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魏延,有刘备的信任却被诸葛亮抛弃?

导语:魏延,谁曾得到刘备的信任却被诸葛亮抛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读。魏延,三国时期益阳人,生来“面如重枣,星于马太”。他也是武功高强,胆识过人,一生未遇其才。魏延投靠的第一高手是刘表,他没有名声,也不进取。在刘表的交代下,魏延只是一个“小人物

魏延,谁曾得到刘备的信任却被诸葛亮抛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边肖一起读。

魏延,三国时期益阳人,生来“面如重枣,星于马太”。他也是武功高强,胆识过人,一生未遇其才。魏延投靠的第一高手是刘表,他没有名声,也不进取。在刘表的交代下,魏延只是一个“小人物”,根本得不到赏识和重用,以至于无法施展和发挥。魏延知道刘备爱才,是个“仁者”,苦于没有机会相识,只好在荆州消极堕落,等待机会。刘备兵败逃往襄阳时,蔡瑁、张赟一阵乱箭,表示对刘备的不满。魏延见此情景,大骂蔡瑁、张赟为汉奸,持刀“砍死守门人”,冒着生命危险让刘备领兵入城,却被文聘拦住杀害。刘备怕双方动武伤民,所以“不肯入襄阳”,取道江陵而去。魏延杀了文聘后,因为找不到玄德,只好去找长沙太守韩玄。

韩玄是一个“虐杀、鄙薄善良、行动迟缓的人”的大师。看到魏延突出的人格,“傲慢,少礼”,他“不肯重用”。魏延三番两次遇到昏庸的主公,心灰意冷。刘备率军攻打长沙时,韩玄怀疑老将黄忠应该与敌军关羽有“瓜葛”,所以要杀了黄忠,由早已义愤填膺的魏延解救。魏延杀了韩玄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在自己仰慕已久的刘备手下服了战功。没想到,诸葛亮一见魏延就给他下马威,“叫刀斧手推下去”,刘备连忙救了他。诸葛亮之所以要杀魏延,是牵强附会,说魏延:“头后有骨气,日久必反”,是个“不忠”、“不义”的人。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先斩后奏”。此时被吓到的魏延,还敢邀功,只好“喏喏走开”。

一个公务员和一个军区司令员的第一次见面以泪洗面,场面很尴尬,也在两个人心里埋下了不愉快的种子。

但刘备还是信任并偏爱魏延,一有机会就让魏延立功。刘备在进攻西川时,立魏延、黄忠为武将,目的是让他立功,孝敬他。在庞统的计划下,魏延等将领活捉了二百余名敌军将领和军士,“一个也不留”,彻底打消了敌人突围报信的企图,使刘备没有任何血债就“拿到涪城关”,顺利完成了出奇制胜的第一步攻陷。事后,刘备对所有参战的将领都给予了“重赏”。在随后对罗城的进攻中,魏延、黄忠为战,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魏延因急于立功,违反军令,大败,应斩之。但是,在刘备的宠爱下,魏延活捉了敌人的寒苞,赔罪。冷宝假意投降,要回去另请大将,魏延曰:“此人不可放回。你要是跑了,就再也不会来了。”刘备不听。结果,他被冷苞收留了。多亏魏延造的准备,他又活捉了冷苞,为刘备松了一口气。于是,魏延又被“重赏”了。

刘备占领西川后,重赏魏延,封其为“杨武将军”,排名在当日马超将军之前,再次体现了刘备对魏延的偏心和宠爱,也肯定了魏延的工作能力。短短几年,魏延从刘表手下的“无名小卒”发展到刘备手下的“杨武将军”。魏延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前途无限光明。之后,魏延帮助张飞攻占瓦口关,拒绝曹操投降,大骂曹操,打掉两颗门牙,熄灭了曹操争夺汉中的欲望,为刘备称王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备抬“汉中王”时,魏延被封为“汉中太守”。虽然地位略低于“五虎将”,但一般都是刘备安排的心腹。刘备称帝后,为了替关羽、张飞报仇,出兵伐吴,又为了解除后顾之忧,特意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镇守汉中,“为”。凭借疆域、军队、信任和重托,魏延成为保卫蜀汉政权安全的关键人物,这是魏延事业的巅峰。魏延觉得很舒服,很满足。

刘备死后,诸葛亮掌管军权,魏延失去了刘备的支持和部分保护,噩梦渐渐逼近。十几年的血战和无数的贡献并没有改变诸葛亮对魏延的看法。诸葛亮利用“安平五路住”的机会,将魏延调离关键岗位,表面上是工作需要,实际上并不放心。他只安排他“以兵之嫌疑孟获”,真的是大材小用,让魏延觉得很不高兴。

平定孟获叛乱时,诸葛亮派魏延、赵云为将军,魏延是前锋。葛亮故意轻利用他,甚至安排他作弊,打败前线。魏延虽然“心中不快,却转开了心”,但仍服从命令,尽职尽责,多次圆满完成诸葛亮布置的各项任务。

我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曾重用魏延,任命他为“前巡抚司”,封魏延为丞相司马,兼凉州刺史杜、,大权凌驾于其他将领之上。为了表示对蜀汉政权的忠诚,也为了表示对作战方法的了解,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兵分两路,一是从正面进攻诸葛亮,二是以他为首的五千精兵进攻长安。这个辉煌的计划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可以达到立奇功,速战速决的效果。况且魏延不怕牺牲,甘愿牺牲,深入敌后腹地。多么勇敢,多么英雄。这一战略与诸葛亮二十年前在隆中时进军中原的想法不谋而合。按理说诸葛亮应该说“正合我意”,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表面上是因为风险太大,实际上还是怕魏延趁机造反。一片忠诚被诸葛亮视为“恶意”,让魏延有些失落和不快。

在后来的远征中,魏延的工作热情并不是很高,甚至用被动作战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在与名将何交锋时,一个英明神武的将军有必要“死”吗?诸葛亮“以眼望魏延”,意在让魏延出战。但魏延想到诸葛亮对他的不公平、不公正,以“低头不语”拒绝。实事求是的说,魏延对诸葛亮的领导能力有问题,性格倔强往往让他以好发牢骚、消极对抗的形式发泄对诸葛亮的不满,反过来又加深了诸葛亮内心的嫉妒。魏延唆使陈石违反军纪后,诸葛亮应该把他们两个都斩首。但是,考虑到军队急需魏延这样有才华的将领,杀了陈石,以身作则,也是对魏延的一种宽容和警告。廖化追司马懿,夺得金盔,被记载为第一功。魏延觉得不公平,心里不快,埋怨,诸葛亮假装不知道,说明诸葛亮对魏延暗含杀机,只是时机不成熟。

魏延自投奔刘备以来,从未想过谋反,始终维护大局。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给文官杨毅,杨毅指挥全军。前蜀军中资历最长、武功最强、军衔最高的大将魏延当然不甘心。当他被命令撤出前线时,他总共说了两个字。一句话是“总理死了,但他还活着!能不能因为一个人死了就废了国家大事?”一句是“杨易,是谁?君子可以由秀才造就吗?”第一句话的意思无非是:继续领导北伐,完成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后一句话说明成就斐然的魏将军看不上杨毅这个无能之辈,根本不愿意受他的影响。其本质只是蜀国武将与文官之间的权力斗争,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叛的迹象。

因为诸葛孔明不会因为魏延的功勋而获奖,他不会接受好的想法。自刘备败亡于白帝城,五虎凋零,魏延成为蜀汉政权的头号大将。诸葛亮本该改变看法,重用魏延,互相商量,互相依靠。反而诸葛亮还是一如既往的打压他,让魏延没意思了,以后再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每次打仗的时候,诸葛亮总是派魏延去打艰苦险要的仗;遇到可以邀功的战斗,就派魏延去诱敌等辅助角色,很伤魏延的自尊心。诸葛亮死前,曾试图用星辰之法“延年益寿”。结果魏迟迟不进中军帐,把灯也灭了。这只是作者罗贯中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上,加重了魏延的“罪”,让同情诸葛亮的人真的认为应该杀魏延。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历史上只有正统王朝才能称为朝 为什么南北时期也能被称为朝呢下一篇:揭秘:貂蝉究竟是吕布的娇妻还是美女卧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