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五代十国南平面积 五代闽国多少年历史

导语:南平是位于福建省中部的一个市辖区,历史悠久,曾是五代闽国的一部分。五代闽国存在于公元十0七年至十九七年,约九十年之久。闽南地区的许多文化遗产均源于闽国时期。南平境内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是旅游胜地。

目录导航:

  1. 五代十国南平面积
  2. 闽王毁于五国的典故
  3. 五代十国闽国名将
  4. 闽王是谁啊
  5. 福建有过哪些王朝/王国
五代十国南平面积

五代十国南平,位于今福建省南部,是五代时期唐末至宋初的一个政权。南平面积广大,地理优势明显,其疆域包括今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南平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山脉峻峭,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其境内有云霄山、建阳岩画等自然景观,还有南平文庙、福建南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址。南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宜农业发展。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平政权经历了多次更替,如闽国、闽陈、北汉等,这些政权都对南平地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详

不过南平是“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小、国家势力弱。

南平(924年 —963年 ),又称荆南 、北楚,是高季兴所建立的政权,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

闽王毁于五国的典故

齐闵王被五国联军摧毁,齐桓公被鲁庄公的臣子劫持,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就是因为他们实行的不是王道却想靠它来称王。

那些奉行王道的君主就不是这样。

他的仁爱高于天下各国,道义高于天下各国,威势高于天下各国。

仁爱高于天下各国,所以天下没有谁不亲近他。

道义高于天下各国,所以天下没有谁不尊重他。

威势高于天下各国,所以天下没有谁敢与他为敌。

拿不可抵挡的威势去辅助使人心悦诚服的仁义之道,所以不战而胜,不攻而得,不费一兵一甲天下就归服了,这是懂得称王之道的君主。懂得了上述或王、或霸、或强的条件的君主,想要称王就能称王,想要称霸就能称霸,想要致强就能致强。

【原文】

闵王毁于五国①,桓公劫于鲁庄②,无它故焉,非其道而虑之以王也。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知此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矣。

【译文】

齐闵王被五国毁灭,齐桓公被鲁庄公之臣劫持,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实行正确的道路却想称王天下。那些行王道的人却不这样,仁爱高于天下,道义高于天下,威望高于天下。仁爱高于天下,所以天下人没有不亲近他的;道义高于天下,天下人没有不尊重他的;威望高于天下,天下人没有敢与他为敌的。用无敌的威望,辅助仁义之道,所以不用战斗就可以胜利,不用进攻就可以达到目的,不动用一兵一卒天下就臣服了。这是知道称王之道的君主。知道这三种治国之道的君主,想称王就称王,想称霸就称霸,想强大就强大。

闽国是五代十国的一个小国家,正式存在仅仅只有41年,那么,闽国被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通过以下两点来探讨分析。

一,闽国内乱不断

公元904年,唐朝正式赐封王审知为闵国王,因此王审知算是闽国的开国君主,在王审知统治期间,闽国的国势相对来说还是挺好的,也达到了繁荣的阶段,可是王审知死后,闽国就开始逐渐灭亡了,而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闽国内乱不断。

王审知死后的短短20年间,闽国就换了6个君主,而其中只有第一个是正常继位,后面5个都是造反叛乱得来的皇位。

王审知驾崩之前,就选好了继承人,将皇位传给了长子王延翰,可是王延翰为人心浮气躁,而且贪图享乐,因此在位不久闽国内部就开始了很多矛盾,特别跟他的两个兄弟王延禀和王延钧,随着新继位的君主王延翰跟他这个两个兄弟的矛盾的尖锐,这两个兄弟一合计就发兵造反,并将王延翰给杀了,此时王延翰才继位不到一年。

随着王延钧继承了皇位,可是拥护他继位的王延禀也一直有着狼子野心,因此不久也发动了叛变,可是并不成功,王延钧成功抵挡,也算是暂时坐稳了皇位。

可是王延钧继位后,并没有勤政爱民,反而很残暴,还贪图享乐,不理国事,将国事交给太子王继鹏处理。王继鹏与大臣李可殷不合,趁着王延钧病重的时候就派人除掉了李可殷,可是王延钧的病又突然好了,太子王继鹏怕父王追究他的责任,也怕等下太子之位不保,于是就发动了叛变,就王延钧杀了,自己继承了皇位。

王继鹏继位后,能力有限,无法治理好国家,因此他的叔叔王延羲看不过去了,最后取而代之。

王延羲继位后,仍然是贪图享乐,难道是王家的家教有问题么,几个皇帝继位后都这样。王延羲不仅昏庸,还猜忌,估计是因为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正,也怕别人造反,因此对同族兄弟下狠手。

不仅对同族兄弟不信任,王延羲对拥立他的大臣也是不信任,因此两个大臣决定发动叛变,除掉王延羲。

两个大臣发动叛变,除去王延羲之后,并不想继续拥立王氏子孙继位,而是想取而代之,因此其中一个大臣文进就自称为闵王。

文进自称为王不久,王延政就开始带兵攻打,因为王延政是王家后人,因此比文进更加得民心。因此不久之后王延政就杀死了文进,继位为闵王,可是经过这20年的内乱,闽国早已经衰弱不堪,因此一个月后闽国就正式灭亡了。

二,闽国治国方法失误及人才的缺乏

闽国为何为那么快灭亡和闽国的君主为何换得那么勤,其原因就是闽国君主的治国方法失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闽国君主继位后都是贪图享乐,不理国事,而他的兄弟大臣也都是争权夺利之人,这样就使得闽国的国势越来越衰弱,而且各个君主还大兴土木,使得国力更加空虚。

除此,这历代君主还都喜欢重用小人,滥杀那些真正的忠臣才士,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朝廷上没有人才和忠臣,到处都是阴险小人,迎合君主的喜好,并在君主身边煽风点火,乱做一通。

其三,这些君主继位后,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还横征暴敛,让老百姓民不聊生,怨恨连连,彻底失去了民心,甚至有些老百姓忍受不了隆重的赋税都去出家了。而向来一个国家的灭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民心,像纣王夏桀,就都是暴政失去民心的代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闽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闽国灭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上面说过,这些君主喜欢用那些阴险小人,这些小人又擅长迫害这些忠臣贤才,因此朝廷上几乎没有什么可用的人才。

因为君主的不重视,甚至迫害贤才,像王延政的手下潘承祐经常直言上谏,最终被罢免,因此很多有才能的人为了自保,都不敢直言上谏,不敢发表意见,让君主随意地玩乐,这样的闽国君主就好像没有方向的船,怎么可能能成功,灭亡是很自然的。

五代十国闽国名将

李仁达

李仁达初仕闽国,侍奉惠宗王延钧,担任元从都指挥使,但十五年间始终未能升迁,乃于景宗王延羲时叛投建州(治今福建建瓯)。 建州刺史王延政当时与王延羲兄弟失和,数年间相互攻伐,于天德元年(943年)在建州称帝,另建殷国政权。

闽王是谁啊

王审知。

闽王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

闽王即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

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公元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王审知,在福州执掌福建军政大权前后达29年,堪称五代十国时期一位明智的政治家,他一生以史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省刑惜费,鼓励垦荒,倡修水利,兴办学校,发展海外贸易,招纳中原名士,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被喻为“文儒之乡”。因此他也被后世称为“开疆闽王”,深受百姓爱戴。

在王审知年间,于兢在《琅琊王德政碑》中有过这样的描述“草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这首诗是对闽王王审知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可见福建在王审知管辖内,当时的人民安居乐业,温饱无虞。

文人韩偓留居福建时,在《南安寓止》也有诗云:“此地三年偶寄家,织篱茅屋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窥草,逢倚身轻凝看花”都说明从中原来的文人名士,对王审知统治下的福建乐土,很有感情,也都乐于在八闽大地久居。

福建有过哪些王朝/王国

秦汉时期的闽越国,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南宋末期的短暂建都时期,还有明末清初的南明王朝和台湾郑氏集团。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749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孕妇可以喝乌鸡炖当归汤吗 怀孕可以喝鸡汤和什么汤下一篇:才姓和柴姓关系 梁王被岳飞刺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