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南朝时期的皇帝列表

导语: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南朝时期的皇帝列表

目录导航:

  1. 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2. 南北朝帝王庙号介绍
  3. 两晋朝皇帝顺序
  4. 南北朝皇帝列表排名
  5. 南北朝的皇帝是谁?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
  6. 大梁国历代君主
  7. 列举三国,东晋,西晋,南朝,北朝各政权的名称,建立者,都城,起止时间
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是谁

3、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汉化鲜卑人,字罗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

南北朝帝王庙号介绍

北魏皇帝列表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 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

两晋朝皇帝顺序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265年称帝,265年—290年在位26年。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290年—307年在位18年。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07年—313年在位7年。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300年——317年)313年—317年在位5年。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2年)318年—322年在位6年。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322年—325年在位4年。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325年—342年在位18年。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342年—344年在位2年。

朝代 姓名 庙号(或谥号) 生卒年代(公元) 在位年代(公元)

西

晋 司马炎 武帝 236—290 265—290

司马衷 惠 帝 259—306 290—306

司马伦 赵 王 ?—301 301

司马炽 怀帝 284—313 306—313

司马邺 愍帝 270—318 313—316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4]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边疆民族的草原文化与晋朝的中华文化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皇帝排序表:

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7

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

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

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

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

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3

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5

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2

海西公(司马奕)公元366

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

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3

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7

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9

南北朝皇帝列表排名

南北朝皇帝有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余,拓跋濬,拓跋弘,元宏,元恪,元诩,元子攸,元晔,元恭,元朗,元脩,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骏,刘子业,刘彧,刘昱,刘准,萧道成,萧赜,萧昭业,萧昭文,萧栾,萧宝卷,萧宝荣,萧衍,萧纲,萧绎等等。

南北朝的皇帝是谁?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

南北朝是很多个朝代的统称,你问的是哪个啊,宋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 不过南北朝也有一个宋,是刘裕开创的。

大梁国历代君主

南朝梁的历代皇帝分别是以下四位

萧衍_梁高祖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萧衍出身兰陵萧氏。南齐时以门荫入仕,齐明帝时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他尊崇门阀世族,宽待宗室。军事上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萧衍才思敏捷,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即位后,曾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后人认为“历观古帝王艺能博学,罕或有焉”。他善音律,精书法,在其倡导下,南梁的文学艺术得到长足发展。

萧纲_梁太宗

萧纲(503年12月2日—551年11月15日),字世赞(一说世缵),小字六通,生于建康宫显阳殿(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为贵嫔丁令光。初封晋安郡王,累迁骠骑将军、扬州刺史。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昭明太子去世后,册立为皇太子。侯景之乱导致梁武帝萧衍受囚并饿死后,太清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元549年7月7日),萧纲即位称帝。大宝元年正月初一日(公元550年2月2日)萧纲改元大宝。大宝二年八月十七日(公元551年10月2日),萧纲被侯景废黜为晋安王。天正元年(公元551年11月15日)萧纲被侯景杀害,时年四十九岁。葬于庄陵,庙号太宗,谥号简文皇帝。作为南朝文学家,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萧纲是梁国皇帝。

萧绎_梁世祖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名七符,号金楼子,籍贯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

萧方智(543年-558年5月5日),字慧相,南梁末代皇帝,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为夏贤妃。初封兴梁侯。梁元帝即位,拜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封晋安王。承圣三年(554年),梁元帝遇害后,由王僧辩和陈霸先立为嗣君,入朝监国理政。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强势干预下,太尉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年号绍泰,军政大事皆决于陈霸先。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梁朝灭亡,降为江阴王。永定二年(558年),被陈霸先杀害,年仅16岁,谥号敬皇帝。

列举三国,东晋,西晋,南朝,北朝各政权的名称,建立者,都城,起止时间

三国魏(220—266):延康元年(220)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蜀(221—263):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定都益州(成都),世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263年冬被魏灭。历2帝,共43年。吴(222—280):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4帝,共52年(自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222)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天纪四年(280)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彻底结束。西晋(266—316):传5帝,国祚51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东晋(317—420):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廷,史称东晋。420年,刘裕篡夺帝位,取代东晋,建立宋朝(不是北宋、南宋,而是南朝宋)。南朝(4个朝代均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宋(420—479):420年,东晋权臣刘裕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他,刘宋建立,南朝开始。齐(479—502):兰陵萧氏出身的萧道成在南朝宋末年形成了一股强大势力,并最终于479年取代刘宋自立。齐朝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存23年。梁(502—557):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废掉东昏侯,另立齐和帝萧宝融,次年废掉齐帝,结束了齐的统治,建立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48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陈(557—589):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晋王杨广灭陈,结束了中国西晋以来(317—589)的分裂局面。北朝北魏(386—557):北魏是鲜卑拓跋部所建,又称元魏。北魏登国元年(386)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395-439年,击灭后燕、后秦、大夏、北凉、西秦、北燕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北魏最初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东魏(534—550):534年权臣高欢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做傀儡皇帝,被迫逃往关中投奔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拥立年仅11岁的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东魏开始。高欢掌权期间土地兼并情况严重,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且屡败于劲敌西魏宇文泰。550年孝静帝禅位于高欢之子高洋,东魏灭亡。东魏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为别都。西魏(550—577):北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元修脱离高欢投靠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西魏建都长安。北齐(535—556):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公元550年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公元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28年。北齐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北周(557—581):西魏恭帝三年(556),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建德六年(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北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169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蓝鲸是否为母系社会?探究历史学者的研究与论证结论。下一篇:在哪里可以购买到古代唐装汉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