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北汉存在多少年 北汉存在的时间

导语: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存在约30年。北汉国君刘旻是一个有才华的政治家,他通过不断地发展经济、整顿军队和改善民生,使北汉成为当时中国北方最强的国家之一。

目录导航:

  1. 北汉存在多少年
  2. 公元970是什么朝代
  3. 赵匡胤建国时间
  4. 五个政权的建立时间
  5. 北宋成立于那一年
  6. 历史上有哈王爷吗
北汉存在多少年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951年1月1日,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也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用后汉的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它是十国里唯一在北方的政权。

北汉建国以后依附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最终被北宋所灭。历四帝,共存在28年。

公元970是什么朝代

公元970年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期,北宋太原北面时期,宋朝未建立之前的一个时间点。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多次更迭朝代的时期,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南汉和北汉五个国家,十国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南唐、南汉、后周、北汉、南吴、吴越和闽。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非常有意思,值得进一步了解。

公元970年,属于宋初历史,统治者是太祖赵匡胤,发生事件有祝友友宋省官益停、盗杀萧思温等。

中文名

公元970年

年代纪事

宋初历史

当政皇帝

北宋太祖赵匡胤

干支纪年

庚午

1. 公元970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是后周在位的开宗皇帝柴荣建立的第11年。
2.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时间跨度约在907年到960年之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最为明显的时期之一,共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

公元970年,属于宋初历史,统治者是太祖赵匡胤,发生事件有祝友友宋省官益停、盗杀萧思温等。

开宝三年(970),南汉主刘张残暴不仁,屡寇边境。太祖因用兵北汉,无暇顾及,遂遗书南唐,令李煜转谕刘帐,归款宋廷。刘鋹拘留唐使,遗书李煜,语多不逊。李煜将书转给宋廷,太祖决意伐甫汉。九月,诏命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尹崇珂为副都部署,王继勋为行营马军都监率兵平南汉。大军克富州,兵逼贺州。刺史陈守忠遣使告急,朝野震恐,刘帐命龚澄枢前往贺州宣慰。龚澄枢至贺州,闻宋军已入芳林,慌忙逃回,宋军包围贺州。贺州城被攻克后,刘帐束手无策,被迫令潘崇彻率三万将士屯贺江。宋军连破昭、桂、连三州,兵逼韶州。韶州是广州的屏障,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十万大军屯蓬华峰下,列象为阵,每只象载十余人,气势嚣张。潘美令弓箭手射象,众象返奔,象兵纷纷落地,宋师乘势出击,大败李承渥,遂克韶州,俘获刺史辛延渥、诛议大夫邹文选。辛延渥遣使劝刘张投降,观军器使李托极力反对。刘鋹命郭崇岳为招讨使,率六万大军屯马迳,但郭崇岳不作战备,专事鬼神。宋师连破英、雄二州。潘崇彻率军倒戈降宋,郭崇岳坚壁自保。刘鋹见形势不妙,准备船载金宝、妃嫔逃入海中,但宦官与士兵先盗船逃走。刘帐欲走不得,遂派左仆射萧漼、中书舍人卓惟休奉表请降。潘美送使赴京,自率军渡江。南汉兵大乱,郭崇岳战死。宋师至白田,刘鋹素服出降,潘美率军入据广州,俘获宗室、官吏九十七人,押送汴京,尽杀宦官。共得六十州、二百四十县、十七万余户。龚澄枢、李托等立即斩首,授刘鋹为检校太保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

1. 公元970年并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2. 公元970年位于宋朝太平兴国七年,此时宋太祖已经去世,由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文化也都有一定的发展。

"公元970"并不代表任何朝代,公元是用于西方历法纪年的术语,一般指的是公历历法中公元元年以后的年份。
而中国历史上,970年是北宋年间。

赵匡胤建国时间

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政权是在公元960年。赵匡胤是公元960年称帝,在位时间960年-97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公元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960年赵匡胤建国。

至1279年南宋被蒙古所灭,共历经320年、18代帝王,时间跨度仅仅比两汉少数十年,比历史上国力最强的唐朝多出十几年。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周朝的臣子,可以说与当时的君主柴荣具有非常好的感情,跟随着柴荣征战疆场,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对雄才大略的赵匡胤也是非常的器重与青睐,可以说柴荣在的时候让赵匡胤身居要职,公元959年柴荣病死,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做了皇帝。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听说契丹与北汉发兵南下要攻打周朝,当时执政的大臣范质等人慌忙派赵匡胤领兵前去抵御,正月初二,赵匡胤带领大军离开都城开封来到了距离开封二十里的陈桥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开始实行兵变计划。军中开始流传要立赵匡胤为皇帝的传言,正月初三,赵光义与亲信赵普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让将领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酒醉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拥立赵匡胤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领兵回到开封,守城军队是赵匡胤的结社兄弟,于是将城门打开,迎接赵匡胤入内,赵匡胤很快控制了都城开封,范质等人这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上了当,但是形势已经明确,所以众大臣也都同意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翰林学士陶谷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禅让帝位给赵匡胤。赵匡胤于是正式登皇帝位,就这样轻易地夺取了政权,将恭帝柴宗训改封为郑王。由于赵匡胤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于是就采用宋为国号,都城定为开封,年号改为“建隆”。赵匡胤就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赵匡胤为北宋(960-1127年)开国皇帝,原来是五代十国后周大将殿前督点检、禁军指挥使,后来在陈桥驿手下将士拥戴下黄袍加身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年号建隆,庙号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用“杯酒释兵权”将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军权收回,同事对外继续兼并南方十国直到976年因病驾崩。

五个政权的建立时间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 )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朝代更替不迭,不过,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后周时期,农业发展良好,人口增加。而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唐经济发达,文学繁盛,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天赋极高,君臣皆善于吟诗作画,文学达到一个高峰。

北宋成立于那一年

960年。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1127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北宋与南宋的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朝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

宋朝建国是公元960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历史上有哈王爷吗

是有一个哈督小王爷,书面上说是孝庄的祖孙(俺也不知道祖孙在这是啥意思)。


“康熙惠妃的妹妹纳喇芸儿,也是一位貌美,有才的格格,进宫玩时被孝庄皇太后看中,赐婚于,她家祖孙 哈督小王爷。


小王爷,芸儿深的孝庄喜爱,惠妃更是孝庄很喜欢的孙媳妇”

呼延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只不过没有演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出神入化。他原本是赵匡胤身边担任侍卫一类的管制,因跟随王全斌灭后蜀有功,被提拔为副指挥使。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呼延赞参加了征讨北汉的战争,他在战争中表现勇敢而受到赵光义的重视,“面赐金帛奖之”。

呼延赞宣称,自己深受国恩,不与契丹同生,在身上刺上“赤心杀契丹”的字样。

他的妻子、儿子、仆人等全家都跟他一样刺字。

后来,他又给自己儿子的耳朵后面另外刺上“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6953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朱元璋的身世是否真的是个耙耳朵?下一篇: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 明朝皇帝贵族衣服材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