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同样是定都在南京,为什么朱元璋取得了成功,而洪秀全却失败了?

导语:本文分析了朱元璋和洪秀全北伐的区别,从后方、北伐战略、敌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朱元璋有稳定的后方,制定了正确合理的北伐策略,而洪秀全的都城被清军围困,北伐策略风险很大。此外,元朝不断分裂,清朝相对稳定,这也是两者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原因。

分析洪秀全朱元璋的区别。以下小系列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1367年,在朱元璋的指挥下,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人进行北伐。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终于入侵了元朝的首都北京,把蒙古贵族赶回漠北,从而使元朝灭亡。

1853年,在洪秀全、、李、、纪等著名太平军战士的指挥下,率领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太平军虽然一度到达震惊京城的天津附近,但在清军的围攻下终于全军覆没。

朱元璋和洪秀全的都城都在南京,都是从南京打到北京。为什么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失败了?当然有很多原因。不妨从后方、北伐战略、敌军等方面来分析。

第一,朱元璋有稳定的后方,洪秀全的都城被清朝围困

朱元璋于1356年征服南京。之后,朱元璋并不急于北伐。朱元璋在南京11年做了什么?

一方面,根据学士朱升的意见,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坚固南京城墙,防止敌人进攻;各地兴修水利,开垦土地,储备军粮。朱元璋为了囤积粮食,颁布了禁止令。他的将军胡大海的儿子胡三社私下酿酒牟利时,朱元璋亲手杀了胡三社。

另一方面,朱元璋花了几年时间努力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实现了江南的统一。

这两件事完成后,朱元璋有了稳定的后方。徐达北伐军出发时,朱元璋可以坐在后方,为前线提供后勤保障,要钱要钱,要粮要人。于是,徐达和常遇春在前线越打越舒服,越打越顺利。

另一方面,洪秀全在1853年攻克南京后,还未站稳脚跟,就匆忙安排部署北伐。

当时洪秀全没有准备足够的后勤支援,连南京都都被清军的江南营、江北营包围。江南营和江北营对南京的威胁很大,洪秀全不想拉他们出来。但由于缺少足够的火炮,太平军无法摧毁江南营和江北营修筑的工事,只好绕道而行北伐。

由于没有稳定的后方,当北伐军深入敌军腹部,因粮草不足而不得不坚守援助时,洪秀全不敢放手增援北伐军,导致北伐军孤军作战的绝境。

第二,朱元璋的北伐策略正确合理,而洪秀全的北伐策略风险很大。

朱元璋和洪秀全都为北伐这样的重大军事行动制定了战略。

北伐前,常遇春曾提出直接进攻元朝都城,尽快消灭元朝。朱元璋和幕僚军师都认为元朝的精锐部队还是很强大的,这种战术太轻敌,被拒绝。

朱元璋在参谋的帮助下,制定了正确合理的作战步骤。简而言之,有三个步骤:第一步,绕道山东、河南、陕西,在迂回作战中大量歼灭元军精锐部队。第二步,在元军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直奔黄龙,进军元朝都城。第三步,攻下元朝都城后,逐渐席卷北方,实现北方统一。

在北伐战争中,徐达和常遇春严格遵循“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太平军的北伐策略是“取长补短,驱燕斗,夺地不贪”。这里的“燕都”指的是清朝的首都北京。北伐军按照这种策略进行机动作战,不是攻城夺地,而是直接冲向北京。这一策略使太平军的行动非常迅速,所以只用了几个月就攻到了天津附近,对清廷是一个很大的震动。

但仅此而已。太平军在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四省作战,未与清军决战,大规模歼灭清军精锐部队。与此同时,太平军并未攻城并占领一个地区,也未能沿途建立根据地。越往北走,越形成一个人走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将太平军围困。

第三,从敌人实力来看,元朝不断分裂,清朝相对稳定。

古人云:“祸从小墙起。”内乱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有着非常强大的杀伤力。

元末,皇室为了权力和利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1295年到1368年,短短70年间,元朝的皇族谱系中有10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无休止的内部斗争,让元朝耗尽了精力和资源。像个怪物,轻轻一推就会崩。

恰好是朱元璋,完成了元朝的最后一推。

自1644年清朝入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来,先后经历了顺治、康熙、雍正、甘龙、嘉庆、道光、咸丰七个朝代,历时200多年。

当时的清朝虽然内忧外患,衰退迹象明显,但内部统治始终稳定,皇权不受威胁,自上而下的指挥有效,可以调动一切资源灭掉太平军。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beikuopc.com/baike/10796.html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正月理发死舅舅 正月不剃头习俗怎么来的?有什么讲究?下一篇:盘好的金刚菩提子 大金刚菩提手串多少颗最好 大金刚菩提怎么盘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