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大克鼎和大盂鼎哪个更珍贵 历史西周铜鼎拍卖结果

导语:根据历史西周铜鼎拍卖结果,大克鼎和大盂鼎都是珍贵的文物,两者的价值难以比较。大克鼎和大盂鼎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 bronzes 文化的精华。

目录导航:

  1. 大克鼎和大盂鼎哪个更珍贵
  2. 周王积铜鼎多重
  3. 西周墓一般现在多深
  4. 西周四大国宝
  5. 盱眙的历史
大克鼎大盂鼎哪个更珍贵

大盂鼎更珍贵。

大盂鼎本是西周周康王时期的青铜礼器,它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西周最大的一件铭文铜鼎。大盂鼎重达150kg,现在可以说价值连城。1890年,潘祖荫又得到了大克鼎。

大克鼎据说是1889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出土,一起出土的是一组青铜器物群。当年一同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上千,迅速被瓜分,最为精美的大克鼎被人卖到天津,被当时的收藏家柯劭忞纳入囊中。潘祖荫得知后花重金从他手中买到,至此两件重宝被潘家收藏

周王积铜鼎多重

153.5公斤。

淳化大鼎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最重者,也是迄今出土的圆鼎中最大者。其他著名的西周青铜重器如大盂鼎通高102.1厘米,口径78.4厘米,重153.5公斤,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都稍逊一筹。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

西周墓一般现在多深

合水县的周文化遗址:

1、何家畔乡何家畔村西周晚期墓葬

墓室距地面十二点二米,为长方形土坑墓,无墓室。墓葬坑长三点八米,宽二点六米,高二点九米。上有蓬盖的木料残留物,已成灰状粉末。在棺椁南北两侧,有长三点八米,高二点九米,宽四十公分的平台,上摆放陪葬品,每面各放置四件。

文物普查小组通过清理,出土铜甗一件、铜鼎七件,其中一件铜鼎内腹壁,有铸造铭文共六十个文字。另外清理出贝币九枚,骨针七根

2、 西华池乡师家庄的兔儿沟墓葬

坐北向南。在西周墓葬区内发现一座先周残墓,墓宽1.3米,深1.5米,长1.7米。在熟土二层台内出土了两件陶器:一件夹砂绳纹红陶鬲,鬲乳状袋三足,单耳,直口;另一件灰陶方折肩罐,有盖,通体打磨光滑,用朱红和白粉彩绘。

3、蒿嘴乡九站遗址

合水川北岸台地。1984年省地县博物馆和北京大学专家教授共同对九站遗址进行发掘。在发掘的80座土坑墓穴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l件铜刀,1件铜饰。经碳14测定,距今绝对年代为3370年

西周四大国宝

1、大盂鼎:清道光初年出土于岐山县,通高102.1厘米,口径78.4厘米,为西周最大的铜鼎之一,内壁铸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王对诸侯的册封礼仪。

2、毛公鼎:清道光末年出土于岐山县,铭文多达497字,是历代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最长的一件文物珍品。

3、虢季子白盘:清道光年间出土于宝鸡县,造型端庄、气势宏伟,其内底铸有铭文111字,既是西周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又是壮美的诗史。

4、散氏盘:清乾隆年间出土于宝鸡县,盘底铸有铭文350字,其书体遒劲古拙、方峭挺拔,历来为书法界所重视。

一、晋侯苏编钟

晋侯苏编钟,西周时期的青铜乐器,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的古墓中。据记载,这套编钟共16件,因为墓地之前被盗,考古专家仅发掘出其中的2件,现藏山西博物院。另外14件,则被盗墓者盗走后卖掉。后来,上海博物馆将这14件从香港古玩市场买了回来,并将其收藏。该编钟不仅是乐器,而且上面刻有355个字的铭文,上面所记录的是一场战争,这在古书上没有被记载,对于研究西周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西周太保鼎

西周太保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清朝末年在山东省寿张县梁山出土,现在收藏于天津博物馆。该鼎纹饰优美,造型独特,铸造工艺精湛,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青铜艺术珍品。民国时期,该鼎为徐世昌所收藏,并一直保存在家里。建国后,徐世昌的后人将他捐给了国家。

三、西周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又被称为“膳夫克鼎”,为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通过对鼎内的铭文研究得知,当时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了祭祀他的祖父,就命人铸造了这件大鼎。西周大克鼎高93.1厘米,重量超过四百斤,造型宏伟古朴,线条雄浑流畅,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四、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在之前被称为“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代表作。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该鼎出土于河南安阳,因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该文物垂涎三尺,曾多次想通过各种方法将它夺走。其发现者为了防止被日军抢走,将它重新掩埋在地下,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挖出。

建国以后,该鼎先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后,就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国之宝”。起初,郭沫若通过对鼎上文字的解读,给它起名为“司母戊鼎”。后来,经过很多专家研究发现,该鼎为商王为祭祀其母亲“戊”而铸造,故应该把“司”改为“后”,这才有了“后母戊鼎

盱眙的历史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

历史沿革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后为“盱眙”。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楚汉之际(前208—前202年),盱眙属西楚东阳郡。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反秦义军领袖项梁拥立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王,以号召天下,仍称楚怀王(后尊为楚义帝),建都于盱眙。九月迁都彭城(今徐州市境)。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广陵置荆国,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废荆国,置吴国,盱眙先后属荆、吴两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废吴国,盱眙改属沛郡。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盱眙属之,为临淮都尉治所。新王莽时期(9—23年),盱眙改名“武匡”。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7年),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从东海郡划出临淮郡故地置下邳国,盱眙先后属东海郡和下邳国。

三国时(220—265年),盱眙入魏国,属徐州下邳郡,后期,盱眙为弃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以下邳郡的淮南地区置临淮郡;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盱眙均为属县,且是临淮郡治所。永嘉年间(307—312年),石勒起兵攻晋,盱眙曾为石氏短暂占据,仍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盱眙从临淮郡分出,以县置郡,属徐州。此时无盱眙县建置,盱眙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州,盱眙仍为属郡,郡辖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元嘉八年(431年)割江淮之间的地区为南兖州,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兖州从广陵移治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年),废南兖州,后复置,州治仍迁至广陵。宋末,盱眙郡增辖信都、睢陵两县。

齐,复置盱眙县,属南兖州盱眙郡。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长乐五县。建元四年(482年),北兖州州治由淮阴迁至盱眙,盱眙郡改属北兖州。

梁,盱眙郡初属北兖州,后属淮州。武帝末(549年),淮南地区为东魏占领,于县治置盱眙郡,属淮州,郡辖盱眙、阳城、直渎三县”。后入北齐,盱眙郡仍属淮州,郡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

陈,太建五年(573年)八月,盱眙入于陈,九月改属谯州,盱眙郡仍辖考城、盱眙、阳城、直渎四县。太建七年(575年),盱眙郡改属南兖州。后在盱眙郡治置北谯州,不久裁撤。太建十一年(579年),盱眙郡入于周,改属扬州,郡仍辖考城、盱眙、直渎、阳城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盱眙郡,考城、直渎、阳城三县并入盱眙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治置西楚州,辖盱眙一县。武德八年(625年)废西楚州,盱眙改属楚州。光宅元年(684年),改属泗州临淮郡,隶河南道。五代时,盱眙入于吴。大和三年(931年),吴国升盱眙县为招信军。后入南唐,盱眙属楚州。周显德中(954—959年之间),盱眙入于周。

宋,盱眙初属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乾德元年(963年),改属泅州。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县升为军,隶淮南东路。次年九月废军为县,属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绍兴二年(1132年)复属泗州。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升天长县为天长军,盱眙为其属县。五月废天长军,复升盱眙县为军,隶淮南东路,盱眙军辖天长、招信两县。乾道初(1165—1168年),盱眙入于金,仍为盱眙军。金宣宗南渡(1214年)后,盱眙军改为镇淮府,不久弃去,盱眙归末。宝庆三年门227年),盱眙再次入于金。绍定五年 (1232年),金将以盱眙降宋,宋诏改盱眙军为招信军,辖天长、招信两县,隶属于淮南东路。

元,盱眙初为招信军治。至元十三年(1276年),行招信路安抚司事,辖盱眙、天长、招信、五河四县。次年,在盱眙县。治立招信路总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临淮府。至元十七年¨280年),五河县划归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招信县,其地并入盱眙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废临淮府,盱眙县归属泗州。

明,盱眙为县,属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年)属临濠府(今安徽省凤阳县),次年直属中书省,洪武四年 (1371年),改属凤阳府(今安徽省凤阳县)。

清,盱眙初属凤阳府泗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泗州城沉没水中,泗州州治移置盱眙。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为直隶州,隶安徽布政使司,盱眙仍为属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裁凤阳府虹县为泗州,州治由盱眙移至虹县(今泗县)。

民国,盱眙开始直属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次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年(1932年)5月,安徽省分区设首席县长,盱眙属第七区。同年10月,改首席县长区为行政督察区,盱眙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第六行政督察区为第四行政督察区,盱眙属之。民国三十年(1941年)初,盱眙改属新设立的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裁撤第九行政督察区,盱眙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四军淮南主力北撤山东,盱眙为游击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复建人民政权,成立泗盱边防办事处,11月又成立盱嘉办事处,盱眙县政府(三个名称,一个机构),先后隶属于淮南津浦路东专员公署和江淮第一行政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盱眙、嘉山、来安、六合四县合并,成立盱嘉来六县政府。12月,盱眙全境解放,成立盱眙县政府 (民主政府),仍隶属江淮第一行政区。

新中国建立后,皖南、皖北合并为安徽省,盱眙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2年底江苏省成立,为加强洪泽湖管理,盱眙于1955年划归江苏省,属淮阴专区。

1966年,改属新设置的六合专区(现南京市六合区)。

1971年六合专区撤销,盱眙又属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属淮阴市。

2001年三淮一体,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盱眙隶属于淮安市。

2015年5月18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调整盱眙县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盱城镇、古桑乡、王店乡,设立盱城街道、太和街道、古桑街道、天泉湖镇。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县,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春秋时期,盱眙是吴国的重要地盘,属于会稽郡,后为楚国所灭。

战国时期,盱眙先后为楚国、齐国、韩国所占领。

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立盱眙县,属九江郡。

东汉建立后,盱眙属于淮阳郡,隋唐时期为盱眙县。

五代时期,盱眙属于南唐,为淮南节度使的治所之一。

宋朝时期,盱眙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民变——盱眙起义。

明朝时期,盱眙属于淮安府,地位显赫,成为南京六合书院和九江书院之一。

清朝时期,盱眙属于江苏省淮安府,因得到皇帝赐予的"田"字作为县标而成为"田"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盱眙历经县、区的更迭,2001年成为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

总之,盱眙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古代吴、楚、齐等国的重要地盘,也曾发生过著名的盱眙起义事件,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县。

盱眙县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全县幅员2483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盱城镇。

盱眙建县于秦,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建县前春秋时期名善道,属吴国,战国时代为楚地。秦建县以后,先属泗水郡,后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治所在下邳故城,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

盱眙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淮河北岸,素有“南楚门户”和“扬州腹地”之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面是盱眙的历史概述:

战国时期,盱水以南的地区为楚国的地盘。

秦朝统一中国后,盱眙隶属于下邳郡。

汉武帝时期曾设有盱眙县。

隋唐时期,盱眙设有州,属扬州。

南唐时期,盱眙归南唐统治。

宋朝时期,盱眙先后隶属于泰州、扬州、常州等州府。

元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松江路。

明朝时期,盱眙隶属于南直隶。

清朝时期,盱眙隶属于扬州府。

民国时期,盱眙曾先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专区,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地区。

近年来,盱眙县逐渐发展为以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区域商贸为主要支柱的县级市。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85783.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乾隆王朝和亲王死哪一集 历史上与乾隆争皇位下一篇:古代韩国是现在哪里 韩国最初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