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中华杂谈>正文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皇权至上只为让你相信是龙的传人

导语:“古东方有龙,名曰中国。古代东方有一群人,都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家喻户晓。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人会说他不熟悉龙,但很多时候,熟悉不等于真理。就像所谓的“龙的传人”,只是现代人的神话。今天,我们将总结关于中国龙的四个常见误解。皇帝才是真龙?网络映射皇帝是真龙

“古东方有龙,名曰中国。古代东方有一群人,都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家喻户晓。

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人会说他不熟悉龙,但很多时候,熟悉不等于真理。就像所谓的“龙的传人”,只是现代人的神话。今天,我们将总结关于中国龙的四个常见误解。

皇帝才是真龙?

网络映射

皇帝是真龙,不是真龙就是龙。这个说法大家都很熟悉,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史记》记载了刘邦在神话的出生。

刘邦的母亲叫刘拓。一天,当她在池塘边休息时,她梦见了神仙。当时雷电交加,刘太公看了看池塘,发现一条龙在刘杰上方盘旋。之后,刘杰怀孕,不久生下刘邦。

但问题是,如果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真龙或者龙的传人,那么为什么在历代的民族祭祀中没有龙的一席之地呢?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传统的国家祭祀分为三类:祭天、祭地、祭人。按照不同的尺度,可以分为三类:“昊天神、五神、日月、黄帝、神州社稷、太庙等。是大祭祀,陈星、伍肆、王思是中祭祀,泗中、思明、石丰、时宇、祝星、竹山川是小祭祀。”

从这份祭祀名单中,我们根本找不到动物的位置,更别说龙了。直到宋代,龙才进入国家祭祀的神的家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献祭的时候龙不存在。相反,龙总是会出现。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新的郊祀制度,其《郊祀歌》中说:“灵之车,云之结,飞龙,羽毛。灵下,若风马,左苍龙,右白虎。”这里明确说明,祭祀时,是龙飞负责拉灵车,苍龙、白虎负责安保工作。

国家大事在于祭祀和戎。牺牲和军事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从这个角度,只能推断龙的地位不高。但是,这又怎么能解释汉朝专门为刘邦编的离奇的生活故事呢?

其实仔细看这种对历史记载的描述,似乎可以做出另一种解读。刘拓先是“梦到见了神”,然后刘太公去“看上面的龙”。我们通常认为这里的神是龙。

然而,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龙可能只是不朽的坐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故事其实很好理解。仙女在梦里遇到了刘杰,把龙留在了一边。刘邦的贵族身份有两个证据,一个来自刘的文字,一个来自太公亲眼所见。

网络映射

反过来说,如果这个神仙就是龙本身,他怎么可能在外面显形,在梦里遇到刘杰呢?汉代人对神话的思想比较简单,后世没有“一气化三净”的先进说法。

一直以来,对于帝王来说,龙只是一种神兽。所谓皇帝是真龙的说法不符合现实,因为皇帝是天帝的儿子,怎么可能是畜生,哪怕畜生很高贵?之所以用龙来指代皇权,只是一个忌讳的名字,就像用陛下这个词称呼皇帝一样。

职位是皇宫的台阶,陛下是大臣和武士在皇帝所在台阶下的位置。你为什么称皇帝为陛下?东汉蔡邕在《独断论》中说:“你之所以叫陛下,是因为大臣与皇帝谈判,不敢与他直接谈判。必须通过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传达,以表达他的谦逊。”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五爪才是真龙?

很多人认为只有五爪的龙才是龙,而三爪或四爪的龙不是龙。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首先要问:龙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真的很难回答。我们先来看看《说文解字》对龙的经典定义。“虫长,可明可瘦可巨,可短可长。春分上天,秋分潜水。”

从这个对许慎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东汉时期的龙主要是神话。第二,他不知道龙长什么样,只好泛泛而谈,描述空洞。

除了许慎的经典描写,还有一句关于龙的外貌的名言,就是九相说。龙有九形,头似骆,角似鹿,目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毒蛇,鳞似鲤鱼,爪似鹰,掌似虎。但这种说法过于死板,把龙的形象带到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龙的形象已经很久没有定型了。因为龙不是真正的动物,不同的时代按照自己的审美打造自己的龙。这就导致了时代的不同,龙的形象也大相径庭。

现在来说说爪回。其实在元朝以前,三爪或者四爪的龙是很常见的。到了元朝,统治者才规定五爪二角是龙,这是后来继承下来的,才知道五爪是龙。

元朝为什么规定五爪为龙?许多学者分析说,元朝统治者试图垄断龙的使用,但民间使用龙的情况非常普遍,无法禁止。于是我只好妥协,规定五爪坊是龙,皇帝用的,试图通过重新定义龙来垄断龙的使用。当然,有些人会把耳朵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只有皇帝穿龙袍?

被大量的清剧洗脑后,很多人自然认为龙袍是皇帝的特殊装束。所以无论哪一代,皇帝似乎都要穿上鲜艳的龙袍来满足自己的地位。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龙袍只出现在清朝。

就像在军队里,军阶是由军装肩章上的星徽来代表一样,中国古代贵族通过衣服上的纹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身份,这就是所谓的徽制。

在重要场合穿的衣服,如祭祀、婚礼、册封和仪式,通常被称为加冕。皇帝加冕服上绣有十二个图案,称为十二华章。十二种图案是太阳、月亮、星星、山、龙、中国蠕虫、宗彝、海藻、火、米粉、鲢鱼、鲢鱼和刺绣。

《中国十二章》前三章中,当今、月亮、星星是天子的象征,这三种图案是不允许绣在王公大臣的衣服上的。以此类推,根据状态,模式数依次减少到九章、七章、五章、三章。

从上面可以看出,起初龙不是皇帝服装的象征,所以皇家大臣的服装上绣有龙纹是正常的。直到元朝,统治者才明确禁止使用龙纹。

公元1314年,元朝中书省制定了新的服饰制度,明确规定所有官员不得佩戴龙凤纹,船只不得使用龙凤纹,住棚户不得使用黄龙凤纹,汽车不得使用龙凤纹。明元制。洪武二十四年定制,官服、窗帘严格管制。玄、黄、紫三色不准,龙凤文织绣。如有违反,制造、染布者将受到牵连。

但是,有实地的政策,也有实地的对策。很多人对定义大惊小怪,有的把龙的一角或两角去掉,有的只用四爪或三爪,有的故意把牛或鱼像龙一样画在衣服上。明代龙纹垄断一塌糊涂。

清朝时,皇帝吸收了上一代的经验,对服装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们把只供前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十二章衮冠,扩大为一系列的长袍,所谓的“龙袍”就是其中之一。

与过去相比,新的所谓龙袍有什么区别?除了传统的十二章,你至少要“绣文金龙九”。于是,龙纹就成了加冕礼的象征,其他十一章,包括日月星辰,都退居配角。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所谓龙的传人,其实就是说龙是我们的图腾。但是龙真的是我们的图腾吗?

我们先来看看《山海经》对龙的描写。“西南海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尔有两条青蛇,带两条龙,名为恺。天上开三次,得到九个论点,下面九首歌。”

这里,过了夏,就是夏王琦,也就是夏朝的统治者。夏死后,王成为了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然后又成为了女性的称号。老婆是客人,意思是客人。九辩、九歌是古代音乐。

《山海经》的这段话表现了夏柒的形象。夏后驾着一条绿色的蛇穿过他的耳朵,骑着两条龙。后来被天帝多次邀请做客,才得以把天帝的九歌九辩带到人间。这里的龙是坐骑。

除了夏柒的故事,《山海经》里还有其他的故事,“南方的朱荣,一张人脸,两条龙。”"蓐收西部,左耳有蛇,带两条龙."东方句芒,一只长着人脸的鸟,带走了两条龙。"

不难发现,在神话最古老的《山海经》中,龙的基本身份是坐骑,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除了《山海经》之外,关于龙的坐骑身份最著名的故事是《史记》中记载的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

黄帝从寿山收集铜矿石,在景山下做了一个鼎。定城之后,天上来了一条龙,降下胡须迎接黄帝,黄帝翻身骑在上面。包括大臣妃嫔在内的70多人一起加入龙身,龙直线上升而去。有些小官员没上去,就拽着胡子,想一起翱翔。但是没用。龙须不负重,大家都扯下来。大家都得看着黄帝飞升上天。

好像龙现在是总统专机,用来飞上天的。就像太史公说的“天无所用如龙,地无所用如马”。说白了,龙是天上的马。正因为如此,小白龙变成了白马,成了唐僧的坐骑。

这样的龙,能说是中国图腾吗?事实上,当我们想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句话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大的漏洞。

首先,自元朝以来,统治者就决心垄断龙的使用,并将龙与皇权紧密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皇权的龙能和普罗大众有什么关系?其次,传统人崇拜龙王主要是因为他是雨神,为了求雨,与“龙的传人”的信仰无关。

网络配图

那么,龙的传人是从哪里来的?民国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诞生,有识之士利用西方图腾崇拜创造了龙图腾,作为统一民族认同的手段。但龙图腾在当时的影响力有限。

改革开放后,面对贫困的现状,需要树立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这时,一首来自台湾的《龙的传人》正逢其会,被历史选中,唱了三遍春节晚会。

所以,随着国家的有意推动和歌曲的传播,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逐渐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认知。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揭秘为什么康熙末年国库空虚的那么厉害?下一篇:揭秘:雍正上位的真正原因难道是“不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