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员有什么弊端 西晋时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导语: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员存在的弊端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西晋时期的历史意义体现在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等方面。

目录导航:

  1. 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员有什么弊端
  2. 西晋的民族政策的作用
  3. 西晋统一短暂的历史原因
  4. 西晋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5. 东晋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员有什么弊端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

西晋的民族政策的作用

西晋立国之初,年富力强的司马炎意欲有所作为。泰始元年、二年他先后颁布过一些旨在移风易俗、革除前朝弊政的措施:撤销对曹魏宗室和汉朝宗室的督军,宣布解除对他们的禁锢。罢除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恢复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并把像傅玄、皇甫陶这样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为谏官,以广闻博见,开直言之路。

西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经济上实施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所以史称这个时期为“太康盛世”。

西晋统一短暂的历史原因

大一统的西晋王朝是时间短暂的,从265年建立到280年统一全国,再到316年灭国,建国时间51年,统一时间36年。

这个极度短命的西晋王朝(265年-316年)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上的建树均不大,但却是古代中国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仅有的昙花一现的统一时期,因为西晋真正统一全国的时间只有不到25年(公元280年灭吴,公元304年爆发永嘉之乱),几乎给华夏带来了灭顶之灾。

第一条、主昏臣庸,挥霍无度,这是西晋从鼎盛走向衰亡的深刻原因

第二条、门阀当道,士族专权,这是西晋王朝政治腐朽的最根本原因

第三条、分封宗室,八王内乱,这是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内部原因

第四条、晋室衰微,五胡入侵,这是西晋快速灭亡的外部原因

其实导致西晋王朝直接灭亡的原因就是遭到了北方民族屠各匈奴(代表人物:刘渊、刘聪、刘粲、刘曜)、羯族(代表人物:石勒)的打击,此外如鲜卑族、西羌、氐族等民族也趁机作乱,这就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一场争夺土地人口的大混战)。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屠各匈奴才是灭亡西晋的主力,其他仆从民族属于跟着浑水摸鱼。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盛行。

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西晋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曹魏以来推行的门阀世族是西晋迅速沦为乱世的罪魁祸首。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致使西晋的人才屈指可数,寥若星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八、九十年来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之后,西晋呈现出一派生机,百姓安居乐业。《晋书·食货志》说:“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时期长期的历裂局面,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又一次融合在了一起,结束了由于争夺政权与土地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能够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又一次能团结在一起。

西晋统一虽然昙花一现但结束了东汉末年近一个世纪的混乱局面,重新统一国家,在政治上实行士族和庶族,经济上实行占田制,占田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具体如下:

西晋初期,由于平息了长期战乱,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出现了四海升平的繁荣景象,晋武帝司马炎就以为天下大治,于是朝野上下无不歌舞升平。

出现了诸如石崇、王恺斗富的怪剧,就连武帝都参入其中,拿出皇宫的宝物支持王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由于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在地方上长期割据,长期以来都令中国处于分裂割据局面。在曹魏时,世族受到一定的抑止,且晋武帝凭借其威望,又先后分封宗室郡国并都督诸州和实行占田制、荫客制,也稍微限制世家大族的无限扩张。

司马炎代魏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宗室不强,导致权臣篡位,所以就改变了曹魏的中央集权制,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希望司马氏的统治会因此而“历纪长久,本支百世”。但藩王拥兵割据,晋武帝一死,八王之乱,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中国又再一次分裂。

同时西晋另一特色是胡人内迁。汉末以降,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迁入,西晋时关中一带胡人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胡族本身都是被世家大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汉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为西晋亡国埋下伏线。

晋朝统一的意义:司马炎统一只是晋朝统一的最后步骤,晋朝统一是从司马懿开始的,在分裂时期,司马懿不仅守住了北方统一成果,而且继续开疆拓土,推动统一事业,后来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最终实现全国的统一。

晋朝的统一意义非凡,不仅结束了汉族自相残杀的内战,也让汉族能够休养生息,司马昭统一西南时汉族人口七百万,到司马炎统一人口增加到一千六百万,又经过太康盛世和元康之治,人口增加到四千万到五千万,这对汉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后来民族危机造成的人口损失通常超过一两千万,汉族若没有统一仅几百万早就灭亡了,但晋朝南渡后仍然能保持在两三千万,确保晋朝继续以中央政府的地位存在。

晋朝的统一是挽救民族危亡的进步事业,司马氏是习凿齿评价的千载盛功并非夸张。古代把司马懿写入《晋书》也是基于他开疆拓土的现实,司马昭统一不仅开疆拓土还有守卫民族生存的功绩。司马昭平定了羌族,攻取灵州,北征沙漠阻挡了鲜卑南下,招抚兄弟民族八百多万,只有后来遭受严重民族危机,遭到异族杀戮残害的苦难,南渡的习凿齿等汉族才会理解司马昭当时能挡住异族南迁,和鲜卑友好的重要性,所以他评价司马昭是天下谁能敌的英雄。

现代中国兄弟民族的观点是基于认同中华民族团结和中国统一形成的,只会把拥护民族团结和中国统一的各族人民当成兄弟民族,对分裂者和种族主义者是不会当兄弟的,在晋朝也有类似情况。在晋朝统一后,对拥护晋朝统一,拥护晋朝中央政府,自然可以当成兄弟,对那些要分裂晋朝和残害各民族的反动分裂者,自然要坚决打击。

晋朝当时进行的和现代的反分裂斗争是相同性质,都是维护统一,保护汉族生存权利,反对种族屠杀和民族灭绝,正是因为有晋朝统一,才会有众多拥护晋朝的各民族兄弟,避免汉族孤立面对众多分裂力量。在晋朝实现统一后,在生产、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也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晋朝占田制等进步的生产制度就是在统一后推广,在中国文化史有重要地位的太康诗词也是统一后发展起来的。

所以晋朝统一的历史功绩是不能忽视的,晋朝统一的社会进步意义是巨大的。

公元279年,西晋大军兵分六路讨伐东吴。吴国水军节节败退,晋军顺江而下,所向披靡,攻克夏口,武昌,直奔吴国首都建业。孙皓选择出城投降,吴国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大业。由于天下统一,战乱结束,加上课田制等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政策,出现了“太康盛世”。

东晋的影响


①东晋十六国属于一个夹缝时期中的夹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大背景下上承西晋下启南北朝,因此,该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极不完善,但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新制度,新思想萌发的土壤。

②十六国可视作北朝的先导,赵、秦、燕等国建立政权的尝试和促成民族融合的事实,为日后的北魏提供了一定基础。(例如拓跋珪本人在长安的生活经历,早期北魏承袭后燕在华北的基本盘等情况,就说明了16国对北朝的影响。)

在南方,尽管东晋的政治结构存在巨大缺陷,但是在开拓南方和构建认同方面,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③在军事方面,重骑兵等日后影响较大的兵种此时已初见雏形。府兵制的雏形也已经出现。

④思想文化层面,儒家、法家等传统思想被重新发掘,为日后北朝重构思想体系奠定基础(秦燕体现的比较明显)

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可以看到多种治国思想的并存与碰撞。佛教也开始了初步传播。

⑤总结:东晋十六国是一个较为边缘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也和其它历史时期一样,是整个历史发展演进的重要一环。而且,这个动荡时期中人们追求秩序与和平的尝试,也可算作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028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令妃的历史真实结局 历史乾隆的后宫令妃下一篇:宋朝赵匡胤灭了那个朝代后开辟大宋 赵匡胤开封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