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曹丕大魏多少年历史 曹魏被灭是哪一年

导语:曹丕建立魏国,历时226年,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王朝之一。曹魏在西晋灭亡前存在了近三个世纪,为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曹魏最终被晋朝统一,灭亡于西晋太康元年。

目录导航:

  1. 曹丕大魏多少年历史
  2. 曹魏被灭是哪一年
  3. 魏国是公元几年
  4. 魏朝灭亡时间
曹丕大魏多少年历史

45年;

解读:

三国鼎立时期的魏国一共存在了45年。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建立魏国,直到265年,晋武帝司马炎接受曹芳的禅让,建立晋国,曹魏灭亡,一共45年。

魏国(220年12月 —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曹魏被灭是哪一年

魏灭亡于公元266年。原因如下:

1、曹氏家族的继承人寿命短暂,不利于接班人威信的培养,也就是没有时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能力,故而他们没有亲信,没有时间“养势”。

2、帝国社会,继位者往往顾虑自己的兄弟觊觎皇权而展开迫害。曹植、曹彰都是这样的结局,曹植生跟死是一样的,继任者剥夺了其他兄弟的政治生命也是一种变相的杀戮。曹睿听信谗言,担心曹宇、秦朗弄权,也撤销了他们的辅国之权。

3、曹氏一家,自曹丕、曹叡以后,有谋略的极少。像曹彰,就是有勇无谋的代表;曹植,则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好无病呻吟,政治上极其幼稚。后来的曹爽,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主,喜欢和一些清谈闲人厮混,且个人缺乏决断,耳根子软,这就为司马懿夺权制造了条件。

魏国是公元几年

魏:公元220~公元266,一共四十六年。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

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他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定都建业。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魏朝灭亡时间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静帝禅让,建立北齐。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制度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 ,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zatan/602035.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乌克兰的历史事件 乌克兰的历史演变进程下一篇:越南历史上被唐朝占领过吗 李常杰的介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