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儒家生态思想发展评价 西汉儒家历史观是什么样的

导语:儒家生态思想发展评价 西汉儒家历史观是什么样的

目录导航:

  1. 儒家生态思想发展评价
  2. 两汉经学阶段郑玄对观点
  3. 儒学在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的发展史
  4. 为什么到东汉末年,儒家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5. 一分钟了解儒家思想发展
  6. 为什么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
儒家生态思想发展评价

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思想,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

儒家伦理观中的生态思想在转变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愿望中具有极大意义。

两汉经学阶段郑玄对观点

郑玄开创的经学新学派是“郑学”,亦称“郑氏学”、“通学”、“综合学派”等。

在遍注群经的基础上,郑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以其丰富的著述创立了“郑学”,破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初步统一了今古文经学,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郑玄是东汉的儒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先后研习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然后网罗众家之说,把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通融为一。郑玄在经学上的重大成就,使他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同时也是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站在“通学”的立场上,遍注群经,“整”而“齐”之。根据史籍记载,郑玄曾注解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以及《中候》、《乾象历》;又撰写了《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凡百余万言。范晔评价他说:“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后汉书·郑玄列传》) 郑玄的弟子数以千计,郑学也曾风靡一时。以后从魏晋至隋唐,郑学的流传始终很广。清代乾嘉学学派提倡“汉学”,对郑学十分重视,颇多发挥(参见本书“郑玄”条)。

唐孔颖达《札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

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

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

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

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郑玄兼注《三礼》之后,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学为宗,而不可舍其书,自魏晋至隋唐皆然,故孔氏有“礼是郑学”之称。

郑玄“比兴”观的内涵既有对前人精华的吸纳,也有自己的创新发展。“比兴”既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也是“美刺”讽喻的阐释方法。与前人相比,郑玄能较清楚的区别“比”和“兴”,且有意识的把“比”和“兴”都当作“美刺”的工具。

《郑笺》中明确标“兴”,并常用“喻”“犹”“如”“比”等词来阐释诗文, “比喻”是鲜明浅显的修辞手法,能够提供的阐释空间有限,满足不了郑玄想要达到的政教目的,而“兴”含蓄委婉的特点更能帮助他实现“美刺”政教的阐释目的。

儒学在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的发展史

一、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的主张可概括为:1.仁。仁者爱人。这是他的思想核心。2.德。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礼。主张“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律,以便恢复周礼。4.有教无类。

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们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孟子的主张:1.仁政。2.“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性善论。荀子的主张:1.仁义王道。2.“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3.人之性恶。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大发展,成为“蔚然大宗”,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盛极一时,但是得不到统治者的认可。反而是韩非子的“以法治国”、“法术势”思想得到了嬴政的认可支持,成了秦朝的治国思想。

二、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统治者采用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面临着内忧外患三大问题,即王国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匈奴威胁问题。形势的变化要求统治者从无为而治的状态转为积极有为。

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1.春秋大一统。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里的春秋是一本书,即《春秋》。董仲舒这一主张的意思是《春秋》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大一统”。2.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三纲五常”。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政治上重用儒士,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育上规定五经为教科书,设立太学和地方学校。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朝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北宋儒学家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二程主张:1.世界观。理是万物本原,理先物后。2.伦理观。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3.认识论。格物致知。朱熹主张:1.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2.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主张:1.世界观。心是万物本原。2.认识论。反省内心。王阳明主张:1.整顿人心才能挽救统治。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致良知,知行合一。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思想家

明末李贽以异端自居,离经叛道。他的主张:1.反对个人崇拜,反对教条主义。孔子并非天生圣人,儒家经典并非神圣至尊。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依照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三大杰出思想家。黄宗羲的主张:1.揭露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3.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4.工商皆本。手工业、商业与农业都是本业。

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开创一代朴实学风。

王夫之主张:1.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事物的变化有规律可循。2.认识论。主观认识来自客观对象,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3.方法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这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总之,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过程: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发展,秦朝受打压,汉武帝之后成为正统,宋明时期成熟,明清之际受挑战。

为什么到东汉末年,儒家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汉朝建立后,就开始把儒学神学话,其伪托孔子以神学迷信观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旨在宣扬国家治乱兴衰、帝王将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

东汉末年,针对神学,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求真"思潮,在理想与现实、真理与谬误、虚妄与真实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中寻找出路,构成了东汉思想的主要趋向。

各种新思潮逐渐出现并流行,而且开始广泛传播道教和佛教,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一分钟了解儒家思想发展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6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儒家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孔子开创的先秦儒学、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以程朱理学为标志的宋明儒学、西学冲击下的现代儒学四个阶段。

一、先秦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其创立是有其深刻地历史根源的。当时春秋战国时期正经历着一场空前变革,这场变革在社会形态方面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政治制度则是周礼的“礼制”向“法制”社会的转变。

这一时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友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希望能恢复到西周的礼乐制度,还是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人。孔子也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而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性本善”。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所推行的是黄老之术,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一种积极的思想是及其重要的。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感应”的学说;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称为“三纲五常”。这一时期的儒学有点制度化和宗教化了。当儒学的一些主要内容被制度化以后,它就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

三、宋明理学

到了两宋时期,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和朱熹。因此又被成为程朱理学。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阳明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他们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所以又叫陆王心学。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近代新儒学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五四之交,北京浸没在一片尊孔复古的逆流之中。帝制复辟的事实,说明君主专制思想的毒瘤依然存在。这使得一批年轻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感到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以孔教为核心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

因此,他们进行了一场精神解放运动,对孔子以及儒学做出有力的批判,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儒家传统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丧失殆尽。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熊十力等人。

一、春秋时期——儒学的开创

开创者孔子:

1.核心思想为“仁”,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指出统治阶级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提出“礼”,号召“克己复礼”,即恢复理想中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以实现社会稳定,同时以中庸思想和“和而不同”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3.教育方面: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扩大的教育对象的范围;他以“成人”、“君子”为教育目标,提出“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身体力行”等诸多重要教育原则。

4.文献方面:整理编订文献“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二、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1.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以“仁义”为最高道德原则。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发展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观点,提出较为完整的“仁政”理论,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3.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以“民贵君轻论”为代表的民本学说,这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为宝贵的成分。最典型的是言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伦理观上主张“性向善”,实行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

(二)荀子:

1.天人关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制天命而用之,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2.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

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主张“性恶论”。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代表人物董仲舒:

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于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

四、宋明时期——儒学上升到新高度

(一)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1.程颢、程颐:理是万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2.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观点:理是第一性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二)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反对理学的繁琐回归本心。

1.陆九渊(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等;致良知;知行合一。

五、明清之际——儒学新发展

1.李贽: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作是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

3.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4.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为什么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

好像是汉武帝干得,并不是汉高祖刘邦。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三纲五常处处围绕忠君与孝这一中心思想治天下!

首先你的问答是不严谨的,汉高祖刘邦没有以儒家为为主导,真正的以儒家为主导的是汉武帝,以儒家为主导,有利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

秦两代王朝暴政而亡,又经历了自二世即位以来的混乱,时代需要儒家的伦理道德与礼制,需要统一、规范和秩序。这是儒家能够上位的时代需求和历史规律。

更具体来讲,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时诸多儒生的不断努力。叔孙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因为刘邦集团里面许多人出身草莽,文化水平不高,西汉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是礼数缺失一片混乱的,甚至有时刘邦也感到苦恼。

叔孙通一开始就不断劝谏,但是直到长乐宫修建完毕,叔孙通安排了一套完整的仪式。刘邦看到众人跪拜,终于感受到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当皇帝的快感。于是他重重赏赐了叔孙通,儒学也由此上位。

还有一个人叫陆贾,他有一句名言是“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高祖让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而吾所以得之何”的文章,陆贾考其成败得失,凡十二篇,刘邦非常欣赏,称之为“新语”。

汉代初年还有相当多的儒学者,他们长久的努力改变了刘邦对儒学的看法。

刘邦没有采纳儒家思想,而是采纳陆贾的黄老的“无为而治之术",取得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代,才采纳了儒家思想。

陆贾是汉初刘邦的首下的一名文臣。陆贾时不时在皇上面前演说称赞诗书。汉高帝骂他说:“你的主公在马上得到天下,为什么攻于诗书?”陆贾说:“在马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况且商汤周武在逆境中得到天下而在顺境中守护天下,文德武功一起使用,是维护长久的方法。过去吴王夫差和智伯专门使用武力而灭亡;秦国保持刑法的不变,假如令秦国吞并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过去的圣人,陛下的江山怎么会得到呢?”高帝没有发怒反而面露惭愧。于是对陆贾说:“请先生为我写出秦失去天下的原因和我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成功与失败的国家是怎么回事。"

于是,陆贾大略的记述国家存亡的精微道理,一共著作十二篇。每上奏一篇,皇帝都十分赞赏,在黄帝身边的人高喊万岁,称那本书为《新语》。

陆贾为刘邦分析秦朝灭国的原因,还给汉朝初期的治国理念提出了三点要求,要废除秦国那些苛刻的杂税,让百姓可以减轻负担休养生息,重新发展生产力,第二就是要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发展路线,第三就是无为而治,尽量不要去干预民间的发展,我们只用在宏观上进行调控。总的来说就是不能伸手去让老百姓掏钱。

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有一个人起了很大作用,这个人就是叔孙通。

刘邦出身农民阶层,年轻时不学无术,不务正业,没有多少文化。后来靠着楚汉三杰张良、萧何和韩信建立了汉朝,成就了帝业。这与他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

刘邦起初对个儒家思想是排斥的。对儒生也是多有偏见。这是与历代君王独崇法家思想有观。刘邦也想学他们用法家思想禁锢人们头脑,使他们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后来,刘邦对儒家思想有了根本性地认识。对儒家思想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这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叔孙通,还有一个是陆贾。

叔孙通曾经是秦二世身边的博士,机智聪明。

汉朝刚建立时,刘邦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自恃跟随刘邦打天下有功,毫无君臣之礼。他们在朝堂饮宴时“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技剑击柱

”。

叔孙通乖机向刘邦进言道“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诸鲁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刘邦下旨批准奏请。

随后,叔孙通招集百余名弟子参与朝仪的制定。这些人都任了郎官,儒学思想成功地被刘邦所接受。

陆贾则高举儒家大旗,帮助刘邦完善儒家在汉朝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写出了符合当时国情的12篇奏议,每篇都令刘邦十分满意。

后来,刘邦还亲自来到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故里-曲阜,隆重地祭祀孔子。刘邦也是历史上首位祭祀的皇帝。

刘邦雄才大略,有远大的政治抱贞,他认为:汉朝要想长治久安,绵绵不息。就必须有一个思想来做为统治纲领。在叔孙通和陆贾的引导下,他选择了儒家思想!

秦两代王朝暴政而亡,又经历了自二世即位以来的混乱,时代需要儒家的伦理道德与礼制,需要统一、规范和秩序。这是儒家能够上位的时代需求和历史规律。

更具体来讲,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当时诸多儒生的不断努力。叔孙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因为刘邦集团里面许多人出身草莽,文化水平不高,西汉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实际上是礼数缺失一片混乱的,甚至有时刘邦也感到苦恼。

叔孙通一开始就不断劝谏,但是直到长乐宫修建完毕,叔孙通安排了一套完整的仪式。刘邦看到众人跪拜,终于感受到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当皇帝的快感。于是他重重赏赐了叔孙通,儒学也由此上位。

还有一个人叫陆贾,他有一句名言是“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高祖让他“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而吾所以得之何”的文章,陆贾考其成败得失,凡十二篇,刘邦非常欣赏,称之为“新语”。

汉初其实是“黄老学说”大行其道之时。

由于黄老之学兼容并包,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君主治国"无为而治",掌握政治要领即可,因势义导不要作过多的干涉。还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认同。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出现了后期"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这是因为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巩固刚刚建立的封建政权。这时,刘邦要陆贾总结秦亡的教训,作为借鉴。陆贾根据黄老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所以,“道大于无为”。尽管刘邦本人对学术一窍不通,但黄老学说的清静无为确实符合刘邦与萧何所创立的制度,黄老思想由此受到政治阶层的重视,从皇帝到丞相无不尊崇。政治阶层也开始侧重于黄老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垂拱而治。文帝、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皆读《老子》,尊其术、 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是“轻徭薄赋”、“约法省刑”。

而后来“萧规曹随”,“约法省禁”举措所蕴含的清静简约指导思想,可视为西汉前期的“黄老之治”的先声。曹参死后,用黄老思想治国的是陈平,据《史记》中记载:“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曹参和陈平主张“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君臣俱欲休息余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据说文帝曾想建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等于十个中家人财产,于是作罢。汉景帝把文帝的兵役、徭役的年龄推迟到二十岁,政治方面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对周边少数民族也不轻易用兵,尽力维持相安的关系,以免烦扰百姓。汉文帝之妻,景帝之母窦太后更崇尚黄老清静之术,她经历了文、景、武三朝,在朝中影响达45年之久。因为她的影响所施行的黄老“无为而治”的结果是到了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作”。

直到武帝时诸侯国的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边境不宁,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取代以前的“黄老之学”。董仲舒把儒学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思想创立新儒学思想。以“君权神授”和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加强君权;以“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形成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统治的需要,深受汉武帝的赏识。从此后,儒家才和封建统治者牢牢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对中国延续古代两千多年的学术主导。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72804.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刘诗雯乒乓球比赛超清集锦下一篇:攻略元神巨龙:自由诗的艺术之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