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表达的什么意思 历史的天空三国演唱会

导语:《历史的天空》是三国演义片尾曲,歌词描述了战乱的历史背景,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这首歌曲在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表达出了人类对于和平与繁荣的追求。

目录导航:

  1. 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表达的什么意思
  2. 历史的天空这首歌曲的来源
  3. 谁知道《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词作者王建
  4. 《历史的天空》主题曲
  5. 历史的天空歌曲创作背景
  6. 历史的天空歌词赏析
  7. 历史的天空电视剧主题曲
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表达的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是由著名女歌唱家毛阿敏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是:对历史的一种回望,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怀念。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才能更好的开创未来。这首歌曲也是对那些历史英雄人物的一种颂扬。

三国的英雄人物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历史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们心里。人间总会有英雄气概,浩然正气长存。

歌词说的是一个读者读完三国演义全书之后的掩卷沉思,与以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词的片头曲相呼应。

随着最后一页被轻轻翻过,故事再次被尘封在历史中。书中的搏杀早已过去,那些曾经承载了斑斑血迹的战场也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那些叱咤一时的名字依然和千年前一样鲜活,但主人早已在兴亡交替间化为黄土。

究竟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究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还是胜利者书写历史?这些争论永远没有答案,唯一确定的是书中那股英雄气已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千年之后依然浩浩荡荡,让每一个读到这些故事的人为之心驰神往。

那是桃园结义的三兄弟,那是鞠躬尽瘁的诸葛武侯,那是七进七出的赵子龙 ,那是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锦马超,那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那是“带三尺剑立不世功”的太史慈,那是“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的孙伯符,那更是虽然在演义中留下恶名却功在千秋的曹孟德……

这些数说不尽的遗憾和感叹,最终只能化作一首歌,留给其他人听。每个人从歌中听到的可能都不一样,但无论你听到什么,其实都是你内心的声音在与这首歌共鸣。

意思如下:

从群雄逐鹿到三分归晋,那些豪情万丈纵横捭阖的人们,在这片大地上轰轰烈烈了一场,然而纷纷扰扰过后,不过一场空。

桃园结义时“迎着烽烟大步来”的兄弟三人,相继死于非命;

三顾茅庐时“余年还做垅亩民”的夙愿终究化作五丈原一缕秋风;

横槊赋诗的曹孟德、血战当阳的赵子龙、火烧赤壁的周公瑾……

这是个英雄的时代,然而这首歌响起的时候,这个时代结束了,最后的胜利与英雄们无关,与英雄们的后代也无关。

刘备的儿子轻易献城出降,曹操的子孙被胁迫被杀被篡位,江东孙家的后代终究也成了亡国之君……

曾经多么热血多么豪情的故事,结束得如此仓促如此戏剧,像是冥冥中造物主的玩笑。

然而英雄们的故事不会被遗忘,岁月带不走他们的面容和姓名,纵然盛衰兴亡总是无常,但他们来过,离合聚散过,身后事如何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即使三国最终都不过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们的情义、他们的故事,千百年后仍有人记得,仍有人念念不忘、心向往之,历史的天空会永远铭记这些闪亮过辉煌过的人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这首歌和《滚滚长江东逝水》首尾呼应,都是从后人的视角表达对三国的赞赏、感叹、惋惜,但私以为比起《临江仙》,《历史的天空》没那么豪情,更为细腻感伤,看完整部央三再听,尤其致郁。

历史的天空这首歌曲的来源

《历史的天空》这首歌由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完成于1992年,由毛阿敏演唱,1994年春节随电视剧播出而流传。作为《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出发,以宽容的历史观创作,吟诵着从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这一百年的历史。作品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回顾了在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古代英雄所展现出来的浩然正气。

谁知道《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词作者王建

王健,生于1928年,女歌词作家。北京人。天津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肄业。1949年业于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科。长期在中国音协《歌曲》、《词刊》任编辑,为副编审。代表歌词作品有《历史的天空》、《绿叶对根的情意》、《生命的星》、《妈妈的小屋》、《小小的我》、《淯水吟》、《让世界充满爱》(合作)、《歌声与微笑》 、《我是小鼓手》等。

《历史的天空》主题曲

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历史的天空演唱:龚玥曲:谷建芬词:王健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历史的天空歌曲创作背景

作为《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出发,以宽容的历史观创作,吟诵着从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这一百年的历史。

作品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回顾了在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古代英雄所展现出来的浩然正气。

历史的天空歌词赏析

曲终人散处,英雄气纵横 ——《历史的天空》歌词赏析

《三国演义》电视剧(1994)那首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当今可谓家喻户晓,几乎成了三国文化的招牌歌曲。其实在下看来,该剧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同样可堪佳作二字,并尤以歌词令人荡气回肠,耐人咀嚼。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暗淡”、“远去”富有动感和层次,作为片尾曲的切入点颇为合适。“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时光虽难挽回,但文学及影视作品尚在。再现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堪为作品的不朽使命。“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意义与上句类似。“湮没”、“荒芜”更深切刻画了昔日古战场如今的苍凉破败。虽然残状如此,但英雄之魂尚在,为后文详写做铺垫。

上面两句泼墨写意过后,观众的感情已被紧紧锁定,下面两句从理性认识历史的角度奠定全词基调。“兴亡谁人定,胜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历史的际遇绝非偶然,将强大的规律性浓缩在一个“岂”字当中,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而风云际会的三国在无尽的历史中却仅仅占据一页之地,这种大历史观又是一种何等广阔的视角。

然而三国英雄虽不能违抗规律,但毕竟是最鲜活的历史载体。“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该句以“缘”和“情”为表,隐隐地又架构出一个“义”字,聚散离合一收一放,张力极大。身为凡人的英雄们,悲欢哀乐尽在不言中了。“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一联分隔生死间,于悲壮中杂糅着霸气。有人认为此二句暗喻刘关张和曹孟德,也是一解。以上四句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观众感受更进一步。

而从下句开始,歌曲被推向高潮。“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长江流域不仅是三国争斗的主战场,滚滚的长江水也是历史前行的最好象征。片头曲用江水烘托激昂气氛,片尾曲又用其作英雄们的衬托——连长江都为之动情落泪,前后呼应,有一唱三叹之妙。“歌声”一词又扣此情此景,暗喻片尾曲本身。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夜空之喻暗藏歌曲名字,星辰之喻则暗合传统文化对星宿定位,可谓匠心独运。单看此句似乎是在发问,实则与后句构成自问自答:“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原来孰是英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流芳百世的这种民族精神。句中化用刘梦德诗“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以“气”做比,大智大勇真实可感,而“驰骋纵横”又见其气魄雄伟。此句一出,全词思想性陡然提升,很有时空感。此时前奏再次响起,歌声逐渐远去,回味无穷。

词作者王健是大陆歌坛老一辈著名女词作家,为人淡泊名利,有《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等名作传世。所作如此神气完备的歌词,再配上谷建芬古朴高远的旋律,毛阿敏亲切深情的演唱,比起当下许多电视剧主题歌的故作深沉、不知所云,可谓高下立判。我常常在周末夜深人静之时戴上耳机,放上一曲《历史的天空》,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纵横在歌声之中的幽远气息和天地变化的沧桑,那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历史的天空电视剧主题曲

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 历史的天空 演唱:龚玥 曲:谷建芬 词:王健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哪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061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洋铁路是非洲最早的铁路吗 埃及铁路修建历史下一篇: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西周教育史里典型人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