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秦始皇发明了造纸术吗 秦朝有何创新发明的人物

导语:秦始皇发明了造纸术吗 秦朝有何创新发明的人物

目录导航:

  1. 秦始皇发明了造纸术吗
  2. 秦朝时期最大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3. 秦朝谁将兔毛改为毛笔
  4. 五帝发明了什么
  5. 商鞅方升是谁发明的
秦始皇发明了造纸术吗

秦始皇没有发明造纸术。

秦朝人使用纸书写,这句话在秦朝说没错,当时有的人把绸缎就叫做纸,真正的纸张出现在西汉时期。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秦朝时期最大的科技成就是什么

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由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灵渠: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郑国渠:关中地区大型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秦朝修建的新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未完全建成。1961年3月4日,阿房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秦长城: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由大将蒙恬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秦长城又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万余里。

古代的“铁路”: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秦代弓弩:在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过上百件弓弩。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一件保存最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只见诸史书,现在终于出现了实物,更是破解了历史谜团。

秦朝谁将兔毛改为毛笔

世传秦人蒙恬以兔毛改良毛笔。

公元前223年,有一天,秦国大将蒙恬在打猎时看到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取了一些兔毛,插在竹管内,试着用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沾墨。

他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随手将那支“兔毛笔”扔进了窗外的石灰坑里。过了两天,蒙恬无意中看见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重新捡起来看了看,发现兔毛变柔顺了。他试着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笔竟然变得十分听话,写起字来非常顺畅,蘸一次墨可以连续写好几个字,自此改良了毛笔。

发现最早毛笔的墓葬是河南省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和湖南省长沙左家公山楚墓。从中出土的毛笔与当今通用的毛笔相似,而笔竿细长,笔锋均为2.5厘米,略长于现代小楷毛笔的笔锋。其制作方法是将笔毛围在笔竿的一端,以丝线束紧。

长沙笔采用上好的兔箭毛,相当于后世的紫毫,刚锐而富于弹性,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形容:“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正是由于这种毛笔,所以我们看到楚国竹简上的字体笔画劲挺,落笔起笔锋芒毕露。长台关1号楚墓的毛笔装在一个文具匣里,中间还装有小铜锯、小铜凿、小铜刀。可以想象,这些铜器是对简牍进行细加工、并在编绳处刻三角形契口采用的工具。

五帝发明了什么

五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个朝代,分别是夏朝、商朝、周朝、秦朝和汉朝。这五个朝代都发明了许多东西,以下是其中一些:

夏朝人发明了文字。

商朝人发明了青铜器。

周朝人发明了指南针。

秦朝人发明了万里长城。

汉朝人发明了科举制度。
这五个朝代的人都有各自的发明,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商鞅方升是谁发明的

商鞅设计制造的标准!之所以称作商鞅方升,是因为,这些方升是商鞅担任秦国大良造时,按他规定的标准和度量衡,所生产的方升!!

商鞅方升”再度露面

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这时商鞅已任大良造职,实行变法,在变法中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度量衡,这段历史妇孺皆知。然而,当初究竟是用什么统一度量衡的,标升器皿究竟长什么样,却很少有人知道。而这件宝贝———“商鞅方升”一直都深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库房里,从未在展厅中露过面。据说,当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要求将该文物上交,上博却只上交了一个几可乱真的复制品,从而将中国唯一一件商鞅亲自监制、用以标升的青铜器皿留在了自家库里。

我叫商鞅方升,出生日期为公元前344年,我重0.7公斤、全长18.7cm、内口长12.4cm、宽6.9cm、深2.3cm,从出生时起,我就知道我的并不单单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标准的量一件小小的文物,却是度量衡史上的标志性器物——商鞅方升器,确切地说是测量容积的容器,我能装202.15立方厘米的东西,而在当时“我”代表的就是一升。

铸造我的人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良造商鞅,这名字想必您一定听说过,而我可以说就是他在秦国变法的“代言人”,所以后来就以商鞅的名字为我命名,当然我也有一个小名——商鞅量。

战国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是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战国商鞅方升初置于“重泉”(陕西蒲城县),后转发至“临”地。战国商鞅方升出土于晚清时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1]。

商鞅方升并不是商鞅发明的,之所以称作商鞅方升,是因为这些方升是商鞅担任秦国大良造时,按他规定的标准和度量衡,所生产的方升。

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这时商鞅已任大良造职,实行变法,在变法中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度量衡,这段历史妇孺皆知。商鞅方升全长18.7米,升纵7米,横12.5米,深2.3米,容积202.15立方米,重0.7公斤,为长方形的有柄量器。器的外壁刻铭文,共75字分别为,(底部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左壁铭文)“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590909.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河明月什么时候播 高希希谈历史上的朱棣下一篇:青樱啥时候喜欢四阿哥 历史上的弘历与青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