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北库历史网>文史百科>正文

元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简介 该机构在历史上的沿革是什么样的

导语: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建立的最高学府和教务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郭雪”。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被称为“督学”。国子监不仅接收全国各族学生,还接收外国留学生。它在培养中国各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建立的最高学府和教务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郭雪”。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被称为“督学”。国子监不仅接收全国各族学生,还接收外国留学生。它在培养中国各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历史演变

汉代中国最高学府称为“太学”,汉武帝设立“太学”也继承了最高学府教授儒家经典的职能。

永安元年,东吴景帝孙修创立汉学,建立太学博士制度,宣布武经博士,这是建业太学的起源。

咸宁四年,西晋武帝建立了自己的学校。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除太学之外的新国家建立的开端。《晋书·二十四卷·正史》记载:“咸宁四年,民国武帝开始学文,设博士一名,博士一名,并设助教15名,教学生。医生都是履行清廉开导职责的人。若散于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之子,必召之试之。”只有五年级以上贵族家庭的孩子才能入学。然而,郭子学在西晋时期并不繁荣,尤其是西晋后期以后。

晋武帝司马燕统一全国后,建业太学被中断。晋武帝死后,307年,中原“八王之乱”在王导、谢安的带领下,包围了西晋皇室的邪王司马睿,南下冲向历史上被称为“永嘉杜南”的建业,建立了江左东晋,建立了吉龙山下的建康太学。西晋末年,因晋帝名司马烨,为避其隐姓埋名,建业县改称建康县。宋以后,齐、梁、陈先后在建康建立了建康太学。

刘宋时期,元嘉十五年,召雷磁宗到京师,在鸡笼山开设国子学,聚集数百名教授。刘宋末,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失宠仆的官方始祖。祖冲之花了大量精力研究机械制造,发明了南导车,发明了千里船,水锤磨等。,这是中国南朝机械工程专业最早的开端。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简化到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果。

北齐改名叫“郭子寺”。隋以后,实行克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六朝宫殿被毁。漫天大火烧了几千里,卫生城彻底被毁,卫生事业中断。

隋黄凯初年,决定郭子寺管辖郭子学、太学、四书学、书法学、数学学。黄凯十三年,郭子寺不再属于太常,而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并更名为郭子学校。大冶三年改名为国子监,狱内有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他的下属有一个主簿和一个办事员,负责各种官方研究,如国子学、太学、思门学、书学和数学。所有公立学校都有医生、助教和学生的名额。据博士隋书·关白记载:“郭子、太学、四校五人,书籍、计算器二人。”助手:“郭子、太学、四校五人,书籍、计算器两人。”学生:“郭子有140人……”。国子学和太学并肩而立,是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儒家经典学派。

唐继承隋制,于武德元年建学,学生300人,皆为名门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唐改国子学为国子学,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在监狱里,有一个人是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一人一主本,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到了唐代,一度被称为夷国子监,改称司城关、程君坚,神龙元年改名。根据《旧唐书·高宗本纪》,“六学皆转国子监。”所谓六学,就是国子学、太学、四学、法学、书法、数学。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这期间,江州再次成为南唐都城。902年,杨兴密被封为吴王,以扬州为都,杨武为史称。后来,权臣徐闻操纵了吴的军政大权。909年,徐闻出任另一州刺史,养子徐志胜负责军政。937年,许代吴称帝,建都金陵,改金陵为江宁府,号唐,史称“南唐”。公元939年,许自称是唐明帝六子的后代。南唐宫城位于金陵市中心,一般位于南京洪武路,南唐有金陵太学。

沿着唐朝,宋朝分为西京国子监和东京国子监,增加了武学。宋代,国子监多次更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双重性,一是作为官方研究的最高行政机构,二是作为学生和学生的最高学府。比如北宋著名学者程颐被判西京国子监,胡瑗以直接说话的名义被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公二年国子学改国子学,淳化五年国子学改国子学,国子学多次更名。超过七个年级的官员的子女入学,称为国家学生或国家督学。宋初没有名额,但限于200人。但是实际人数很少,可以补充补缺或者参加。国子学有主管学校,直接讲课讲授经济学和学科美德。

北宋第三年,范仲淹参加“新政庆典”,被天府书院提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和西京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范仲淹提出了“进贡选官”等十项改革建议。天府要改革当时的教育制度,首先要进行改革,改变当时鼓吹辞赋的肤浅学风,重义、时事、重实际。

辽代还有上京郭子学、中京郭子学、东京郭子学、西京郭子学和南京郭子学。除了南京国子学,没有明文可以考。金代国子学创立于海陵王天德三年,规定辞赋、景宜学生100人,只准宗室亲属、外戚兄弟或三等以上功臣后代入学。此外,大定十三年有女真派,限制晋人优秀子女入学。

元朝分为国子学管辖的国子学。蒙古国子监属蒙古紫雪管辖,始建于元世祖至元朝八年。入学资格仅限蒙汉官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蒙古语翻译书写的普课节,学生还学习算术,学习考试,然后按量给官。惠惠国子监管辖惠惠紫雪,始建于元朝26年的元世祖。入学资格仅限于公职人员和富豪子弟,学习内容主要是“误以为”的文学,目的是培养官员和官员翻译历史。元代,有一个汉学。所学课程包括《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记》、《李周》、《春秋》、《易》等。

元大德十年,北京国子监成立,原名北平郡学。截至2017年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元明清时期最高的高等学府和教务管理机构。

金陵初定时,即天府改郭子,明朝在明太祖建立国子监。太祖建都南京后,在鸡鸣山下重修校舍,改为狱中读书,故称国子监。洪武八年,国子监设在凤阳。洪武二十六年,凤阳中都国子监废止,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这时,南京国子监的学生人数已经增加到8000多人。永乐二年,北平县改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的国子监改为首都的国子监。所以明代的国学分为两个监督者。永乐二十年,国子监9900余人,大典空。当时,朝鲜、日本、琉球、暹罗等周边国家不断派遣留学生到南京和国子监学习。然而这种盛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在贤惠之后逐渐衰落。

顺治七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付雪。因为明朝旧制度,世祖开始修缮北京国子监。根据《清史稿选志》,“世祖决定设燕京,修北明为太学。顺治元年,有主管酒祭、行业管理、监工、博士、教辅、校正、校录、典书的官员。设六坊,曰:任性、修道、诚、义、志、业。一个依旧明亮的旧”。乾隆年间,国子监敬了一杯酒,模仿宋代著名儒生胡瑗的苏湖教法。他分两个班授课,分别是“李延课程,奖诱至优”,他坚持应用天下,一度让国子监有一个“师徒聚在一起,都努力向自己学习”的可嘉景象。但清末的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国家级督学苏多娜入学,为了科学的功名利禄而读书,难有回报。

1902年,南京清江宁付雪在江宁付雪的基础上建立了三江师范学校。

1905年12月6日,清末学制改革,设立学部。国子监被废除,其教务职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

1956年,北京国子监作为首都图书馆成立。

1998年,碧勇打开了北京和国子监的大门。

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06年,在北京国子监和夫子庙成立了北京夫子庙和国子监管理处。它是一个历史文化景点。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北库历史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上一篇:山东省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奚仲造车简介下一篇:国子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职务上的设置是什么样的

文章评论