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武侯墓数千年来无人敢盗?原来是因为这个

导语:中国盗墓业猖獗,几乎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盗,只有一两座没有被盗。但是,千年之后没有人敢去偷诸葛亮的武侯墓。为什么?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的真墓。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集十万大军第五次北上伐魏,在五丈原军营过劳死。网络映射按照诸葛亮临死前的遗愿,将他的

中国盗墓业猖獗,几乎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盗,只有一两座没有被盗。但是,千年之后没有人敢去偷诸葛亮的武侯墓。为什么?

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的真墓。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集十万大军第五次北上伐魏,在五丈原军营过劳死。

网络映射

按照诸葛亮临死前的遗愿,将他的遗体葬在勉阳定军山脚下,以示复兴汉朝、统一中国的野心。1700多年过去了。与其他帝王将相不同,诸葛亮的墓从来没有被盗过,而且保护得很好。原因很耐人寻味。

原因之一是诸葛亮提倡薄葬。诸葛亮临终前留下遗言:“李必服事,不埋金银”。因为墓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历代盗墓贼都懒得光顾。

第二个原因是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都是生前修墓,有的甚至修了几十年,所以想把生前所有的风景都带到坟墓里。诸葛亮没有。诸葛亮死在北伐前线的军营里。战争环境不允许,事实上他也没有考虑到身后是什么。另外,他去世的时候,是个炎热的月份。诸葛亮的尸体被运到定军山,肯定是腐烂了。这种情况也会让盗墓贼失去兴趣。

网络映射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诸葛亮一生忠厚老实。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可以说他贡献了一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精神名片。他信守诺言。死后,就是这么说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违法失职者必罚,认错态度好者必放”,这是对诸葛亮的公正评价。

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次到诸葛亮的墓前,想到他的“献身精神”临死前的“献身”,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了一首《定军山武侯墓》,对诸葛亮未完成的汉业充满了感慨,同时倾吐了自己由衷的敬佩。

网络映射

诸葛亮下葬定军山,当地百姓无不泪流满面。在当地,有十里坝乡的人捧土给他加坟的动人场景,也有他们为了给他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自愿放弃生计而不去山里伐木的动人故事。

诸葛亮的墓历经十几年依然保存完好,是民心所向的见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帝王将相生前享有极大的荣华富贵,死后却被埋没在极大的荣华富贵之中,最后却落得一片白骨遍地的荒野。盗墓者也是人,在良心没有泯灭的时候,不会去杀百姓心中的偶像。人和人有一颗心。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曹操与杨修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曹操与杨修之间的关系下一篇:英国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之死 英国戴安娜王妃怎么死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