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潮州市历史演变全过程 商朝与南海的历史地位比较

导语:潮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商朝和南海对其历史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朝时期,潮州市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商贸城市,而南海时期则更加强调其海洋文化和贸易活动。

目录导航:

  1. 潮州市历史演变全过程
  2. 三皇五帝时代大象多吗
  3. 秦始皇的土地是哪个国家
  4. 越国位置
  5. 天子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潮州市历史演变全过程

在旧石器时代,潮州已有人类居住繁衍;在新石器时代,潮州文明已与中原文明实现同步。

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时期属海阳国(南瓯国),商朝时为南越地。

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始有正式行政建制。秦朝至三国,南海郡揭阳县域包括今广东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汕尾市部分、梅州大部及福建漳州南部一带。

晋朝至清朝,属广州义安郡、潮州府。晋并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在汉揭阳县的大部分地域上置海阳县,海阳县域广及今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梅州大部。晋咸和六年(331年)将汉揭阳县域划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并入东官郡,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置义安郡,以秦汉揭阳县地域置义安郡,郡治驻海阳县,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5县。

南朝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义安郡海阳县设程乡县(梅县建置之始),程乡辖境包括今梅江区、梅县区、蕉岭县、平远县全部及丰顺县部分,南齐义安郡辖海阳、潮阳、海宁、义招、绥安、程乡6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原义安郡地域置潮州,州治驻海阳县,潮州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划入福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罢州复郡,潮州复改为义安郡,隶东扬州,再次划入福建;

唐武德四年(621年),第二次称潮州。唐贞观元年(627年),潮州属岭南道。唐贞观三年(629年),再次划入福建,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唐景云二年(711年),再次划入福建,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唐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潮州因此易名为潮阳郡;天宝十年(751年),从隶属江南道改为岭南道管辖。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潮州。

宋宣和三年(1121年),析潮州海阳县复置揭阳县,潮州辖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州为路,称潮州路。潮州路辖海阳、揭阳、潮阳3县 。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称潮州府。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程乡4县 。

清承明制,仍称潮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置嘉应州,潮州府辖海阳、揭阳、潮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大埔8县;乾隆三年(1738年),置丰顺县后,潮州府辖9个县 。

民国初,废潮州府,改置潮州安抚使,驻汕头;后改潮梅镇守使、潮循道、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等,曾一度改驻潮州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设为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为第六区;1949年4月,析为第七区、第八区,专署均驻潮州城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潮汕临时专署、粤东办事处、粤东行政公署,均驻潮州城;1955年9月,行署治所才迁往汕头;1956年,设汕头地区专员公署;1953年1月,以潮安县城关镇设为潮安市;1953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改称为潮州市,为省辖市;1958年11月,撤销潮州市建制,其地域并入潮安县;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以潮州镇以及下津、卧石、社光、黄金塘、六亩等5个村地域,恢复潮州市建制;198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其行政区域并入潮州市,潮州市为省辖县级市,委托汕头市代管;1988年12月,省政府批准潮州市归省直接领导,享受市(地)一级管理权限;1989年12月,省委决定潮州市为副地级市;1991年12月,国务院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新设立的湘桥区(县级)、新恢复的潮安县和原汕头市管辖的饶平县。

三皇五帝时代大象多吗

三皇五帝的时候大象非常多,那个时候大象遍布大半个中国,甚至在河北河南都有大象的频繁出没,后来由于气候的变迁,大象是热带物种,无法适应寒冷的气候,最终大象走向了灭绝,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消失,最后仅存的大象只退缩到云南省。

秦始皇的土地是哪个国家

秦始皇依据当时秦朝的疆域,划分了三十六郡县。

秦朝设立郡县的地方,不仅包含了过去六国的土地,也包括新开拓的匈奴和南越国的土地。秦始皇同样在这些地方设立郡县。匈奴过去占领的土地,被改为九原郡。

而南越的土地,则改为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周朝是接替商朝的地位,将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展,而这个方式并不是像商王朝那样通过战争,而是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即分封制。将那些周天子管辖不了的地方封给宗室、功臣、帝王之后们。可以说,只是给了他们一纸封令,并没有实质上的物力、人力支持。

东周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段。春秋时代,小国林立,可以说有上百个城邦。经过春秋三小霸、春秋五霸、吴越争霸等三个阶段的争霸战争,小国成为了大国的城邑,打通了各国间的要道。同时,也形成了两大集团的热战,北方以晋国为首,南方以楚国为首。

越国位置

越国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浙江省、福建省和两广地区。是大禹直系后裔子孙的分封地,是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春秋末期,允常经常和吴国产生矛盾,在两国相交处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对吴国发起攻击,最后一举消灭吴国,扩张了越国的领土。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军大败越国,从此,越国被设成郡县。

古代越国在今天的浙江绍兴一带。越国(公元前1932—公元前110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即是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尔雅·释言》越,扬也 《注》越,扬也。越非民族之称,乃东南扬州之地名也。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华夏先祖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33年,越王无彊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无彊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东越国,闽越国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会稽郡。汉武帝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

越南位置在东南亚,东临南海,北接中国西接老挝,南接柬埔寨面积33万平方千米,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在东盟有着重要位置,越南和我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在中南半岛上首都河内,胡志明市和岘港市是越南重要城市,越南革新开放使越南走向光明大道

越国在现在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省地区,越国是中国夏周、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最开始定都会稽,即现在浙江绍兴,最后迁都福建。

越国又称于越,从夏代无余建国到被汉武帝灭亡,历经192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诸侯国。

我们熟知的卧薪尝胆的勾践便是越国的一个君主。

天子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自周朝开始,国家的统治者大多自称"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儿子"。关于"天子",周朝人所信奉的天命观认为:"统治者的合法性来自于上天的委托,你若是干得好,上天就会越来越眷顾你;你若干的不好,那么上天就会降下惩罚,剥夺你的天子之位"。

从南北朝后期开始 “天子”之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汉朝之后开始广泛地用来称呼最高统治者。

天子,释义: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东汉《白虎通德论》讲: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 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等《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中文名:天子

拼音:tiān zǐ

注音:ㄊㄧㄢ ㄗㄧˇ

适用对象:中国古代帝王

主要成就:唯物主义

释义: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东汉《白虎通德论》讲: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 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等《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古代对帝王敬称万岁“万岁”本意有永远存在之意,本为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今也用为祝颂词,表达极其赞赏的感情用语口号。在中国自明代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万岁”一词是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圣上圣上,,指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天子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东汉《白虎通德论》讲: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 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等《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与“后”通用。也是夏商西周时君王的称号。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统治者都称王,成为初期的封建国家的君主。亦是爵位名。

现代一些国家仍然使用这种称号。天子天子,汉语词汇。拼音:tiān zǐ 释义: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古代政权里的尊称,“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中国文化,注重修德与立功。东汉《白虎通德论》讲: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尚书》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 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等《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皇帝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释义

天子,是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敬称谓。由甲骨文记载可知天子的概念在商代已经存在。在那时天子是上天任命的共主这一观念已经盛行,商王因“受天命而立”,被称为上天之子。

这些天意经由「卜」显示出来。当时的人认为,只有圣贤或巫祝可以依据卜而知天意。天子的概念至周朝时已经稳固。在传世文献中,这一称谓最初可见于《周天子书》,该书记载了西周时期多位君主的言行与事迹。

《大诰》一篇中,更直接记载了周公论及周兴商亡的始末。他认为商因失道而亡,周因明德,取得民心而得天命。天子只是“受命于天”。上天使天子降生于下界,旨在由天子去行使天命。天子在中国古代政权里是最高位的共主,成为象徵正统的称呼。天子在古代政权里的爵称,按《孟子.告子上》的说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天子本应该是天爵与人爵合一的爵称,但可惜后世不少人得了天爵而弃人爵。周朝时候“王”作为天子的最高尊号,下有公、侯、伯、子、男等级的爵称。战国时代由于礼乐崩坏天子权威沦丧,诸侯纷纷称王号,即使如此,此时天子仍被众诸侯称为天王。秦始皇创立皇帝的名号后,汉朝沿用皇帝名号做为天子的最高尊号,下有王、公、侯、伯、子、男等级的爵称。[1]出处《尚书.夏书》:“尔众士同力王室,尚弼予钦承天子威命。”《诗经·大雅·江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1、“天子”一词在上古时代就出现,早于夏朝的建立。只不过,那时候的天子并非指皇帝或首领,而是所有人的统称。

2、《左传·桓17年》里就记载: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很明显,春秋战国时,“天子”一词已经作为领导者的专用称谓了 。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882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世界上最高的洪水有多少米 缅甸水灾历史下一篇:明朝官员的守孝期限是多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