲欢离合的传奇故事。该剧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在中国的戏剧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4、《杀狗记》。《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作者是徐田臣。全剧共三十六回,讲述的是同胞兄弟孙华和孙荣发生嫌隙之后因为一条狗又重归于好的故事。作品倡导重视亲情人伦,文字质朴通俗,在明代戏剧中享有很高的评价。

”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成就最高,舞台演出最受观众欢迎。

其余新作受当时统治思想控制,与杂剧一样也在宣扬封建道德,像《五伦全备记》、《香囊记》之类,陈腐朽烂。所以,明初到嘉靖这一百多年,是戏曲的低潮阶段。

李开先《宝剑记》的问世,表明传奇创作开始出现新气象,有了新发展。

《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16世纪中国伟大的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被称为“临川四梦”。

1、《紫钗记》:是16世纪中国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该剧热情讴歌了爱情的真挚与执著,深刻揭露了强权的腐败与丑恶。

2、《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颢和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

3、《邯郸记》:剧本反映的是明代上层政治的特点,具有批评时政的用意。

4、《南柯记》:此剧在描写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骄奢淫佚、文人的奉承献媚等,剧中通过梦幻写人生,是讽世剧。

明代的四部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或《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或《幽闺记》、《杀狗记》。

· 《荆钗记》写王十朋、孙汝权和钱玉莲的恋爱纠纷故事。钱玉莲因受孙汝权逼害而投江自杀,幸遇路人救起,几经波折,王、钱夫妇得以团圆。

· 它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并刻划了钱玉莲的坚强形象,作者对嫌贫贪富的思想及门当户对的买卖婚姻也作了一定的批判。

· 不少地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且有不少封建的说教。

· 结构、描写欠佳,情节冗长是其缺点。

· 《白兔记》描写刘知远穷困从军,成功立业,其妻李三娘在家受尽苦头,经重重周折,夫妻终得重圆。

· 戏中成功地塑造了李三娘善良、温存、顽强的典型农村妇女的形象。通过她的遭遇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命运。

· 作者也揭露了地主的凶狠面目,业加以尖刻的讽刺。

· 生动地描写民间的风俗,语言质朴、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

· 其中迷信命运的思想,不足取。

· 《拜月亭》叙述蒋世隆、蒋瑞莲兄妹,以及海牙兴福、王瑞兰,因逃避兵难,经过种种悲欢离合的波折,终于结成两对夫妇。

· 作品反映了战争离乱的时代,肯定男女由彼此互助互爱而结合的婚姻,批判父母包办式的嫌贫爱富婚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艺术成就。

· 细致的少女心性之描写,语言质朴自然是其优点。

· 情节不够严密,和剧中无聊的科诨,则是其缺点。

· 《杀狗记》描写孙华夫妇和其弟孙荣的失和与团圆的故事。

· 反映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且对社会的贫富不均表示不满。

· 全剧强调“妻贤夫祸少”的主旨,并着力刻划杨月真这一个理想的贤妇的典型,但其思想价值业不高。

· 用字通俗化,语言朴素,说白都是浅近的口语,人物个性分明,是其特色。

元末明初高明的《琵琶记》,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

《 牡丹亭 》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长生殿》 传奇剧本。清初洪升作。历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

四大名著罗贯中成就最大

四大名著罗贯中的成就最大。

在四大名著之中排行第一的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文化价值极高,受到了不少文人的称赞,都说曹雪芹是当之无愧的才女。

曹雪芹自小在江淮地带长大,自己的曾祖曾经担任过江宁织造,可是曹家的命运却充满了坎坷,在官道之上受尽了打击,家产被抄没,甚至连家人也被抓到了狱中。 《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前80节是由曹雪芹书写的,而之后的四十节是由他人续写的,相信读者也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文风的变化。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活于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一生留下了很多的优秀作品,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里面,罗贯中的作品被认为是下九流作品,由此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民间的小说家。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名气也很高,据说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施之常的后裔,施耐庵19岁的时候便中了秀才,在36岁的时候与刘伯温一起中榜进士,不得不说真的是才华横溢,施耐庵过着的生活应该要比罗贯中好上很多。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家里面是从事商业交易的,吴承恩自小就比较聪明,受到了乡亲们的赞叹,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子。他对于一些比较猎奇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所以会制作一些相关方面的书,《西游记》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6892.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火星地核为什么会冷却 火星发现成因不明神秘小球体(图)下一篇:金国十大猛将 金朝抗击蒙古英雄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