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唐朝六部分别有什么职能,他们是干什么的 唐朝的皇帝在哪办公

导语:唐朝六部分别有什么职能,他们是干什么的 唐朝的皇帝在哪办公

目录导航:

  1. 唐朝六部分别有什么职能,他们是干什么的
  2. 唐朝为什么迁都洛阳
  3. 檀宫什么时候建的
  4. 殿字的演变
  5. 唐朝尚书省的由来
唐朝六部分别有什么职能,他们是干什么的

唐代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三省分别为门下、尚书、中书,

三省的主要职能是:中书省主要是制令决策;尚书省为执行机构;门下省主要是审查法令。

六部所属尚书省,各部正副长官称尚书、侍郎,各司的正副长官分别称郎中、员外郎。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职能如下:

吏部: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

户部:掌天下财政、民政;

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

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选授、考课、主持武举,以及军令、军籍和中央一级的军训,但并不直接带兵;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并平议国家之禁令;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国家农、林、牧(军马除外)、渔业之政,以及诸司官署办公所需纸笔墨之事。

尚书省机构如下:

唐朝为什么迁都洛阳

洛阳本是隋朝东京,619年隋皇泰主禅位于王世充,洛阳成为王郑政权的都城,621年,唐灭郑后不久,洛阳成为李世民秦王府的所在地。李世民的大本营。唐太宗时期,洛阳改名为洛阳宫,政府曾三次搬迁到洛阳办公,历时两年有余,657年,唐高宗又把洛阳定为永久性的东都,被正式定为第二个都城。后来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实际上应该算是“定都”。从地理方面来讲~洛阳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

唐朝第一次迁都至洛阳,是因为武则天登基做了皇帝,改“唐”为“周”,定都在洛阳,名义上不算迁都,而应该是“定都”。但是武则天的登基并没有造成朝廷太大的动荡,并且“武周”只存在了一世,所以很多人觉得武则天就是唐代的皇帝,其实个人觉得不是,按照朝代算,武则天算是开国皇帝,建立的是自己的朝代“周”朝!但很多史学家不承认武则天的“周”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部分,因为武则天最后还是传位给了李显,并没有传位给武氏族人,所以武则天算是为李唐守江山,只因为她姓武不姓李,所以无法沿用“唐”的国号,只好自己建立“周”···武则天退位后传位给其儿子李显,李显登基后又将“周”改为“唐”,武则天驾崩后,李显才正式宣布迁都回长安···所以一定要算是迁都的话,也是李显在洛阳登基,将京都迁回长安。所以如果要问迁都的原因,那只能算是“朝代的更替”了。虽然更了一下,又更回来了!京都也是迁了一下,又迁回来了!第二次迁都是在唐末公元904年,在位的皇帝是唐昭宗李晔(867~904)。当时的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根本没有实权,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朱温控制着。朱温为了篡权,先杀掉宫里所有宦官,再不顾大臣反对迁都洛阳,接着镇压各地藩镇,最后又于天佑元年(904年 )杀害了唐昭宗,立唐昭宗的第九子李柷为皇帝,仅仅三年后,李柷被废,次年被杀,享年17岁,唐朝灭亡了。所以,唐朝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也称“大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904年二次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是一代女皇的杰作。她要实现改朝换代,建立大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就必须要展现新朝的气象,因此迁都洛阳。同时,长安作为唐朝都城,被统治阶级关陇贵族包围,迁都洛阳后可以有效的监控关中地区同时也能摆脱关陇贵族的包围,又能实现对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控制,因此迁都。

第一:洛阳是唐帝国的中心地带,迁都洛阳更利于皇帝统御四方

第二:洛阳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物资供应充足,没有迁都洛阳的隋文帝等多次因长安"粮荒"到洛阳"就食",解决粮荒的根本措施就是迁都洛阳

第三:关陇贵族因循守旧阻碍帝国的发展,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为了更有作为,迁都洛阳可以摆脱守旧贵族的掣肘

因此公元657年唐高宗下《建东都诏》,把洛阳提升为唐朝国都,唐朝正式开始实行两京制,公元684年(武则天尚未称帝),唐睿宗就将洛阳该称为神都,直到706年唐中宗才再次改称洛阳为东都,安史之乱中,唐朝皇帝一直把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作为平叛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和主要任务!

檀宫什么时候建的

檀宫建于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朝时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它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佛教寺庙。檀宫的建筑风格具有唐代建筑的典型特点,如华丽的琉璃瓦、雕刻精美的石雕、大气恢弘的殿堂等。檀宫是中国佛教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欣赏。

殿字的演变

是从古代宫殿建筑中的“殿”慢慢扩展到其他场合,成为表示场所的字。
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殿字在不同的时期又有了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含义。
同时,各种文字的演变也使得殿字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述方式也各有差异。
但总的来说,殿字在中国文化与社会中还是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您好,殿字最初是指宫殿、庙宇等建筑物,后来也用来指官府、官署,以及某些机构、团体的办公场所。在演变过程中,殿字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最早的殿字形状是一个方形的盖子加上一个“人”字,后来“人”字和盖子合并,成为一个方形的“㫖”字,再后来又加上了一个“门”字,形成了现在的“殿”字。

“殿”字在汉字的发展中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以下是“殿”字的演变简述:

1. 商朝至西周时期:在这一时期,“殿”字尚未出现。然而,类似的字形已经在甲骨文中出现,表示“堂”、“室”等建筑结构。

2. 春秋战国至秦朝:春秋战国时期,“殿”字逐渐出现。在战国的一些青铜器上,已经出现了类似今天“殿”字的字形。到了秦朝,“殿”字开始广泛使用,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名称。

3. 汉代至南北朝:在汉代,“殿”字的写法已经定型,并在之后的历朝历代得到广泛应用。汉代的“殿”字与今天的字形相近,左边为“广”字,右边为“卩”字。

4. 唐宋元明清:从唐代开始,“殿”字的字形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唐宋时期,“殿”字左边的“广”字逐渐简化为一横,右边的“卩”字变化不大。元明清时期,“殿”字的写法与唐宋时期基本一致。

5. 现代:现代汉字简化后,“殿”字被简化为“殿”,左边的“广”字简化成了“广”,右边的“卩”字简化成了“八”。这种简化后的字形在现代汉语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来说,“殿”字的演变经历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漫长历程。虽然字形有所变化,但“殿”字的基本含义和用途始终保持不变。

唐朝尚书省的由来

由大司马领导主持“尚书事”并不正规,领录尚书事也不是官衔,以人事代制度更非长远之计。于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便干脆建立尚书台,也叫台阁。从此,尚书不再是宫廷秘书或临时事务,而是正式的国家机关。尚书事(事务)变成尚书台(机构)以后,一国两府就成了制度。但,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可怎么办公呢?也很简单:宰相保留官职,政务交给台阁。换句话说,三公的相府徒有其名形同虚设,尚书的台阁才是真正的枢机。因此,到曹魏黄初三年(222),尚书台便移出宫外,正儿八经地成为了中央政府。到西晋或刘宋,它又变成了尚书省。

尚书台为什么能改名为尚书省?因为台和阁都是皇家建筑,只不过台在禁省之内,阁在宫城之中,所以台阁又 又叫台省。改台为省,不过是换了称呼而已。中书省的来历也差不多。汉武帝让尚书越权去管朝政,原来由尚书所做收发保管文件的工作,只好派给别人,这就是中书。但是,领导主持“尚书事”的大司马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之后,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皇帝又受不了。因此,汉宣帝刘询便效法他曾祖父武帝的办法,用中书去取代尚书,把大司马架空。这当然是担任大司马的外戚不能接受的。

所以到成帝建始四年(前29),他们又把权力夺回尚书台。到曹魏时期,由于尚书台移到宫外,宫内不能没有秘书处,身边不能没有自己人,魏文帝曹丕便将秘书令改称为中书令,把官署设在宫中,叫“中书监”,晋以后叫“中书省”。结果怎么样呢?一如前例。宫禁之中的中书省,逐渐取代宫禁之外的尚书省成为决策机关,时人谓之“凤凰池”。一个官员,如果由中书令变成尚书令,是要被视为明升暗降的。中书省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府,当然又不行,门下省便冒了出来。门下省的前身是侍中寺,曾与东寺和西寺合称“禁中三寺”,东汉末年改称侍中省,曹魏时与散骑省并为“禁中二省”。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008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汉武帝是刘邦的什么人揭历史上刘彻和刘邦谁厉害 历史上的刘邦有多强大下一篇:朱元璋有几位正式册封的马皇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